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谇强沉怂菜闶嵌蕴煜碌慕淮
  天下太平。
  自古以来,不都这个套路吗?
  于谦有心理预期,但是陛下一旦亲征,被俘了,那他也彻底没招了。
  从襄阳府请朱瞻墡进京也得三四个月的呢,那还得的襄王肯来。
  襄王肯来吗?那必然不肯,来京时送死吗?
  人家襄王是个大明白,又不是蠢货。
  陛下不亲征,是京营出塞作战练兵,这个结果让六部尚书互相看了几眼,大家都松了口气。
  皇帝不被俘,大明有的是办法慢慢收拾瓦剌人,大明有这个底蕴,只要把瓦剌人拖入比拼国力的深渊,瓦剌人必死无疑。
  “陛下,臣惶恐,瓦剌是一个西起天山,东至大鲜卑山的对手。”
  “虽然他们人丁不够兴旺,但是纵深很大,臣以为灭掉瓦剌,尤其是已经逃到了漠北和林的瓦剌,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攻伐的。”于谦继续说道。
  首先,他要和陛下确定另外一件基本事实。
  那就是战争,从来不是短促的,也不是唯一的一击,就可以把敌人彻底消灭。
  汉灭匈奴、唐灭突厥、明数次攻伐北元,灭其王庭,都不是一次两次作战,而是持续了无数次,持续了无数年。
  曾经的蒙古帝国,后来的北元,都是极其强大的对手,以太祖高皇帝的开辟之功的神武、太宗文皇帝亲自上阵杀敌的勇武,都未曾一战灭敌,他不希望陛下犯下致命的错误。
  于谦可以为陛下兜底,给天下人一个交待,但那之后呢?大明中兴之路,又如何谈起呢?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这次只是打集宁,恢复洪武、永乐年间的旧军屯,加强对河套地区的控制。”
  朱祁钰认真的思考了一番,他也理解了于谦的担忧,笑着说道:“朕投入五百万银币的米粱、军备、犒赏、军费,是不想输而已,又不是要灭瓦剌。”
  于谦再次长松了一口气,陛下在讲武堂坐了这一年多,没白坐。
  至少现在的陛下,没有当初的稚嫩感。
  彼时,瓦剌围困京师,在四大亡国之祸齐出的时候,陛下还想要出塞追击,那种急功近利的心态,让于谦颇为担心,陛下会犯错。
  但是自始至终,陛下都没有犯错。
  大明大皇帝陛下,真是越来越稳健了!
  无数事实证明,大明皇帝陛下强无敌,大明自然天下无敌!
  这也是大明的一般公理。
  “那么朕要的东西呢?都准备好了吗?没有人骂朕亡国之君吗?”朱祁钰反问道。


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胜之决心
  朱祁钰要了什么?
  他要了很多很多,以至于于谦都以为皇帝要打灭国战争,才会有之前的于谦颇为担心的奏对。
  他要的东西太多了,所以他才会问,有没有人骂他亡国之君。
  骂就对了。
  朱祁钰不在乎名声,他们骂的越狠,朱祁钰打出了成果之后,打出了胜利之后,收获胜利果实之后,他们才会更加心服口服。
  大明皇帝始终处于一种可持续亡国之君的状态,他们反而会陷入一种自我否认的循环之中,怎么越骂,大明越强呢?
  他要了整整十二万辆武纲车、三十万力役、五百万石粮草、六百万斤火药、五万副的棉甲、两千副板甲、六万六千柄火铳、九十万枚铅子、近百万支箭矢、长短兵二十万套、盔十万、大将军炮六百门、子母炮近千门、马二十万匹。
  需要注意的是马匹,多数都是驽马,负责驮运粮草,负责机动,不负责作战。
  大明的马军被送没了,朱祁钰想骑兵冲锋,那只能带着缇骑们上了。
  朱祁钰的五百万银币打瓦剌三万人,指的是消耗。
  主要是给三十万力役的征调补偿,五百万粮草、以及消耗品的铅子、炮弹、火药、箭矢等军备,以及犒赏。
  “陛下啊,这是不是准备的太多了啊!这是准备拿银子砸死瓦剌人吗?这也太看得起他们了吧。”金濂十分心疼的说道。
  虽然这里面绝对多数的消耗品都是内帑出钱督办,可是他看陛下花钱也心疼。
  朱祁钰笑着说道:“钱不花出去,堆在仓库里,也是发霉。金尚书,朕记得你以前不这么斤斤计较,做了户部尚书这么久,越来越扣扣索索了。”
  金濂伸出三根手指说道:“瓦剌人在集宁就三万人!”
  于谦咳嗽了一声略微有点心虚的补充说道:“料敌从宽,未虑胜先虑败嘛,既然要打,那就倾尽全力的打。”
  “毕竟还有鞑靼人不服王化,若是再加上哈密王,瓦剌人的实力也是很强的。”
  “嗯,很强。”
  于谦这话说的,鞑靼人、兀良哈人和哈密王,只是理论上有可能和瓦剌人联合在一起。
  金濂深吸了口气说道:“那就算他十万人!那二倍击之,这也太多了。”
  “于少保,我可是征南总督军务,可是知道军队的事儿,不是不知兵,料敌从宽固然不假,可是这也太宽了,都料到西域去了!”
  “太多了,京畿都要被掏空了。”
  朱祁钰笑着说道:“那都造出来了,那你说再毁掉?不合适啊。”
  金濂忿忿不平的说道:“如果陛下所说打下集宁、控制河套,真的有五成利,那给朝廷的谷租,怎么也得……三成!”
  朱祁钰面无表情,并未说话。
  这个户部尚书,果然是灯芯只有一枚的主儿。
  兴安咳嗽了一声说道:“那最多两成半,剩下两成半的利,是内帑的,咱家也是看过账目,很多都是内帑给银督办,功赏也是由内帑出钱。”
  “五五分成是最多的了,这还是陛下宽仁,内承运库太监林绣,本来是打算三七分,内帑占七成的。”
  金濂吐了口浊气说道:“那这些东西也都是六部置办,四六开,内帑四。”
  兴安摇头,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本账本说道:“武纲车给银十二万督造,火药给银币三十万督造,棉甲给银币十万督造,板甲给银币十万督造,铅子给银币十五万督造,马价给银五十万购置。”
  “请问金尚书,户部这次出了多少银子啊?”
  金濂叹了口气,兴安账本上还没算放赏给银,内帑出的的确比国帑要多一些。
  胡濙目光流转,坐直了身子说道:“当年太宗皇帝的时候,可是一分钱不给户部,气的夏忠靖夏元吉,破口大骂,包括市舶司和贡市,都是内帑收入,陛下肯拿出来一半,私以为,已经是很好了。”
  “金尚书非要陛下,用户部的物料做买卖,赚的钱都进内帑的腰包才肯吗?”
  “当年夏忠靖可是折银了大约六百万两,让太宗文皇帝难下西洋,可是一分钱没收回来啊。”
  “其中六十三艘宝船,当合计折算耗银十八万九千两,两千料遮洋船的工价为四百九十两,料银约一千三百两,合计约为一千七百九十两,整个船队除宝船外的造价,为三十五万八千两。”
  “三宝舰队船只,总造价约为白银五十四万七千两。”
  “算上松木二年小修,三年大修,五年改造,杉木三年小修,六年大修,十年改造,年支出十一万两。”
  “还有两万七千人的军队,一年也要七万两的支出,最后海贸所得,皆入内帑。”
  “金尚书啊,你不要逼陛下啊。”
  就像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越大的组织结构,各部之间利益就像九头蛇一样,各不相同,甚至还会相互撕咬。
  礼部是个清贵的部门,很少需要用到动银子的地方。
  金濂眉头紧皱的说道:“当初夏忠靖夏元吉,讨不到海贸获利,胡尚书是不是已经是礼部尚书了?”
  胡濙摇头说道:“并没有,我只是礼部左侍郎。”
  “不过永乐十一年,夏元吉问文皇帝讨要海贸获利,也是某说服他的不再讨要的,金尚书要不要再听一遍?”
  胡濙,向来是谁在皇位支持谁,利益之争,他自然站在陛下这一边。
  他其实一片好意,其实在告诉金濂,赶紧就坡下驴吧。
  非要逼得陛下撕破了脸,跟当年太宗文皇帝一样,不带着朝廷一起发财,还天天问户部要米要粮要银子,你才是干瞪眼呢。
  金濂吐了口浊气,他听出了胡濙的意思,点头说道:“五五分,就五五分吧。”
  总比没有强。
  朱祁钰看着金濂的样子,就是摇头,大抵吝啬鬼都是如此,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非要他动用皇帝的权力,把收益尽数归内帑,到时候,大家一拍两散。
  朱祁钰摇头说道:“战争的胜利,从来不绝对,所以我们没必要在战前讨论利益分配的问题,而是应该讨论一下,怎么赢得战争。”
  金濂听闻,赶忙俯首说道:“臣惶恐。”
  他继续说道:“陛下所需粮草,已经运抵大同宣府,即便是出现了状况,大军只需要有序撤退,进入大同宣府,鞑靼人就不敢蠢蠢欲动,只会选择蛰伏。”
  于谦拿出了检阅边事兵科给事中朱纯,建平伯高远、大同知府薛瑄、大同总兵官郭登,点检大同、宣府的粮库和军备的文书。
  大皇帝要的东西准备好了,已经运抵边防,金濂只是在讨价还价罢了。
  金濂汇报了自己的调运的工作之后,稍微犹豫了下,继续说道:“陛下,若是力有未逮,未能尽功,我们还可以退回来,明年再战,此事不急。”
  大明拥有一个很精密的机构,这个机构就是官僚,一旦用好了,就是巨大的优势。
  金濂曾经是征南总督军务,就非常的清楚,军事行动必然存在持续性,并非一蹴而就,一拳打出去就能彻底把对方打死的。
  军事行动,两军交战只占了一小部分的时间,其余时间都是停顿。
  但是这些停顿的时间,并不反常,而且普遍存在。
  工部尚书石璞俯首说道:“工部驾步司已经平整好了前往大同宣府的路面,一路上大军前行,畅通无阻,煤渣铺设的路面平整,再加封土,即便是遇到下雨,也不会过于泥泞。”
  “征调民夫解运辎重,以及随军民夫安营扎寨之事,已经移交给各指挥同知。”
  王直坐直了身子说道:“已经督促各州府官员,配合大军作战,兵路已经开始清理,确保大军出行畅通无阻,同时约束百姓,不要跟大军发生冲突。”
  王文接过了话茬说道:“各乡掌令官也开始了转移各里的百姓,在强收夏收之后,就会躲在各营堡之中,防止流匪、流寇、败兵趁机作乱。”
  俞士悦深吸了口气,这战争也有刑部的事吗?
  事实上,每次战争都是犯罪的高峰期,京师之战的时候,五城兵马司都会加紧巡逻。
  就连稽戾王归京的时候,俞士悦也参与极深,巡防安民。
  他俯首说道:“已经督促各地衙役捕快,严格巡逻,盗窃强劫,一律从重从严。”
  朱祁钰深吸了口气说道:“既然一切准备好了,那就出发吧。”
  “此战攻伐集宁,是为了长驱万里如虎,为彻底消灭瓦剌做准备,请诸位戮力同心,力保此战大获全胜,共安社稷!”
  朱祁钰宣布了散会,来到了军事会议地方,开始盖章朱批。
  石亨挂征虏将军印,杨俊、刘安、孙镗给佩征虏副将军印,武进伯朱瑛挂前将军印,为大军前锋。
  朱祁钰将印绶监的所有印绶,依次交给了石亨等军将,李永昌将担任监军太监,继续跟随石亨整理军务。
  朱祁钰又看向了于谦,将总督京师军务的职责交给了于谦。
  此战,于谦同样随行前往山外九州,负责总督军务。
  于谦对着所有的军将说道:“此战,未战先怯者斩!畏缩不前者斩!未鸣金退者斩!不尊军令者斩!聚集哗营者斩!杀良冒功者斩!行军张弓填药者斩!军士营中屠杀买卖牲口者斩!”
  “违反十七禁五十四斩,严惩不贷!”
  大明京营三路齐头并进,在十天内至宣府,而宣府,大同卫军也会配合作战。
  这是大明皇帝的一记重拳。
  朱祁钰站在德胜门城头的五凤楼上,看着大军如同蜿蜒的长蛇一样,离开了京师。
  他的目光闪烁,此时京师极为空虚,京营尽出,大明京营只有五千人的缇骑,有没有人愿意此时造反?试着出兵京师,和大明皇帝碰一碰呢?
  朱祁钰颇为期待!
  若说以往,京营戍京,宵小们还不敢动,那现在呢?
  京营如此空虚的情况下,他们内心深处的野心,应该如同离离草原上的星火,越烧越旺了吧。
  现在是不是一个天下罪之的好时候?
  大明皇帝为了战争筹集了如此多的物资,尽数出塞,京师防备如此空虚,大皇帝如此穷兵黩武,只要稍微摇唇鼓舌,就可以联袂成一个紧密的反帝联盟!
  各地的被逼着交税的藩王、被打压的外戚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