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夫君就是这样的人,我能怎么办?”
    文月苦笑着说:
    “既然姑娘已经来了,那就留下吧。也别说当什么婢子,你跟夫君的关系我也知道一点,他当初为了你冲冠一怒,我把你当侍女岂不成了善嫉的毒妇?”
    如今,江南文艺界流行的故事是这样的:
    徐世杨在小樊楼为名姬横波姑娘冲冠一怒,火烧都亭驿,杀光女真使节团。
    事实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百姓特别喜欢这种带点风月和暴力,感觉还很爽的故事。
    当老百姓都相信这个故事的时候,这个故事就成了事实。
    连徐世柳这知道真相的人,在方腊威胁临安城的时候,都特意派兵把横波救了出来,就是害怕她出事,影响到徐世杨的名誉。
    现在横波又玩了一出“千里寻情郎”,不管徐世杨之前跟她有没有关系,现在都说不清了。
    文月不是傻瓜,她不会把横波赶出去,因为只要那样做了,她在民间的名声恐怕就全完了。
    “姑娘在徐家先享受妾室的待遇吧,请容嬷嬷给您安排个手脚麻利的年轻婢子,至于今后……,等夫君回来他自己决定吧。”

第348章 宣传
    “家里又进来一位漂亮姑娘……。”
    “嗯,我知道,江南名姬吗,怎么可能不漂亮。”
    “听说是容嬷嬷亲自带进门来的……。”
    “嗯,我知道,容嬷嬷就是想把天下所有漂亮女人都塞给她的少爷,然后每个女人都给他生十七八个孩子,这主动送上门来的她怎么可能不要。”
    “夫人也答应留下她了,听说待遇跟我们一样……。”
    “嗯,我知道,夫人出身大户人家,她受到的教育就是……”
    “琳琳!”赵珊略带愤怒的打断妹妹:“你怎么一点都不关心这事!?”
    赵琳无奈的放下手中的笔记本,苦笑着说:“我们关心这个有什么用?你没看到夫人都没有多说什么吗?夫君现在是什么身份?他身边女人多些本就是很正常的好吧,实际上,他现在才收第四个才是奇怪的事。”
    “呜……,现在觉得若我们只是一个普通人家就好了。”赵珊哭丧着脸说道:“就我们夫妻在一起,没有别人……”
    “噗……哈哈哈,姐姐你发什么傻?”赵琳满不在乎的笑道:“普通人家?若是普通人家,咱们早就被鞑子折磨死了!”
    “呜……”
    “别想了,哭哭啼啼没有出息。”赵琳又一次拿起自己装订的笔记本,开始在上面写写画画:“他今后一定还会收别的女人,收一个你伤心一次,只会让人对你越来越生厌。你也有工作不是吗?好好想象你能为你夫君的事业提供些什么帮助吧。”
    “娘,娘!”
    一个五岁左右的小男孩横冲直撞的跑进屋,身后还跟着几个大呼小叫的太监。
    那熊孩子冲着赵珊大声喊着:
    “娘,爹回来了,我要去骑马!”
    没人知道他爹回家和要去骑马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不过孩子想要表达的意思倒是清晰明了。
    “不行,不准。”赵珊的回答同样明确。
    于是熊孩子开始瘪嘴,准备用哭声抗议母亲的暴政。
    “让他去吧,姐姐。”赵琳劝道:“现在还是乱世,男孩子学骑马不算坏事。”
    “那多危险啊!他还小!”
    “又不会让他骑战马,骑小马驹没什么危险的,何况还有军马场的鞑子奴隶照看,他们知道若是摔了司令的长子会有什么后果。”
    赵琳对着熊孩子轻轻一挥手,那小家伙立刻欢呼雀跃着转身跑出门去:“骑马去喽~~~,骑马去喽~~~!”
    其实,按封建道德观,妾室的子女应该认大妇为母亲。
    不过徐家的情况略微特殊,文月抵达齐省这还不到半年,已经记事的孩子不可能把她当母亲看待,文月也没有专门强调自己的这个权利。
    因此,徐世杨的庶长子徐代灼现在仍然可以称呼亲生母亲赵珊为“娘”,他对文月的称呼则是较为正式的“母亲”,对赵珊是“二娘”。
    不过,徐家代字辈的孩子,包括赵琳刚刚诞下的庶次子以及赵珊今后的孩子在内,恐怕也只有这小家伙有这种权利了。
    “我们的地位低,今后连听亲生孩子叫娘的权利都没有了。”
    “那不一定。”赵琳瞥了姐姐一眼,平静的说道:“不过说起地位低,我们都有自己的工作,若是能做的好了,你有了自己的事业,别人是压不住你的,正妻也不见得就能行。”
    ……
    “嗯?横波姑娘?你怎么来了?”
    后院中,风尘仆仆的徐世杨对只在几年前见过几面的美女主动来投靠自己感到有些惊讶。
    “唉~~~。”
    横波轻轻叹息一下,声音甜的让徐世杨都感到有些酥麻:
    “小将军不来找我,我只好主动来找你了。”
    “小将军不会不要我吧?”
    在这样的尤物面前,狠心的话还真有点难说出口。
    不过徐世杨真的很累了,他没时间跟个名姬玩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
    “愿意留下就留下吧。”
    徐世杨摇摇头:
    “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不论是家庭方面的(毕竟他已经是三个女人的丈夫和两个孩子的爸爸了)还是工作方面的(这方面的事永远都做不完)。
    “怎么感觉小将军好像不怎么欢迎我的样子?”
    横波笑着问:
    “我现在可以姓徐吗?”
    按她自己的说法,为了表示跟以往的生活决裂,现在的姬女都是没有姓的,只有赎身嫁人之后,才会冠以夫姓。
    这暗示已经算的上明示了。
    “恢复本性吧,叫顾横波挺好听的。”徐世杨问:“我个人不喜欢女人嫁人后冠夫姓。”
    “你怎么知道我以前姓顾?”
    “啊哈,没啥,你以前跟我提起过……。”徐世杨突然感觉有点尴尬,他笑着问:“我这边倒是想起一点别的问题,我听章兄说横波姑娘歌舞双绝?”
    顾横波笑了一下,并未继续追问姓的问题,不过她记得很清楚,自己并未对任何人说过以前姓什么。
    “小成而已,不足挂齿,老爷现在想看吗?”她故意改了称呼,把自己放在婢子的地位上称呼徐世杨。
    “不要叫我老爷,我现在也没空看什么歌舞。”徐世杨解释道:“不过我这里有面向部队和普通民众的宣传队,既然姑娘是歌舞方面的大家,我想不如你去负责吧。”
    对这一点,顾横波倒是有点惊讶。
    现今这个世界上,对主动的美女毫不心动的成功男人可能并不少见,但若是让身边的女人去抛头露面,就十分稀罕了。
    “我是要去主持戏班子,还是直接上台表演?”
    “你首先应该做的是学习。”徐世杨解释道:“我要你去主持工作,是因为你在这方面有最好的基础,我手下其他人学习都很难跟得上你的艺术水平。”
    “但你以前学的那些东西在这里没用,你得想办法转型。”
    “我需要的是,你得通过歌舞、戏剧或别的什么艺术表现形式,告诉我的民众,他们应该干什么,他们的工作对这个国家民族和他们自己人生的意义,告诉他们我们这里相对其他地方是多么美好。”
    简单来说,就是对内的宣传战。
    “你以前那些咿咿呀呀软绵绵的东西尽量忘掉吧,你先去地方上调研一下,以你专业人士的目光仔细看看,想想,农民、工人、士兵喜欢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让他们明白我们齐省的好,以及敌人的坏。”
    人民有娱乐的需求,如何通过娱乐向人民输灌自己的理念,这就是徐世杨对顾横波的要求。

第349章 屯垦村
    权利是最好的兴奋剂。
    当一个男人掌握巨大的权利时,工作对他来说就不再是负担,相反,他会非常喜欢工作。
    徐世杨现在就是这种情况。
    他难得给自己放了个假,但却只在登州的家里呆了三天。
    这三天他基本都跟妻妾孩子们在一起,偶尔考校一下长子的功课,勉励他一番,自己教给他一些后世才有的小游戏,还要嘱咐赵珊赵琳以及奶妈和留用的太监等人,一定要注意多锻炼,不要总待在家里。
    三天之后,徐世杨离开家,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按照他的设想,因为快要进入秋收,今年的战争已经趋向于结束——收割对鞑子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双方都不会在这时发动进攻。
    重新开始与鞑子武装接触,应该是冬天,长生岛那边海面结冰之后,准备防止鞑子反攻。
    因此徐世杨觉得自己大概有几个月时间安排一下后方的工作。
    他决定利用这些时间,亲自对齐省进行一次全省巡查,趁着自己的领地面积还小,检查一下自己政策的执行情况和领地内各产业数据的准确性。
    这次出动,由徐睦河牵头,徐世杨和章明义两人共同主持,全齐省的文官阶层都要参加。
    年初的时候徐世杨曾经给各地专门印制了一套表格,要求都督府下属各地方官员在年底的时候按表格严格填写,汇总上报各地产业数据。
    这份表格包括工业、农业、商业、人口以及各方面的增长率等等数据,虽然今年是第一次上报,而且数据方面缺乏统一换算(很多东西不能用如今齐省发行的粮票计算产值),因而这数字会显得十分繁杂。
    但这种工作对明确大都督府以前的工作成绩是十分有利的,以往,合格的封建政权也会做类似的工作(最著名的就是检地,就是类似的统计工作),所得到的数据方面同样与实际情况有着巨大差异,但这种工作同样十分重要。
    为了尽可能多的了解领地内的实际情况,徐世杨的这次出行,路线预订是:从登州出发,沿途经过莱州、青州、泉城,然后前往兖州、莒州、胶州、莱阳返回登州。
    整个行程相当于围着都督府领地转了一个大圈,预计需要花费4到5个月时间。
    与徐世杨同行者,包括随军转运使章明义,自己的妻子文月以及现在还没有正式身份的顾横波。
    两个女人来齐省的时间都不长,但她们都被徐世杨安排了工作,他希望她们能趁此机会好好了解一下齐省的运行机制,回来后能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至于赵珊赵琳姐妹,这次就没法跟着出行了。
    因为后者刚刚产子,身体还有些虚弱,不宜长途跋涉,何况还有两个孩子需要照顾。
    章明义对徐世杨出远门视察领地还要带着女人有些不满,特别顾横波还是花魁出身。
    他认为这是过份好色的标志——就算不是,也会被别人非议,对名声不是好事。
    不过他名义上只是转运使,就算真是监军,也没法控制将领出行带不带女人。
    好在,徐世杨确实没有玩物丧志的意思,他需要文月、顾横波在场的时候,谈的也确实都是工作。
    ……
    齐省都督府的领地,大致范围是原齐省境内的黄河/大运河以西全部领地以及苏北的少数土地。
    在这个范围内,都督府按100到200户为一个屯垦村的标配(基本相当于以前的坞堡),让原齐省居民与外来流民混居,然后划定一个大致的范围让这些屯垦村在各地开荒。
    这种做法,在强盛的王朝时期,大致是边境开拓的驻屯行政单位——以最低一百户人家计算,可以凑出100到300左右的壮丁,给他们基础武装,屯垦村就有能力抵御盗贼或大型野兽的骚扰。
    齐省现在依旧是一片萧条状态,荒芜的土地之多,跟强盛的封建王朝边境其实也没差多少,野兽和盗贼余孽照旧横行,因此都督府就按照边境开拓的经验组建下属最基本的行政单位。
    实际上,这种单位也是前世明朝北方卫所制度的基础,满清的牛录制度也是基于此编制的。
    略有不同的是,都督府下属的屯垦村更多的行政单位,而军事色彩比较淡薄。
    村中公推出来的村长并不具备军事指挥能力,而是以能带领大家开荒种地,生产发展的人为主。
    不过,既然是屯垦村,就不可能没有武装。
    按都督府和总参谋部的要求,所有屯垦村应该至少按照每户出一丁为标准,组建民兵部队。
    民兵有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或水利工作的要求,战时徐世杨也会临时抽调民兵组成辅兵部队帮助新军作战。
    此外,徐世杨发现,有了基本编制,半强迫半引诱民兵参加夜校扫盲工作,也比面对一盘散沙的自耕农容易许多。
    ……
    “徐兄似乎特别喜欢,嗯,集体?”
    离开登州府不久,仅仅看过两个县,尚未抵达莱州的时候,章明义就发现这一点了。
    徐世杨这个人,特别喜欢集体:集体劳作、集体工作、集体扫盲等等等等。
    他甚至还在鼓励同一个屯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