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祖宗……,连姓都没有了,哪还有祖宗。
    “徐二,你,徐大,还有徐三徐四他们,当初那些为了一口饭吃,为了一个活路而跟着我的孩子们,我打算,让你们都恢复本来姓名。”
    徐世杨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耽误太多时间,因此直截了当的对徐二说道
    “这几年,你们的表现都很好,现在你们都成长了,我认为你们已经有了独当一面的能力,所以我打算把你们都放出去,接下来就要看你们自己的努力了。”
    “司令……”
    徐二喃喃叫了徐世杨一声,眼神里全是迷茫。
    这本来应该算是一个很好很好的消息吧?可徐二觉得自己心里特别茫然,他甚至不知道现在应该用什么表情面对这件事。
    在别的家族,像徐二这样连本来姓名都放弃的人,其实应该算是家生子,或者义子。
    也就是说,尽管他比徐世杨也没小几岁,但认真算起来,徐世杨应该是他的爹……。
    在封建时代,这也是一种很亲密的关系,但实际政治地位与奴隶并无太大差别。
    等徐世杨真正的儿子长大,徐二应该继续给少爷当奴隶,生生世世,子子孙孙。
    原本,徐二已经完全接受了这个未来,他那些叫做徐大徐三徐四之类名字的同伴,也都接受了这个注定的未来。
    可是现在,徐世杨说
    你表现很好,所以你可以恢复自己的姓名,供奉自己的祖宗,祭奠自己那已经死去的,真正的父亲,你将来也可以有自己的孩子,孩子将继承你的姓氏,成为你的继承人而非徐家的家奴……。
    这一下,徐二反而不知道改用什么表情来面对了。
    “算了,就当你真的忘了吧。”见徐二还在犹豫,徐世杨无奈的说道“给你三天时间,仔细想想以前叫什么名字,或者能记起自己的姓氏也行,名字是自己用的,改了也无所谓,但姓氏可是祖宗给的。”
    “顺便去跟徐大徐三他们说一声,把原来的名字都改回来吧,我希望你们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名动天下的英雄,到时候,徐大徐二这样的名字,实在太煞风景了。”
    徐世杨一摆手,徐二恍恍惚惚的转身离开了。
    一直走到徐世杨的门口,他突然转身,对徐世杨说道
    “司令,我原来姓冯,我娘叫我虎头,然后,没有大名……。”
    “冯虎头?确实不太合适。你原来家里排行第几?”徐世杨笑着问道。
    “我上面有过两个哥哥,我是老三。”
    “哈哈,我也是老三呢,那么,冯三虎这个名字,你觉得如何?”
    “全凭司令做主。”
    “很好,冯三虎营长,三天后去新兵营报道,你要给我把新兵训练大纲搞出来!”徐世杨收起笑容,严肃的命令道“我对新兵营的要求是,无论是谁,进了新兵营,三个月后出来就是一个合格的士兵!”
    “遵命!”
    ……
    徐世杨忙着新军和军工生产的时候,徐睦河正在主持青州府第一次全体坞堡主代表会议。
    啊,其实不是第一次,但上一次开会的时候,青州还未统一,北部地区仍有很多坞堡主不愿服从青州节度使的命令。
    现在不同了,虽然列席的坞堡主比上一次还少了一些部分联盟内坞堡主在战争中被徐睦河找借口清洗掉了),但他们已经完全能够代表整个青州。
    会议一开始,徐睦河以青州节度使的身份,找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对所有外系坞堡主进行了一系列奖罚。
    罚的并不重,最多的一位也不过是罚了两头牛。
    奖的同样也不多,最走运的一位拿到五匹布。
    徐睦河目的不是这些财物,只是通过这种手段,确立自己在青州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而已。
    效果很不错,没有任何人敢于质疑他的决定,这就相当于默认了节度使的权威。
    那么接下来,就该抛出此次青州全体坞堡主会议最重要的议题了。
    徐睦河要清仗田亩!
    此话一出,犹如用几门将军炮在人群中轰了一轮,整个大厅瞬间沸腾起来!
    坞堡主们有惊讶的互相大声商议的,也有不顾身份起身上前想要向徐睦河询问具体细节的,还有呆若木鸡,仿佛整个人都被雷劈蒙了的。
    真是千姿百态,不一而足。
    坐在上首的徐睦河,对此却是仿佛毫不关心一般,自己端个茶碗,慢慢品味——这是文家点名送给他的好茶,江北是见都见不到的。
    “徐大人,这清仗田亩到底是何意?”一个外围坞堡主语气带着难以掩饰的愤怒,对着徐睦河大声质问。
    “李堡主,清仗田亩还能是什么意思?”徐睦河看都没看他一样,语气平静的回答“就是那个意思呗,青州所有田亩、户口、丁口,今年都要清出个准数,然后照章纳税出丁,历朝历代都是这么干的,你不知道?”
    “徐睦河!你不是皇帝!你凭什么叫咱们纳税出丁!”那人激动到极致,已经开始口不择言了。
    徐睦河冷冷一笑“吾乃青州节度使!带天子牧民,谁敢说句不是?”
    “再说,完税纳粮那是天经地义的事,之前十年朝廷有难,没有收税,这本节度使就不管了,现在青州辖制恢复,你们还想逃税?做梦!”
    “那是我们自家收拢流民,开辟的荒田!”坞堡主怒目圆睁,似乎想要上来跟徐睦河拼命。
    “可有朝廷颁发的田契?”徐睦河冷笑着说“我看那是你私占的官田!”
    “你!”
    “私占官田十余载,蓄良民为奴,对朝廷大不敬,顶撞节度使上官。”
    徐睦河把手中茶杯重重一放,语气冰冷的说道
    “你好大的胆子!我看,你还是去大牢里冷静一下吧!”
    话音刚落,一排甲兵涌入会场,当即扣押与徐睦河争执的坞堡主,以及他所有亲戚。
    ‘又来这一手……’
    很多人无奈的想着,上次徐睦河在会议上安排刀斧手,以战事不利为由抓了十几个坞堡主。
    这次看起来,他要用同样的招数强迫所有人同意清仗田亩了。

第213章 行动开始
    都说皇帝是天子,坐拥天下,但在封建时代,皇权其实管不到县级以下基层的蒙元那种包税人制度连下省都困难)。
    皇帝,或者说,一个封建政权,对县级以下单位的唯一有效管理手段,其实就只有清仗田亩一种。
    只要能够理清自己治下到底有多少人口,其中又有多少青壮年男性,有多少田地,田里的出产如何,朝廷就能够根据这个数据,每年确定应征收上来的税额和征募多少来服兵役、劳役的人口。
    因此,不论哪朝哪代,若是朝廷有余力,就一定会想方设法清仗田亩。
    若是能够成功,通常就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封建朝廷逐步走向强盛,也意味着一个新的“xx之治”即将到来。
    当然,有成功的,就有更多不成功的。
    清仗田亩无论在何时都不是一个小事,有没有那么多读书通算的人来做这事先不提,光是那些利益所在的地方豪强,就不是那么好打交道的!
    粗安时期,地主大户会通过贿赂官吏、诡寄田土、隐瞒田亩丁口等手段对清仗田亩进行软对抗,为的就是自家少定些税额。
    如今这种战乱时期……,把丁口田地视为命根子的坞堡主们,怕是要武装抵抗了!
    甲兵出现,并且带走一家坞堡主以后,会议现场的气氛冷清下来。
    那些新加盟的外系坞堡主们不再争吵,也不再交头接耳。
    他们一个个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低头喝茶。
    现场的氛围变得诡异起来。
    曾经做过大周地方官的徐睦河很清楚,他们现在这表情,并不是说已经答应清仗田亩——虽然现在逼他们表态,他们多半会口头上答应下来。
    但这些坞堡主不会配合的,绝对不会。
    说不定转头回家,这些人就会开个新会,组成一个新的联盟,武装对抗他这个青州节度使!
    不过,乱世兵强马壮者为王。
    徐睦河看向场中的双眼危险的眯了起来。
    若是这些人真的武装对抗,有徐世杨那百战百胜的新军在,这到正好是个很不错的好机会!
    徐世杨已经跟他交过底,接下来,徐家最重要的任务在运河那边。
    那边有可能会有一场真正的大战。
    若是赢了,徐家一飞冲天。
    但若是输了,徐家大概就要遭受灭顶之灾了。
    徐睦河已经下定决心赌这一局,所以他打算尽可能动员哪怕使用强迫的手段)一切能用的力量,争取这次胜利!
    他认为,若是能够提早消除内部不稳定因素,对集中力量进行决战也是很大的支持。
    “自古以来,就没谁听过可以不缴纳皇粮国税的,清仗田亩也不过是回归本源,在座的各位也算国之干城,想必是不会不同意吧?”
    徐睦河清清嗓子,大声宣布
    “此次大家回去后,三个月内,先各自申报自家田土、等级、人口、丁口等,今年按各自申报的数额完税纳粮。”
    “明年初,本官会派人核查各家申报数额是否准确,到那时,正式开始清仗田亩!”
    接下来的时间,别人不再说话,会议成了徐睦河个人的命令发布会
    首先,下月初,各家坞堡按每堡50人为标准,派遣丁口到青州府服劳役。
    这是徐睦河进一步削弱各地方豪强的手段——通常只有几百丁口的坞堡,一下子少了50个壮劳力,就算武装反抗,战斗力也会削弱许多。
    另外,青州府内各家豪强有多少坞堡,并不是什么秘密,在暂时没有彻底撕破脸皮的情况下,他们大约是不敢不按数派丁的。
    何况,把时间顶在下月初,本就是为了等到拦截和亲船队之后。
    到那时,在拦截过程中徐家新军展现出能够超越官家禁军的实力,鞑子又还没来,地方豪强急着进行武装反抗的可能性会大大降低。
    至于下个月就到了秋收的时候,派遣这么多壮丁出来会影响秋收。
    这个问题,徐世杨倒是给出了解决办法。
    那就是,打完仗,把新兵和各家出的丁壮组织起来,如果不够,新军士兵也可以参与,大家组成一个抢收队,一家一家帮助各家收割。
    也不用收各家的工钱,就当对他们出丁的报酬好了如果不服从命令,那自然得不到这个报酬)。
    这听起来是个好主意,只是得等拦截行动顺利实施之后再说,因为徐睦河想把这抢收队当做一个拉拢人心的“仁政”,而不希望坞堡主们把这种主动示好的行为当成理所当然。
    ……
    七月初十,新军高层调动完成,新的编制得以确立。
    仍然是每个步兵营500人,其中选锋100,锐士兵和神机兵步枪手各150人,神机兵炮手50人——按编制应该有1门将军炮和2门神机炮,另外还有马夫和炮兵指挥官。
    剩下的50人是军官、营长们的护兵大多还是选锋近战兵),骑马的通讯兵、镇抚兵,旗鼓手等。
    新军如其名,服役期一年以下的新兵比例高的让人泪目,但徐世杨已经没有时间了,他必须尽快发动进攻,在和亲船队进入齐省之前穿越大半个兖州,打下运河沿岸著名的祝家庄。
    根据江南的情报,和亲船队进入齐省应该还有二十天左右的时间,因此,徐世杨现在就应该出发了。
    参与拦截的部队,包括全部新军9个营和300陷阵兵合计4500人,另外服役仅有十几天的新兵营1000人,以及莒州、日照两县的3000民兵将作为辅兵参战。
    第一批参战者8500人,这就是莒州日照两县目前的最高动员能力,虽说不到极限,但毕竟现在还是农忙,也还要防止外围坞堡主作乱,家里必须留些人作为防御力量。
    徐睦河答应给徐世杨的第二波援军只能来自那些新加盟的坞堡和青州北方那些新控制的领土。
    他打算以优先征兵为诱惑,在秋收之后的新控制领土中征募五千民兵,加上从联盟内部新加盟坞堡主那里强征的民兵,作为给徐世杨的第二波增援。
    七月十二,第一批出击部队准备完毕,在青州联盟会议还在进行的时刻,新军启程出发。
    拦截行动正式开始。

第214章 祝家庄1
    徐世杨制定的前进路线是从莒州出发,经过青州辖下的蒙阴进入兖州府辖境,然后从毛阳、泗水之间通过。
    再绕过尼山,从邹县县城旁经过,进攻位于济宁县境内的祝家庄水浒中的祝家庄不是这个位置)。
    基本就是一条直线,取最短的进军距离。
    按徐世杨的想法,如果兖州的坞堡主不主动进攻,徐世杨同样也不会出手打击他们。
    为此,辅兵部队带了大量天竺土布——他打算用一种友好些的方式穿越兖州坞堡主的地盘。
    一支近万人的大军穿越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