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凄伤烽火情-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新华社发来东线战场最新消息,轩将军不费一兵一卒解放北津城,北津城的解放,表明绥远局势已经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共和党中央军委已向我绥远守军颁发了,全歼西线战场青联党军队的政治动员令。。。。”

    雷震关掉了广播,摇着头笑了笑,他自然不会相信共和党会全面反攻,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但东线战场的局势却让他不得不加以重视。(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我们唱得满堂出彩的时候,人家在东线,在湘赣地区亦粉墨登场,只怕这场战事的结果,会让我们都大跌眼镜啊!”雷震取了烟灰缸,把烟斗敲空。

    程大海和上官夕照站在那里没有说话,但心里也都明镜的,雷震今天召集他们两人过来,绝不只是听一听共和党的广播。

    一声叹息后,雷震徐徐道出了来自后方的压力:“绥远这边我们久攻不下,湘赣烽烟再起,中原后门起火,南京那边已经有人开始朝秦暮楚了,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上官夕照一点就透,惊疑不定道:“雷长官您的意思是,国青双方已经准备和谈了?我们虽然开战打得被动,但优势仍掌握在我们手里,和谈会不会太早了点!”

    雷震捏了把烟叶,回身道:“不管他了,咱们只管打好咱们的仗,剩下的让叶主席去操心吧,我今天叫二位过来,是想听听你们对东线之共军的意图有什么看法!”

    程大海仍相信西线才是共军的主防战场,他断然道:“我认为共军此举只是为了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好让留守河南的二十万大军不敢轻易驰援西线,雷声大雨点小吧!”

    雷震暗暗摇了摇头,若在几天前,他可能会认同程大海的话,今天之所以要让两位部将先听一段广播,就是想让他们认识到局势的变化,不要用旧的眼光去揣测新形势下的共和党意图。

    上官夕照见程大海的回答没有让雷震满意,谨慎地道:“他们成功牵制住了我中原的预备兵力,对共军来说,这倒是一步险棋!”

    雷震赞同道:“是险棋,也是一步好棋,我相信如果宇轩是共军的总指挥,他会首先攻打天津,单挑董青城的三十万生力军!”

    上官夕照对反其道而行的做法很不解道:“为什么?”

    程大海恍然道:“宇轩拔萝卜,专捡大个的!”

    “不,是性格使然,曾经我要把第一军最能打的二十七旅交给他,你们猜他怎么说?”雷震故意买了个关子道:“他说不想捡现成的便宜,他要去战斗力最弱的部队,现在北津城内的共军,就是我中央军原暂十六旅的老底子!”

    上官夕照痛定思痛道:“这么说,他是喜欢挑战高难度了,难怪我父子会败于他手,此人酷爱剑走偏锋啊!”

    “既然他要打天津,我们是不是要和董青城联手夹击?”程大海想用河南的预备兵力和川军协同作战。

    雷震否定道:“河南的兵力不能妄动,他是我们西线战场的保障,何况,董青城气量狭窄,一定会认为我们是和他争功的,就让他去当炮灰好了,再有半个月,西北军十三个整编师也会向北开进,这才是我们所能信赖的饿狼兵团!”

    上官夕照和程大海满脸钦佩,长官就是长官,从战略的角度放眼全局,心思缜密绝非他们这些战役级指挥官所能相比,就在他们自叹不如的时候,只听雷震凝重道:“北津城失守的前因后果我已经查明,责任不能全怪在汤兆恩的头上,这个人还是有点才能的,我准备保下此人,留有大用!”

    程大海感同身受道:“汤兆恩应该是有什么苦衷,就和我当时一样,身不由己不得不下令投降,宇轩这小子,实在太霸道了!”

    “可不是嘛,他拿一百门大口径榴弹炮,五个基数的炮弹,城内十几万百姓的生命当要挟,换做是我,只怕我也会妥协!”

    雷震决口不提莺歌一事,既然他决定保下汤兆恩,只能扬功避过地为其争取宽大,但中统的情报渗透却让他为之心惊,为了应对中统间谍的无孔不入,他已经向党委提出组建中央特科,以地下党的工作模式渗入到敌占区。

    三人又讨论了一会战术部署,程大海和上官夕照方才离去,裴炎敲门进来,提醒道:“司令,到吃饭的时间了!”

    雷震踱着步子喟然一叹,叼着烟斗陷入了缄默,良久道:我这个女婿啊,我原以为自己是他的伯乐,却不曾想到,我只是千里马的草料罢了!”

    天津港口码头,两艘游轮不时发出嘹亮的汽笛,一艘游轮上正不断地有乘客从踏板走下,一辆英式吉普车内缓缓停靠在了路边,车内坐着两位绅士装扮的中年人,一个是英国人,另一人却是东方面孔。

    “我会想念你的,庄斯顿先生!”东方人戴着金丝镜框,穿着一身黑色西装,看起来很斯文的样子。

    英国人同样盯着窗外港口,用英语道:“我也会想念你的,皇上!”

    东方人沉默了一会,从窗外收回目光,对英国人寻求道:“你认为一个人可以再次成为皇帝吗?”

    英国人点头道:“可以!”

    东方旋即又沉默了下来,最后对英国人轻轻道了一句“再见”,英国人拉开车门向港口走去,在他走后没多久,几个身穿风衣的日本人便围在了车前,十分恭敬地对车内的东方人鞠了一躬。

    东方人从车内走出,思绪复杂地望着宁静的海港,二十年了,他阔别这片故土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他曾是主宰这片浩土的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而今,却没有几人能记得他,没人会再想起大清朝,人民不再为他高功颂德,也不会对他伏地参拜了,但他仍是一位皇帝,仍想做回一位皇帝。

    两辆轿车在身后停稳,一名日本人拉开了车门,东方男子低头钻进了后座,他们向东北方而行,在那片被日本人掌控的关北三省,不久之后,将崛起一个新的政府————伪满洲国政府!
………………………………

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原大战(十三)

    魔都党委大楼,庞文龙穿着一身崭新的夹克军装,颇有些洋洋自得的样子,他的身世已经被重新改写,有关他过去的经历也被彻底抹杀。(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w;w;i;n;w;e;n;b;a;o;m; ;品; ;文; ;吧;

    和他一起的还有十几名初来应征秘书的军官,全都是由各长官部保荐来的,基本都是身份清楚的官家子弟,出身书香门第。

    一名长官部副官处长走进来,看着老油条的庞文龙,一丝不苟地道:“庞文龙是吗?接到处秘书室通告,中统局凤长官要传见你!”

    庞文龙理了理服装,匆匆赶到侍从秘书室,秘书热情地接待了他,带上事先准备妥的简历,同他走向凤岐煌的办公室。

    敲了敲门,凤岐煌沉声道:“进来吧!”

    俩人进去后,行了个鞠躬礼,凤岐煌正在擦拭着一面镜子,他平时很勤快,总是把自己的办公室整理得干干净净,可能是他负责的工作属于绝密机要,所以他办公室内的东西绝不许下属随意翻阅,卫生都是他亲自打扫。

    庞文龙用眼睛一扫,就已经清楚了这位内务长官的性情,凤岐煌扔下毛巾,含笑向两人点了点头,然后俯身拿起眼镜认真地看起了的简历。

    可能由于他事先已知庞文龙出身于诗书门第,官吏世家,并经秦武介绍觉得没多大问题吧,所以再没问及其它情况,约摸有一刻钟时间,他提起钢笔在简历上写了“保密”两字,递交给庞文龙道:“好吧!你留在侍秘室工作吧!”

    “是,卑职一定用心去做事!”

    庞文龙把简历夹杂腋下,出门时随手拾起了地上的纸团,故意不去看上面的内容,谨慎地丢进了垃圾桶,此举立刻就得到了凤岐煌的好感。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高碑店镇,距离北津城100公里处,独立军四师十二旅四十八团的战士正在构建壕沟,他们的任务是阻击保定的中央军七昼夜,以一千人对五万之众。

    战士们都想不明白,长官只命令他们挖一米深的壕沟,连腰都弯不下去,但是在阵地的最前沿,却搭了四五千个灶台,每个灶台都生了火,也不做饭,旷野上一望无际的烟雾升腾。

    “大大大,开大!”齐书恒笑呵呵地把桌上几张美金收了起来。

    “师座,你手气也太好了吧,再一局!”一名旅长不服地道。

    指挥车里,齐书恒和一众旅团级部将玩得兴起,根本不担心保定城里的五个整编师,莫非,仅凭一个团的兵力,真的可以震慑住对方五万人马?

    蜿蜒的公路上,一辆军用吉普车拐上了山梁,后面还跟着两辆乘满警卫的运兵车,在吉普车停住后,一名中央军军官走下车,举起望远镜道:“前面的共军有多少人?”

    杜秋云,中央军预备军军长,几日前率部进驻保定,雷震给他的命令是,如果东线战局出现绝对性的逆转,他可以把握战机主动出击,协同川军董青城部东西夹击,彻底消灭孤军作战的美械独立军。

    但这项战略指令的硬件条件是,必须在保定城安全无虞的前提下才能实施,可杜秋云观察了一半天,见共军阻击阵地烟雾弥漫,炉灶足有四五千座之多。

    他一时犹豫不定,不知是对方故弄玄虚,还是故意大摆迷魂阵,引诱自己冒然突进,就对部将询问道:“共军人数可查清楚了?”

    部将回道:“查清楚了,只有一个团的兵力在高碑镇一带布防!”

    杜秋云皱着眉道:“一个团的人?你相信共军会用一千人来阻击我们一个整编军吗?”

    部将自然是不信的,杜秋云就更不信了,他冷静分析道:“战国时孙膑曾用减灶之法示弱,诱使庞涓中计,共军这是反其道而行,用增灶之法示强,这里面肯定大有文章!”

    “第一种可能,是共军在高倍一带并没有多少兵力,他们越是摆迷魂阵,越说明他们兵力薄弱,故意吓唬我们,好让我们不敢增援东线战场!”

    杜秋云一边说着,一边往回走,上了吉普车以后,他又拿望远镜张望了一眼,继续道:“第二种可能正好相反,也许他们的主攻方向并非天津,而是防御相对薄弱的保定,所以才部下了陷阱,引诱我们上钩,没准等我们倾巢出动以后,恰好就钻进了他们的包围圈,共军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保定!”

    部将点头道:“军座,如果是这样的话,共军是太狡猾了,我们是不是要请示过雷长官,再决定是否出兵!”

    “两种可能都有,雷司令的判断是共军会主攻天津,但也不排除他们的目标是保定,请示就不用了,我们不能为了和董青城抢功,而置保定安危于不顾!”杜秋云已经决定作壁上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相比起这边轻松闲逸的战地氛围,以廊坊为中心的方圆千里内,两人阵营都在积极战备,调兵遣将,抢夺着周围县城和铁路线的军事要塞。

    川军团三十万大军良莠不齐,分成了三大集团军主力,以多于对方六倍的兵力优势排开阵列,企图用人海战术歼灭装备超精锐的独立军。

    铁路官道上,毛驴马车驮负着军需辎重,很多大炮都是由士兵推着往前走,士兵们穿的衣服也都各异,主要以川军的深黄色和旧军阀的灰色为主,破破烂烂的大棉袄,要多寒碜就有多寒酸,装备的武器也多是老套筒和花机关,要不是士气还算高昂,真的很难扯上生力军这三个字。

    反观独立军这边,还需要再去形容吗?运输队牵引着榴弹炮,装甲车在前开路,全军装备了一万多挺美式汤姆森冲锋枪,即便步枪也更新换代成了m1917式步枪,犹如云泥之别。

    仇庄乡,师属炮群已经到达预期阵地,炮兵们正从牵引车上拆卸牵引装置,近一米长的炮弹成箱地从车上搬下,距离炮兵阵地二百米的距离,一辆指挥车前围了六十多名军官,除了在高碑镇打心理战的齐书恒没有到场,其他各师团级以上军官都参加了这次战役级的作战会议。

    关于这次的作战方案,轩上将是在挪威战役中,采用了德军的立体作战战术,虽然没有海空的完美兼容,但以独立军现在的军备力量,只要发挥出当时德军统帅部十分之一的作战计划,便可以在中华复制出第二次“挪威战役”。

    车厢外壁上挂的不是军事地图,而是一张白纸,轩上将在纸上标出了川军三个集团军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