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吉要修的书名叫做《寰宇通志》,共计一百二十卷,过百万字的大部头的天下地图。
  郡名、山川、形胜、风俗、土产、城池等物,具有标注。
  修地理总志,乃是朝廷大功一件,让皇帝心里了然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都有些什么,到哪里有多远,共有多少个官驿,天下的州府县又有几何,又有多少都司,天下兵马粮道在何方。
  唐太宗的儿子李泰,曾经用了四年的时间,修成了《括地志》,并以此为功,加入了皇权争夺的行列之中。
  胡濙不由的想起了一件旧事,笑着说道:“永乐十六年,胡某和夏忠靖受命编纂《天下郡县志》,最终书未曾修成,到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
  “你随我来。”
  胡濙站起身来,走出了书房,来到了后院,打开了后院一个小阁楼,周围铺满了硫磺和石灰。
  胡濙打开了小阁楼,一共三层。
  他翻找了许久,站在了一个大箱子的面前,打开之后说道:“你让翰林院抽空把这边四箱都搬走便是,都是当初修《天下郡县志》时候留下的东西了。”
  “虽然时过境迁,但是依旧有些用处。”
  胡濙看着箱子里未曾完结的旧书就是一阵叹息,修地理志不应该吗?那必然是应该,但是为何这书未曾成呢?
  因为关于交趾布政司的性质问题,吵吵闹闹了不知道多久,这天下郡县志怎么修,交趾三司修不修?
  交趾三司下辖十七府、五州、县一百五十七个,十一卫、三所。
  为何会在宣德三年放弃了交趾三司呢?这里面众说纷纭。
  比如永乐十九年迁都,导致在交趾的统治成本急速增高,但是再远还能有川藏远吗?再远有奴儿干都司远吗?
  比如北方的威胁远大于南方,导致了军事压力倍增,只能挥师北上,放弃交趾三司。
  可是时至今日,大明依旧在麓川等地,设置了八大宣慰司,哪怕是麓川不断反复,但是大明依旧未曾放弃驻军。
  最远的在西洋沿岸的底马撒、大古剌宣慰司,依旧有大明的驻军羁縻。
  比如大明派往交趾的中官太监马骐,在交趾横征虐敛,导致了交趾局势极为糜烂,当地百姓造反不断,黎利称帝反叛,最终不得不放弃。
  但是大明撤军之后,黎利的统治也不得人心,当地百姓数次起义,而且大明的一些人,似乎在交趾依旧是横征虐敛,民不聊生,密州市舶司的账本上,来自安南国的米粱可丝毫不少。
  这些理由,都是理由,而且堂堂正正。
  但是在胡濙看来,不过是兴文叄涞男蚰话樟恕
  征安南是谁?
  英国公张辅,作为勋臣之首,只要交趾三司还在一天,就有些人寝食难安。
  交趾三司被弃置,英国公的战功都变成了水中浮萍,兴文叄涞拇竽徽嚼
  胡濙拍了拍那些已经箱子,上面并未有太多的灰尘,他时常翻阅。
  “胡尚书,这交趾修志吗?”刘吉有些拿不准的问道,交趾三司已经被弃置,那这修还是不修呢?
  胡濙转过头来,看了刘吉一眼,刘吉比他更无德,但是年轻的刘吉,经验尚欠。
  胡濙可是在讲武堂看到过天下堪舆图,上面的交趾三司和旧港宣慰司依旧在大明的堪舆图上。
  不过没关系,胡濙自问身体还算撑得住,足够为刘吉撑伞到他有经验的时候了。
  十年,应该足够了。
  他转过身来说道:“修,我跟你说,这寰宇通志,可以随时增补嘛,不要设限,不要说得那么死,若是有开辟,增补两卷不就好了?”
  “要懂得变通。”
  刘吉赶忙俯首说道:“谢胡尚书教诲。”
  刘吉看着这三层的小楼有些好奇的问道:“这一楼都是咱大明的书志,二楼是何物?”
  这小楼里的东西极多,比如他就看到了很多当年修永乐大典图志,这二楼是什么?
  “二楼是礼法,三楼是天下医书。”胡濙看了眼楼梯,笑意盎然。
  肚子里没点墨水,怎么给陛下当礼部尚书呢?
  胡濙当然知道刘吉到底想问什么,笑着说道:“若是想看,随时可以过来借阅。”
  “谢胡尚书!”刘吉颇为惊喜的说道。
  刘吉是个聪明人,胡濙有识人之明,他选刘吉在身边,就是奔着自己走后,大明的体统继续维持下去。
  刘吉离开了胡濙的官邸,就来到了文渊阁找到了陈循。
  这次想要修《寰宇通志》的正是陈循,但是陈循有很多都拿不定主意,他只能让刘吉去问问胡濙。
  这就是权柄丢失之后,不得不求人的时候了。
  胡濙能不知道是谁在借着刘吉这个年轻人嘴问事儿吗?
     奇_书_网_w_w_w_。_q_i_s_u_w_a_n_g 。_c_o_m 
  他当然知道,但是胡濙知无不言。
  作为文渊阁大学士,陈循却和陛下若即若离,很多事,陈循都已经无法拿主意了。
  陈循听闻刘吉的描述,频频点头,如何修理《寰宇通志》,他心里终于有数了。
  礼部跟上了大皇帝的脚步,他们文渊阁、翰林院要是掉队,那还有什么权柄可言?
  清名?
  那玩意儿能变成印绶吗?!
  文渊阁、东阁大学士,历来都是太子少师,东宫潜邸的老师,也都是他们的人。
  但是胡濙现在才是实授的太子少师!
  陛下是爱惜人的,胡濙的退路,陛下都给找好了。
  陈循站起身来,拿着请修寰宇通志的进表,来到了泰安宫请求觐见。
  朱祁钰正在书房,宣见了略微有些忐忑的陈循,他放下了手中的奏疏说道:“陈学士,今天可是天明节休沐的日子,你这也要给朕讲经不成?不是经筵的日子啊!”
  陈循俯首说道:“臣惶恐。”
  这话听得陈循实在是太憋屈了,文渊阁从设立至今,什么时候就变成了讲经的代名词?
  陈循自问陛下在削太上皇帝号、废太子、太庙杀人等大事之中,未曾掉队,他虽然未曾支持,但是更未反对,但是三年了,他终于尝到了左右摇摆的恶果。
  身在朝廷枢纽,却只有讲经二字了。
  而且讲的陛下还不喜欢听。辩呢,又辩不过胡濙。
  陈循刚忙俯首说道:“臣请旨修寰宇通志。欲使宇宙数万里之外,不出户而可知庶几,上下千百年之间,一举目而毕见。”
  “岂徒备一时之广览,将以垂万世之宏规,此诚陛下经天纬地之文,足以显继志述事之孝,而光前振后者也。”
  “臣等章句腐儒,草茅迂士,叨承委任忝效编。”
  “车同轨、书同文,寰宇通志,永传于悠久。”
  朱祁钰很不喜欢陈循的一点,就是他老是文绉绉的,他认真的看了许久说道:“很好,陈学士,修吧。”
  “需要多少钱?”
  修地理志自然是必然的,也给未来一个自古以来的大义的机会。
  否则到时候为了国界吵架的时候,没啥真凭实据,如何去吹?
  日记开疆自然不可取,但是大明这实打实统治地区,还是的著书立传才是。
  朱祁钰肯定了陈循的修地理志书的想法,因为他把馆驿、户丁都放在了书中。
  馆驿,是大明皇权的朝廷权柄的延伸。
  户丁,是大明拥有多少的财富。
  土地在没有劳动的时候,一文不值。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尺为劳动。
  陈循虽然有点掉队,但终究知道大明的权柄以什么形式展现,大明的财富应该由朝廷掌控。
  这《寰宇通志》成书的时间应该在景泰七年五月,算算日子,刚成书,夺门之变就发生了。
  明英宗朱祁镇并不是个大气的人,他为了不让明代宗朱祁钰有修志书志美誉,便将修好的一百一十九卷的《寰宇通志》尽数毁掉了。
  明英宗修了一本《大明一统志》。
  大明一统志共九十卷,建置、沿革、郡名、形胜、风俗共计三十八门。
  那少了的二十九卷是什么?
  是馆驿,是户丁。
  后世研究大明的驿路,都是研究《寰宇通志》,因为之后的大明地理志再无驿路刊载了。
  所以天顺年间修成的《天下一统志》,复辟后的朱祁镇,除了失去了皇权之外,还失去了财富。
  南宫复辟,绝不仅仅是一场皇室内讧那么简单。
  幸好,朱祁钰已经把朱叫门给直接杀死在了太庙之中。
  陈循赶忙俯首说道:“只需十万银币,以供二十九员文林郎出京,四年可成。”
  十万两多吗?并不算多,动用人员也仅仅二十九员文林郎出京。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再多给你五万两。”
  “让户部清吏司配合你们文渊阁和翰林院,这户丁虽然不要求精确,但是千以内,要确定下来。大计之后,要重造黄册,确定天下丁口。”
  “此事让翰林院掌院事吴敬也参与其中,翰林院的算学太差劲儿了。”
  陈循长松了口气说道:“谨遵陛下皇命。”
  没事做,是陈循最害怕的事儿,没事干,代表着权柄丢失。
  他自己找了点活儿,而且看陛下的意思,对此事还颇为重视。
  “靖安布政司四府之地,也要做志吗?可是河套地区百废待兴,四府之地,也只是简单的划分,之后必然有沿革。”朱祁钰拿着手中的进表疑惑的问道。
  河套地区刚戡定,以后对地方肯定会有沿革。
  陈循俯首说道:“随时增补便是,地理志岂是不便之物?”
  朱祁钰恍然大悟,好嘛,都学会这句了。
  怪不得这陈循要把馆驿、户丁都写到前面,这是有胡濙在指点啊!


第三百零五章 十万成丁十万兵,一寸山河一寸血
  陈循要修寰宇通志,算是弥补了一下当年永乐大帝的一些遗憾。
  朱棣当年派出了成国公朱能征伐安南,朱能行至半路患疾逝世,当时还是西平侯的沐晟、新城侯的张辅临危受命,继续征伐安南,最终打下了安南,设立了交趾三司。
  沐晟因此成为了黔国公,而张辅因功封为了英国公。
  但是这交趾三司,自设立之日起,就有人大声反对,那时候,方才永乐五年。
  朱棣修《天下郡县志》目的是让子孙后代不再弃地,但是书最终未能修成,交趾三司,最终被弃置。
  朱祁钰看着陈循说道:“定要好好修,为子孙后代定下疆域,以防弃地之事再发生。”
  “交趾修志之事,暂时不急,等朕平定安南黎朝,再做增补便是。”
  朱祁钰没有为难陈循,而是令他先修寰宇通志,等到大明海军再建之时,安南复设三司,再修不迟,可以暂时留白。
  陈循俯首领命而去。
  朱祁钰看着硕大的堪舆图,大明的交趾三司的废置有何影响?
  永乐二十二年,朱棣在京师举行了超大规模的狩猎,邀请了诸国使臣参观,震慑天下。
  但是随着交趾三司的弃置,天下寰宇便发现了大明的外强中干,多有不臣之心。
  交趾三司的弃置,严重打击了大明在南洋和西洋的国际声望,甚至动摇了大明的宗主国地位,否则麓川八大宣慰司就不会反复造反,满者伯夷国安敢破旧港宣慰司?
  失去交趾三司,意味这大明失去了南洋的统治力,大明官方海贸和朝贡贸易,再无力维持,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远渡重洋的大明海军,慢慢废弃。
  朱祁钰和胡濙的观点是相同的,交趾三司的弃置,不过是大明兴文叄涞男蚰话樟恕
  杨洪始终坚持认为大明不应兴文叄洌嫣诨实垡嘈宋模硬粎'武。
  失去交趾三司的结果就是安南黎朝,日夜不断的骚扰大明边疆,两广、云南边患不止。
  而且安南黎朝和麓川反叛思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朱祁钰不急,此时他春秋鼎盛,大明兵强马壮,缓缓图之便可,多少人等着他步子垮的太大了,扯着蛋呢。
  “陛下,李宾言上来奏疏,说密州市舶司营建好了。”兴安看陛下忙完了手中的活儿,笑着说道。
  “哦,李宾言倒是有点意思。”朱祁钰满是笑意的拿起了密州市舶司上来的奏疏。
  这一年的时间,李宾言都在巡抚山东,尤其是密州市舶司的营建,都是李宾言和唐兴在负责。
  陶瑾带着四万京营,在山东地区不断的进剿响马,保证胶州到密州的官道驿路畅通无阻,卓有成效。
  李宾言上奏的主要原因是,福建水师建造的战舰已经破海而来,福建去岁夏秋二税,即将通过密州市舶司等岸,转运大明京师。
  朱祁钰其实很想在津口设立一个市舶司,这样海船可以直接到津口,再送至通州,远比从山东运来要简单一些。
  但是这个年代的津口和渤海,到了冬日会结冰,自从十月份左右开始,一直到开春,才会融化。
  胶州湾却是不冻港。
  渤海湾结冰的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