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开局把李世民当亲爹-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算来算去,自己才是最大的赢家啊!

    李世民心里得意,脸上自然也是满面春风。

    “报……”

    立政殿外,传信兵的声音响起。
………………………………

第六十五章希望的田野上

    因为刚刚殿里,太过喧哗热闹的原因。

    传信兵的马蹄声,众人都未曾听到。

    “陛下,右武候大将军牛俊达,押送一万石粮食,已抵达长安城外十里处!”

    “好!”

    没有比这个消息,再让李世民高兴的了。

    房相,杜相,长孙无忌等人,也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玄龄,克明,辅机,粮仓没有问题了吧?”

    “陛下放心,粮仓上个月已经修缮好了,臣等专门前去查勘,储存粮食,绝无问题。”

    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齐齐施礼说道。

    李世民带领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等人,亲自出城去迎接归来的将士们!

    看到又黑又瘦的牛俊达,还有士兵们布满血丝的眼睛。

    李世民忍不住眼眶红润起来。

    “将士们,一路辛苦了。”

    “朕,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稍事休息几日,朕为你们论功行赏,大摆庆功酒!”

    “陛下,陛下!”

    “陛下,陛下!”

    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在长安城外,久久回荡。

    汪汪汪,汪汪汪……

    庄园里,四只小狗跑到门口,对着东南方向,狂吠不停。

    李根放下手中的书籍。

    刚刚他也隐约听到,陛下,陛下的声音。

    李根以为自己看书久,耳鸣了。

    如今看四个小家伙的表现,不是自己耳鸣产生的幻觉。

    “赵四,冯五,外面发生何事?”

    李根还未走到门口,便看到赵四和冯五,已经在门口张望了。

    “少主,距离咱们比较远,根本看不到。”

    李根走到门口,举目望去。

    前方一片空旷的土地,再远处便被外郭城百姓们的房屋所阻挡。

    最起码,目及所处,是没有任何动静的。

    “走吧,跟我回家!”

    李根一招手。

    四只小狗,便摇头晃脑的跟在李根身后。

    时不时,还打个滚,卖个萌。

    让李根的心情非常愉悦。

    这样的欢乐,是花多少钱,也买不到的。

    赵四和冯五按照李根的吩咐。

    几日时间购买了六头耕牛。

    将耕牛去官府报备以后,赵四才带到庄园里去。

    李根也知道,现如今耕牛的重要性。

    买来的耕牛,李根叮嘱下人,一定要好好呵护。

    先养几日膘,让它们恢复恢复体力再说。

    终于等到一个合适的天气。

    南风吹了整整一天一夜,天空也布满了乌云。

    李根赶紧让有光,有亮,有黑,有暗,有金,有银,有财,有宝等人,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

    立即牵上耕牛去犁地!

    李渊就在一旁看着,李根呼唤众人。

    对李根给这些人取的名字,李渊真是自叹不如啊!

    这些仆人的名字,好听还好记,而且除了有黑和有暗以外,其他人的名字,寓意还挺美好。

    这千余亩土地,想要全部翻耕一遍,就现在的六头耕牛,至少也得俩月时间。

    李根让有光和有亮,带着众人,先从靠近河边的地方开始耕地。

    李根已经粗略计算过了。

    庄园南北距离,比东西距离要长不少。

    也就是说,靠近河边的土地面积,相对比较多。

    从岸边一直耕到住所附近,算下来,也有四五百亩田了。

    其它空旷的土地,李根另有打算。

    鸡舍,羊舍,猪舍,鸭舍,庄园里所有生灵,都要给圈养一段时间。

    否则,自己种下去的物种。

    保准被它们给霍霍干净。

    在李根的吩咐下,庄园里所有生灵,都在被圈养了起来。

    第二日,正是二十四节气里的谷雨。

    天空也开始飘起了小雨。

    春雨贵如油,点滴无白流。

    长安城外,处处都是老百姓播种的身影。

    庄园里面。

    李根也开始行动了。

    十几位丫鬟,也被李根召唤过来。

    有些丫鬟是后面补充的,不过经过一段时间观察。

    李根觉得,都是可靠之人。

    “大孙子,这是何物?”

    李渊看到李根带领丫鬟们,从一个暖棚里,搬出许多绿莹莹的枝叶。

    李渊瞪大眼睛,好奇的开口询问道。

    “爷爷,这是红薯,孙儿为了它,准备了老长时间了。”

    “能吃吗?”

    听了爷爷的询问,李根哭笑不得。

    自从爷爷来到庄园以后,明显胖了一圈。

    竟然还一心惦记着吃的。

    “爷爷,不仅能吃,而且还非常香甜可口。”

    “就连这叶子,都是可以吃的,不过,现在可不能吃,先让它们在田里扎根再说!”

    李渊闻言,更加好奇了。

    这物种,他没见过啊!

    竟然连叶子都能吃。

    “大孙子,这物种叫啥名字?产量几何?”

    “爷爷,这叫红薯,产量一般在三十石以上!”

    李根话音落地。

    李渊一个踉跄,直接就坐在了地上。

    吓得李根赶紧把爷爷给扶了起来。

    “爷爷,您没事吧?”

    李根乖巧的,给爷爷拍拍身上的尘土。

    李渊嘴角抽搐一下。

    老子没事才怪。

    亩产三十石,这是要吓死人的节奏。

    即便是李世民听到,也绝对狠狠的摔个跟头。

    “大孙子,爷爷没事,你给爷爷说说,这物种,红薯,真能亩产三十石?”

    “嗯!”

    李根郑重的点点头。

    其实他已经是保守估计了。

    若是管理得当,产量绝对嗷嗷的往上蹦!

    “大孙子,那这红薯能当饭吃?”

    这才是李渊最为关心的问题。

    产量如此之高,若是还能当做主食,那对于大唐的百姓来说。

    简直就是天降祥瑞!

    “爷爷,自然可以当饭吃,也可当做主食,而且很抗饿。”

    “不过,若是天天食用,时间久了对肠胃有些不好,只要跟粮食搭配着食用,那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李渊闻言,彻底来了精神。

    尽管李根极力劝阻。

    李渊还是义无反顾的,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里。

    李根手把手,教导众人如何插苗。

    包括行与行的距离,株与株的距离。

    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至于后世先起垅,后插苗的种植方法。

    眼下是非常不适宜的。

    不仅仅是因为土壤的原因,更是因为即将到来的大旱。

    若是起垅种植的话。

    尽管就在河道附近,李根也知道,绝对不会有太好的收成。

    刚刚翻耕过的土地,非常的松软。

    将培育好的红薯苗,插进去以后。

    在其根部四周堆一个小圆圈。

    然后舀一瓢水,将水倒进圆圈里即可。

    众人分工协作,齐心合力!

    午膳前,竟然栽种了三亩多地。

    李根看着绿莹莹的红薯苗,连成一片!

    脸上挂满了甜甜的微笑!
………………………………

第六十六章御花园里,红薯秧的规格

    为了犒劳大伙,李根中午炖了一整只羊。

    吃过午饭,众人没有休息。

    不用李根吩咐,直接就继续往田里走去。

    赵四和冯五,带领酒楼一干人等,返回庄园以后。

    也立即加入到,种田的队伍之中。

    没办法!

    太上皇都在地里干的起劲呢!

    他们怎敢不去下地干活!

    李根看书累了,就出来活动活动筋骨。

    四只狗狗,臭屁的跟在李根身后,摇头晃脑的。

    看着大伙都在地里干活。

    果然,自己的主人才是真正的大哥。

    第二日一大早,赵四和冯五便带领红袖和添香,以及酒楼的一干人等,前往长安城而去。

    赵四袖筒里有几株红薯苗。

    这是太上皇授意他,务必要交给陛下的。

    到达酒楼以后。

    赵四便翻身上马,直奔皇宫而去。

    “陛下,赵四求见!”

    御书房里,刚刚下朝的李世民,一杯热茶还未喝完,便听到了李君羡的声音。

    “快让赵四进来!”

    李世民心里有点慌。

    可别是父皇说漏了嘴。

    导致自己的计划彻底泡汤。

    “属下赵四,参见陛下!”

    “免礼!”

    “赵四,你和冯五,以及两位宫女,最近表现都很不错,朕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朕一定会重重赏赐你们四人的。”

    李世民上来,先给画一个大饼。

    “属下誓死为陛下孝忠!”

    李世民龙颜大悦的点点头,说道。

    “这么早,着急而来,所为何事?”

    “陛下,您先坐好了。”

    看到赵四神色郑重,李世民心里咯噔一下。

    一种不详的预感,突然在李世民心中升起。

    “说,到底发生了何事?”

    李世民一屁股坐了下来。

    “陛下,太上皇叮嘱属下,一定让陛下坐好了,再让属下向陛下奏明!”

    “朕,已经坐好了,赵四,有事但说无妨!”

    “陛下,您看这个。”

    赵四仔细的,从袖筒里掏出几株红薯苗。

    李世民的心终于算是安稳了下来。

    只要不是根儿出事就好。

    “这是何物?”

    心里踏实的李世民,脸上挂满了淡淡的微笑。

    李世民已经猜测到,这物种定是出自李根之手。

    “回陛下的话,皇长子所言,此物名为红薯秧,所产果实名红薯。”

    “哦!”

    李世民接过红薯秧,仔细的打量起来。

    绿莹莹的很鲜艳,每株上面,有不多不少的三片叶子。

    “赵四,此物如何种植?产量几何?”

    “回陛下的话,此物插入翻耕过的土地便可。”

    “皇长子所言,亩产三十石以上!”

    噗通一声!

    李世民直接瘫倒在地。

    饶是他有颗大心脏,也无法承受这样的产量。

    大唐此时即便是最好的良田,遇到风调雨顺的光景。

    亩产也不过两石左右。

    这亩产三十石,让李世民根本不敢想象。

    李君羡赶紧将李世民扶了起来。

    李世民来不及整理龙袍,瞪大眼睛注视着赵四。

    “此言当真?”

    “回陛下的话,皇长子所言,只多不少。”

    “好,好,真是太好了!”

    李世民激动的有些语无伦次起来。

    大旱和蝗灾即将来临之际。

    却有此祥瑞在根儿手中。

    真是天佑大唐也!

    “传诏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三人!”

    李世民一声令下,内侍总管李德禄,应允一声,便急匆匆退下了。

    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三人联袂而来!

    当听到此物亩产三十石。

    三人即便有,泰山崩于面前而不惧的淡定。

    也齐齐跌倒在地。

    此话若不是出自陛下口中。

    房相杜相和长孙无忌,保证上去,狠狠胖揍,这口出狂言之徒一顿。

    “玄龄,克明,辅机。何必如此激动,要淡定,淡定!”

    李君羡和赵四,嘴角抽搐一下。

    刚刚他们二人,可是看到了陛下不淡定的一幕。

    “陛下,天降献瑞,臣等如何能淡定的下来。”

    房玄龄,杜如晦和长孙无忌,三人站起身来,依然激动的浑身发抖。

    “赵四,这红薯秧为何要在谷雨插秧?”

    李世民这个问题,实在是颇有难度,好在赵四想起昨日李根的一句话。

    “谷雨插上红薯秧,保证收获一大筐。”

    “陛下,这是皇长子亲口所言,太上皇当时还问皇长子,莫非是一株红薯秧便收获一大筐?”

    “皇长子亲口点头承认!”

    呼!

    呼!

    呼!

    御书房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陛下,事不宜迟,赶紧先种上吧,若是过了栽种最佳时机,怕是这红薯秧不好活啊!”

    听了宰相房玄龄的话,李世民恍然大悟。

    “玄龄所言甚是,朕,差点铸成大错!”

    “诸位爱卿,随朕移步御花园!”

    李世民手持五株红薯秧,大踏步的往御花园走去。

    之所以确定是五株,因为刚刚李世民已经数过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