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知节免礼,入座!”
“想喝茶就自己倒。”
程咬金嘿嘿笑着,给自己斟茶。
“陛下,有个大买卖啊,臣一人啃不下来。”
听了程咬金的话,李世民笑骂道。
“还有你啃不下来的?你牙口这么好,朕的买卖你都敢啃!”
李世民的话,让程咬金尴尬的挠挠头。
“陛下,这次确实是大买卖,价值七万两黄金!”
李世民闻言,一双眼睛冷冷的看向程咬金。
心里则在寻思,这狗日的程咬金,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陛下,您不相信?”
程咬金被李世民看的发毛。
以往李世民一旦听到钱的事情,瞬间便会眼冒金光。
最近赚的钱多了,竟然没有以前财迷了。
这让程咬金属实有点为难!
“你让朕如何相信?七万两黄金,你以为长安城有人能拿得出来?”
听了李世民的话,程咬金心里又有底了。
原来陛下还是那么财迷。
程咬金美滋滋的饮了一口茶水,开口说道。
“陛下,长安城或许没人能拿出七万两黄金,可是若是七个人一起出手,那就不是太大的问题了!”
“哦!”
“知节,有何妙计?”
李世民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陛下,您请看!”
程咬金将契约从袖筒里抽了出来,恭敬的递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一看之下,脸上的表情瞬间精彩了起来。
今日程处默,下注考生李根,科举第一场贴经考试,位居榜首。受注黄金一百两,若是中注,赔率百倍。
李世民瞬间明白了,程咬金所言七万两黄金的意思。
“知节,你是说,根儿和冲儿他们,也都下注了?”
程咬金恭敬的施礼说道。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干系到万两黄金的大买卖,程咬金必须毕恭毕敬的。
“陛下,这五姓七望,自从前朝开始有了科举以来,在这上面可没少赚取钱财。”
“也是,他们几个世家里的子弟,也确实挺争气,人家有才华,有底气,也有实力!”
李世民的脸色,越来越不好看。
………………………………
第九十一章当为上上之卷
狗日的程咬金,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李世民能高兴才怪。
不过程咬金话锋一转。
李世民瞬间转怒为喜。
“陛下,今日不同往日,皇长子殿下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实不相瞒,如今誉满长安的那首长相思,臣已经从处默口中得知了,皇长子殿下才是真正的词作者。”
“陛下,臣以为,就凭那首诗赋,殿下就可以吊打他们七家任何一位少年才子,此次科举高中状元者,非殿下莫属。”
“……”
程咬金一番彩虹屁,拍的砰砰作响。
李世民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浓。
是人都喜欢听赞许之词。
“知节所言甚是,朕也觉得,根儿确实是才华横溢,虽然不敢说高中状元,金榜题名,却是不在话下的。”
“陛下,那七万两黄金?”
程咬金眼看李世民面前的琉璃杯没水了,立即拎起茶壶注水。
“知节,若是根儿确认答题无误,字迹工整,那贴经考试高中榜首,也是理所应当的。”
李世民端起琉璃杯,浅饮一口说道。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程咬金高兴的差点给李世民跪下。
“知节,这可是百倍赔率啊,整整一万两黄金啊?知节,说实话,朕担心你扛不动啊!”
李世民话锋一转,程咬金岂能不知这话里的意思。
于是就在御书房里,君臣二人开启了讨价还价模式。
最终达成了一个,君臣都非常满意的结果。
“陛下,房相他们五位那边?”
“知节,此事你自己去说,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要提朕的本意。”
程咬金闻言点点头,答应下来。
“若无其它事情,先去把契约的事情处理完吧,将他们几家的契约,都送到朕这里来。”
“哎!臣,这就去!”
程咬金风风火火的离开了御书房。
不过半个时辰,便再次返回。
李世民看着面前的六张契约,开心的哈哈大笑起来。
既然根儿如此自信,那自己这个当爹的,多少也得给他点面子不是。
贴经考试,其实也没什么含金量。
靠的就是死记硬背,再加上字迹工整而已。
只要通过这一场,就可以参加第二场的诗赋考试。
榜首和榜尾,其实没啥本质的区别。
即便贴经你高居榜首,诗赋落榜,也无法参加第三场的试策考试。
这些人,偏偏喜欢以此来设赌,多年来还赚取了大量钱财。
只因为他们几个世家,拥有大量优秀的年轻子弟,以及前来投拜的平民百姓。
以往他们所圈定之人,那都是文采斐然,满腹经纶之人。
今时不同往日!
正如程咬金所言。
李根便是最大的变数。
李世民提前任命的十位阅卷考官,便是铁了心,录取真正有文采才华的青年才俊。
而这贴经考试吗!
无关紧要的一场考试,李世民还是可以耍耍手段的。
只要李根在榜,那一切就没有问题。
“知节,若是其它事情,你便退下吧,有了消息,朕会派人传诏你的。”
程咬金恭敬的施礼,准备告退之际,突然想起马周的事情。
于是,将马周的事情,给李世民简单汇报了一番。
“咦!”
“根儿真的说那马周此次科举不中,未来必定官拜宰相?”
“陛下,此话确实出自殿下之口,处默再次询问之时,殿下三缄其口,只是叮嘱处默,马周此人可交,将来必成大器。”
程咬金退下以后。
李世民一个人坐在御书房思索良久。
马周此人的名字,被李世民记在心里。
贡院之内。
此时阅卷正在进行着。
十位阅卷考官,都是文采斐然之辈。
也都是李世民值得信赖之人。
即便如此,为了保证阅卷考官,不被贿赂。
所有考生,试卷没有审阅完毕之前。
考官是不准离开贡院的。
这也是李世民绞尽脑汁,想出的万全之策。
“仲达,李根也是国子监生徒?”
孔颖达闻听陆德明的话,微笑着回过头来。
“德明,你批阅到他的考卷了?”
虽然孔颖达没有明言,李根乃是国子监生徒。
可是短短一句话,包含的信息量很大。
这不仅是我国子监的生徒,我还很关心他的成绩!
陆德明当初是和孔颖达一起,被身为秦王的李世民,邀请进秦王府的。
二人同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一起共事多年,一起教导年幼的李承乾儒家经典。
孔颖达一句话,陆德明便微笑着继续批阅考卷。
原本陆德明不想询问的,奈何这考卷字迹工整,书法超群,整张考卷,一眼看去,就让人赏心悦目。
陆德明很快确认答题无误。
“此卷当为上上之卷!”
陆德明的话,让所有阅卷考官一惊!
上上之卷,乃是最为优秀的考卷。
不但要答题全对,而且要求整张考卷,毫无瑕疵。
最要紧的是,十位阅卷考官,要有五人以上同意,方才算是上上之卷。
阅卷考官,鲜有给考卷上上评分的。
因为出现了上上考卷。
其它九位阅卷考官,都聚集到陆德明身边,准备逐一阅卷。
“孔大师先请!”
魏征是十位阅卷考官里,唯一朝廷要员,不过魏征对孔颖达甚是尊重。
“玄成先请,玄成可是我们这里唯一有实权的官员,吾等都是受命与天子,来为大唐挑选有才之士的。”
孔颖达的话,让众人点头附和。
“既然如此,玄成便先阅为快!”
魏征知道再这样谦让下去,就是浪费时间。
陆德明起身,魏征坐了下来。
“不错,不错,不错!”
魏征仔细检查一番后,开口说道。
“玄成同意,此卷当为上上之卷!”
剩下的八人,不论年龄还是声望,孔颖达敢称第二,无人敢称第一。
众人谦让一番,孔颖达便毫不客气的坐了下来。
孔颖达低头往李根的考卷上看去。
满脸都是慈祥的微笑。
孔颖达右手手抚胡须,赞许的点点头。
这个小家伙,还真是让他有些出乎意料。
字迹工整,答题无误!
实在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
弟九十二章枉费心思的李世民
“嗯,仲达以为,当为上上之卷也!”
声望最高的孔颖达和官职最大的魏征,都一致认定当为上上之卷。
其他阅卷考官,自然也都顺应大势。
科举以来,第一份十位阅卷考官,一致认为上上的考卷出现了。
此时此刻,李世民还在思索,如何让李根拿下这第一场,贴经考试的头名。
殊不知,贡院里面,已经尘埃落定了。
第二日午膳过后,李世民派李君羡前往贡院。
“君羡,你端着茶水进入,只需要询问魏征,或者孔颖达即可。”
“若是李根在榜,务必让他二人,把李根的名字排在榜首位置,就说是朕的口谕!”
“算了,魏征还是算了吧,这老小子认死理,若是根儿没那本事,老子就是砍掉魏征的头,他也不会有所变通的。”
李世民知道,若是再不派李君羡前去。
等到红榜写完,再想改过来,那就太难了。
李君羡恭敬的领命而去。
不过一刻钟左右的时间,李君羡竟然回来了。
“君羡,是不是红榜已经定了?”
“陛下,属下刚刚进入贡院,红榜正在开始录入考生名单。”
“殿下高举榜首,属下亲眼所见!”
李世民激动的弹坐而起。
“君羡,这是真的?”
“陛下,看把您高兴的,属下岂能欺瞒陛下。”
李君羡见李世民激动的有些手足无措,难得的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好,好,真是太好了!”
“朕,还想着利用手中的权势,让根儿高居榜首。”
“没想到啊,这小子如此争气,竟然靠自己做到了。”
“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人人会跑,靠自己最好!”
“根儿,说的对啊!”
李世民颇为感慨的深深感叹道。
“来人,立即传诏房相杜相,长孙无忌,程咬金,尉迟恭和秦叔宝等人!”
李世民一声令下!
内侍总管李德禄,立即急匆匆下去安排内侍,前往各府传达陛下口谕。
“诸位爱卿,请入座!”
房相等人很快便来到了御书房。
心情大好的李世民,微笑着让众人入座。
原本想拿大半好处的李世民,自然不会放弃这到嘴的肥肉。
可是,自己属实没有出力,这好处拿的李世民颇有些不好意思。
正所谓:脸皮厚吃个够!
李世民的脸皮厚度,绝对也是超一流的。
“诸位爱卿,科举第一场贴经考试,红榜已出!”
“根儿不负众望,拔得头筹!”
长孙无忌闻言,心里有底了。
自己身为吏部尚书,手下的考公郎,还没有向他汇报考试情况,陛下便已得知结果。
看来,陛下确实是费尽了心力!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众人纷纷道喜!
程咬金更是开心的合不拢嘴,他已经看到一座座金山在向自己招手了。
“诸位爱卿,这契约,你们各自拿着。”
李世民将六份契约还给了众人。
“有朕在,这些钱,你们不用担心拿不回来。”
“若是第二场诗赋,他们还设赌局的话,诸位爱卿,相信朕,直接让冲儿和处默他们,下注根儿即可!”
李世民话音落地,程咬金立即开口补充道。
“陛下圣明,咱们有多少押多少,殿下的才华,岂能是他人所能比的!”
有人欢喜就有人忧!
宰相房玄龄,就是考虑事情比较长远之人。
“陛下,眼下不可操之过急,他们几家的能量……”
接下来的话,房玄龄没有明言。
杜如晦也跟着点点头。
李世民自然明白,房相和杜相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