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宋隐相-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莲花,此等祸害生灵之邪祟,一定要废除,归根总结,就是要进行信仰解放。”

    李光佩服说道:“朱郎居然对那秘传佛法还有了解,实在是令人钦佩,那肉莲花的制造之法,其残忍,不比炮烙,凌迟来的要弱,而且,极其泯灭人性,其中秘事,少有人知,在下也只是传阅一些吐蕃经文,才知晓一二,若是真的能将这些弊害放大,相信,吐蕃人民,也能唾弃。”

    朱冲严肃说道:“昔日吐蕃赞普灭佛,就是因为时下高僧已经威胁到了他的统治,而讽刺的时,唐时,第一代吐蕃赞普引进佛法就是为了巩固他对吐蕃人民的统治,我们所做,只是把这些不利于统治的宗教再清除出去,再引进有利于我们统治的信仰,眼下,我大宋圣人笃信道家,我道家文化也源远流长,倒是完全可以取代佛家,这其中最好的办法,就是以医布道。”

    章楶十分赞赏,说道:“此法神妙,我道家医术极其精妙,以医布道,不但可以宣传道法,还可以医治百姓,百姓所求,不过是安居乐业,富足健康,此法一举两得,甚好,甚好。”

    章楶一连说了两个甚好,着实让众人对朱冲更加佩服。

    章綡也欢喜起来,不由得有多喝了两杯。

    他惊喜说道:“那,历史上,该如何断绝呢?我两族历史,完全不同,如何编织,才能让其觉得不似作假呢?”

    朱冲立即看向一直跪在地上的顿珠。

    笑着说道:“昔日,松赞干布曾经迎娶大唐文成公主,自此以后,吐蕃与大唐,长达几十年的和平,而我汉家文化,也就是在那时候,深入吐蕃人心的,眼下,如果我等,将此女,打造成文成公主后人,以文成公主为历史背景,编织一段吐蕃历史,将吐蕃自第一代松赞干布开始,就描绘成,我汉人的女婿,王工,将其后人,都同归我汉人文成公主的后代,我等随后,便在吐蕃各地,大肆新建文成公主的祠堂,道庙,独尊文成公主,刻意淡化松赞干布,如此一来,两代三代之后,众人只知道文成公主,而不知松赞干布了吧?”

    众人恍然大悟,此法甚是精妙。

    众人看向那顿珠,顿时觉得,这女子,也不是那么奇特了。

    章楶十分满意,也不无激动说道:“如此,一国之道,成矣,虽,灭人文化,抹其历史,阴险歹毒,但,功在千秋,可行。”

    众人无不佩服朱冲,纷纷拱手表示敬佩。

    朱冲赶紧拱手,表示谦虚,随后接着说道:“这文化历史,在被更变的同时呢,要进行妇女解放。”

    “妇女解放?”

    众人对这个词,又被震惊到了。

    章綡急忙问:“妇女,解放?何意啊?”

    朱冲笑着说道:“就是,提高妇女在当下的社会地位,比如,妇女不可以读书,妇女不可以参政,妇女的地位不如男子,女郎不如男郎等,要加以改善。”

    李光摇了摇头,说道:“我大宋女子,倒是可以读书,但是,地位想如男子,恐怕,不太可能。”

    朱冲笑着说道:“我大宋是普天之下,历朝历代最为宽容的,想仁宗,世人敬仰,其对女子,也尊敬有家,我当朝皇太后,更是两立新君,我朝更有两后垂帘听政,是以,这礼法根本就不是问题,所以,不用担心这礼法的问题,而且,是在那吐蕃实行,我等就更不用担心了。”

    众人点了点头,觉得,倒是也不无不可。

    朱冲严肃说道:“这,女人,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生养子女,都要靠女性,以安字为例,上面部首,为家,瓦解一个民族,只要抽掉男人的脊梁和血性,拿走女人的廉耻和善良,致使社会的风气坏了,几代人,都没办法恢复的,对于那吐蕃,倒是不需要做到如此绝灭,必定要归化于我大宋,只需改变吐蕃女性的地位,让其过上与我大宋女子一样富足的生活,让其心智开放,向往我大宋女子富足生活,那么,他们的儿郎们,情郎们,夫君们,那还有心思打仗?不都得拼命的去挣银子去了吗?就如眼下我大宋男儿一样。”

    朱冲说完,就哈哈大笑,众人也都纷纷笑起来了。

    觉得朱冲的比喻,倒是恰当的很。

    章楶也罕见的被朱冲的笑话给逗乐了。

    众人纷纷啧啧称奇,这章楶以威严著名,此下,却被朱冲逗乐,可见这朱冲的魅力如何。

    但是笑着笑着,就莫名的觉得悲哀起来,众人又纷纷沉默不语。

    很快章楶就再一次发出疑问:“这一国之道加以强化,那何为两制呢?”

    李光也不无忧虑地说道:“是啊,眼下,我等如何寻找到一个有效的,能解决两族之间适合的生存制度呢?”

    众人再次看向朱冲,纷纷翘首以待。

    朱冲心中兴奋,随即抬头,故作深沉起来,他要把华夏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发明的,惊世骇俗的土地制度说出来,要将人口大爆发足足提前三百多年。

    看到朱冲如此罕见的严肃,众人无不激动,期待。

    就在众人翘首以待时,朱冲再次严肃且庄重的说了四个字。

    “摊丁入亩。”



    第161章 彻底滋润

    

摊丁入亩这四个字,再一次把众人给震撼了。

    章楶不由得也啧啧称奇。

    他已经记不得,这是今日第几次被这小厮给震撼到了。

    章縡也觉得惊喜莫名,之前还对这小厮颇为失望。

    但是,还真让他父亲说对了,这失望越大,收获的惊喜,也就越大,这小厮,果然是让人震惊啊。

    李光与韩浩,章綡等人已经麻木了,被震撼多了,到也习惯了。

    那童贯与张窦,也觉得像是在听天书似的,听不懂,但是,又爱听,颇为犯贱的感觉。

    朱冲现在当着这些人的面,再也没有之前的含蓄收敛了,因为,已经有人能接受自己的观点了。

    即便自己的观点,超越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但是,有群众基础就行了。

    这就是朱冲的聪明之处,在没有权柄,基础之前,他就老老实实的做自己的家奴小厮,即便自己知道的再多,再有利于社会,朝廷,但是他也不能说,因为,没有群众基础,不合时宜的东西,非得不会被接受,反而会成为离经叛道的祸源。

    就比如朱冲知晓,这女真人未来会崛起,灭了大宋,会发生靖康之耻,他为什么现在不联合,动用一切力量去灭了女真一样。

    因为太离经叛道。

    那女真现在还只是个部落,你几十万大军去灭一个部落,这像话吗?

    尤其是华夏正统,讲究礼法,从来不打不义之仗,所以,以堂堂大国之威,去灭一个耳撮部落,实在是让人不耻。

    况且,你还隔着几百年的世仇辽人,你别说用兵了,你能越过辽人,不被辽人耻笑再说吧。

    是以,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说什么话,择机而动,非常重要。

    眼下时机已经成熟,是以,朱冲倒是不用顾忌那么多了。

    李光琢磨了一下,随即说道:“这,应该是与土地政策有关吧?”

    朱冲立即佩服说道:“李知府果然是地方政务官员出生,一听就懂,确实,就是与土地政策有关。”

    李光尴尬一笑,无奈说道:“我也是猜测,觉得像,朱郎,你呀,现在说的,我越来越不懂了,以前总还觉得,我之学问,与之不过一点差距,但是现在看来,犹如天地鸿沟啊。”

    众人无不点头,就连章楶,也觉得匪夷所思。

    那边上闭目养神的龚宗元又开始犯难了,这小厮要是再说从自己这听讲一二,只怕,自己这张老脸要挂不住咯。

    章綡有些安奈不住了,着急说道:“朱郎,快快快,详解,详解。”

    众人也赶紧闭嘴,不敢再多说一句,免得耽误朱冲解析。

    朱冲总结了一下,随即说道:“这摊丁入亩,归根结底,是税与地的结合,丁呢,很好解释,就是人丁,我大宋税收,是按照人头收税的,也就是户税,各项税收特别的繁杂,沉重,民间怨气颇多。”

    李光点头,说道:“我大宋柴米油盐酱醋茶都需要收税,对比盛唐,足足有倍余,民生镣苦啊。”

    朱冲笑着说道:“税多,财库才有收入,倒是无可厚非,只是,这税,太重,也不利于民生,这其中,最大的重点,就是人头税,我大宋,不管有地无地,都要按照人头收税,这其中,有很大的弊端,这其中利害,诸位官家想来比小的懂。”

    李光立即说道:“其弊害,以祸及国本,昔日王相公变法,就想改变这税赋,减轻民负,王相公实行方田税,重新清丈土地,公平赋税,但却损害了部分士大夫的利益,最后被废除,以至于民间疾苦又致,朱郎,你的税赋政策,与王相公有何不同,是否,又会触及士大夫们的利益?”

    朱冲点了点头,说道:“有根本上的不同,但是,却不会触及士大夫们的根本利益,王相公的变法,虽然有改变沉重的赋税,可是没有改变在根本上,就是只考虑人头,并不考虑个人的承担能力,例如老人和孩子没有生产能力,再例如没有土地的农民也无法正常纳税,但是,却依然要按照户税来缴纳税款,这就很不公平,严重增加了无地,不可劳作之人的负担,这些负担分摊下去,是要那些种地的人承担的,是以,民苦,不得安生。”

    这么一解释,众人犹如醍醐灌顶一样,恍然大悟。

    章楶啧啧称奇,说道:“根节,在人头上。”

    朱冲立即说:“我大宋律法规定二十岁到六十岁的男子都需要交身丁税,可是,六十岁的男子,那还有劳动力呢?这些负担,不都要增加到子女身上吗?而且,眼下盛世,我大宋豪强众多,土地兼并日益严重,那刘碧光一处宅子,就有百十亩地,那名下的田产还有多少,就不计其数了,而我大宋,又有多少个刘碧光呢?所以,王相公才迫于无奈,急需变法。”

    众人点头,纷纷佩服朱冲,他以如此身份与年纪,见解与王相公等高,甚至隐隐有过之而无不及,实在是匪夷所思。

    李光悲哀说道:“眼下,我大宋有诸多逃荒者,就是因为不堪忍受这沉重的赋税,宁愿去辽国,也不远留在土生土长的汉地,而各地官员,又层层加码,对百姓不但不宽仁,反而更加狠厉,实在是悲哀啊,朱郎,这摊丁入亩具体和解?”

    朱冲笑着说:“那就是免除丁税,永不加赋税,将丁赋加到田赋中,这样会让人口巨大的变动,但是,土地永远是不会变的,而且,土地都集中在豪强官申手里,官僚有承担赋税的能力,而那些穷苦百姓手中没有土地,则不需要他们再承担人头税,这样,就可以极大的缓解土地税赋给百姓带来的负担,又可以增加财政收入,相信官家,一定会同意的。”

    李光听后,激动的站起来,他是管理地方政务的,他是最懂这赋税的,朱冲这一个决策,就可以解决这上下几千年来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的人头税,丁税,这简直就是天降奇才啊。

    但是很快李光就恐惧,害怕,颤抖,他倒不是怕这个制度不行,而是怕,这个制度依然会得罪那些士大夫们,最后惨遭攻击致死。

    李光泪流满面,说道:“朱郎,此法比王相公之法还要高明,但是,依然会触及官僚阶层啊……怕是没有实施,就要付诸东流,胎死腹中了呀……”

    众人也纷纷惊醒,内心惶恐,错愕,暗自痛心这么好的法度,制度,不能被采纳,实行。

    但是朱冲却无所谓,笑着说道:“这,不就是一国两制吗?那河湟之地,何人交税啊?吐蕃人都不交税,我汉人为何要交税?更何况,士大夫官僚们的地,又不在河湟之地,他们管得着吗?”

    朱冲这句话,顿时犹如旱地甘霖一般,瞬间将这被煎熬的人。

    彻底滋润。



    第162章 百死无憾

    

突然,整个厅堂,众人一阵希冀欢笑声,之前还是哭哭啼啼,悲伤莫名呢。

    这一下子又欢声笑语,把外面的几个女娘们给诧异地不得了。

    都偷偷的往里面望来,想看看这到底发生了何事,但是却被龚况给呵斥走,不让女娘们听。

    女娘们也懒得听这些男人谈论时政。

    只是女娘龚露奇怪问道:“二哥儿,你为什么哭了?”

    龚况看到自己妹妹奇怪地表情,就哭着说:“女儿家不懂,去去去……”

    龚况说完就关了门,站在屏风后面跪下抹泪。

    这等惊世骇俗的计策与良言,龚况只能跪着听。

    别说是他了,李光都恨不得跪下来叩谢上苍,给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