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你叫出来-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还是知道他的,他岁即因作诗而获得神童的美誉。虽参加科举未能魁名高中,但因多遇名人指教,学问大为长进,打下了做诗为文的深厚根基。”敦勇看一眼少庄主说,“太原王中立和翰林学土路铎还有名儒郝天挺对元好问有过指教师授的功劳。他嗜酒如命,可能是科场挫折和遭受战祸、家破人亡的原因。”

    “敦勇兄,你说的很对的,他由山西逃难河南并在豫西逐渐定居时期备尝了人生的痛苦艰辛。”少庄主笑了笑说,“朝中名人权要赵秉文、杨云翼、雷渊、李晏都和他结好,他人真的是很不错的。”

    “你怎么会知道他许多?”晓涵有些不明白敦勇会说出元好问许多身世,“难道说以前你们相处过?”

    “和你一样是刚见到斯人的。”敦勇走近晓涵说,“你想一下,我以前是对你说过的,我去了八百年以后的世界。”

    “你是说过去了八百年以后的朝代,有时候,我也觉得你说的是真的。”晓涵看了看敦勇,“难道说八百年以后的人也认识这个元好问,那个朝代的人会记得我和你吗?”

    “八百年以后不叫朝代,叫时代。”敦勇笑容可掬地说,“这个元好问后来中博学宏词科入选翰林院,学问做的很大的。他作过问世间情为何物真教人生死相许的诗,就是见一只大雁死了,另一只大雁也随其后撞石而死感概而作的。”

    “怪不得他望着大雁出神呢。”晓涵格格的笑了起来,她觉得敦勇说的挺有意思的,也许敦勇真的是去过八百年以后。

    敦勇望着正在望着天大雁出神的元好问,他知道这个人在金帝完颜守绪时汴京城破被蒙古兵俘虏,那时他因不满史馆的冷官生活,辞官回豫西登封家中闲居,被荐举出任镇平、内乡、南阳县令,又调金中央政府任尚省令史,移家汴京,经历蒙古围城、崔立叛降、汴京城破、被俘囚押的饥饿忧愁、流血流泪、生离死别恶梦般的生活。在山东聊城羁管软禁,作为囚徒,他与家人辗转于山东聊城、冠氏之间,并逐渐与蒙古国的汉军首领严实、赵天锡结好,但他痛心金国的沦亡,奸贼的误国,以诗存史,勤奋编辑金国已故君臣诗词总集《中州集》,缅怀故国和以金为正统的深意。他交游范围更广、作诗为文更多,对蒙古国的态度也逐渐转变。他是一位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的文学家,对当时所有的文学形式诗词歌曲赋小说和传统的论记表疏碑铭赞志碣序引颂说跋状青词以及官府公文诏制诰露布均掌握熟练运用自如。他的作品内容实在感情真挚,语言优美而不尚浮华,作为诗文,皆有法度可观,文体粹然为之一变。大较遗山诗祖李杜,律切精深,而有豪放迈往之气,文宗韩欧正大明达而无奇纤晦涩之语,乐府则清新顿挫闲宛浏亮体制最备,又能用俗为雅变故作新。才雄学赡,意在以诗存史,去取尚不尽精。至所自作,则兴象深邃,风格遒,至古文绳尺严密众体悉备,而碑版志铭诸作尤为具有法度。他主张作诗为文要诚要情性,反对生硬晦涩乱排典故。当地方官时尽心竭诚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劳抚流亡,边境宁谧,曾为其母亲罢官守孝3年,在他任南阳县令时为当地人民争得减3年赋税,他目睹亲历金朝的衰亡和蒙古灭金的全过程,又从政多年,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使他时刻关注着金国的命运和金国史迹的保存。当金如败亡前夕,他就向当政者建议用女真文小字写一部金史,但未能如愿,他就私下编撰了一部《壬辰杂编》。金灭亡后,他抱着国亡史兴,己所当任的爱国信念,决心以自己一人之力修一部金史,并为此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沉重的代价。他拒不应聘作蒙古国的官,以表明自己的遗民身份和对故国的忠忱。但为了写金史又不得不与出仕蒙古国的中层官员相周旋,以便取得他们的协助和必要的资料;也正因如此,而引起许多人对他的不谅解,百谤百骂,嬉笑姗侮,累祖弥,下辱子孙。为了完成自己修金史的宏愿,他忍辱负重2多年,直到去世,并为修金史,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建了一座野史亭,作为存放有关资料和编辑写作的地方。多年的奔波,使他积累了金朝君臣遗言往行的资料百万字,后称金源君臣言行录。他又抱着以诗存史的目的,编辑成了《中州集》。这是一部金代诗歌总集,里面不仅收录了他所知道的金期一代已故或未仕于蒙古国的诗人词客、包括金朝两位皇帝及诸大臣以至布衣百姓的诗词2116首给中国文学史填补了空白。尊重史实,不阿时俗,秉笔直,也正是文如其人。敦勇想,这样的朋是可以相处的。

    “这个人才雄学赡,诗词文曲均有造诣。”敦勇看一眼少庄主说,“尽管此时有些酒意,但能与他小酌几杯也不失为雅兴。”

    “走,咱们过去看一看他为何望天兴叹。”少庄主说着带领敦勇和晓涵朝元好问走去。

    这正是秋天的一个正午,敦勇和晓涵在少庄主的引荐下和元好问到了淮河北岸的一个小酒馆里坐了下来。酒馆内几个弓箭手正在吃喝,但见一位老者迎面走来,其侧是两位妙龄少女,都生得一副聪慧之像。少庄主认得那老者是清风酒家的老板陈小贤,两位女孩子是他的女儿和家奴。少庄主招呼着陈小贤和那两个女孩子一块来坐,相互介绍一番以后,陈小贤和那两个女孩子不再显得那么紧张了。

    “说我和山寨有来往,蒙古大军荡平你们的义军大营之后,就下令去烧我的清风酒家。幸亏我早有防备,我和东儿还有令令逃了出来,真是虚惊一场!”陈小贤走近少庄主说,“此番真是痛快,杀得鞑子狼狈而逃,灭了史天泽和刘伯林十几万大军,这次挫其锐气,想来近期他们不敢轻举妄动了。”少庄主双眉一皱,忧悒之色乍浓,叹道:“眼看着蒙古人就在打过淮河,不见宋兵,想必是淮河节制对皇隐瞒了前线战事。北线的宋将守兵胆小如鼠,懦弱畏战,不知道齿亡唇寒的道理。如果蒙古大军真的踏过淮河,百姓还不是吃些苦头。陈店主,此事非同儿戏,如果有可能的话,咱们还是要以国事为重。你在江湖也是德高望重的人,不如扯起大旗,真刀真枪地干一番。”

    “少庄主,我这女儿虽顽皮了些,倒也有些小聪明,此次蒙古大军要围剿我的酒店,多亏了她料敌在先。”陈小贤看一眼晓涵说,“晓涵姑娘是难得的巾帼英雄,我已垂垂老矣,朝不保夕。你们几个人不如收下我的女儿。多一人多份力,你们以后管着她些就是了。东儿慧质兰心,令令聪明机智,以后,她们会给晓涵姑娘当个好助手的。”

    东儿蛾眉一皱,她看一眼少庄主,想说什么,张了张嘴,把到口的话又咽了回去。

    “少庄主素以谋略著称,史天泽和刘伯林除了攻克晓涵姑娘的山寨外,还有什么作战计划?”元好问听得出少庄主想让陈小贤出山,他听少庄主说过此人是在宋地干过兵部尚,只是不满朝政才弃官游走江湖的。“史天泽作事向来稳重,他与刘伯林大军成两面合击,把人分作两面股,一股从侧面过去,在其附近埋伏,另一股从正面攻击,引其入彀,这是兵法正奇之术,只是他们速度太快,在刘黑马归顺成吉思汗以后他们又出其不意向你们山寨杀将过来,难免山寨会吃亏。晓涵姑娘,只要你不气馁,有陈老英雄在此相助,义军大旗还是能举起来的。”

    “我和文相公初识少庄主便知他并非庸碌之辈,如果真的要再举义旗,我看义军帅座非少庄主莫属。”晓涵看一眼敦勇说,“我和敦勇愿跟随左右,只要能解民众倒悬之危,干什么都无所谓的。方才,陈老伯说的让令媛跟随我左右,实在是不敢当。再说,陈老伯只是一句戏言,也不会让两位小姐跟着我的。如果少庄主和陈老伯都不愿执掌义军帅印,我会远走他乡的。我相信总会有那么一个地方,总会有一个人会出现的。”

    “不要再推来推去了,就让陈老英雄出面。”少庄主看了看陈小贤说,“陈大人,不管怎么说,你也是执掌过帅印的。眼下战火纷纷,民不聊生,哀鸿遍野,陈老英雄,不要再踌躇迟疑了。”

    “我和爹爹只想快些赶回南地家乡,并不想多管闲事。”东儿冲少庄主嗔到,“江湖人管江湖事,我们只是做小生意的普通人家,你们几位不要再和我爹爹多言了。”

    “老爷,咱们走。”令令走近陈小贤牵一下他的衣袖。
………………………………

第八章 右眉头的梢上居然打了个圆漩儿

    陈小贤刚站起来,陡闻河边峭壁一阵轰隆隆巨响,转身望去,只见磨盘样大的石头滚落下来。更新超快行进在淮河岸边的蒙古大军惊骇不已,纷纷往水边退。魂还未定,听得哗啦啦一阵水响。从水里冒出的人把岸的蒙古军硬往水里拖。蒙古大军多不识水性,到水中端的有去无回。蒙古大军慌慌如热锅之蚁,史天泽和刘伯林从未见这样的阵势,不禁慌了神。正在这时猛见得水面驶来一艘艨艟,站在甲板的托雷高喊,前面是史天泽和刘伯林两位将军吗,托雷来了。两人齐声高喊,四王子快来救我。托雷率军前来接应,士气大振,托雷本是善战之人,他所率领的大军也是能征善战之兵,刘伯林和史天泽见托雷大军到来,当下士气一振。

    潜伏在水里红袄军眼见处于劣势,首领黄戎高声喊到:“不可硬敌,快撤!”

    黄戎忙率义军且战且退。托雷喝声:“想走吗?”长矛一指,麾军围剿。刘伯林挥剑切断义军来路,回首道:“黑马我儿,快去断后!”刘黑马见黄戎带领义军疾退,只剑单身挡往路口,长剑下翻飞,剑光霍霍,走在前面的几个义军小头目一时也难近其身。不一会儿,黄戎身边跃起两人,一个是精悍老者,套着两只铁手;另一人是个壮汉,手提对铁锤,双脚在地一点,凌空一个筋斗,已落在刘黑马身边,那壮汉“呼”地一锤,挟起股劲风,猛撞过来;那老者带着铁手,不畏兵器,伸手便朝刘黑马的剑抓来。黄戎怒道:“好个鼠辈,竟敢卖国求荣!就算成吉思汗封你万户,你能吃得香睡得甜吗?”刘黑马冷笑道:“死到临头,还不识时务吗?”刘黑马功夫端的了得,他也是纵横江湖多年身经百战的人,从无败绩,任凭黄戎和那个武林高手三个人也只是和刘黑马打个不分伯仲。这个时候,托雷的大军见落入水中的刘伯林和史天泽的大军已然岸,便与岸的人马汇作一股把黄戎的义军围得铁桶一般。黄戎技艺精湛,也感应付吃力,百余招后,已是气喘吁吁,一个不慎,前胸被铁爪扫过,连皮带肉被抓下一块来。黄戎吃痛暴退,扫开周围蒙古大军纵身掠出包围,刘黑马当下领军追击。以黄戎的轻功,自可将敌军抛掉,但刘黑马却是一流高手,始终与黄戎保持一段距离。如此一追一赶,到了淮河岸边的酒店时两人都已累得精疲力竭,因黄戎胸部有伤,也不曾包扎,血流不止,更觉体力不支,眼望见前面便是有几人正在喝酒的酒店,酒店内却有几个身背弓箭的士兵,若再过去,不啻羊入虎口。再往远望,便是被蒙古大军围得铁桶一般的砀山城,因后门是黄河故道天然屏障,蒙古大军不善水战,只在对岸驻扎少数人马,以防城内有人出入,故刘伯林和史天泽只把大部份人都调去了前门守御。

    黄河的水浪迤逦,从砀山城城中间流过,刘伯林和史天泽此次随窝阔台前来围剿山寨义军时,窝阔台便令手下植木黄河故道的水中,铺木板为桥,使得砀山城两岸互通。黄戎初战蒙古大军时,曾想先破砀山,但她要想从砀山后门突袭,须切断木桥,以免河对岸的蒙古大军来援。黄戎曾在红袄军中挑出一些水性好的士兵,让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绕个大圈子,偷渡河水,要其伏于后门,又亲率大军伏击刘伯林和史天泽的兵马。眼见蒙古大军首尾不能相顾,就在她自以为稳操胜券的时候,没有想到托雷却领兵前来相救。黄戎硬功夫着头皮奔向酒店,几个正在喝酒的兵士大喝一声站了起来。

    少庄主和陈小贤两个人都抽出了腰间的宝剑,他们冲晓涵差不多是同时喊叫起来,要晓涵也抽剑迎敌。

    “我看此人象我师姐姝仙的徒弟黄戎,她怎么会在此带兵打仗?”晓涵愣愣地望着狂奔过来的黄戎出神,她有些不太相信黄戎居然会领兵造反。

    “师叔快来救我。”黄戎人还没有进酒店便冲着晓涵大声喊了起来,“师叔,我是黄戎,后面追赶我的人正是你们山寨的头领刘黑马,他现在已经归顺成吉思汗了。”

    “果然是刘黑马,晓涵姑娘,现在解决他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