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蜀汉中兴-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郝邵在城上张望已久,突见对方营中大火冲天,又有救火呼喊之声,顿时大喜,看来派出去的五百死士成功烧毁了蜀兵的投石车。

    不一时见城下跑来一队人,冲着上面喊道:“将军,我等完成任务回来了。”

    郝邵有些激动,忙命人打开城门,自己准备下城亲自迎接。

    刚走到楼梯一半猛听得喊杀之声,不由脸色惨变,知道自己中计,果然一个士兵匆惶跑来报道:“将军,不好了,那些死士乃是蜀兵所扮,已经夺了

    城门,杀进来了。”

    郝邵后退一步,跌坐在台阶上,忽然又站起身来,拔剑大喊道:“诸位,陈仓道有失,有负都督厚望,我等誓与陈仓道共存亡。”

    这些士兵都是郝昭一手训练,平日里深受其恩,知道郝昭性情刚烈,竟没有一人犹豫,个个拿起兵器,跟着郝邵杀向城门。

    此时蜀军已经潮水般涌入关中,郝邵带着数百人勉力阻挡,终究无力回天,最终力竭战死,倒在陈仓道内。

    直到天亮,士兵才找到郝昭的尸首,已经被踩得面目全非,不禁又想起赵博来,不由一声叹息,郝邵忠诚如斯,也没有过错,这一切都是为了所谓的

    天命么?

    命人将郝昭埋葬在陈仓道边上的一座山丘,让他永远守在此处,也可以借此告诫后来的守军。

    清扫完战场,一面向诸葛亮报信,一面调来傅彤、樊建、吕义驻守陈仓道,这里是以后的屯粮运转之地,可不能轻易丢失了。

    大军修整两日,哨马带回消息,诸葛亮也已经到了渭水以西,和曹真大军对峙,初战告捷。

    不过最让赵云等人哭笑不得的是,王朗不自量力想要说服诸葛亮投降,却被诸葛亮阵前一通辱骂,羞愤不已,吐血而亡。

    如今斜谷道已经打通,可以直通郿城,诸葛亮大军在渭水以西牵引曹真大军,出斜谷之后,离长安已经越来越近了,可两路东进。等傅彤等人带兵到来之后,赵云做好交接部署,继续带领兵马从斜谷向郿城进发。

 第173章 各自算计

    子午谷的路比想象中的更难走,虽然沙摩柯率领的无当飞军可以快速在山间穿行,但是带来的两千骑兵拖慢了速度。

    魏延擦了把汗,有些焦急:“没想到这些路只是户走出来的小道,骑兵反而成了累赘,不如将战马放弃,我们全改步兵前进。”

    邓艾让士兵坐下来休息,走到魏延跟前说道:“将军不可,虽然战马此时用不上场,若是一旦走出子午谷,便深入魏国之地,没有骑兵,只怕我们的战斗力便会大大下降,反而容易让魏兵包围。”

    魏延闻言叹道:“士载之言我何尝不知?只是这行程比预计中多了许多天,只怕兵粮不够。”

    邓艾说道:“此时正是青草野菜茂盛之时,不如让士兵采些山中野果和野菜先充饥,每日剩出一半的兵粮,便能撑到出谷之日。”

    沙摩柯也道:“我的部下善于捕,我们晓行夜宿,清晨时分让他们轮流出去打,找些野味来也不错。”

    “好,那就如此!”魏延点点头,看着前面蜿蜒绵长的山,慨然道:

    “走子午谷本来就是一招险棋,丞相原本也不同意,要不是子益极力推荐,只怕我魏延今生便没有机会从子午谷出兵长安了,就算是爬,我也要从这里爬出去,不能辜负了公子的一片知遇之恩。”

    “将军所言甚是,自从跟随殿下以来我便一直在其左右,说起来他还真是礼贤下士,又能亲近士兵,”

    说起刘封,邓艾脸上也露出笑容,“他到哪里,哪里的军心就最为稳定的,只怕这一点,我一生也学不到。”

    魏延笑道:“子益也算是大器晚成吧,早年和我一样,只懂拼杀,如今却成了运筹帷幄之人,又拜法孝直为师,俨然国之栋梁,只怕除了丞相,谋略便属他第一了吧!”

    正讨论之时,突然身边的战马一阵低鸣,紧张得竖起耳朵,魏延马上警觉,急忙起身戒备,这山野当中野兽经常出没袭击路人。

    还不等他号令士兵,却见邓艾惊喜叫道:“殿下送信来了。”

    魏延顺着邓艾指的方向看去,果然一只巨大的白虎停在一边的山崖上,正是烈风。

    邓艾命人将战马牵好,几人走到山头另一边,烈风这才几个纵跃跳前来,脖子间系着一个锦囊。

    魏延过去摸摸白虎,发现它竟然如此乖巧,不由一阵唏嘘:“殿下真是天命之人,竟连这么大的白虎都能收服,而且能通人性,实在闻所未闻也。”

    邓艾正解着锦囊,闻言急忙轻拍魏延肩膀,低声道:“魏将军不可乱说,这要是引起猜忌,只怕对殿下不利。”

    魏延猛然醒悟,眼中精光闪烁,嘿嘿笑道:“你看我这嘴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多谢士载提醒,以后我自会小心。”

    邓艾看完书信,将其交给魏延:“殿下让我两人见机行事,烈风可在此地替我们探路。”

    “如此正好,却省了我们派兵警戒了,”魏延点头道,“我们且在山中休整,待打听到郿城战事,再与殿下联络。”

    *******

    诸葛亮阵前骂死王朗,蜀军士气大盛,等魏军退去之后,让各部兵马小心防守。

    姜维言道:“军师王朗死于阵前,魏军士气低落,不如趁其发丧,连夜劫营。”

    诸葛亮轻摇羽扇,却摇头笑道:“曹真也懂兵法,定会料到吾乘丧劫寨,若其乘虚反来偷袭,岂不得不偿失,吾倒要将计就计。”

    姜维猛然醒悟,忙抱拳道:“丞相英明,愿听将令!”

    就在此时,马岱也正好运送兵粮赶到,人手又多了一些,诸葛亮命其暂留军中听用。

    诸葛亮对众将言道:“吾先走漏消息,让曹真知我去劫寨,他必伏兵在渭水东山之后,待我兵过去,却来袭我营寨。”

    众将点头,诸葛亮旋即传令道:“张苞、马岱,命你二人引兵过山脚后路,远下营寨,任魏兵前来劫寨。营中看火起为号,分兵两路:张苞拒住山口;马岱引兵杀回,再乘势攻之,可获全胜。”

    又对高翔、郑浩说道:“你二人各引一军,伏于西山要路;放过魏兵,却从魏兵来路,杀奔魏寨而去。”

    然后命姜维诸将领兵伏于寨外,虚立寨栅,让士兵引兵退于寨后,等待四面迎击魏兵。

    曹真本在中军等着蜀军不战而降,却想不到王朗反被诸葛亮羞辱气死,悻悻回营,命人将王朗尸首送回洛阳安葬。

    郭淮言道:“今军师新丧,士气低落,恐蜀兵定然会乘此前来劫营,我们何不将计就计?”

    曹真眉头微皱,脸上露出喜色,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伏击蜀军,正好可以重振士气。

    “都督若以蜀兵劫营来布兵安排,只怕又会吃到败仗。”刚准备分配士兵,突然营帐角落里响起一个阴柔的声音。

    曹真微哼一声,转头看向那里,正是行军典记贾穆,这家伙留着两撇八字须,平日里十分低调,就算在中军帐中,也很容易让人忽略他的存在。

    正要斥责他多嘴,忽然看到他小小的三角眼中寒光闪闪,似有深意,不由心中一动,耐住性子问道:“旭谨何出此言?”

    这贾穆是贾诩的长子,字旭谨,平时沉默寡言,只做些书的事情,以至于让人忽略了他是毒士之后,前朝太尉的儿子。

    贾诩可是能让曹操吃亏的人物,一想至此,曹真才有了期待。

    贾穆迈步走到两人跟前,对郭淮抱拳笑道:“郭将军适才所言不差,若是常人领兵,定然中计,但蜀兵中却有诸葛亮在”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住,看向曹真,三角眼眨巴着,露出阴险的笑容:“以诸葛之能,自会料到我们有所防备,若是都督派兵去偷袭蜀军大营,而诸葛亮将计就计,沿路埋伏,只怕是有去无回啊!”郭淮神色微变,思索片刻才沉声道:“不错,若是诸葛亮料到我们会反去劫营,定然会沿路设伏,先去劫营的部曲败退而回,黑夜中难以分辨,若再被误认为是蜀军来营,岂不自相残杀?”

 第174章 新任军师

    贾穆点头道:“都督说得不错,此后蜀兵再尾随乘乱杀入,只怕都督中军大营不保。”

    郭淮只想到了第一步,但贾穆却想到了诸葛亮的算计,不由心服,抱拳道:“旭谨竟然多算一步,真是深谋远虑,但如此一来,我们该如何应付?”

    曹真直到此时才想通两人所说的关窍,惊出一身冷汗,也问道:“若是蜀兵真来劫营,该如何是好?”

    贾穆阴笑了一下,伸出两个手指头:“两手准备。”

    曹真执礼问道:“敢问旭谨计将安出?”

    “都督不必多礼,属下也是尽职而已,”贾穆忙对曹真还礼,略作思索,才说道:

    “若是蜀兵真来劫营,这最好办了,只需在营中虚立草人,将兵马埋伏在大营周围防备便可,不来便罢,若其真来,便叫他有来无回。”

    郭淮也知道自己刚才太过性急,忽略了诸葛亮的本事,叹了口气:“以不变应万变,是最简单的方法了,我们也不用派兵去偷袭蜀营,只管防守便是。”

    曹真也怕被诸葛亮算计,只好点头道:“好,今夜便依旭谨之计。”

    等贾穆走后,曹真想想还是有些不甘心,问郭淮道:“若蜀军真来劫营,而我军不去偷袭,只怕错失良机啊。”

    “但贾穆之计乃是万全之策,”郭淮此时反而否定了自己的计策,言道,“诸葛亮向来料敌于先,若真如贾穆所言,只怕要损失更大,此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也只好如此了,”曹真无奈叹气,吩咐道,“伏兵之事本督安排,你去派出哨探,看看蜀军究竟如何安排。”

    诸葛亮和姜维等将一直等到五更过后,还未见曹兵任何踪影,不由疑惑,难道曹真根本未作防备不成?

    一直等到天亮,诸葛亮知道曹兵不会再来,只得收兵,紧皱眉头回到中军,传令各部曲撤回。

    不多时张苞、马岱、高翔、郑浩等人也领兵而回,因未见曹兵前来,一夜都未敢轻动。

    张苞有些懊恼:“丞相,原来以为魏兵未来劫营,看来是没有准备,若是直接去偷袭曹营,只怕早就大获全胜了。”

    诸葛亮却微微摇头,羽扇在案几上轻敲着,片刻之后才道:“若是曹真料到吾反伏击之计,只怕军中除了王朗,还有高人指点!”

    姜维也点头道:“曹真久经大战,岂能毫无防备,我看定是有人识破丞相之计?”

    诸葛亮眼中精光闪过,马上吩咐道:“速速派人去探查,看曹真军中又是何人为军师?”

    分派完毕,众将劳累一夜,诸葛亮命将士都去休息,等候来日再战。

    曹营之中,曹真和郭淮等人也等了一夜,不见蜀兵动静,不禁对贾穆的话又信了几分。

    等到天亮的时候,哨马回报,果然诸葛亮在路上和大营外都埋伏了大量的蜀兵,两人大惊,不由暗自庆幸。

    重新安置兵马,曹真命人将贾穆请来,拜为军师,贾穆推辞不过,只好答应。

    三人坐定,曹真问道:“如今诸葛亮已经渡过渭水,若再往前便是郿城,危及长安,军师有何良策退敌?”

    贾穆干瘦的手指轻敲着桌面,闭着眼睛思索半晌之后,才说道:“蜀兵接连取胜,士气大增,不可与之力敌,以我之见,可兵分三路退敌。”

    曹真见贾穆真有办法,忙道:“军师请讲。”

    贾穆双目猥琐,沉声言道:“都督自领大军在此与蜀军周旋,却派一路兵从新平沿泾河而上,蜀兵得知消息,诸葛亮为防我军绕道陇山扰其后方,自会分兵前去阻拦。”

    曹真皱眉道:“绕道陇山,至少也要多出一月时间,蜀军早有防备,恐不能见效。”

    “此乃明兵也,只为牵引蜀军注意罢了,”贾穆微微摇头,又道,“都督却暗中分兵从渭水以南攻击蜀兵大营右侧,但此一路,恐诸葛亮也会料到。”不等曹真动问,贾穆阴沉一笑,手指在桌上画了一个圆圈,又画出一条线指向了西面,缓缓说道“这最后一路才是奇兵,此路兵马为暗兵,等兵马靠近蜀军大营之后,却从中暗自分离出来,前去偷袭街亭。

    ”

    “街亭?”一旁的郭淮听了半晌,到此才恍然大悟,惊呼道,“果真是惊天妙计,那街亭乃是通往汉中、陇右的咽喉要地,只要拿下街亭,诸葛亮粮草无法供给,不战自败。”

    贾穆这才挺直身躯,三角眼望向帐外,冷笑道:“不错,就算其他两路兵马没有作为,只要取了街亭,诸葛亮也只能引兵自退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