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土木堡六师尽丧的惨剧,犹在眼前。”兴安十分平淡的说到了旧事。
  土木堡天变,有几个教训,是让大明铭记于心的。
  兴文叄涫潜渍骷偈钟谌耸潜渍萋市吮潜渍魃俟墒潜渍
  还有另外一个教训就是,皇帝出京,京师必须要留有监国,而不是居守。
  稽戾王遂议亲征是七月己丑日,也就是七月二十六日,议亲征诸事。
  稽戾王在七月癸巳日,也就是七月三十日拔营,下旨让当时还是郕王的陛下居守京师,带着大军亲征。
  议亲征仅仅五日,草率拔营,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烂摊子。
  稽戾王未立太子,未让郕王监国。
  八月十五日土木堡六师殉丧,八月十八日,于谦才力排众议让郕王从居守位,至监国位,坐在了奉天殿上议事。
  八月二十二日,太后下旨立稽戾王庶长子朱见深为太子。
  九月初六,陛下登极。
  若非陛下不惧身后名,过年太庙祭削太上皇帝号、废太子,稽戾王回京,直接将其斩杀于太庙。
  大明朝现在还是党祸盈天。
  所以,必须要有监国,若是没有监国,皇帝亲征一旦有误,大明顷刻之间就是四祸齐出之乱象。
  朱瞻墡是个大聪明,而且两次监国,经验丰富,当然知道这监国一事,兹事体大。
  不用兴安细说,朱瞻墡是能够想明白其中的利害。
  “陛下甚至没立太子,殿下应知陛下一片公心。”兴安又补充了一句。
  朱瞻墡面色更加悲苦,他就是因为陛下未立太子,才如此惊惧,若是立了太子,他还没这么为难!
  他是嫡出,陛下未立太子,一旦出京,他立刻就是被架在了火炉上烤!
  要知道明天四龙入京之后,京师将会有六位燕府亲王。
  他近乎于哀求的说道:“那陛下立个太子啊,澄儿尚幼,可以立济儿啊,济儿今年都五岁了,皇后贤德,足以辅国了。”
  兴安摇头说道:“襄王殿下想看到党祸盈朝吗?”
  兴安的话很短,但是每一句,都让朱瞻墡面色更加苦楚。
  留下一个太子,再留下一个监国,这不就是逼着朝臣党争吗?
  大军前线打的你死我活,身后党祸盈朝,那不是治国之道。
  “那监国确权是不是可以改一改,权力小一些啊。”朱瞻墡叹了口气,这监国位,坐也得坐,不坐也得坐。
  不坐,陛下现在就把他送太医院去了。
  监国的权力,在永乐二年七月二日,就已经确权了。
  皇帝出京之后,只有三件事需要禀报皇帝,其余皆由监国处理。
  「在京文武衙门凡有内外军机及王府切要事务,悉奏请处分。其有各处启报声息,即调遣官军勦捕,仍遣人驰奏行在所。法司问拟罪人合决死罪者,奏请待报。」
  军机及王府事,调动大军剿匪平叛事,死刑复查事,除了这三样,其余之事,皆由监国处置。
  兴安摇头说道:“不能,太宗文皇帝当初亲征西虏,对这监国之权,反复衡量,最终确权,更改不得。”
  “陛下言不如太祖神武,不如太宗英武,等闲不会更张。”
  朱瞻墡彻底明白了,坐起了身子说道:“唉。”
  生病病好了,求情求不得,只能上火炉上烤一烤了。
  朱瞻墡相比在襄阳时,已经瘦了十多斤了,坐到这监国位上,怕是要再瘦三十斤了。
  兴安笑着说道:“除了之前的事物以外,陛下另外有事交待。”
  朱瞻墡呆滞的看着兴安:“不是吧,还有啊!”
  这交待什么?陛下登基新政繁多,肯定是交待新政新司,确权之事。
  这监国权力,比永乐年间还要大几分。
  “襄王殿下,可能下床了?若是可以,臣带殿下四处走走。”兴安要交接一些事儿,这些事儿都是机要之事。
  朱瞻墡坐了起来,穿上了鞋,站了起来,深吸了口气说道:“能。”
  朱瞻墡站直了身子说道:“大珰!既然陛下让孤监国,孤这监国必然会做好,奉藩京师,为陛下安定后方!君有所命,臣不得不从,必不负陛下所托!”
  朱瞻墡说这话的时候,中气十足,他为什么这么不愿意坐这监国位呢?因为他真的能做好。
  兴安松了口气,不亏是大明的嫡皇叔!
  一旦接受了现状,就不会畏惧责任,这份担当是极好的。
  朱瞻墡这硬了一会儿,又无奈的说道:“陛下要杀的时候,兴安大珰定要为孤求情,最起码,最起码,不能送解剖院去啊,给个痛快就行。”
  兴安差点一个趔趄……
  兴安先领着朱瞻墡从东华门入宫,到了古今通集库,这里放着永乐大典和诸多航海图,虽然陛下泰安宫有刊印备份的书,但也只是紧要的书,其他的都还没备份完。
  再从西华门出,到了王恭厂,对着偌大的火药库说道:“殿下,这里每日要亲自点检,陛下虽然不常来,但是每日防火之事,殿下可能要亲力亲为了。”
  “于少保出京,京师一众文臣,殿下也要小心,他们很喜欢天人感应,天人示警那一套,若是稍有不察,京师要炸上天了。”
  朱瞻墡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这王恭厂的火药库怎么可以有这么多的火药!
  “请殿下随咱家来。”兴安领着朱瞻墡从王恭厂出,去了德胜门五凤楼。
  兴安指着德胜门、西直门、东直门和阜成门外十二团营土城说道:“今非昔比,现在京营在城外驻扎,陛下留下了两万老营守城,殿下还要每日辛苦操阅军马。”
  “陛下每日都要去吗?”朱瞻墡嘴角抽搐了下,这城外跑一圈,至少瘦三斤了!
  兴安笑着说道:“是,陛下骑术极佳,身体康健,每日跑来跑去的。”
  朱瞻墡有点胖胖的,从襄阳到京师一路舟车劳顿,虽然瘦了些,但是依旧很胖,这城外操阅军马,是挺为难的,但是必须要做。
  兴安有拿出一块腰牌说道:“这里是七品参议通政腰牌,陛下每日都会着常服,四处走走、看看,体察民情,若是殿下觉得烦躁,也需要每日到朝阳门城头,看一下通惠河。”
  “有些人很有可能会试探,陛下不在京师了,这通惠河是不是可以再弄点黑眚,把它堵了,以此牟利。”
  黑眚,就是大明的水猴子,妖言惑众,然后一些人假扮,吓走闸夫,堵塞通惠河。
  朱瞻墡伸出手,不敢置信的说道:“每天都要体察民情?”
  兴安站在德胜门城头说道:“那是自然。”
  他指着不远处石景厂的方向说道:“那边是金水河、石景厂,每七日总办徐四七就会觐见一次,禀报石景厂和胜州厂诸事,殿下在京监国也是需要见的。”
  朱瞻墡发自肺腑的说道:“陛下真是辛苦啊。”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O*m 
  兴安把朱瞻墡带到了通政司衙门,继续说道:“每月初一十五,要在这里宣谕,百姓会反应很多很多的问题,若是殿下觉得不好解决,十分棘手,就暂存,陛下会解决的。”
  朱瞻墡愣愣的看着焕然一新的通政司衙门,吐了口气,低声问道:“每当初一十五,都要宣谕吗?”
  “原来陛下如此辛苦。”
  兴安带着朱瞻墡在京师溜达了一大圈,才来到了讲武堂,将讲武堂诸事,挨个介绍了一遍。
  朱瞻墡头皮发麻的说道:“陛下每日都要在讲武堂坐班,而且还会亲自给讲义堂掌令官授课吗?”
  “还要看讲武堂机要课题本?还要亲自看翰林院和国子监的数学卷,还要看成绩?”
  朱瞻墡做过监国,政务本就繁多,这在宣德年间做监国会瘦下来,这在景泰年间做监国,这是要累死啊!
  兴安点头说道:“是的,其实事情做习惯了,也就习惯了。”
  朱瞻墡走进了聚贤阁内,兴安带着朱瞻墡参观了聚贤阁诸事。
  朱瞻墡终于全麻了,他指着盐铁会议室说道:“每个月一次的盐铁会议,还要言之有物?孤不会这个啊。”
  他觉得不用陛下撬骨刀撬他颈椎骨了,他要是监国时间长一些,非得累死不行。
  兴安笑着说道:“陛下总论财经事务,暂时没有什么需要开拓之事,会简单许多。”
  兴安终于把朱瞻墡领到了朱祁钰的御书房前。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朱瞻墡行了一个稽首礼。
  朱祁钰点头说道:“安,赐座。襄王稍待,朕批完这两份奏疏。”
  湖广的流民很多,自从僭朝叛军起势,河南和四川承受了很多来自湖广的流民,各地知府、知县都叫苦不迭,但只能安民。
  朱祁钰做了批复之后,递给了兴安说道:“让小黄门送文渊阁。”
  于谦和石亨还有军务在身,已经走了。
  亲征拔营,五天就走,说走就走的亲征,是需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朱祁钰为了亲征之事,忙前忙后三个多月了。
  朱祁钰看着胖胖的颇为讨喜的嫡皇叔,笑着说道:“兴安带着皇叔去转了京师了吧,一应事物,还有劳皇叔,辛苦几个月了。”
  朱瞻墡赶忙俯首说道:“陛下辛苦。”
  “陛下臣观陛下新政,让大军前往平叛也未尝不可,亲征兹事体大,臣以为让武清侯和文安侯前往即可,何须如此大动干戈呢?”
  朱祁钰笑着说道:“朕之前和群臣议平叛之策,朕决议亲征,即便是土木堡之变在前,但是朝臣们,也是力主亲征平叛。”
  靖难之役,李景隆旧事。
  就连胡濙也力主亲征平定三王府、太子府叛乱,这可是涉及到了当初天命。
  胡濙虽然没有明说为什么力主亲征,但是提到了李景隆最后只是被幽禁,并未处死之事。
  这一句话,里面的门道就很多了。
  不是怀疑武清侯不忠诚,而是历史深刻的教训摆在那里。
  “朕令皇叔监国,还有一事,那就是四王明日入京了,还请皇叔看护一些,以免误了亲亲之谊。”朱祁钰说到了另外一件事。
  因为这次的叛军闹的事儿极大,各地奉藩的亲王惶惶不可终日,尤其是燕府诸王,这是可以团结的人,但是朱祁钰也怕一些人不知死活。
  朱瞻墡在京师压阵,无论是嫡出的身份,还是两次监国的经验,都是极其适合监国之位的。
  “臣惶恐,为陛下分忧解难。”朱瞻墡俯首领命,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他只能硬着头皮接了此事。
  朱瞻墡俯首告退。
  朱祁钰看着兴安的背影问道:“皇叔他为何不肯监国?”
  兴安将襄王府诸事分说清楚,只是说事,并未说自己的想法,他怕影响了陛下的判断。
  朱祁钰这才了然,原来朱瞻墡有这么多的心思,但是看起来,他对皇位并没有什么企图心。
  朱祁钰把泰安宫提领宫禁之事交给了汪皇后,若是朱瞻墡不知天命,过问泰安宫的事儿,在京天子缇骑,立刻格杀勿论。
  这是个钩子,就看朱瞻墡咬不咬钩了。
  朱祁钰目光炯炯的看着窗外说道:“明日宣四王入京,朕在奉天殿接见。”


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贤让能,庶官乃和
  是夜,朱祁钰踏马回宫的时候,大如杯的流星,闪着大红色从空中划过,从天南滑向了了西北的方向而去。
  整个京师亮如白昼,行至大明皇陵方向,最后尾迹扫过西北天穹,炸散开来。
  朱祁钰愣在原地,这明天四龙入京,大朝议讨逆之事,这就来了天象?
  朱祁钰是不信这套的,但是耐不住朝臣们会信这个,朱祁钰吐了口气,回到了泰安宫内。
  朱祁钰叮嘱了一番汪皇后在京诸事,将几封诏书递给了她。
  若是襄王谋反,格杀勿论,立朱见澄为太子,汪皇后临朝称制便是。
  次日的清晨,朱祁钰五更天三点,骑着大黑马一路驰向了皇宫。
  他刚入了东长安门,就听到左边龙凤鼓响,右边景阳钟鸣,守着承天门的锦衣卫在陛下至时,就已经打开了皇宫大门。
  净鞭三下响,文武两边排。
  朱祁钰跑马至奉天殿下,下马入了奉天殿,升坐御案之上。
  王公大臣,六部九卿,及内外大小臣等鱼贯而出。
  “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群臣觐见,值得注意的是,朱瞻墡今天也来上朝了。
  朱祁钰点头说道:“朕安,平身,兴安,宣旨。”
  兴安领命,拂尘一甩,大声的说道:“祖宗开创洪业,封诸亲藩巩固帝室,以图永久。朕承大统,一片公心与天下同享太平之福,今三王谋为不轨,图危宗社,朕以祖宗付托之重,国家生民大计,义不得顾,亲躬率六师往正其罪尔。”
  “命襄王瞻墡监国,礼部尚书胡濙、内阁首辅王文、武进伯朱瑛、都督赵玫协同赞辅。”
  武进伯朱瑛在京师之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