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他的想法有些与众不同呢。”
“呵呵,姐姐是不是心动了?前几天容嬷嬷找你说了些什么?是不是替他说媒来了?”
“琳琳,我们不是堡主家的小姐了,哪用得着说什么媒?”
“……。”
“我呀,只能做个妾了呢。”
“姐姐……。”
“什么?”
“我会保护你的!”
……
鞑子出征喜欢选在秋高马肥的季节,而汉人豪强打仗一般是秋收过后。
时间不同,但原因是一样的——方便后勤。
秋收之后,坞堡民兵才有余粮出外打仗,才有余粮搞一些战前训练,也不用担心战事耽误田里的活儿。
如果是别的季节,繁重的农活足以耗光所有人的体力,谁还有心情去打仗?
这也是坞堡与土匪的区别——只要目标合适,坞堡也会抢劫,但他们的主要经济支柱仍然是农业生产。
而土匪相反,虽然他们在山上也有一些农田,但他们主要依赖抢劫维持生活。
土匪不会刻意选择秋收之后打仗,他们不像坞堡民那样在乎是否耽误农活。
好在,之前徐家一直与浮来山维持着表面上的和平,等到徐家下定决心开打的时候,属于坞堡民兵的时间窗口已经到了。
像徐世杨这样粮食留存多的,甚至可以在战前维持每日一训的高标准。
上一辈子,徐世杨曾经看过一些戚大帅的书,对鸳鸯阵这类适合小规模战斗的阵型推崇备至,但实际应用,现在还不成熟——坞堡民兵本质上就是一帮农民,无论是武器还是技战术,都不足以支撑任何复杂战阵。
因此,徐世杨干脆简化战法,试图用最简单的办法解决问题。
按照他的设想,如果浮来山土匪下山野战,那么十五屯的战术就是用木枪抵住对方老匪的突击,以木炮、火门枪和弓箭手1到2轮火力打击,削弱对方的战斗力,然后投入镰刀斧头兵掩杀。
如果对方死守城墙,那简直再好不过,他可以用简易盾车掩护少数勇士,用火药爆破对方寨墙,等到土匪的土墙被火药炸上天,不信那些乌合之众还有抵抗决心!
因此,十五屯的战兵队,只需要训练两种战术第一,长枪兵训练以密集队形抵挡积年老匪的突击。
第二,镰刀斧头兵训练5人规模的小规模群架,啊不,是小规模白刃战的能力。
标准的乌合之众,好在用来对付同样乌合之众的土匪没什么问题。
第40章 午夜故事会
十一月初三
徐世杨亲自带队,15屯270人的“大军”浩浩荡荡前往1屯与徐家其他部队汇合。
此时他骑在鞑子的战马上,身穿女真谋克级别的亮银色铁札甲;腰里挂着虎牙大刀;鞍背上有一副鞑子的战弓,一副箭插,里面装着10支重箭和10支轻箭,此外还有一柄马刀和一面圆盾。
这不是民兵的简易木盾,而是背面有铁条加固,正面覆盖两层牛皮的真正盾牌。
这一套耀眼的装备,加上徐世杨魁梧的身材,搁在这世上哪一伙势力手中,都能得到一个“精锐”的评价。
果然不出所料,他这身烧包的装备,一露面,就引发聚集在1屯附近的其他坞堡民兵极大的关注。
“这人是谁?”有年轻的堡民问。
“咱十五屯的堡主,徐世杨徐大人!”一个2屯曾经见过徐世杨的老堡民啧啧赞道“果然,不愧是能杀鞑子的莒州雏虎!看这样子就知道,绝对有万夫不当之勇!”
听起来,这老堡民还读过一些书呢。
“哇……,好厉害!”
人群中发出阵阵混杂着羡慕、惊讶、欣喜等等情绪的赞叹声。
“哈哈,三弟,好威风啊!”徐世松站在宗祠大门前,大声笑道“你这一身铁甲,怕是站在那里让土匪打,他们也打不穿吧!”
“大哥要是喜欢,等下次鞑子再来的时候,小弟再抢一副送你!”
“哈哈哈,这话不对,下次三弟如果再去打鞑子,可要记得叫上为兄,到时候我自己去抢一副!”
徐世杨的装备,真是羡煞徐世松了,这会宗祠前面的小广场上,来自15个坞堡的近4000民兵,都在看着两人,这让他突然产生一种豪情,仿佛鞑子确实没有那么可怕,他们的装备,如果自己想要,也是手到擒来一样。
“好,那就这样说定了!”徐世杨就喜欢听这种豪言壮语,他也不管对方这是不是大话,只是一口答应下来“下次鞑子再来,咱们兄弟一同杀敌报国!”
……
这次出兵,徐家可谓倾巢出动,15个坞堡一共凑了3900多人,比徐世杨当初预计的还要多出好几百。
光各个坞堡牵出来用以运送粮草的马骡大车就有上百辆。
汉人出动这样的大军,恐怕是建兴年以来,齐省大地上的头一遭了。
1屯没有那么多空余屋子,因此其他坞堡来的民兵,只能围着1屯的土墙休息,好在大家都有在外露宿的经验,1屯了充足的柴草。
喝一碗加了少许盐巴和野菜的粟米粥,点起篝火,再在地上铺一层厚厚的干草,人睡在上面非常舒服。
这个时候,自然也不会有不开眼的野兽袭击几千人组成的队伍,因此,安全还是有保障的。
第一屯里面有徐世杨住宿的地方,但这一次,他没有住进去,而是选择跟十五屯的民兵一起野营。
人类军事史上,大多数时候,军官在生活待遇上都会搞特殊化,甚至在普通士兵眼里,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事。
不过,仅有的贯彻几个官兵平等的特殊例子,每一个都能发挥出令人无法直视的强大战斗力。
徐世杨现在无法给部队精良的装备、完善的训练和充足的补给,因此只能在这种边边角角的问题上加以弥补。
傍晚吃饭的时候,他坐在一个篝火堆旁边,给一大帮围过来的民兵讲故事。
当然不是什么白雪公主之类哄女孩子的玩意,而是取材自系统科技,经过徐世杨改编,大体符合本时代风格的荤段子。
大家都是俗人,一帮民兵很快被逗得前仰后合,甚至有人笑的肚子都疼了。
到最后,徐世杨身边乌泱泱的围了好几百人,那嘈杂的景象,他都怀疑后面的伙计们能不能听清他在说些什么。
趁这个机会,徐世杨又开始不动声色的在荤段子中插播yy片段,基本都是些嘲笑鞑子的小故事,取材自另一个世界的某点。
什么汉家儿郎天下无敌,漂亮的鞑子小姑娘争先恐后的投怀送抱,然后来上一段汉男鞑女如何敦伦的404片段,期间还要增添一些母女、姐妹之类的调味料。
徐世杨一口气讲了半个多时辰,听得男兵们热血沸腾,很多人甚至已经开始畅想何时能去鞑子的领土上看看,那些鞑子婆娘是否真的如此“热情”。
这种情绪当然不可能长久,再遇到鞑子兵他们仍然会两腿发软直打哆嗦,不过徐世杨的目的也只是给他们埋下一颗种子,他还年轻,有足够的时间等待种子生根发芽。
“行了,明天还有誓师大会,然后就要出兵,大家早点回去休息吧!”
徐世杨果断结束了这次午夜故事会,大声对意犹未尽的民兵们说道
“想听的话,等咱们拿下浮来山,老子再给你们讲。”
等众人散去,他又悄悄对亲兵队的孩子们吩咐道“今晚给医疗队上双岗,谁敢越线直接砍了!”
“是。”老实本分的徐大认真的回答。
……
这个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很慢。
特别是江北这边,内陆坞堡之间的主要交流几乎完全基于每年一次的集市。
因此,之前浮来山的几位当家只晓得今年鞑子的劫掠结束的特别早,至于原因,则是不知道。
等到徐家的集市也匆匆结束,一大堆消息通过别家的坞堡或山寨,一起涌上浮来山,几位当家才得知,原来是徐家把鞑子打退了。
与此同时,自家三掌柜下山换盐,被徐家砍了的消息也一起跟着上了山。
过了没几天,徐家正在集结队伍,明显准备有所行动的消息也来了。
“这徐家是要跟我们翻脸呐!”
四头领燕顺站在定林寺大雄宝殿中央,大声叫道
“他们杀了老三!这是又要攻打山门啊!咱们可不能忍!”
“四哥说得对!”体形矮胖的王英也跳了出来“这徐家是欺到我浮来山头上来了,要是不把他们打回去,今后山下的坞堡怎么看咱们兄弟?恐怕一个个都不会按时交粮食袄衣了!”
燕顺、王英与那脑袋挂在徐家坞堡墙上的郑天寿是一同落得草,互相之间的关系比另外两位头领亲密不少,因此,他们两个也是最想报复徐家的浮来山掌柜。
第41章 矛盾
“徐家的人多。”坐在上首中间位置的罗道人眯着眼,思索着说“听说,这次他们凑了近万人,不可力敌啊。”
徐家实际出兵不到4000,但为了震慑敌人和其他势力,对外宣传是一万人。
“掌柜的,徐家上哪去找近万人?”燕顺急道“我看那只是徐家放出来吓唬我等的假消息,他家能有五千人就不错了,这些读书人就是蔫坏!”
“五千人也不少了,咱们山上一共才两千五百丁壮,只有他们一半。”二当家刘高接着说道“我看,还是守好寨门即可。等到他们退兵,咱们到明年春耕的时候再下山,这才是必胜之法。”
“对,老四老五,你们不必急于一时。”罗道人附和着二当家的意见“不论是五千人还是一万人,出动这么多兵,徐家的粮草必然不多,咱们只要守个3、5天,徐家必然退兵!”
“可是,若那徐家全力攻打一个山寨,咱们怎么办?”
这才是燕顺王英想要主动出击的原因。
浮来山上一共2500土匪,分成五个山寨,罗道人的山寨有800土匪壮丁,燕顺有500,其他三个山寨都只有400壮丁。
瓜分了郑天寿的人口后,燕顺王英的山寨中,兵力增加到500人,平时这也就足够了,但此次,如果他们还是分别防守自己的山寨,那就是以1打10的悬殊差距,这种情况下,寨墙可不是那么可靠。
何况,徐家手中有一些浮来山的俘虏,可以用来带路。另外他们本来就有人对浮来山的道路很熟悉,连熟悉地理的优势都指望不上。
燕顺王英觉得,如果大家真的各自回家防守各自山寨,大概率确实如罗道人和刘高所言,徐家围攻个3、5天,就因为粮草不济而撤退。
但在此之前,徐家打破1、2个寨子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哪怕只打破一个,也只能是他俩中的某个倒霉蛋。
土匪就是这样,如果说豪强至少还有血缘关系为纽带,缓和各势力之间矛盾的话,匪首之间的利益纠葛和对立,只会更加难以调和。
那些真信江湖义气的傻瓜,有一个算一个,现在坟头的草都比人高了,嗯,也不对,恐怕绝大多数连个坟头都没有。
“如果老四老五你们怕徐家集中攻打一个山寨,那倒不如你们先搬到俺这里来好了。”
二掌柜刘高阴恻恻的说
“咱们集中防守两个山寨,那徐家最多烧两个空寨子,等他们退了你们再回去。”
听到这话,燕顺王英的脸色都变了。
郑天寿一死,他的山寨、部下和财产就被另外四位掌柜的瓜分,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
他们两个跑到罗道人和刘高的寨子里求庇护,就算不被吞并,也肯定会被扒一层皮。
然后,重建山寨还需要钱,恢复实力都不知道得等到何时,更别说有机会扩充力量。
如果他们答应下来,两个人将失去赶上罗道人与刘高的机会,永远被大掌柜和二掌柜压在下面。
“大掌柜,你真不同意野战?”燕顺语气冰冷的说“伤了咱兄弟们的心,可就补不回来了!”
“补不回来你又想怎样?”刘高语气冰冷的说“难道你还想投了那徐家不成?”
“未必不可!”矮壮的王英猛然跳起来“想吞下咱们兄弟的财产?也得看你刘高有没有这个胃口!俺们投了徐家一起打山门,你刘高第一个死!”
“那我现在就要你的命!”刘高蹡的一声拔出佩剑,两人属下的积年老匪也各自刀兵出鞘。
“住手!都住手!”
眼看一场火并就要爆发,罗道长不得不站出来缓和局面
“都是自家兄弟,闹将起来平白让那徐家看了笑话!”
“看笑话总比被别人铲了强。”燕顺摊牌道“大掌柜,俺话搁在这,要不然咱们一起去跟徐家干了,要不然,俺们兄弟可要自谋生路了!”
……
出兵是个很麻烦的工作。
特别是徐家其实没人有指挥数千大军向一个目标前进的经验,因此,不管事先再怎么准备,设想的再多,部队还是走成了一个一字长蛇阵。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最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