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渠家人在哪里!渠家人在哪里!”徐有贞的眼神里尽是怒火,但是渠家人跑了。
他最不能接受的就是渠家人跑了。
那些在瓦剌耕耘了多年的奸细,居然没有把渠家人踹下瓦剌人的战车。
于谦深吸了口气,他同样愤怒,但是愤怒无济于事。
于谦宽慰的说道:“好了,徐御史,怒火不能让你清明,你还有大事要做,河套地区的水文,你需要亲自去走访,然后确定该如何去经营河套,而不是这样歇斯底里。”
徐有贞擅长治水,陈镒擅长调动百姓,这两个人配合之下,河套地区恢复生机不难,但是渠家人对河套的破坏太严重了。
“我明白了。”徐有贞长舒了一口气。
陈镒从袖子里拿出了一枚头功牌,笑着说道:“徐有贞接旨。”
徐有贞一愣,头功牌他当然认识,他当然也曾眼红这功赏牌,但是自己也有吗?
要知道徐有贞可是站错队的人,要不是陛下看他有治水的本事在身上,他的脑袋早就被摘掉了,他治水是为了求活,但是陛下居然赏下了头功牌?
他赶忙面朝京师方向跪下,俯首帖耳。
李永昌拿出了一份圣旨,大声的说道:“徐有贞治水有功,张秋多传美名,为百姓谋福乃生民之功,朕不敢私,特赐头功牌,以咨嘉奖之意,万望徐卿惓惓以生灵为念,为天下苍生谋福,竭力治水,尽安土牧民之责,钦此。”
徐有贞跪在地上,大声的喊道:“臣,定不负皇恩。”
徐有贞踉踉跄跄的站了起来,于谦拿过了那枚头功牌,挂在了徐有贞的胸前,用力的拍了拍徐有贞的肩膀说道:“好好做,陛下虽然对你心有芥蒂,但是你有功在身,行正道,陛下又能拿你如何呢?”
徐有贞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胸前的徽章,深吸了口气,闭目良久,才说道:“陛下虚怀若谷,求益无方,臣等弥深感叹。”
徐有贞面朝京师方向,吐了口浊气,感慨万千。
袁彬并不在于谦的身边,他此时在阴山外的草原上,他身边有战马五匹,身后有二十余缇骑,在跟着他飞奔疾驰。
他要抓渠成德。
渠成德出五万银两,组织了纵火司、炮药司、戡乱司,在河套肆意枉法,但是他们撤出的时间,晚于瓦剌军队。
在镇虏卫看守粮草的袁彬,随着四勇团营来到了朔方府,夜不收捕捉到了这些奸细的行踪。
袁彬二话不说,立刻褪掉了甲胄,将甲胄放在了备马之上,带枪、带铳、带弓箭,再次开始了漫长的捕捉渠成德的路。
袁彬不由的想到了当初抓喜宁的超级长跑。
彼时彼刻,正如此时此刻,袁彬总是和这些奸细有着不解之缘。
袁彬对此并无什么不满,抓奸细有功赏牌可以得,更有赏金可以拿,最主要的是,抓这些奸细,袁彬肯下死力,不为别的,就为了念头通达。
他换了马匹,终于追到了渠成德这些奸细。
“缇骑儿郎们,前面四百余人的大队人马,就是渠成德奸细聚集之地!我们要冲过去抓到渠成德一干人渣!”袁彬在马匹上坐直了身子,慢慢减速。
缇骑们开始披甲换马,接下来是作战,自然要换体力交好的马匹。
“四百人,你们怕吗?”袁彬扣上了面甲,声音变得低沉了起来,板甲的好处就在于在保持重量的同时,有更好的防御力。
缇骑们将钩镰枪插进了枪袋之中,检查着弓弦、火药、箭矢等物,他们听到了袁彬的喝问,振声喊道:“不怕!”
袁彬勒马踱步,点头说道:“那就……杀光他们!活捉渠成德!”
“活捉渠成德!”
袁彬勒住了马,大声的喊道:“缇骑听我命令,随我冲锋陷阵!”
“杀!”
“杀!杀!杀!”
袁彬一马当先,带着缇骑冲了出去,向着渠成德四百多人奸细仓皇逃窜的车马掩杀而去。
贪财的渠成德拉了两辆大车的银两前行,这就是他耽误时间的原因。
马蹄声阵阵,弓弦的声音在空中爆鸣。
袁彬并不莽撞,相反,他非常的谨慎。
他一直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这些奸细进行围猎。
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缇骑虽然只有二十余人,但是对着四百余人奸细是单方面的碾压和屠杀。
不断飞出的箭矢,从火铳的枪口出膛的铅子,呼啸的射向了那些满手血腥的奸细们,落在人群之中,就溅起了阵阵血花。
即便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袁彬依旧是有条不紊的指挥着缇骑们,进退有据、丝毫不失分寸的慢慢绞杀着他们。
渠成德惊恐万分,他就晚了那么一个时辰,这帮带着面甲的家伙,就追了上来。
“结阵,结阵,结成圆阵,你们在此挡住那些缇骑!我去瓦剌大军请援兵!”渠成德惊慌失措的让手下众人留下来为他殿后。
但是一群屠夫聚在一起,丧命之时,谁还管你是不是渠家三房?
奸细这些家伙,全都一窝蜂、毫无章法的在草原上狂奔,但是他们始终无法甩开那些如同鬼魅一样的缇骑。
正如当初喜宁骑着马,无法甩开袁彬一样。
现在袁彬有五匹马!
缇骑们训练有素,他们的箭矢和铅子,稳稳的落在了奸细这一行人的马腿和腿窝之内,有的刁钻的会射脚踝,这些人都是要去太医院坐雅座的家伙,怎么能轻易的死去呢?
这么死去,太便宜他们了!
整整用了三个时辰,这场狩猎才结束,渠成德艰难的往前爬行着,但是袁彬一脚踩在了他的小腿之上。
“啊!疼!疼!缇骑爷爷,饶了我吧,我有钱,我有很多钱!我可以全都……”渠成德依旧想要爬行向瓦剌大营的方向,但是他的小腿被踩断了。
“啊!”
渠成德话被打断了,因为袁彬嫌他聒噪,踩断了他另外一只腿。
“可惜了,袁某只有二十骑,再多些,就冲一冲这瓦剌军阵!”袁彬非常可惜的看着数里之外的瓦剌军阵,这要是有百骑,他定要冲一冲这瓦剌军阵。
渠成义和渠成仁还没擒拿。
可惜他只有二十余人。
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杀我的马?
袁彬是谁?
是保护朱祁镇的锦衣卫缇骑,他本身就十分的悍勇,在土木堡之变后,保护了朱祁镇。
袁彬对朱祁镇的忠诚,来自于千年来君君臣臣的道德观念的束缚,哪怕是在兵败的时候,袁彬依旧没有放弃他心中对于忠诚的理解。
而且他真的非常忠诚的保护着朱祁镇,而且他有能力保护朱祁镇。
甚至能救朱祁镇出瓦剌大营。
但是朱祁镇不愿。
在大同府的时候,袁彬试图配合大同府的杨瀚等五名墩台远侯,把朱祁镇救出瓦剌大营。
这件事发生在朱祁镇在大同府叫门后的第二天。
当时广宁伯刘安是大同总兵官,他拿不准开门不开门,而郭登作为皇亲国戚,登上城头,要求大同府严阵以待,不给朱祁镇开门。
郭登真的是皇亲国戚,因为郭登的大伯郭镇,尚了太祖高皇帝的十二女永嘉公主。
所以朱祁镇才会破口大骂,咱们是亲戚,你为什么不给我开门。
当时大同府的将官们都很惶恐,郭登坐在城头上,笑着让所有人进食,笑曰:鸡未熟,菜犹可噉,方才安定了所有人的人心。
当夜,袁彬攀上了大同府的城墙,找到了广宁伯刘安、定襄伯郭登、大同府知府薛瑄,抱头痛哭,请求几位伯爷,去见见朱祁镇。
袁彬回到朱祁镇的身边,还带了五名墩台远侯,准备救一下朱祁镇。
杨瀚为首的五名墩台远侯,悄悄的潜伏进了瓦剌大营之内,见到了朱祁镇。
袁彬请朱祁镇移驾大同府外的石佛寺,而大同府的总兵官郭登,将会在石佛寺拥兵三千,配合营救之事。
但是朱祁镇怎么说的?
「此危事,使不得!现在土木堡时不曾死,我命在天,若万一不虞如何好?」
杨瀚都潜伏到了朱祁镇的身边,朝天阙,跪在了朱祁镇的面前,乔装打扮一下,走完全没问题,但是朱祁镇不敢。
大明军不乏狠人,比如这杨瀚和那五名摸到大营朝天阙的墩台远侯,是不是狠人?
他们不够狠吗?
十数万大军,悄悄潜伏进入,并且摸到了天子俘虏的阙下。
但是朱祁镇不走,杨瀚等人呜呼哀哉,只得离开。
袁彬自那时,就开始对朱祁镇心生不满,直到朱祁镇迤北娶亲,内心忠诚彻底崩塌。
袁彬是个大老粗,他不懂那么多的弯弯绕绕,可能是表现的过于明显了,被朱祁镇看了出来,所以他的刺杀之事,迟迟没能成功。
致使大皇帝陛下的密谕无法完成。
不过好在,大皇帝陛下,直接把朱祁镇杀死在了太庙。
袁彬勒马,看着瓦剌的军阵,非常可惜,如果有百骑在身侧,他定要带着大军冲一冲。
杀不掉阿剌知院、伯都这些瓦剌人的台吉们,也要把渠家剩下那两兄弟给提溜回来,献于阙下,让大皇帝把他们悉数送进太医院去!
一群人神共弃,不是东西的东西。
袁彬这个缇骑,杨瀚、郭登、刘安,这些大同旧军,对朱祁镇不够忠诚吗?是朱祁镇负了他们在先。
他们作为臣子,献出了自己所有的忠诚,甚至不惜己身也要营救。
但是朱祁镇怎么回报他们的?
大皇帝陛下又是怎么对待忠义之士,差距太大,云泥之别。
袁彬看着瓦剌的军阵,叹了口气,该多带点人的。
即便是死了,大皇帝的封赏能少吗?
家人也会很好的荣养起来,至少一世吃穿不愁。
在当今陛下手下做事,根本不用理解忠诚是什么,可劲儿尽忠足矣。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于谦的偶像是文天祥,袁彬的偶像是辛弃疾,他为数不多会背的几首词都是辛弃疾的。
他坚信当年辛弃疾和王世隆,真的带着五十人,把张安国这个贰臣贼子,从数万大军中揪了出来,送到了临安斩首。
在袁彬发呆的时候,近百骑卒从身后追来,是四勇团营的杨俊,带着人追了过来。
“袁指挥真是好生悍勇,二十缇骑居然将其尽数擒拿,杨某佩服!”杨俊打马而来,不得不感慨,这袁彬是真的悍勇。
袁彬看着杨俊身后这近百骑卒,深吸了口气说道:“杨都督!借某百精骑一用,待俺冲阵,擒拿渠成义、渠成仁!”
“河套之战已未尽全功,被瓦剌人逃脱,但是这三个天谴贼子,不擒拿归京,献于阙下,俺实难心安!”
“俺观敌阵,脚步凌乱,军旗伏地,显然是士气全无,百余精骑冲阵,足矣擒杀奸细了。”
杨俊猛地来了兴趣,他用力的甩了甩笼头,看着凌乱的瓦剌军阵,深吸了口气说道:“如此大事,杨某岂能缺席!”
“勇敢营精骑听令!着明光甲!准备冲阵!”
袁彬抿了抿嘴唇,打开了面甲喝了口水说道:“杨都督,你贵为都督,若是不惜身,可是要挨军棍的。”
大明军队对军士亲卫保护将领是有要求的,同样对将领的行为,也有约束。
杨俊这种行为,属实找打,他是四勇团营的都督,这要是出了事,那四勇团营岂不是群龙无首?
杨俊用力的锤了几下胸膛,颇为忿忿,但是袁彬说的是事实,他是将领,哪里能做这种事儿?
杨俊叹息的看着远处瓦剌人的军阵,那都是战功啊!
他无奈的说道:“杨某恨不得,不是这都督,可是四勇团营兹事体大,那只能有劳袁指挥跑一趟了。”
袁彬喝了水之后,扣下了面罩,大声的喊道:“所有人听令!锋矢阵!目标敌营!”
袁彬将自己的钩镰枪插进了枪袋里,笑着说道:“怕不怕?”
众多将士大声的喊道:“不怕!”
袁彬大声的说道:“谁怕谁是娼妓养的,全军听令,随某冲阵!”
杨俊带着十余人看押着那四百余名被擒拿的奸细,一直眺望着已经有些走远的瓦剌军阵,他颇为担心,袁彬等一众一百二十余骑卒是否能够回来。
按照大皇帝对于戎政的理解,军队的实力由手段和意志两部分构成。
这个理解虽然很粗糙,但是能够说明问题。
袁彬一众一百二十人着明光甲,也就是大皇帝的奇思妙想的板甲,手持燧发手铳,这是手段。
袁彬一干人等,携的是一往无前的气势,大明新胜的高昂士气,这是意志。
反观瓦剌人,他们的怯薛军精锐,紧紧的保护着阿剌知院等一干人等,渠家这些贰臣贼子们,就没有这种待遇了。
甲胄?有个皮毡帽,那都是瓦剌人大气了。
至于士气,败军的士气是负的。
败军惶惶如丧家之犬,风声鹤唳,草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