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武耀山河-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做些什么。
    他要这天下百姓再不受战乱之苦。至少在他所统治的地方要这样。
    他袁耀或许现在还管不了天下,准确的说现在的袁耀什么地方都管不了,但是袁耀发誓总有一天他要让他统治地域中的百姓能够不受战乱之灾。
    也正是因为心中有了这么一个决定,当袁耀带着俞涉和几名亲卫到达了目的地的时候,俞涉才会觉得袁耀发生了变化,因为袁耀确确实实的发生了变化。
    以前的袁耀想的更多的是让他在这样的一个乱世之中好好的活下去,现在的袁耀想的是不仅要让他好好的活下去,也要让他所认可的百姓好好的活下去,安居乐业。
    其他人统治地域的人怎么样袁耀不管,但是只要在他或者他那个便宜老爹袁术统治范围内的百姓,袁耀就要让他们安居乐业,不再受战乱之苦。
    “走!”
    袁耀带着俞涉和几名亲卫踏入了一处建筑之中,看着那还在燃烧着的火焰,袁耀冷着一张脸吩咐俞涉等人下去救火,务必要把这处建筑里面的书籍全部抢出来。
    东观,是大汉宫廷之中贮藏档案、典籍和从事校书、着述的处所,藏有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国家图书馆。
    袁耀和俞涉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东观,在进入洛阳城之后袁耀第一个就是想到了东观。东观里面的东西除了书籍还是书籍,董卓迁都长安带走的东西都是金银珠宝,对于东观的藏书董卓可没有那个多余的心思去把这些藏书带到长安。在董卓心中,带上这些书籍还不如腾出一点空间多带一些金银珠宝呢。
    在这个时代,哪怕是可以修炼,但是一些基本的东西还是没有变化的,譬如在这个时代知识依旧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想要获取知识,就需要书籍,但是这个时代的书籍是很宝贵的,谁家里如果有一本书,那绝对是会被奉为传家宝流传下去的。
    关二爷为什么喜欢夜读春秋,因为关二爷家里就只有这么一本书,自然当作宝贝一样的一直在读,读着读着慢慢的就喜欢上了。哪怕到了后面以关二爷的身份弄到一些书不成问题,关二爷喜欢读的依旧是春秋。
    在这个时代,如果家里真的能够有一书架的藏书的话,那么就真的可以称作是书香世家了,传言蔡邕有藏书万卷,这着实让袁耀是羡慕不已,以袁耀知道的情况,汝南袁氏身为天下第一世家,藏书数量似乎还不如蔡邕。
    当然,这只是袁耀知道的情况。

第四十章 那一眼
    东观作为大汉宫廷贮藏书籍的地方,相当于后世的国家图书馆,一些防火的措施自然是有的,不过这洛阳城内的大火毕竟烧了不少的时间,哪怕东观并不是第一个被放火的地方,但是这么长的时间火还是烧到了东观,好在火势并没有太大,没让东观的藏书被尽数焚毁。
    当袁耀来到东观并且让俞涉亲自带队冲进东观灭火抢救书籍之后,东观的火势也是被控制了下来。虽然俞涉现在仅仅是蕴劲中期的修为,并不能将罡气外放,但是催动自己体内的气劲来消灭火势还是可以的。
    不过当东观的火势被彻底消灭之时,袁耀清点被俞涉抢回来的书籍,数量的大概在三四千卷左右。
    虽然三四千卷书籍已经很多了,但是在袁耀看来这远远不够,要知道东观可是有着三十万卷藏书,但是现在他们抢救回来的却只有三四千卷,差不多相当于东观藏书的百分之一。
    一想到这里,袁耀心头就是一阵难受,若是他们能够早点到来,说不定就是能够从这场大火之中抢救出更多的藏书,不过袁耀也知道这有些异想天开了。
    十八路诸侯联军从发现洛阳方向有着冲天火光之后就是抢夺虎牢关,而后急行到洛阳城,洛阳城到虎牢关之间可是有着五十里的距离,这么长的距离等到袁耀赶到洛阳城还能从东观之中救出三四千卷基本保存完好的书籍已经是很不错了。
    让俞涉等人将这些书卷全部收好放到带来的战马身上,袁耀就是带着这些人朝着另外的一个方向走去。
    好在东观的藏书大都是用丝帛来记载,并不是竹简,不然,以袁耀这次带来的几个人,根本不可能把三四千卷书全部带走。
    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了,袁耀也并不是什么都没做,这几个月的时间袁耀是在想方设法的了解这个世界与自己原来认知中的汉末时期大概有多少异同,而经过一番粗略的研究,袁耀发现这个世界除了可以修炼以外和自己原先认知中的汉末时期并没有多少区别。
    当然,也可能是有着一些区别但是袁耀还没有察觉到,毕竟袁耀来到这个世界的时间还是太短了,短到袁耀虽然尽力去了解这个世界了,但是他所认知到的世界不过是冰山一角而已。
    在袁耀所认知的这个世界之中,蔡伦也的确是发明了纸张,但是这些刚刚发明出来的纸张质量并不好,而且还不能长久保存,所以一些重要的书籍文献但凡是有能力的都会选择用丝帛来记载。
    袁耀不知道的是,他虽然在近乎成为一片废墟的东观之中只弄到了三四千卷藏书,但是并非所有的东观藏书都是被烈火所焚毁。由于东观的藏书大多是用丝帛来作为载体,而西凉军在强迁百姓前往长安的过程中也是四处劫掠,而他们劫掠而来的金银珠宝怎么带去长安呢?
    东观的藏书就成为了选择,不少西凉军都是冲入了东观之中夺下了不少的书籍,大的就用来当做帷幕顶盖,小的就用来做成行囊装东西。而这些已经成为书籍的丝帛后来也被王允重新收集了不少,大概有七十多辆车,可比现在袁耀得到的三四千卷书多上许多。
    将这三四千卷书收好,袁耀还特地嘱咐俞涉要好好的藏起来,除了袁术等几个信得过的人之外不能让其他人知道自己手里有着这么多的书。
    俞涉也不是不识大体之人,自然知道若是众诸侯得知袁耀手里有着这么多的书那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而作为袁术秘密培养的骁将,俞涉对袁术的忠诚毋庸置疑,而袁耀作为袁术的独子,在没有和袁术产生冲突的情况下袁耀的命令俞涉自然也会听从。
    而现在,袁耀的命令可以说是对袁术大有好处,所以俞涉自然不会去反对袁耀的。
    袁耀早就知道洛阳城会惨遭大火焚烧,但是他知道了也无力去改变,十八路诸侯联军或许有能力去改变,但是袁耀却是无法动用十八路诸侯联军的力量。而为了能够在这场大火之中得到最大的利益,袁耀在来洛阳城之前就是仔细的向袁术打听了几个重要地方的地址所在。譬如东观,还有现在袁耀带着俞涉等人要赶去的蔡邕的府邸。
    袁术之前作为虎贲中郎将,对于洛阳城自然是比较熟悉的,虽然不知道袁耀打听这些地方的具体所在位置想要做什么,但是袁术还是告诉袁耀了。也正因为如此袁耀才能是在进入洛阳城之后带着俞涉迅速赶往自己想要去的地方。
    而当袁耀带着俞涉赶到了袁术给袁耀说的蔡邕府邸之时,有几名身穿粗布麻衣的人就是从袁耀身旁跑过,看他们前行的方向,应该是洛阳城的城门。
    在与那几人擦肩而过的时候,袁耀不知为何鬼使神差的朝着那几人看了一眼,而这个时候,那几人中的一名身躯娇小,以斗篷遮蔽面庞的人也是朝着袁耀所在的方向看了一眼,似乎是在好奇袁耀为什么会和俞涉同乘一骑。
    好巧不巧的,两道目光就是在空中轰然碰撞,呈现在袁耀眼中的是一双明亮至极的眸子,一双充满了灵慧之气的眸子。
    袁耀也算是阅人无数,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一双眼睛,那是一双让袁耀不知道去如何形容的眼睛,充满了灵慧了气息,就好像天地都钟情于这双眼睛的主人,才给她这样的一双眼睛。
    俞涉策马狂奔,速度极快,让袁耀只能是与那人对视一眼,不过袁耀还是看到了那一双灵慧至极的眼睛的主人,虽然脸庞被斗篷和衣服遮蔽大半,但是从露出的眼睛和白皙如玉的肌肤来看,应该是一名女子,不过年纪好像比自己也大不了多少,估摸着还算是少女。
    在袁耀与那一少女对视一眼之后双方的距离就是拉开了不知多少。
    在袁耀一行人消失在街角之后,那一名少年心中仍在想着刚刚与自己对视了一眼的那名少年,不知为何,她就是记住了那名少年的面容。
    “小姐,我们必须快点了,若是晚了恐怕就出不了洛阳城了。”
    “嗯!”
    少女点头,但是心中不知为何却是浮现起了刚刚和自己对视了那一名少年的面容。

第四十一章 曹操追击
    袁耀为什么要选择到蔡邕的府邸去,自然是为了能够在蔡邕的府邸之中找到一些书籍。在袁耀现在所处的时代,掌握了书籍就可以说是掌握了知识,只要袁耀放出风声去说愿意把这些书籍分享出去,但是想要这些书籍的人必须加入自己麾下,那哪怕没有汝南袁氏的影响力,也会有一大堆的士子屁颠屁颠的跟在袁耀后面。
    而袁耀也是打的这个主意,袁术手下现在不缺武将,纪灵、俞涉等人虽然还无法和关羽张飞这个级别的武将相比,但是也算是不错的将领,领兵打仗这样的事情还是能够做好的。而现在袁术手底下最缺的就是文臣能吏。
    袁耀知道,以袁术汝南袁氏嫡子的身份,只要放出话去,那些汝南袁氏的门生故旧就会一窝蜂的跑到袁术手下来,但是那些人并不是袁耀想要的。袁耀不否认这些汝南袁氏的门生故旧之中有着许多人是有能力的,但是袁耀知道如果袁术手下的人都是这些要么出身世家,要么和世家有所关联的人,那么袁术的根基是非常不稳的。
    世家世家,讲究的是家国天下,家在前而国在后,当家族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起冲突的时候大部分世家子弟的选择都是家族。这一点在三国时期之后表现得最为显着,尤其是在隋唐时期。
    袁耀承认这些汝南袁氏的门生故旧一旦加入袁术麾下,那袁术麾下再不缺中层和底层的官吏,而且这些人对于袁术也是忠诚的,袁耀也不反感这些人加入袁术麾下。
    袁耀所反感,所不喜是这些人彼此勾结,官官相护,结党营私,那样对于袁术对麾下百姓的统治是非常不利的。
    正因为看到了世家的这个弊端,所以袁耀很不希望袁术麾下有着太多的有着各种各样心思的世家子弟的加入,但是袁耀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不说袁术出身的汝南袁氏就是天下第一世家,就是袁术如果想要好好治理一方,就必须和这些世家打好交道。
    虽然在汉末三国时期世家的力量并没有后世两晋南北朝甚至隋唐时期的大,但是不可否认想要治理好一个地方,当地的世家力量是非常重要的。
    汉末时期交通并不是很便利,朝廷的决定很难下到乡镇一级,那么要怎么管理这些乡镇呢?就是需要当地选出德高望重的乡老来帮助朝廷管理地方,甚至在一些地方,乡老的威信比起朝廷都要更大。
    而这只是地方,到了一些重要的城池,世家更是扎堆,这些世家在当地都有很好的声誉,暗中操持着不少产业,可以说这些世家一旦发力,完全可以切断一路诸侯对自己麾下地域的掌控。
    袁耀作为袁术之子,对于这些事情自然心知肚明,所以为了避免自己以后打下来的疆土被这些世家所完全掌控,也为了加强袁术对麾下势力范围的掌控,袁耀打算在袁术手下弄一些寒门士子来和世家子弟相互对抗,这样袁术才能对自己势力有着更好的掌控。
    而怎样才能吸引寒门子弟来到袁术麾下呢?袁耀的方法就是他现在所搜寻的书籍,只要袁耀放出话去愿意将这些书籍共享,那么就会有非常多的寒门士子来到袁术麾下。
    袁术固然出身汝南袁氏,对于这些寒门子弟不太看得上眼,但是袁术有一个很好的优点,那就是爱才。如果一个人有着真才实学,那么袁术才不会管这个人是出身世家还是寒门都会重用。
    世家门阀之所以看不起寒门子弟,那是因为在他们看来寒门子弟之中并没有什么人才,各方面都比不过他们,所以他们才会轻视寒门子弟。但是如果从寒门之中真的走出了一员大才,能够在各个方面碾压这些世家子的话没有人会去在意这名大才的出身。
    当然,这是现在的世家,如果再过几百年世家发展到巅峰,到了五姓七望那种层次,那么他们就是拼了命的要打压寒门了,那个时候寒门之中就算出现什么人才都会遭到他们的打压,难以出头。
    不过现在的世家还没有发展到那个地步,这也是袁耀现在虽然反感世家,但是也承认世家的一个原因。
    在蔡邕的府邸,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