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连忙磕头谢恩。
不过就在这时候,突然一个小太监从外边冲进殿来,一脸惊慌失措地叫道:“陛,”陛下!诡,,谈国公。薨,,薨了!”
牢闷,就差一分钟就写完了,全勤奖就这么没了,,
算了,就这样吧,后面着急赶出来的东西就不了!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突厥
”李世民顿时就感到脑袋, 垓晕。他前几日才刚刚到柴宅去探望过他这位姐夫兼亲密战友,没想到就这么阴阳两隔了
“某离家前父亲不是还好好的吗?怎么突然就薨了!”站在班中一直得意洋洋着的柴哲威也仿佛听到了晴天霹雳,呆呆地问道。
那小太监面带恐色,期期艾艾的说道:“谈”诸国公是听 听奴婢说陛下宣召柴令武到两仪殿冉罪,一时,一时气急攻心有,才薨的!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是我害了柴爱卿啊!”李世民闻言跌跌撞撞地往后连退了几步。喃喃自语道。
“皇兄节哀”。李元婴见这种情况也连忙出班劝慰道,虽然回京后就听萧钥说过,柴绍已经病入膏盲。药石难解了,却没想到他在这个时候咽气,不过这么一来,柴令武也应该不会有事了。
这时殿上其他皇子、大臣们也都反应了过来,跟着李元婴喊道:“陛下父皇节哀!”
长孙无忌上前扶住摇摇欲坠的李世民,叹息道:“陛下切莫悲哀,谈国公与平阳昭公主团聚,陛下应该为他们高兴才是!”
“高兴?高兴!”李世民低喃几声,突然甩开长孙无忌的搀扶,厉叫道:“摆驾,我要去见柴爱卿最后一面!”话音未落扔下满殿的文武大臣,一个人就出了两仪殿。柴哲威自然也跟着跑了出去。
长孙无忌不禁呆了呆,李元婴微微皱眉,看着还跪在大殿中间一脸茫然的阿史那贺逻鹘,只好越俎代庖地对李大亮道:“李大将军,你吩咐几个卫士把阿史那贺逻鹘带下去吧!”
李大亮应下后,李元婴朝殿内众人作个罗圈揖,哀声道:“元婴欲前往柴宅临吊,失礼先行一步了!”
“、皇叔稍等,维奴与您同去!”李元婴刚要转身,李治也从人群中钻了出来。
李世民都去柴宅吊唁了,殿中的其他人当然不敢不去,于是也都跟在李元婴、李治的身后离开两仪殿。
“皇帝舅舅”。看到李世民的出现,已经换成一身麻衣的柴令武连忙跪下泣声道。
不过李世民却理都没理柴令武。直接朝柴绍的内寝走去。柴绍刚刚咽气不久,人自然还留在病床上。
而跟在李世民身后的柴哲威则一把抓住柴令武的麻衣,将其从地上揪了起来,怒目吼道:“某离家前父亲不是还好好的吗?稀粥都能吃上一碗,柴令武,你是怎么照顾父亲的!”
虽然柴令武知道柴哲威这是在借题挥,但是他也不敢反驳什么,毕竟从严格意义上说,柴绍确实是被他给气死的。
随后赶到的李元婴连忙把柴家这两兄弟给拉开来,心里暗骂柴哲威不开眼,柴绍这才刚刚闭眼,就算你柴哲威再占理也不该在柴绍灵前和柴令武争执什么,要是把里头的李世民给惹毛了,这个旗国公的爵位。谁也别想得到。
柴哲威被李元婴拉开后,看到后面的那些文武大臣一个接着一个地走进院来,也怕丢了柴家的颜面,这才讪讪作罢,恶狠狠地瞪了柴令武一眼,走到李承乾边上去。
没办法,谁让他弟弟是李泰的铁杆心腹呢。
不过大家都知道李世民一个人在里面应该是在回忆着与柴绍的那些往事,所以也都没敢进去打扰,全都驻足在外边的院子里,等着李世民从里面走出来。
也不知等待了多久,站在院子里望眼欲穿的这些人终于等到了如槁才死灰般的李世民徐徐地走出房门,齐齐跪下道:“陛下父皇、皇兄节哀!”
李世民仿佛充耳不闻,留恋般的又往里面回望一眼,这才踏出房门。长叹道:“当年晋阳举义,姐夫就被皇考授予柴绍右领军大都督府长史兼领马军总管,攻取霍邑。沿纷水南下,一路攻城掠地,姐夫每战都当先登城破阵。尔后姐夫又随世民先后平薛举,破宋金网,败王世充,擒获窦建德,多有建树。武德六年大败吐谷浑,贞观二年平定梁师都,贞观四只攻灭东突厥,洗如昨日啊,”
“陛下”。长孙无忌听到李世民重新用上了登基前的自称,心知他是伤心到了极点,本要再劝慰几句。不过刚刚开口就又被李世民给打断了。
“姐夫戎马一生,为大唐建立功勋无数,辅机以为该谧为何号啊?”
“这个”谧号这东西一般都是由太常寺定下的,不过既然李世民问到长孙无忌,他当然也不敢不答,低头沉思一会儿,接着拱手道:“辟地有德曰襄,取之以义;甲胄有劳曰襄,函征伐。旗国公随高祖大武皇帝起兵晋阳,经营四方,故臣以为谧曰襄恰如其分!””李世民轻轻地黄了点尖,接着道!”诏镇军犬点 ,行右骁卫大将军,旗国公柴绍赠荆州都督,值曰襄,陪葬献陵,子哲威袭封谈国公!”
得偿所愿的柴哲威听罢连忙谢恩,而柴令武虽然不情不愿,但也的谢恩,不过他是柴家第二子,这个爵位他基本上就没有指望过。
跪在人群中的李承乾原本还要再提柴令武和阿史那结社率的那件事情,幸亏立刻就被眼疾手快的侯君集给封住了嘴巴,压低嗓子道:“殿下,圣人现在正因为诸国公的死而自责不已,您若是再在这里提起柴令武之事,恐怕反而弄巧成拙,君集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算了吧!”
“算了?”李承乾的脸上顿时阴沉了下来,在献陵的时候,李泰可是使劲地往他身上泼脏水,要是不也让李泰难受一下,李承乾岂能
侯君集哪能不知道李承乾的想法。低声道:“殿下不可因为一时意气而坏了大事,再说旗国公薨了。柴令武难道就不要守孝三年吗?这样一来柴令武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来!”
“守孝!”李承乾怔了一怔。这才作罢。
“都平身吧”。李世民脸上这才恢复了几许血色,接着说道:“前日在献骖,阿史那结社率谋反,若非诸将士用命,吾命休矣!有过当惩,而有功当然也该赏!敕命。授右卫大将军、武阳县公李大亮为安定郡公,擢右武候中郎将苏烈为右武候将军,赐物两百段,滕王李元婴”滕王李元婴加实封一千两百户!”
李元婴顿时愕住,一千两百户。而且还是实封”乖乖,这东西能把李泰给嫉妒死,连忙拱手道:“请皇兄收回成命,臣弟无微薄之功,岂可独享一千两百户的实封!”不过苏定方终于是熬出头了,右武候将军,总算是迈入了高级武官的行列。
苏定方也跟着道:“微臣护卫不利,致使陛下身陷险境,岂敢安然受赏,请陛下收回成命!”
“请陛下收回成命!”在献陵的时候,阿史那结社率就是在他的眼皮底下跳上天子格车的,李大亮心里面到现在还自责着,哪里肯接受“安定郡公”这个爵位。
今夭的李世民可不好说话,脸色再次阴沉下来,怒叱道:“联金口玉言,岂能朝令夕改,就这么定了!”
“这个”看到李世民突然变了脸色,李元婴等人不禁面面相觑。六只眼睛互相看了看,也就只好谢恩受封了,反正也不是什么坏事情。
正当大家准备跟着李世民离开柴宅的时候,李泰却突然出声道:“父皇,儿臣有事起奏!”
李元婴刚才也看到在李泰出声之前,杜楚客在李泰耳边耳语了很久,心里微微有些诧异,这个杜楚客又教李毒出什么么蛾子了!
李泰稍微犹豫了一下,朝李承乾的方向斜睨了一眼,拱手道:“父皇。虽然这次阿史那结社率犯御营有惊无险,但是为保以后不再生此类事件,儿臣还是以为父皇应该重新耸虑该如何安置那些归降大唐的东突厥人!”
此言一出,在场的阿史那社尔、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忠全都面色惨白,连忙又重新跪了下去。本来还想表示一下忠心,不过出了阿史那结社率这件事情后,任何语言都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只好眼巴巴地看着李世民。
“哦?那依青雀之见呢?”虽然李世民回宫后在第一时间就释放了阿史那思摩和阿史那忠,不过要说他心里没有任何芥蒂显然也是不可能的。
把话说出口后,李泰心里面也就不再顾虑了,正色道:“自从贞观四只,攻灭东突厥后,漠北草原薛延陀一枝独秀,并且屡次进犯北疆。使大唐耗费军力,故儿臣以为可迁移在各地聚居的东突厥降众,北渡黄河,在东突厥故土上重建汗国。世代效忠大唐,为中原屏障”。
阿史那社尔先是一怔,随即大喜过望,看李泰那眼神就像是被关了二十年的囚犯突然看到母猪一样。当年阿史那社尔在西突厥立足拳稳之际,就率兵攻打薛延陀,不就是为了重建东突厥汗国吗?降唐后原本他还以为此生无望了,没想到李泰却给了他新的希望。
看到李世民陷入沉思,李泰马上又道:“化州都督、右武候大将军、怀化郡王阿史那思摩入唐多年,不管在东突厥旧部中间还是在朝中都颇具威望,故而儿臣荐举阿史那思摩为突厥可汗!”
听到这里本来一头雾水的李元婴算是明白过来了,李泰这是要把与李承乾比较亲近的阿史那思摩从右武候大将军的位置上调走啊。难怪李泰还没等李世民说话就推荐了阿史那思摩为可汗,要是李世民心血来潮钦点了阿史那社尔,那李泰就悲剧了!
………………………………
第一百七十八章 再下江南
导承乾自然也察觉到李泰的意图。脸上顿时就有些难看些
心里暗暗思量,虽然阿史那思摩那老东西滑得跟泥鳅似的,即使与自己比较亲近,也不愿插足到自己和李泰那竖子之间的争斗中去,但是把阿史那思摩留在右武候府,总比换成倾向李泰的人来得好。不过李泰刚才这话却也是句句在理,从父皇到下面的朝臣应该都不会反对,而那些东突厥人肯定更是欣喜若狂。如果自己要走出言反对的话,不管是反对重建东突厥汗国还是反对阿史那思摩出任突厥可汗,都势必会造成自己和阿史那思摩之间出现不可修复的裂痕。而且这个还是其次,更重要的是,要是被李泰倒打一耙,说自己不顾父皇的安危那问题就大了。李泰那竖子可是见不得腥味的苍蛇啊!
想来想去李承乾也只能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侯君集,让侯君集出言反对总比他自己出言反对来得好些。
侯君集当然心领袖会,从刚才李世民听了李泰这个建议时的面部表情上,他能看出来李世民心里面应该有些意动,毕竟如今分布在河南的突厥降众有十余万之多,这种重建只能是大唐藩属的东突厥汗国不仅能够消除不必要的隐患,而且又能为大唐消耗北边薛延陀的兵力,何乐而不为?所以侯君集自然不会也不敢出言反对。低头考虑一番。从那些扎堆的朝臣中间走了出来,拱手道:“陛下,臣也以为魏王殿下所言极是”小
李泰顿时愕然,不可思议地看着侯君集,李承乾凭什么到现在还稳稳当当地坐在太子的宝座上,不就是因为有魏征、侯君集这些宰辅在背后支持。这也怪他自己,当年也不知了什么疯,把政事堂的那些宰相们都给得罪干净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却没想到侯君集竟然会附议自己,他这是在唱着哪出戏啊?
李承乾看着侯君集背影的那眼神更是仿佛要吃了他一般。
不过接下来侯君集又缓缓说道:“但是臣以为突厥可汗由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出任应该更名正言顺!”
侯君集说的确实是大实话,阿史那社尔是原东突厥处罗可汗第二子,如果不是当时处罗可汗死的时候阿史那社尔年纪尚幼的话,那东突厥可汗的位置也不会被他叔叔领利可汗抢走。而阿史那思摩呢,在唐朝的资格恐怕就连当年先降唐的突利可汗也没法比,由于阿史那思摩在东突厥汗国鼎盛的时候就曾多次出使大唐,所以早在武德年间就被李渊给册封为和顺郡王,贞观四只降唐后改封怀化郡王,但是在东突厥只是一斤,“特勤”连“设。都不是,和阿史那社尔当然没法比。
李元婴听了却暗暗摇叉,侯君集怕是要做无用功了。虽然他并不清楚历史上有没有阿史那结社率谋反。但迁徙分布在河南各地的十万突厥人入河北故地重建东突厥汗国这件事却有些印象,貌似这件事情最后还成了唐灭薛延陀的导火索,历史上的那位突厥可汗正是阿史那思摩。
想想也是,虽然李世民有信心对新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