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7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不了解夜不收,不知道夜不收深入虏营是何等的深入,这些草原上飘荡着的幽魂,无处不在。
  “都是你,说什么陛下也是庶子登基,陛下这个庶子坐的上大宝之位,我这个庶长子也不是问题。还说襄王凭什么关我之类的话,今日之事,又当如何!”朱瞻埈开始埋怨起来。
  陈常立刻反驳道:“殿下这可不能怪我!这这这,殿下还差人做了金丝,打算做冕服,这也是我蛊惑殿下所为?”
  陈常充其量就是一个在旁煽风点火之人,没柴,火烧不起来,这郑王心里没有那个企图心,能被他三言两语勾出野心来?
  襄王就没那个企图心,哪个长史能勾出襄王心底的企图心吗?哪个长史去勾襄王的企图心,那就是找死,襄王会直接把这个长史送进解刳院里。
  糊弄大明亲王造反生乱,那不送解刳院送到哪里?
  无法成事的团伙,通常在遇事不顺,就开始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抱怨,进而离心离德,最终分崩离析,大难临头各自飞。
  “你知道襄王今天叫我去做什么吗?他让我自己死!去见祖宗!换一个体面的下场!”朱瞻埈说到这里就变得怒不可遏起来,作为陛下的好皇叔,襄王不保他性命,还叫他去死,简直是薄凉寡恩。
  陈常咬着牙,眼睛瞪大,大声的说道:“殿下,臣倒是以为,既然陛下已然知晓,那就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提前发动!”
  “虽然时机不对,但是再不发动,就再也不能发动了!”
  朱瞻埈怒气冲冲的说道:“你说的容易,陛下京营未曾调动,贼寇未曾扰边,怎么发动?陛下早已知晓,怎么可能不警觉?”
  “哪怕是不知道,你能拿的下泰安宫?”
  “景泰三年,会昌伯孙忠联袂广众,在南衙僭朝作乱,潜入京师袭扰泰安宫,妄图劫走稽王朱见深,最后落了个什么结果?”
  “连一根儿箭都没有射进泰安宫里!”
  “什么叫固若金汤,什么叫水泼不进?”
  “泰安宫在护卫之事上,一年有五十余万银币的开销,你当时开玩笑?那泰安宫就是银币堆起来的!”
  “发动,发动个屁!”
  朱瞻埈当初能做这件事之前,用中国某人给阿剌知院承诺的时候,但是有一点点现在的智慧,也不至于落到这个份上。
  “我还联系了几个锦衣卫的千户,成不成,搏一搏!”陈常咬着牙说道,朱瞻埈那是亲王,可以体面,但是事情败露,他这条疯狗可没有体面二字。
  说道陈常联系的那几个千户,朱瞻埈面色更苦的说道:“你说那几个千户已经被卢忠给抓了,你还在这联系呢,你都是在跟卢忠联系,你知道吗?!你不知道!”
  门房跟疯了一样冲了进来,在门槛的地方摔了一个狗啃泥,趴在地上,也顾不得喊疼,近乎于疯狂的喊道:“殿下,殿下不好了,锦衣卫来了!缇骑来了十多人,要提走陈长史问讯。”
  朱瞻埈冷眼看着陈常,愤怒的说道:“发动?我先把你发动了!”
  朱瞻埈从身后的架子上猛地抽出了一把剑,猛地扎向了陈常。
  王府的腌臜事还有很多,许多都是陈常办的,有些事儿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早已没人追溯,但若是陈常受不住酷刑全撂了,那他连体面的机会也没有了。
  朱瞻埈下手之果决,丝毫没有任何的留情,陈常还在失神的时候,被一剑扎进了心窝里。
  陈常惊讶的看着朱瞻埈,这个主上这一剑又快又准,而且没有丝毫的犹豫,他看了看自己的心口流淌着的血,才感觉到疼,呼吸变得困难和急促起来,阵阵眩晕和疼痛才扑面而来。
  陈常捂着朱瞻埈拔下剑后的伤口,挣扎的走了两下,软绵绵的趴在了地上,眼看着是活不成了,他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朱瞻埈,死不瞑目。
  “别看了,明日我就下去陪你,要打要杀,咱俩黄泉路上作伴。”朱瞻埈对着尸体冷冰冰的说道。
  也不知道何等缘故,朱瞻埈说完,陈常便闭上了眼睛。
  “去告诉缇骑,我王府的人,他们别想活着带走!”朱瞻埈对着吓出魂的门房说着话,而后坐在了长桌前,打算给家人留一份遗书,就准备走襄王给他铺好的路。
  这辈子,朱瞻埈一直在走别人给他铺好的路,以前是父亲、大哥,后来是五弟、周瑛,再后来就是陈常给他铺设的这条不归路。
  现在,他顺着襄王铺好的路,终于要把人生这条路走完了,好在结果不坏,至少还有个体面的死法。
  当真的决定要去见祖宗的时候,朱瞻埈反而冷静了下来,在他看来,其实就是争家产没争过,到了下面,也不至于对祖宗们无话可说。
  他之所以杀掉陈常,一来是王府的那些腌臜事一旦陈常撩了,那他就得不到任何的体面了。
  二来,则是朱瞻埈临死前最后一些奢望,他希望他的死,在青史长河里,只是畏罪自杀,而不是官司缠身。
  人之将死,多少对身后事便开始有了寄托。
  缇骑们被门房拦下,得知郑王一剑杀了陈常后,居然没有多说什么,直接选择了离开。
  缇骑们这次提审陈常,其实不过是催促郑王自己体面的一个手段而已,皇帝既然收走了襄王的奇功牌,那自然会做些什么,得知郑王从襄王府回府之后,朱祁钰就派了缇骑,对郑王进一步的施压,逼迫他做出选择。
  次日的早上,京师突闻噩耗,郑王朱瞻埈暴疾而亡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京师内外,都在感慨这位殿下的不幸,快活日子才过了几天,这就没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新的消息所掩盖,大家不再关注这位郑王殿下的身亡了。
  朱祁钰刚刚操阅军马回到了讲武堂,就听闻了这个消息,沉默了片刻才对兴安说道:“看朕说什么来着?萧晅和姚夔不好用,胡尚书好用,你看,朕说的没错吧。”
  兴安认真琢磨了下前因后果才问道:“陛下的意思是,这暴疾而亡的消息,是胡少师差人散播的?”
  “不是胡尚书还能是谁?他洒水洗地习惯了,生怕朕落得逼死宗亲的恶名,朕其实不在乎的,可是胡尚书很在乎,胡尚书这手段叫塑造公众记忆,哪怕是日后有人提起来,也不过是悬案。”
  兴安一琢磨,立刻俯首说道:“臣记下了这手段,确实好用。”
  胡少师年岁已高,就是能为陛下效力,又能尽心尽力几年,压力不能都留给胡濙。
  朱祁钰细细捉摸了下继续说道:“这老狐狸,昨天朕找他来看塘报,他就想到了郑王的下场,不对,是他在家里写那个郑字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
  消息散播开来的时候,胡长祥才明白,他写的那个郑字,到底是何意了。
  人老成精,胡濙的确是老了,可是脑袋还是不糊涂,他知道郑王的下场,所以提前给陛下准备好了洒水洗地。
  朱祁钰可以任由自己的坟头上堆满了垃圾,但是胡濙不允许陛下的坟头上堆垃圾。
  朱祁钰放下了马鞭洗手,对着兴安说道:“这老狐狸算死了襄王回来要给郑王求情,算死了朕要给襄王一个面子,给郑王一个体面,算死了郑王最后会选择自缢,这一步步的,都给他算的死死的。”
  “得亏他是个谄臣啊。”
  胡濙要不是个谄臣,谁在台上支持谁,若非如此,那大明朝堂中,有这么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给他下绊子,他不狠狠的摔几个跟头儿才怪。
  “不对,朕以前对他的评价不对,他也不是是个皇帝就这么费力气下功夫的,到底还是有恭顺之心,嗯,是这样,一定是这样。”朱祁钰甩了甩手,对胡濙过往的评价做出了一些改变。
  胡濙也不是谁都如此费心尽力的伺候,比如在原来的历史线里,明英宗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拿到了皇位之后,胡濙就致仕,不伺候了。
  以胡濙在朝堂上站了五十年的经验,真的要留下,明英宗有办法对付胡濙?
  明英宗连明代宗死后的唐贵妃都拿捏不了,还想拿捏胡濙?
  在朱祁钰这个黑匣子里,忠诚这个参数的系数并不是很高,只要给大明办事,对大明有利,就是对朱祁钰没有什么忠诚可言,他也会让他继续为大明效力。
  比如大明最大的肥肉、人人都知道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现在在长江疏浚水路的巡河总督徐有贞,对朱祁钰忠诚吗?
  显然徐有贞没有一丝一毫的忠诚,但就是能治水,那徐有贞自己不作死,朱祁钰也不会拿他怎样。
  朱祁钰不计前嫌,还想让徐有贞回朝做官,徐有贞自己不肯回来的,让朱祁钰可惜了很久。
  “其实卢忠这个从无数繁杂、庞大的消息中,抽丝剥茧寻找线索的能力,是一种很强的军事天赋。”朱祁钰回到了案前,说起了最近办案的卢忠。
  朱祁钰以前问过卢忠要不要脱离锦衣卫衙门,毕竟锦衣卫这个衙门,名声不好,而且上限不高,从锦衣卫换到军事口去,封侯拜公也未尝没有可能。
  毕竟卢忠是有军事天赋的,这是一项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天赋。
  可是卢忠安静的在朱祁钰的身后做那个影子,也正是这个影子,保证了朱祁钰一次次的出京,而京师稳如泰山。
  “李宾言还想去天边看看,陛下不也没让去吗?”兴安为陛下整理着奏疏,笑着回答着。
  朱祁钰对大明的武人有着格外的优待,袁彬、季铎、岳谦、陈福寅在倭国,那是自己跑去的,朱祁钰非但没有苛责,心生芥蒂,反而是格外厚待。
  武人的个人诉求朱祁钰充分尊重,但大明文臣的个人诉求,那就得让位给国事了。
  “那不是没办法吗?换个人去松江,朕能放心?”朱祁钰随意的说道。
  大明兴文叄淞硕哪辏庵制唬馑闶侵炱铑诙晕淙嗣堑囊恢植钩ァ
  “卢忠这办案的手段,真的是越来越厉害了,郑王府陈常都没提审,就把瓜给摸到了。”朱祁钰将锦衣卫的奏疏放在了桌上,准备批复。
  卢忠那边第一次稽查已经结束,准备上奏拿人,进行查补,郑王府那边因为朱祁钰给襄王面子,线索完全断了,但是卢忠还是把案子办好了。
  襄王的判断没错,既然让襄王知道,就证明无论襄王做什么,都已经不影响办案了。
  “陛下,臣还是那句话,眼下这翰林院啊,他已经逐渐失去了本来职责,干脆取缔算了,整天兴风作浪,妖言惑众。”兴安将朱笔递给了陛下,陛下这一批复,就是人头滚滚。
  大明已经死了一个亲王了,背后使阴招的朝臣不死一死,怎么能对得起郑王自缢?
  没错,这一次问题仍然出在了翰林院。
  郑王朱瞻埈就是那个被拱到台面上的人,可以是郑王,也可以是赵王,还可以是蓟王。
  郑王该死,这些人就不该死了吗?
  卢忠递上来的这份名单很长。


第八百四十章 天下第一阳谋?
  朱祁钰拿着这份名单,拿起了朱笔批红,然后交给了兴安,十分平静的说道:“办吧。”
  “陛下。”兴安拿过了那本批过的奏疏,打算待会儿亲自去办此事,但是他并没有马上走,而是等待着陛下的最后决定。
  杀还是不杀?这不是一个问题,杀多少,才是陛下需要斟酌之事。
  “翰林院的那帮翰林们,都不是年轻人了,他们要为自己做的事,负起责任来,该死死,该流放海外流放海外。”朱祁钰对着兴安重复了一下自己的决定,他是经过了三思后再思,才做出了这个决定,并非怒急攻心。
  “朕到时候会去监刑,送他们最后一程。”朱祁钰靠在藤椅上,最近朝堂狗斗,让他略微有些心力交瘁的感觉,大明几近亡国的阵痛,这些年已经慢慢消散,反而是快速恢复的国力,有太多的利益,让人在庞大利益面前,逐渐丧失了理智。
  而朱祁钰的一系列新政,注定造成了一个新的阶级的崛起,在新货币政策、官厂、宝源局等一系列的金融改制之下,随着大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蜕变,随着大明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大明一个名叫资产阶级的怪物,已经从萌芽变成了茁壮成长的模样。
  这个怪物,除了谋财之外,开始寻求各种朝堂之中的代言人,最终目的为谋求政治权力,进而掌控分配,获得等同于官选官的梦想,世袭罔替。
  这个朱祁钰亲手制作出来的怪物,正在和大明另外一个原有的怪物紧密的团结在一起,保持着高度的默契,这另外一个怪物就是大明固有的官僚。
  这两个怪物结合在一起的结果,是极其致命的,因为这两个怪物的眼中只有两个字,利益。
  西晋两个皇帝晋怀帝和晋愍帝被俘,衣冠南渡,东晋在门阀的支持下建立苟延残喘;而北宋的两个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被俘,南宋自此建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