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省得他们恶人先告状,把黑的说成白的,指鹿为马。”
  四万京营,长途跋涉,来到了福建平叛,摁下葫芦浮起瓢,这好不容易在陛下的旨意来到福建,让他们终于安定了地方民生。
  宋彰要是真的被救了,或者陈懋没有顶住这帮外戚、御史的压力,把宋彰李代桃僵,福建这边,怕是马上就得乱起来。
  陛下已经下了明旨要将其斩首,依旧有人敢救。
  “嗯,将一干人等,扭送至南京,令缇骑督办便是。”陈懋点了点头,董兴说的有理,的确不能让他们恶人先告状。
  陛下动的快,他们才不会为难。
  陈懋那种太阳再次升起的感觉,越来越明显。
  陛下有办法、能拿主意,有太祖太宗的遗风。
  陈懋的军报延着官道的驿站,一路快马加鞭送回了京师,毕竟将宋彰等人斩首,并非小事,值得写一封奏疏入京。
  王寅全程监刑,也将发生的一些龌龊事,写到了奏疏之内,呈报天听。
  刑部大使也有奏疏入京,案犯伏诛,死刑三重复奏,人杀了,当然要禀报天子。
  朱祁钰仔细检查了陈懋奏疏的印绶,这是李永昌第一次去福建时,给陈懋专门换的一套新的印绶。
  他拿到了三份奏疏,感慨万千,李宾言作为水猴子,往他的鱼钩上,挂了一条巨物。
  “胆子很大,非常大!”
  “胆大包天!”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
  朱祁钰完全没想到,赵辉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居然要把他已经办成的铁案的案犯救了。
  这帮外戚已经如此的狷狂了吗?
  其实朱祁钰还没见到这帮外戚最猖狂的时候,救个人罢了,多大点事啊?
  在原来的历史线,朱叫门复辟之后,孙忠儿子孙继宗封侯、驸马都尉赵辉封侯、朱见深生母周氏一门数封,为废钱皇后做准备。
  而孙继宗更是打破了自永乐年间建立的“食俸不任事”的传统,在天顺元年,就开始了总管五军营,理后军都督府事。
  孙继宗干的咋样?
  把他一门四个弟弟、孙显宗、孙绍宗、孙续宗、孙纯宗,全都提拔为了锦衣卫都指挥同知、指挥佥事。
  孙纯宗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也位列指挥佥事,可能是德不配位,早早就死了。
  孙继宗在朱见深登基以后,常年为朝臣之首,乃是真真正正的权势滔天。
  哪怕是设了西厂,再建十二团营的朱见深,对他这个元舅,也是忌惮颇深。
  朱祁钰将陈懋这封奏疏递给了等候的卢忠说道:“去把这封信里的内容,查补清楚,一起坐罪吧。”
  卢忠接过了奏疏俯首说道:“陛下,山东按察司佥事已经认罪了,交待的清楚了一些事。”
  “都在这里了。”
  卢忠拿出了几本厚厚的案卷,他觉得自己完全没必要动用各种刑罚去审讯了,逮着人,疲劳审讯几日,送太医院转一圈,什么都撂了。
  阿鼻地狱也就是吓唬人而已,真的现世报,还看太医院。
  朱祁钰点了点头,拿起了桌上的案卷,说道:“放下吧。”
  卢忠将案卷放到了桌上,叹了口气,他知道,这卷一出,等同于山东官场的大地震。
  但是他审问清楚了,自然要将案宗面呈陛下。
  朱祁钰翻开了案宗,翻动了两页,颓然的叹了口气。
  官商勾结、官官相护、贪赃枉法、目无纲纪、朋比为奸等等罪行,简直是罄竹难书!
  朱祁钰放下了案卷,必须要找个人去山东,锤几拳重拳了。
  这里面有一个犯罪事实,就是山东官员欺上瞒下,设立了密州市舶司私市。
  大明有市舶司共七处,分别是宁波、泉州、广州、交趾、顺化和新平,其中顺化和新平在云南等地,主要是管理宣慰司贸易。
  密州市舶司,曾经在北宋年间设立,而这帮山东的官员干了什么?
  重新秘密的设立了新的市舶司,专门做朝鲜、倭国等地的没有堪合的货船,日夜可进数百艘船舶。
  什么是勘合?
  就是朝廷下发的船证,船只进入港口以后,市舶司相关官员会检查堪合真伪,和礼部留下的堪合、底簿存档进行核对,之后再检查货物,用来征税。
  可是山东密州私自设立的市舶司,完全不过朝廷,他们私自海贸,已达十年之久。
  新履任的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都被喂得饱饱的,因为密州市舶司,专门留够了三份。
  各种御史路过,大家都会给一份,若是喂不饱或者压根不吃,这御史的奏疏到了京师都察院的宪台衙门,也走不到文渊阁去。
  专门有经济买办,负责居中了联络,给足了过路的御史,再给足了京中的总宪,又怎么会出事呢?
  按察司佥事赵缙一副我很配合,认罪伏法的态度,完全是为了掩饰这欺天大罪!
  朱祁钰和卢忠,都觉得这个赵缙之前不对劲儿,总觉得他有事没有交代干净,认罪伏法实在是太快了些,一副只求速死的样子。
  但是朱祁钰完全没想到,这背后居然有这天大的案子。
  “陛下,太医院院判陆子才和欣克敬来了。”兴安俯首说道:“朱愈在太医院呆了快月余了,总算是出来了。”
  朱祁钰站起身来,说道:“宣。”
  对于朱愈这个孩子,泰安宫上下,倒是没有多少意见,唐云燕倒是想要放在自己膝下养着,可是汪美麟看着跳脱、一脸家宅不宁的唐云燕,最后还是决定放在自己膝下的好。
  泰安宫里专门有乳娘,负责喂养宫里的孩子,朱愈进泰安宫,倒是饿不着。
  孩子眼睛很大,滴流滴流的转着,四处打量这泰安宫的上上下下,看到朱祁钰的时候,忽然就张开嘴嚎啕大哭了起来。
  陆子才一身的煞气,朱愈一点都不怕,朱祁钰这一团和气,怎么就把这孩子吓到了呢?
  孩子很快被奶娘给抱走了,想来是饿了,听陆子才说朱愈这孩子,很能吃。
  能吃是福。
  朱祁钰郑重的拿过了两枚奇功牌,挂在了陆子才和欣克敬的身上,十分确信的说道:“定要将这岐圣门庭,发扬光大。”
  “谢陛下隆恩。”陆子才和欣克敬跪倒在地,两枚金晃晃的奇功牌就挂在了他们的胸前。
  大明内外一共二十四快奇功牌,除了京师之战,一共放出去四块。
  这在大明绝对是世间罕有的荣誉,只要放在家里,神鬼辟易!
  “哦,对了,喜宁剐完了吗?”朱祁钰问起了另外一件事,这喜宁生命力之顽强,超出了朱祁钰的想象。
  陆子才愣愣说道:“昨日刚咽气儿,陛下,太医院里的奸细不多了。”
  朱祁钰点头说道:“哦,便宜他了,只是辛苦太医院的太医们了,只是这奸细越来越少了,这年头,奸细越来越不好抓了。”
  “你嫌少,朕还嫌少呢。”
  陆子才认真的想了想说道:“那臣等省着点用,还有一个小田儿,可以用很长时间了。”
  朱祁钰和陆子才、欣克敬聊了许多关于太医院的事儿,朱祁钰哪里懂技术?
  只是把专业的事儿,交给专业的人做罢了。
  卢忠拿着陈懋的奏疏副本,再次提审驸马都尉赵辉。
  赵辉是在土木堡天变之后,从南京领着数十人,来到了京师,要参加京师之战。
  赵辉走速度,不快也不慢,刚刚好,好巧不巧,在瓦剌人退出紫荆关的时候,赵辉进京勤王了。
  为此,赵辉要问陛下要个爵位,朱祁钰那时候太忙了,理都没理他。
  自此赵辉便在京师住下了,这倒是轻松了,抓的时候就在京师,一抓一个准。
  但是审讯的时候,却完全没那么轻松了。
  至此时,赵辉已经被鞫捕到了北镇抚司,但他依旧是陛下的姑老太爷,年长陛下三辈儿,在北镇抚司一副我为大明立过功,我要见陛下的架势。
  而且这等外戚,还不好动刑。
  赵辉拿着剔牙的曹公器物,不停的剔着牙,看到了卢忠,连头都不太抬一下说道:“今天晚上的羊肉不鲜嫩,明日多准备些羊羔酒,这天牢,嘴巴都淡出鸟来了。”
  卢忠叹息。
  他不怕这个皇姑老太爷,但是锦衣卫里有人怕,居然连羊肉都端上来了。
  这也没办法,人家是皇亲国戚!
  锦衣卫之前不是没想过秉公办案,但是在正统年间,办了几次,都被申饬,最后谁还敢办?
  虽然陛下下旨查办,但是谁知道,明天会不会因为亲亲之谊,这皇姑老太爷就被放了出去呢?
  卢忠将陈懋奏疏的抄录的副本,扔给了赵辉说道:“这事儿你干的吗?”
  赵辉拿起来看了半天,坐直了身子说道:“嘿!这个陈懋,上次征闽南的时候,他过南京,我请他喝酒都不喝。”
  “你也别跟我废话了,让我见见陛下,多大点事儿啊,天大的事儿,还能有这亲戚亲近吗?”
  “一群外臣胡言乱语,陛下做做样子也就是了。”
  赵辉为何丝毫没有害怕?
  因为他自从永乐皇帝死后,就是一直这么贪赃枉法过来的,这么些年了,早就习惯了。
  朝臣喷的时候,皇帝下旨鞫捕,等到风头过了,再把他放出来,顶多是罚点钱。
  比如正统三年,赵辉的侄子赵鼎打死了十多名百姓,赵鼎到现在都好好的,赵辉也就被罚了三千亩地归还。
  最后一番讨价还价,赵辉只还了两千七百亩地,还是薄田。
  里外里,赵辉还是大赚特赚。
  李宾言说的都对,但是他是皇帝的姑老太爷!
  赵辉终于剔完了牙,将曹公器具的剔牙之物,扔到了桌上,揉着脸颊说道:“看我说什么,这羊肉老了,要不这么塞牙呢?”
  “还有,你告诉那个憨直的李宾言,等某出狱了,定要好好整治整治他!让他知道知道,这天底下花儿为什么这般红!”
  卢忠将那本奏疏副本拿了起来,笑着说道:“不认罪,没关系。”
  “以后牢里的犯人吃什么,这位驸马都尉就吃什么,不许给他开小灶!”
  “押走!”
  卢忠本来想要请旨,先褫夺了驸马都尉的这个爵位,然后再行审讯,但是罪名都没坐实,如何褫夺?这不符合大明律法流程。
  卢忠是天子缇骑的一员,大明律就是王法,王法就是大明律,维护大明律,就是在维护大明的王法,就是在维护大明的皇权。
  没办法动刑,身份特殊,这案子,难道就不办了吗?!
  只要陛下不下令放人,他就有的是办法!
  查案是他的本职工作,抄家只是绝活罢了。
  卢忠办案,手中从没有冤假错案,哪怕是加急,他也会坐实、两次查补、送大理寺复验,死刑还要送陛下手中三重奏。
  卢忠的想法很简单,冤假错案,并不能声张皇权,反而对陛下极为不利。
  南宋的开国皇帝赵构,让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下狱岳飞之后,赵构的开辟之功的皇位,却越来越不稳固了。
  甚至闹到最后,赵构不得不禅让给孝宗皇帝。
  卢忠不想自己当秦桧,因为陛下显然不想当赵构。


第二百三十四章 专业
  卢忠查案有自己的一套思路,赵辉的主要罪名是杀人、诬告。
  这些都由天子缇骑出京前往南京进行审查,卢忠在京师要好好查一查赵辉享受的钱,到底是哪里来的。
  这一点上,卢忠非常有门路。
  大明有专门的经纪买办,他们的行当里有一种说法叫银路,这银锭子,看一眼就知道来龙去脉。
  卢忠对银路非常精通,各地的火工完全不同,印戳也各不相同,而且因为不够精纯,这些银锭子都有一些杂质,这些杂质,就是判断银路的重要依据。
  卢忠开始对从赵辉家里搜出来的银锭子,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检查。
  大明,有金银之禁,所以金银的流通,都是非法,多数还要重铸为砖,方便埋在地窖、猪圈里。
  卢忠拿起了一块银砖,对着阳光,认真的瞧着,自言自语的说道:“菱铁、方铅、赤铁、螺状硫?”
  “嗯?”
  卢忠放了下那块银砖,眉头紧皱,愣了许久才说道:“这不是和赵缙那家里的银子一样吗?乃是倭银!”
  倭国有银,乃是石见银矿,倭银最大的特点,就是有方铅和螺硫,铸造出的银锭、银砖都会有黄色的十分清晰的脉络。
  这些脉络也是判断倭银的重要标准。
  卢忠来到了另外一个房间里,拿起了山东按察司佥事赵缙的银砖,两相比对,几乎如出一辙。
  银路对上了。
  卢忠的额头蒙出了一层的细汗,他似乎是窥见了一些秘密,但是又完全想不明白,其中的奥妙。
  但是卢忠非常清楚,这个驸马都尉赵辉,绝对和赵缙隐瞒的密州市舶司的私市有关,而且牵扯极深。
  卢忠继续点检着赵辉的赃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