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诩点了点头,从丁原发兵两万去洛阳就知道这人的性格,并州这种人口不算多的军事要地怎么能轻易调离那么多兵马,如果有外敌来犯,这么大个并州拿什么防御?
“将军,山下有很多人过来了!”
一名卫兵跑过来对吕布禀报道。
“人什么人?是敌人吗?”
吕布摸着下巴问,他和贾诩在这山上看了这么久也没发现敌人,怎么就突然出现了
“不是敌人,都穿着普通人的衣服,不过头上有人蒙着黄色的头巾。”
卫兵回答道。
“黄色头巾这么快就来了?有多少人”
吕布看了看一脸笑容的贾诩,这一切还真的都逃不出贾诩的预料。
“有两三千人呢!”
“两三千人?”
吕布摸着下巴想着。
“贾先生您说怎么处理这些人?”
吕布想问问贾诩的看法,想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公子,这些人就足够给晋阳予以重创了。”
贾诩笑眯眯的说着,那笑容在吕布眼泪格外阴森。
“贾先生有何妙计?”
吕布不知道这么点人怎么给晋阳重创,就算全派去攻打晋阳,也不够守军塞牙缝的呀。
“公子可命人带领这些人绕道晋阳外面的官道,大摇大摆的上悬瓮山,等他们上山了,在让他们从小道偷偷下山,再从官道上山,以此反复,营造无数流民上山的假象!”
贾诩指着悬瓮山和晋阳城外的那条官道,在晋阳城上能很清楚的看到官道上的人。
“果然是妙计!两三千人足以当做两三万人使用。”
吕布拍手称赞道,突然吕布想到了当初董卓在洛阳也是使用这种计策,让手下的西凉军昼进夜出,吓得洛阳百官以为董卓拥兵数万,不敢反抗,而最后董卓以区区几千人马就控制了整个洛阳。
“好,就按照贾先生的计策,我这就去安排!”
吕布对着贾诩行了一礼,就带着人下山去了。
悬瓮山下,数千头裹黄巾的平民已经在山下等待着了,山口有士兵守卫,没有让这些人上山。
“将军!”
一见吕布带着人下山了,守卫的屯长带着士兵向吕布行礼。
那山脚下的平民见那些士兵像一个少年行礼,也知道大人物来了。
“你们都是哪里来的”
吕布骑在赤兔背上看着那些新来的“黄巾军”。
“将军,我们都是太原郡周边县里的可怜人,希望将军收留!”
一个领头的人对着吕布行礼说道。
“收留你们也不是不可以。”
吕布看着这些衣衫褴褛的人,只有少部分头裹黄巾,大部分都用其他破布裹着头,看样子都是附近的无家可归的流民。
“不过先要看看你们的能力。”
吕布对着身旁的亲兵小声的说了几句话。
“带他们去历练历练。”
吕布笑着指着那些“黄巾军”说道。
“是!”
亲兵带着人应道。
很快一队老兵就带着那些黄巾军绕道往晋阳城外的官道上去了。
想加入一个山头自然是要纳个投名状,那些“黄巾军”都没反对的意思。
看着离开的“黄巾军”,吕布满意的点了点头,这些人去转个三圈,就能变成一万人马。
第四百五十二章 计成
“刺史大人,属下有重要军情禀报。”
军营里,丁原正在和众人饮宴,因为高兴,丁原甚至叫来了歌姬跳舞。
“是张杨啊,有什么事就说吧。”
丁原看着进来的人,张扬云中郡人,早年因为有勇有谋被张懿招募为武猛从事,领着一营并州官军。
丁原不喜欢张杨,这人是张懿的死忠,和张懿一样,整天想着北征鲜卑,西伐匈奴,和他的想法完全相反。
这次洛阳对并州征兵,丁原本来是想把张杨也派去洛阳,可是他手里没有那么多能用的将领,一次把能用的将领都赶走了,并州官军就会大乱,所以他就先把张杨留了下来,等自己羽翼丰满了,再找个理由把张杨调走。
张杨皱着眉头看着大营中那些跳舞的歌姬,这些不应该属于军营,以前张刺史在的时候从来没有这样过。
“刺史大人,这些”
张杨指着那些还在舞动的歌姬,想让丁原把这些都赶出去。
“有什么事就说!”
看着一脸严肃的张杨,丁原有些生气,他今天很高兴,不想有什么扫兴的事。
晋阳四大家族的协助让晋阳城外的那些黄巾军的问题迎刃而解,只要有这四大家族帮着守城,些许黄巾军根本不足为虑。
“刺史大人,城上守卫的士卒发现有流民前往悬瓮山!”
张杨无奈的说着,这丁原真的是和张刺史相差太多了。
“嗯什么?”
丁原本来没有那么在意,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听到有流民上了悬瓮山,这下大惊失色。
“都给我下去!”
丁原对着那些歌姬大吼道,吓得那些歌姬低着头退了出去。
营帐中,其他本来笑着看着歌舞的将领官员脸色也难看了起来,他们猜到了会有流民上山投靠,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快。
“有多少人?”
丁原面色铁青的问。
“大概两三千人,都是流民打扮,只有少数人头上缠着黄色头巾。”
张杨回答道,如今黄巾军兵临城下,刺史大人不思剿灭竟然有心情在这看歌舞,这让他对晋阳的未来很不看好。
“两三千人?这么多?”
丁原皱着眉头,仅仅一天就有两三千人投靠张宝,这还是消息没传开,一旦张宝到了晋阳城外,打败晋阳五千官军的消息传开,那还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投靠过去,到时候可就麻烦了,可别疥癣之疾变成心腹大患了。
“你们看这该怎么办?”
丁原看着王盖,既然王盖这些人力主对代郡用兵,又愿意帮着守城,这事自然也得他们想办法。
“太守大人,我看只是些许流民而已,不必在意,两三千而已,这些人根本形成不了战斗力。”
李家来的人开口说道,是一个大胡子。
“今天就有两三千,难保明天不会有四五千,要事让张宝这么发展下去,并州恐怕会落入冀州的下场。”
丁原不客气的说着,他也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既然四大家族不让他撤回去代郡的兵马,那就必须解决张宝的问题。
“刺史大人,晋阳城郭高大,城墙坚硬厚实,流民根本攻不上来,到时候我等四家的人会先上城守卫。”
王盖对着丁原行了一礼说道,他直达丁原想把这事推给他们几家,如果不答应,丁原就会下令撤回去代郡的兵马。
“这样就好,本官也不是把责任推给你们,只是晋阳如今官军数量有限,还要负责城中治安,实在是捉襟见肘,让你们帮助也是无奈之举。”
丁原点了点头,有王盖这话他就安心了,到时候张宝带人攻城就让这四家人先上,不管是当炮灰消耗张宝,还是真的能击溃贼人,对他来说都只有功劳没有损失。
“刺史大人说的是,这正是我等四家所想的。”
王盖依旧是笑着对丁原说着。
“嗯。”
丁原很满意王盖的回答,起身离开了营帐,歌舞是没心情看了,他准备去城里视察一下,露露脸,安抚一下城里的人心。
一个时辰,丁原带着人在晋阳城的个个街道都转了个遍,丁原的出现确实让晋阳民众安心不少,如今的晋阳城依旧是许进不许出,丁原准备在大军回来之前,就这么一直封锁晋阳。
“那些就是你说的流民”
丁原最后走上城墙,准备看看悬瓮山上的张宝,突然就看见东面的官道上有大队人在走,只是还有些远,看不太清楚。
“那些流民应该早就上了悬瓮山不好,这是另一批!”
张杨刚才看着悬瓮山,还没注意东面的流民,这一眼看过去,马上反应了过来,这些是新来的流民。
“这还是那波流民吗?”
张杨拉过一名守卫的士卒问道,这些新兵,连有流民出现都没看到,这城是怎么守的。
张杨心里大恨,为什么丁原要把并州老兵都调走,送了两万去洛阳,还要派两万去代郡,只留下这一万新兵,什么都做不好,连守个城墙都做不来。
“那些不是,上一波已经去了悬瓮山,这些是新来的。”
守卫连忙回答道。
看着越走越近的流民队伍,丁原眉头紧皱,这一切都他出乎他的预料了,按这种发展速度,他一切的安排都变得毫无作用。
“又是两三千人,又是两三千人!”
丁原拍着女墙说道,这才一个时辰,张宝就多了五六千人,这发展速度可远远超过了他预料。
“回营,把王盖叫来!”
丁原对着一旁的亲兵说道,这事不能再按照王盖那些人说的做了,四大家族必须给他实质性的行动才行。
王盖此时正在家里招待其他三家之人,都是刚才去见丁原的几位。
“这丁原这般无礼,你们王家能忍?”
李家那位大胡子说道,今天丁原可是一点面子都没给他们几家,一味地要好处,甚至还想让他们几家去当炮灰。
黄巾军虽然战斗力差,但真要攻城必然惨烈异常,让他们几家先上,那还能活下几人他们凑出的这五千人可是他们四家的全部家底,都是最忠心的奴仆,可不能这么白白的损失。
“李兄息怒,丁原如今是并州刺史,很多事我们都只能忍让,不能和他正面起冲突。”
王盖对大胡子说着,王盖才二十七八岁左右,大胡子则比王盖还要大几岁,看上去已经有三十岁了。
第四百五十三章 世家
“忍让什么他丁原一个兖州之人也敢在我们几家面前嚣张流水的刺史,铁打的世家,他真以为当上刺史就能为所欲为了?要是把咱们惹火了,他这个刺史狗屁不是,明天就能让他滚蛋。”
大胡子看来今天是被丁原气得不轻,丁原要人要钱不说,还要他们去送死,这让一直在晋阳为所欲为的世家忍无可忍了。
“是啊,咱们的忍让只会让这丁原变本加厉,不早些敲打敲打可不行。”
其他两家人也开口附和着,这关系着几家人未来在晋阳的利益,谁都不愿意丁原做大。
“嗯,各位说的是,这刺史我们当他是他就是,不当他是,他就什么都不是。”
王盖见众人都对丁原不满,也点了点头说道,他要的就是几家联合起来,只要都对丁原不满,那这事就简单了。
“主人,府外有刺史府的人来,说丁刺史传唤主人过去。”
一名仆役走到进来躬身对王盖说。
“传唤他丁原还真当自己是个东西!”
大胡子一巴掌拍在矮几上。
“丁原就只找我一人”
王盖端着酒杯闻着杯子里清香的美酒,这是吕家今年的新品,味道和其他杜康仙酒差不多,但香味却异常浓烈,喝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些酒都是从晋阳几个中型家族里加价买来的,吕家到现在还不愿意和他们几家做交易。
“听说还传唤了其他几位。”
仆役看着大堂里坐着的其他几家之人。
“这丁原真是得寸进尺,我们才刚刚离开,又要把我们叫过去真当我们能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大胡子一听更加恼火。
“别管丁原了,咱们继续饮酒,我到要看看他敢怎么样?”
另外两家的人也冷笑着说着,他们可不在乎谁是并州刺史,哪怕并州归了黄巾军都无所谓,就算是张宝来了,占领了晋阳,也不敢对他们这样。
“就是,咱们继续饮酒,你们继续跳舞。”
大胡子对着大堂中间停下来的舞姬喊道,让舞姬们继续跳舞。
“王盖那些人怎么还没来?”
丁原坐在军营的中间大帐里,看着已经开始变暗的天色烦躁的问着。
“刺史大人,他们还没来。”
守卫的士卒回答道。
“你确定都给我通知到了?”
丁原看着一旁的亲兵头领。
“是的,刺史大人,四家我都派人通知过了。”
“那怎么还没有来?这都过了一个时辰了!就算他们就是从城外过来也用不了这么久吧。”
丁原看着营帐外空荡荡的路,王盖那些人还没有来。
“刺史大人,恐怕那些人是不想来。”
亲兵头领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你知道什么?”
丁原脸色很难看。
“士卒去传召他们的时候,李、温、郭三家都说人没有回去,似乎都去了王家。”
“你是说他们四家之人本就在一起”
丁原心里有种不好的预感,这是家人是在故意和他作对,看来自己今天逼迫得有些急了,毕竟他不是并州人,没有家族势力在晋阳,即使当上了刺史,对于这些晋阳大族也没什么威慑力。
“再叫人去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