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就是亡国之君-第9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与会之人中,最显眼的就是没有剃头的汉人了,这里面有一小撮,若是卢忠在此,一定会认出其中几个熟人来,都是当年流放到永宁寺的犯人。
  纳哈朗眉头紧蹙的说道:“这和说好的不一样,李指挥当初和我们说的可是闹一闹,大明为了安抚我们,就会给些好处,我们闹了一闹,好嘛,五十万人已经聚在辽东,自旅顺出关,三路并进!”
  闹一闹,大明就给点好处,这也是建州卫的路径依赖了,只不过这一招在景泰年间不大好用,之前一直很好用的。
  漠西瓦剌人嗤笑了一声说道:“当初阿剌知院遣使,让女真和我们一起反明,你们自己不跟,觉得没那个必要,现在知道大明王化的厉害了吧,那是王化?那是换种!”
  漠西来的瓦剌人都是丧家之犬,人数不多,也没什么具体的想法,尤其是看完了大明军新的作战方式后,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打个屁!全都是真武大帝派下来的天兵天将,抬手就是雷法,大雷小雷霹雳雷,轮番轰炸。
  董山真的是吓傻了,听说大明要动用五十万人打过来的时候,董山还以为是大明吹牛,毕竟五十万人规模的调度,那可不是开玩笑,整个辽东的反贼,还没有二十万人,建奴满打满算也就六七万人,海西女真还有三四万,再加上鞑靼、兀良哈、瓦剌,东拼西凑搞了二十万,能打的也就一两万人而已。
  结果大明真的来了,这一拳,建州真的遭不住。
  “现在投降来得及吗?”董山试探性的问道。
  “很奇怪。”一个名叫万全的汉人站了出来,满脸疑惑的说道:“很奇怪,大明皇帝是会商量的,一次不行,就谈两次,唯独没有第三次,这次谈都不谈,直接开打?以我看来,就是在虚张声势罢了。”
  “只要我们扛得住第一波,大皇帝还是要议和的。”
  万全何许人也?山东左布政万观长子,当年山东地面父母官们被李宾言和唐兴设局一锅端,最后引发了兖州孔府大案,而万观的长子,正是万全。
  万全流放永宁寺后,就一直和建奴勾勾搭搭,终于挑拨着董山和李满住举旗反明。
  万全心中有恨!恨大明皇帝,恨大明朝廷,恨李宾言,恨这天下。
  “当初大明就跟瓦拉和林议和了。”而另外一个汉人也附和着万全说着话,他攥着拳头大声的说道:“必须给大明一点厉害瞧瞧,否则他们绝对不会许诺我们更好的条件!”
  这个汉人有些面生,万全不认识,不过没关系,在这里的汉人,都是大明朝的流放犯。
  这个汉人其是墩台远侯,建州地面要闹造反,他就潜伏了进来,此人名叫周顺,在景泰三年从军,还很年轻,他当然不是背叛了大明,他是以永宁寺在逃流放犯的身份,混进来打听情报的。
  他在干什么?他在拱火。有什么皇帝就有什么兵,跟大明皇帝一个调性。
  李满住终于开口说道:“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并力一战!”
  集中主力,先打击大明的突出部,在其他方向只派少数兵力阻击,最后携胜各个击破,这个战法,是非常合理的战法,但是这个战法的问题就在于,大明军配合不当,有人突出来,造成整个战线崩溃,最终引发所有的战线崩溃。
  一旦我只一路去的一路,没有在最快的时间,没有在预计的时间内,获得胜利,当其他几路完成了既定任务,攻克了你少量兵力部署的战线,自己就会陷入重围之中。
  赵守义站了出来,走到了正中说道:“更好的办法是化整为零,当大明军拳头打来的时候,我们退三步,一分为多,以各个部族在深山老林里,频繁袭扰大明军队,令其疲惫不堪,大明军劳师动众远来,粮饷、军备都是极大的消耗。”
  “将大明拖入战争的泥潭,让他们征伐的收益远低于所要付出的代价,他们自然就退了。”
  “我们抗住三个月,大明朝堂就会有反战之声,我们抗住六个月,朝堂之中,反战风力就会盖过请战之声,我们能扛得住一年,大明军就会撤军,即便是富甲天下的大明皇帝,都无法承受如此长时间的作战。”
  “大明军是人,不是铁打的,他们也会累,也会有松懈的那一刻,我们不断袭扰,他们也会困苦不堪。”
  “只要我们能够抵抗住一年,我们就赢了,大明就得跟我们议和,我们能扛得住三年,大明就会有边军养寇自重,我们能扛得住十年,大明奉天殿也未尝不可期许。”
  赵守义此言一出,所有人面色皆变。
  哈拉和林没有化整为零的条件,最主要的就是瓦剌主力已经西进,还没打就开始内讧,化整为零,直接就散的哪哪都是,都是给大明带路的叛徒。
  但是建州地面不同,建州地面以女真人为主,而且他们退无可退,既然选择举旗造反,那么就得不惜一切代价,获得胜利。
  李满住沉默了,董山在思索这个方法的可能性,而万全想要反对,但是又说不出理由来,大明这一拳势大力强,不避则灰飞烟灭,避开进入深山老林,顽抗到底,将大明拖入战争泥潭不可自拔。
  周顺想了想说道:“大明军有五十一万,这是辽东悍将范广在景泰元年就已经在谋划,如此十三年之后的今天,这么多人,是来做什么的?大明难道就没有想到吗?要知道,大明皇帝最擅长的就是料敌从宽啊。”
  “就是咱们化整为零,我们真的能抵抗到六个月吗?”
  料敌从宽算是一种军事天赋吗?
  “大明真的是太不要脸了,仗着他们兵多将广军备粮饷多,以势压人!”纳哈朗愤怒无比的喊着。
  料敌从宽从来不是什么军事天赋,根本就是拿钱砸人,生生用银子和制度,以强悍的国力,碾死对手的一种战法,也是大皇帝陛下唯一掌握的战法。
  其他战法,大明皇帝也玩不来。


第九百六十六章 不动如山,侵掠如火
  之前,但凡是闹一闹,大明就会遣使过来询问,发生了甚么事,而后报告给朝廷建州卫的各种诉求,大明酌情满足后,建州卫就不闹腾了。
  自从景泰年间后,大明朝就再没遣使问过了。
  不仅仅是因为大明皇帝朱祁钰自己的决定,是因为瓦剌人进攻大明京师,给了大明从朝堂到百姓极大的不安全感,这瓦剌从和林都能打到京师来,这辽东这么近,攻破抚顺到山海关前,就是一马平川,这要是建奴逞凶,辽东、京师岂不是危在旦夕?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尤其是经历了土木堡天变之后,大明就更没有迁都的政治环境了。
  那么建州卫在土木堡天变后是怎么做的?
  袭扰抚顺,袭扰大明辽东厂,劫掠大明百姓,这越看,这建奴就越像是瓦剌,这不给他灭干净了,那种不安全感,只会越来越重。
  所以,大明皇帝一声令下,五十万大军顺利开拔,朝堂内外都不觉得动武有什么问题,朝中有大把的朝臣觉得皇帝软糯,建奴屡次挑衅边关,大明皇帝都只是击退,直到这次旗帜鲜明的竖起了反旗,大明皇帝一拳打过去,这部分的臣工才觉得陛下又英明神武了起来。
  现在压力来到了建奴这一边,大明军正在用出了自己的全力。
  李满住绝对是一个有军事天赋之人,他在苏子河、浑河的上游筑坝蓄水,以图以水代兵,水淹大明军,在景泰十三年冬十二月的天气,李满住完成了这一壮举,就等待着大明沿着冰面渡河的时候,开闸放水。
  而向来以激进著称,曾经在大明皇帝南下亲征平叛的时候,在扬州唯一打出了败绩的石彪,散出了斥候发现了李满住的计谋,而通过墩台远侯,确定了这一消息的准确性。
  石彪停下了自己前进的步伐,和不远处“声息相闻,脉络相通”的另外一只东路军的将领赵辅汇合在了一处。
  大明军,不走了。
  “我以为派遣一股精锐,至清原、灶突山,将其水坝炸毁后,再行进军。”石彪在十分精准的堪舆图上,点了两个位置。
  赵辅点头说道:“我已经奏闻中帐大营,东路军和西路军的先锋也停下了脚步,需要墩台远侯密切配合我军精锐部队的突袭,突袭不成就强攻,清理水坝之后,再次行军。”
  先锋大将的意见很快就传递到了中军大帐之中,而后两支五百人队,消失在风雪之中,十日后,李满住修的水坝轰然爆炸,因为没有河道,形成了一片冰冻的滩涂,而后三路先锋在稍微调整,开始渡河。
  第一次交锋以大明军慎重获胜。
  李满住收到消息后,十二月的寒风都止不住他的冷汗,向来天下无敌骄纵无比的大明军,什时候这么慎重了?他们建州女真,哪来的实力,让大明如此的慎重!
  而让李满住更加恐惧的是,大明军的三路大军有着明确的任务部署,主攻、安保、和压阵。
  大明西路军过浑河驻扎在界凡寨,负责压阵,一旦主攻军队发生了意外,压阵的西路军就会立刻上阵,而大明中路军过河至萨尔浒,负责主攻,大明西路军出鸦鹘关,负责安保,防止主战场出现不该出现的援军。
  至此,李满住清楚的明悟了大明的战法,步步为营,明悟之后,李满住绝望了。
  他明白大明准备碾死他了。
  步步为营,是真的一步一步的走,一步一步的平定叛乱,将所过之地,不放过任何一个叛乱之人,再继续前进。
  大明皇帝给这次平叛的时间为两年,这是户部和计省能够在不影响大明国事的基础下,能够提供最大保证的时限。
  如果两年无果,那就十年轮战,打出一个无人区,日拱一卒的将整个抚顺之外,打成一片赤地,也要消灭鞑靼、兀良哈、瓦剌、建州女直、海西女直、野人女直的死硬分子,顽固势力。
  这涉及到了鞑靼、兀良哈王化,涉及到了大明海陆并举的大战略,不容有失。
  而五军都督府的参谋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想象,这一仗需要两年的时间,最保守的参将们也给出了最保守的时间是六个月,春暖花开,大明军就打进了建州卫。
  所以,没人催促前线。
  对于大部分的大明朝臣而言,不过是一群蛮夷在穷途末路之下的哀嚎。
  李满住将自己的主力共计1。5万人集中在界藩山,在大明中路军接近建州右卫的时候,终于受不了这种步步为营的恐怖感,步步为营就是极限施压,就是一个勇敢者游戏,谁先勇敢谁死无葬身之地。
  在一个李满住认为是时机到了的时候,他发动了对石彪先锋军的突袭。
  石彪严格遵守石亨军令,声息相闻,脉络相通,并没有任何冒进之举,也没有因为破坏了敌人的阴谋而有任何的懈怠或者狷狂,因为他知道,这要是打输了,石亨真的会大义灭亲,把他这个亲侄子砍了以正军法。
  陛下都说了不急,他还冒进,那是违抗陛下的意志。
  所以,当李满住率领主力进攻石彪先锋军的时候,石彪的火炮阵、火铳阵,刚刚轰鸣了不到一刻钟的时候,赵辅带着另外一队先锋已然驰援。
  李满住的战略失效了,他以少量兵力协防,主攻一路的战略,在主攻一路没有取得成功的时候,三路皆破,李满住主力被大明火炮和火铳兵团团围住。
  还没有打下建州右卫,建州主力被大明军包围,并且以一种炮火洗地的方式,被消灭的一干二净。
  “不过如此。”石亨放下了千里镜,嗤笑了一声。
  中军赶到的时候,负责安保的西路军还没有投入战场,建州的精锐已经被打到吓破了胆,李满住的人头被建奴割下,献到了大明军阵之中。
  第二阵,大明再胜,静,不动如山,动,侵略如火。
  而后大明势如破竹,将建州三卫在十日内攻下,而后开始向北一路攻伐,追杀逃亡的董山,在大明景泰十四年天明节之前,在野人女真的部落,大明的猎犬找到了董山的味道,将董山残部消灭,将董山的人头,送往了京师。
  而纳哈朗,投降了。
  纳哈朗的爷爷是猛哥帖木儿,猛哥帖木儿是大明册封的都指挥,纳哈朗拿着太宗文皇帝的赐下的诏书,大喊自己是大明忠臣,受到了李满住的胁迫不得不反明,大明王师一到,率众投降。
  这石亨和于谦发现这个纳哈朗就是建州三卫里的老六。
  董山和李满住趁着大明孱弱劫掠大明的时候,纳哈朗忙着屯耕,从不扰边,但是大明势弱,纳哈朗的确是“被迫”投敌,现在大明王师来了,纳哈朗立刻倒戈,这也不能怪纳哈朗不讲义气,李满住的主力崩溃的实在是太快了,一个接战被合围,最后被手下杀死。
  李满住的战略自然是极好的,也是唯一的一条路,可是他碰到的是鼎盛时期的大明。
  纳哈朗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