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8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清侯石亨错非疯了!
  “打!如此天赐良机,怎么能不打!”阿剌知院搓着手,兴奋无比的对着诸多台吉们说着。
  一名台吉立刻站了起来,颇为狷狂的说道:“什么天兵天将!不过短短两月有余的袭扰,这便出了如此大的纰漏!大明军,不过如此!”
  赛因不花颇为平静的说道:“诸位,当初阿噶多尔济在清风店,笑于谦无谋,石亨少智,这一笑,便笑的全军覆没了,后来在也先大石那里便没了用处,最后狼狈的回去找兄弟苟活了。”
  “诸位,把笑收一收。”
  赛因不花是很擅长泼冷水的,他在提醒这些个台吉们,看清楚自己的对手到底是谁。
  别人就不多说了,你瞧不起于谦,就有些过分了。
  赛因不花这番话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打消众多台吉出击的念头,或者能拖延一些时间,就拖延一些,在赛因不花的眼里,大明军恐怕是真的出了大问题。
  二十万石的粮草,就这么明晃晃的脱离了中军二十多里,这么大的纰漏,能争取多少时间给大明军调整,就争取多少时间。
  兵者,诡道也。
  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只能说石亨演得太像了,连赛因不花都对大明军有了几分不确定。
  阿剌知院颇为不满的说道:“赛因不花,你不要在这里涨他人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就是诱敌之计又如何?这二十里路,难道大明军还能长出翅膀一样驰援吗?”
  “我们只需冲过去,放一把火,哪怕是烧掉一半,大明军就只能狼狈逃回,我也不是要消灭大明军,只是逼退他们便可。”
  “我不贪心。”
  “算我多嘴。”赛因不花碍于身份,不好多言,大明军只能自求多福了,这支行军最快的四武团营,可能真的要在草原上吃这么一记闷亏了。
  四月二十六日,月如钩,星光灿烂。
  两个万人队出现在了大明辎重部队的侧后方,随着号角声与一阵阵的口哨声响起,瓦剌人开始踏着草色,向着大明的辎重后军如同一股洪流一般扑了上去。
  在瓦剌人进攻的同时,大明军营传出了漫天的锣鼓声,火光冲天。
  扎硬寨,打呆仗,辎重部队的营寨扎的很是扎实,这陷马坑,首先就绊倒了冲锋在前的瓦剌骑卒,就是这一股短暂的缓和,给了大明准备的时间,大明军的火炮开始轰鸣。
  这股轰鸣延绵不绝的不断在响彻整个草原。
  负责殿后的石彪,用力的吐掉了嘴里的草梗,看着营寨外如同潮水一般的瓦剌骑卒,目露凶光,若非石亨反复叮嘱要缀住敌方主力,石彪此时早就打开了营寨大门,冲杀出去,好好消一下近两个月来的鸟气。
  总算是抓到了瓦剌人的踪影。
  石彪指挥着作战,瓦剌人一旦冲锋太近,火炮声就会陡然密集许多,若是瓦剌势头稍退,这火炮声就会有些稀疏。
  作战的瓦剌人的每一次冲锋,似乎只需要再用力那么一点点,就可以冲破防线,可是无论如何用力,似乎都无法撕裂大明军的防御。
  而大明军的火炮火铳,则是一波又一波的收割着瓦剌人的生命。
  阿剌知院抓着缰绳的手都在颤抖,这块骨头比他想象的还要难啃的多,可是看着岌岌可危的防线,他又舍不得这块肥肉。
  只要打下来,大明军就必退无疑!
  那他阿剌知院在草原上的声望就会如日中天,成为也先那般的大石,或者干脆做可汗,也未尝不可。
  阿剌知院用力的抓着缰绳,一次又一次的下着冲锋的命令,可那脆弱的像纸糊的防线,就是在无数瓦剌人的冲锋下,岿然不动。
  “平章事!不好了,大明军中军那边的援军到了!”一个斥候连滚带爬的来到了狼头大纛之下,惊恐万分的说道。
  “怎么可能这么快!”阿剌知院看了看天色,这接战不过一个时辰,大明军中军的驰援,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赶到,这可是二十里!
  “是大明的骑兵,而且是火铳骑兵!”斥候惊恐到了极点,天知道那些火铳骑兵的战力那般强悍。
  “撤!撤!撤!”阿剌知院一听是火铳骑兵,焉能不知道自己中了诱敌之计,立刻就下令撤退,可是已然有些来不及了。
  所有人都看到了升起的明亮烟火,随后尖锐的哨声从四面八方响起,这是大明军的哨箭,代表着大明军的援军已至。
  阿剌知院用力一勒马头,带着三五十个精兵看准了一处便冲了过去。
  阿剌知院跑了,没有组织任何有效的撤退,直接带着自己的精兵溜之大吉,融入了茫茫的夜色之中。
  久攻不下的营寨大门被打开,无数的骑卒从营寨内冲了出来和援军里外合击,在狼头大纛倒下的那一刻,整个瓦剌人的军阵彻底乱了。
  这一仗一直打到了次日黎明破晓时刻,才终于接近了尾声,大明军卒有条不紊的收拾着战场,给还没完全断气的瓦剌人补刀,送他们最后一程。
  打扫战场向来如此,都是甭管死活,都要补上一刀,确保敌人已经死了,否则暴起杀人,打扫战场的军士不备,那就会吃大亏。
  石彪浑身是血的站在战场之上,笑的格外张狂,笑的格外肆意,进了草原受的鸟气,终于用敌人的人头,发泄了出来。
  而朱仪在一旁,则是抱着兜鍪,指挥着军士们清理战场,他的嘴角也挂着笑。
  打胜仗,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儿。
  昨夜领兵来的援军,正是朱仪带的枪骑兵,带有三眼铳、一窝蜂、鸟铳、手铳等火器的骑兵,其杀伤力远胜过了带着弓箭的草原骑兵,即便是瓦剌人的骑术更好。
  战果颇丰。
  “嘿嘿哈哈哈!”石彪大笑着拍着朱仪的胳膊大声的说道:“嘿,这粮草未损一丝一毫,倒是这群瓦剌人留下了一地尸体!哈哈哈!!”
  “阿剌知院大概没想到是石将军在镇守,若是知道,怕是万万不敢来的。”朱仪笑呵呵的说道。
  不得不说,这次石彪的耐心是极好的,一直等到了哨箭响起之时,才打开了营寨的大门。
  “那是!”石彪叉着腰,好生耀武扬威了一番。
  于谦和石亨一早就赶到了战场,于谦看着一地的瓦剌人尸体,笑容满面的说道:“写捷报吧,也让陛下高兴高兴。”


第八百七十四章 大明军该赢!
  朱祁钰收到捷报的时候,正是要上早朝之前,这次的大捷如此振奋人心,以致于朱祁钰也是红光满面。
  前些日子因为前锋中了敌人的阴招,导致数百人染病的时候,朝中反对北伐的风力再起,甚嚣尘上,这次大捷来的颇为及时,正好可以拿来堵一些反对者的嘴。
  朱祁钰站在大明奉天殿的月台之上,抬头看着上面的匾额,上面的四个字是敬天法祖,这四个是大明对上天的敬奉,对祖宗的反敬奉,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以所出之祖配天地,配天以祖。
  他看着这牌额愣愣的出神,想到了清朝的秘密立储。
  就是皇帝把储君的名字写好放进匣子里,最后完成了皇位更替,这秘密立储制度,被一些人传的神乎其神。
  但其实鞑清的秘密立储,只有创立之人雍正,用了仅仅一次,再之后,这秘密立储制度便不再有了。
  乾隆做了六十年皇帝,为了不超过爷爷的六十年,就在活着的时候,将皇位禅让给了嘉庆,不仅没有秘密立储,甚至还直接让皇太子继位了。
  乾隆一辈子都图一个‘正大光明’图一个‘名正言顺’,三番五次想要立嫡长,可惜老天爷不给他这个机会,乾隆相继看上的皇嗣们一个接一个没撑过二十五岁,最终便宜了不讨人喜欢,也不让人生厌的嘉庆。
  到了嘉庆死在了避暑山庄的时候,这秘密立储还弄出了幺蛾子的事儿,嘉庆写好的密匣,在嘉庆暴疾死后,这密匣并没有放在正大光明的牌额之后,群臣四处寻找,怎么也找不到。
  太后只好下旨立皇长子绵宁继承大位。
  当然,后来就找到了,在一个侍卫身上,群臣打开一看,这匣子里写的正是立皇长子绵宁为太子!彼时皇长子绵宁已经登基了,不是绵宁也只能是绵宁了。
  嘉庆的长子还没起名字就暴疾而亡,绵宁这个二皇子算是正经的皇长子,而且绵宁的母亲还是嘉庆的元配嫡福晋,也是嫡长子。
  鞑清王朝心心念念了近八十年的嫡长子终于嗣位了,终尝夙愿,也就是后来的道光皇帝。
  道光皇帝启用林则徐禁烟,大喊着自由贸易的英吉利海盗们为了打开鞑清国门,开始了两次鸦片战争,再之后,这鞑清便是国将不国。
  吹上天的秘密立储制度,不过是雍正亲自参与到了九龙夺嫡的残酷政治倾轧后,发现夺嫡对国力损耗产生了恶劣的影响而试探在皇位继承上的寻找解决之法,最终失败的案例。
  若是秘密立储真的那么有效,乾隆也不会一辈子都执着于嫡长子这个正大光明、名正言顺了。
  大明的立嫡立长,其实在清朝也是大抵贯穿了前中后期,秘密立储也就执行了那么一次,就和雍正其他的新政那般烟消云散了。
  雍正新政的烟消云散,其实很大程度上,和他就做了十三年的皇帝有关,时间太短,有很多的政策,尚未形成惯性,就被取消了,主持新政的君王龙驭上宾,那新政自然随波逐流,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朱祁钰现年三十二岁,若是不出意外,他继续稳定执政,他的这些新政,多少会留下一些,遗泽后世。
  “陛下,上朝了。”兴安小心的提醒着陛下,该落座了,陛下不坐,朝臣们都在奉天殿外候着,也不能进来,净鞭响过了,这六部明公都在门前候着。
  “嗯。”朱祁钰转身落座。
  群臣鱼贯而入,三呼万岁,大明朝的奉天殿朝议再次开始了。
  “捷报。”兴安一甩拂尘,也不吊嗓子大声喊道:“景泰十一年夏四月二十六日,大明军在乔巴山下,设计诱敌,大胜瓦剌,击杀伤敌四千三百四十六人,俘六千四百三十四人,定远伯石彪、成国公朱仪勇夺敌纛,扬我国威!”
  捷报一出,兵部尚书江渊立刻出列,大声的喊道:“臣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臣为大明贺!为陛下贺!”群臣立刻在江渊的带领下,俯首恭贺大明大捷,无论是反对北伐还是赞成北伐,在大胜的时候,自然要恭贺。
  江渊是真的松了口气,他不在前线,可是比前线的军士更渴望这一场大胜。
  他自问自己没有于少保那般本事,若是真的出了什么事儿,陛下也许诺要亲征,按照惯例,出了事儿,他这个兵部尚书就得挑大梁,他自问自己挑不起来,这一战大捷之后,即便是大军行军不利,也不会出现全军覆没的惨剧,那江渊身上的压力,就不用那么大了。
  “朕已经按制下敕封赏,待大军凯旋便封赏下去。”朱祁钰示意所有爱卿平身,他笑着说道:“朕知道,前些日子,大明军吃了一记闷亏,便有些朝臣担忧大明再陷土木天变之祸,日日忧心,夜夜忧虑,这一捷,算是给诸位爱卿,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对朕而言,亦是如此。”
  朱祁钰从来不觉得反对北伐的就是佞臣奸骨,毕竟土木堡天变在前,当初朱祁钰要对集宁、河套用兵,这还是在大明的四方之地上的征战,胡濙跑到讲武堂聚贤阁,带着半数朝臣朝天阙。
  反对用兵的不一定是悖逆他朱祁钰悖逆朝廷,悖逆大明,支持用兵,也不见的一定是铁骨铮铮。
  朱祁钰自己也担心过大明兵败,甚至在石彪吃了闷亏的时候,有一种要不就这么算了,把大军调回来,权当是武装巡游的想法转瞬即逝。
  好在,大明军还是那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大明军。
  在土木惨败之前,大明军一直都是无敌的代名词。
  现在,恢复了正常的大明军,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强悍战力。
  “陛下,这前线用粮草做饵,是不是求胜心切了些?”贺章看完了完整的塘报,惊骇无比的说道。
  这粮草辎重,岂能如此儿戏?
  朱祁钰一听贺章质询,便笑着说道:“啊,这件事朕知道,东路军一共九十万石粮草,比所需三十万石,就是二十万石拿出做饵也是绰绰有余。”
  “九……九十万?”贺章一哆嗦,他知道大明军此次开拔粮草极多,但万万没料到居然有九十万石之多,这么多的粮草,拿出四分之一做饵,便不足为奇了。
  “阿剌知院这一仗,他输的不冤枉啊。”贺章可谓是哭笑不得,他就没见过这样打仗的,用自己的粮草做饵,这种战法,大抵可以形容为用银子砸。
  沈翼颇为神采飞扬的站了出来,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