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朝廷不同意怎么办?”
“管那么多做什么?”徐世杨冷笑一声“复燕云辽东者皆可为王,父亲是大都督,我不过是属下,收复燕云应该算作大都督府的功劳,要封王就封大都督,哪有越过首领只封下属的?”
徐世杨想了想,又说道“还有,一个王也就够了,齐王、燕王都行,辽东这不是还没完全收复吗?”
齐省目前的经济已经逐渐能够自给了,收复冀省和辽南之后,只要安心发展几年,经济情况只会越来越好。
目前的大都督府其实已经不需要朝廷每年的援助和军饷当然有更好),徐世杨认为,齐省目前只需要朝廷对大都督府的权利进行背书,不要让他在对付鞑子的时候还要担心来自后方朝廷的威胁,这就够了。
封王就是这样的背书,但齐省本身必须严词拒绝朝廷的挑拨离间——目前江北只需要一个王,而且这位王是且只能是徐睦河。
“如果父亲还不放心,您现在就开始改大都督府为齐王府吧。”徐世杨笑着说“就算最后朝廷不同意,咱们也改,正好警告天子和江南的诸位大人,以后少玩这种小伎俩,徒惹人笑话。”
“那是挑衅朝廷权威。”徐睦江不安的问“咱家现在有这种实力?”
“正好,父亲和大伯都在,我先把今后的布置和计划给两位通个气。”
徐睦河身为大都督,还兼管齐省户部、吏部,徐世杨掌管兵部、工部,徐睦江管礼部,除了管刑部的章明义不在外,三个徐家人掌管六部之五,已经足以决定齐省的大部分大事了。
先说说目前齐省的国力状况
领土上已经相当于三省之地,另有一个高丽作为附属。
人口上,齐省在开始扩张之前有150万在册平民以上人口,庶民十万,奴隶三十万。
沿大运河抵达燕京后,大运河两岸的运河坞堡人口大多被收入囊中,加上冀省其他地方获得的人口,目前的统计大约有三十万人。
按照户部的估计,冀省虽然残破的厉害,但真要仔细搜罗,大概还能找出五十万以上的人口,只是获得这些人口还需要很长时间,至少把冀省的生产恢复一些,再把土匪剿灭大半之后,这些躲起来的隐户才能变成齐省的在册人口。
一年时间,徐世杨打算花费一年时间,把冀省可能存在的八十万人口全部吞下,再从其他敌方移民一些人口,让冀省恢复到一百万人。
除了冀省新领土之外,都督府还有三个重要的人口进项
其一是江北流民。
屡次战胜鞑子后,江北的安全局势实际上已经改善不少,特别是都督府的势力范围,在前往江南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都督府自然也成为流民求活的迁徙方向。
如今,户部统计,每个月大概还有五千左右的流民投效。
其二来自江南朝廷新开拓的江淮——荆湖地区。
特别是荆湖的徐世柳,齐省开拓的同时,徐世柳领荆湖军剿灭荆湖洞蛮,斩首三万,获人口二十万,在数千里土地上改土归流。
这军事动作会得到朝廷什么评价暂且不谈,徐世柳手中多了许多洞蛮人口却是事实,而且他也用不了这么多人口。
于是徐世柳悄悄联系大都督徐睦河和徐世杨,用其中十万洞蛮人口交换齐省的武器。
徐睦河已经许给自己这个儿子五千件胸甲、五千条火枪、五十门神机炮。
徐世杨对此也没有过于反对,只是把徐睦河计划中的火绳枪换成更容易生产的鸟枪。
最后一项人口来源是齐省自己的生育。
都督府控制最早的青州一代,如今已经和平了五年多了。
黄河以北的齐省其他地区,也已经获得了3到5年的休养生息时间。
再加上大都督府对人口的重视,一直鼓励生育徐睦河甚至还颁发过“英雄母亲”奖),结合从高丽、辽东等地获得的大量廉价女性资源,齐省生育率一直相对较高。
户部统计,最近五年,不计算从外地直接获得的人口,齐省原本人口的生育率维持在611左右参考tg19501955的生育率)。
这些孩子暂时还没法参加生产生活,不过这些出生在都督府羽翼庇护之下的孩子们,将来一定会成为都督府所能依仗的核心!
第435章 兵役制度
结合以上各种人口来源,根据户部统计,至隆道三年年底,大都督府辖下实际在册人口是
平民以上,二百万人略不到;
庶民,包含刚刚由奴隶提升而来的部分和高丽那边专门跑来投效的人,合计约二十万人。
奴隶,包括从辽东新抓来的各种鞑子和徐世柳送来的荆湖洞蛮,共四十万人。
各阶级总人口二百六十万。
齐、冀两省历来都是华夏的人口大省,现在人口一共才有二百六十万,即使加上冀省那些还没编户齐民的人口,也不会超过三百万,由此可见之前江北疲敝到了什么地步。
不过对于都督府来说,这个人口养活十万常备军并无任何问题——不超过总人口的百分之四,对一个逐渐近代化的政权来说,对国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不大。
也就是说,齐军常备兵力可以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两倍半。
具体的扩军计划是
新军现有十个旅扩编为师级单位,每个师下设两个旅,每个旅仍是原有编制三千人。
除两个旅之外,每个师编入一个包含师属参谋机构、警卫单位、信号单位含旗鼓手和传令兵)、炊事单位、医疗单位的师部,一个师属十斤野战炮营;一个宪兵连以及一个工兵连。
每个步兵师编制七千人,48门四斤到十斤的野战炮。
骑兵方面,人马具甲的胸甲骑兵维持十个连编制,但猎骑兵和龙骑兵分别增加到三十个连,另有飞行炮兵十个连,总计八十个独立骑兵连,八千人。
炮兵方面,陆军维持一个攻城重炮营的单独编制,同时组建八个直属于新军司令部的独立炮兵连,每个连装备8门新生产的六斤青铜炮。
徐世杨的中军卫队正式命名为直卫军,编制六个步兵连、两个炮兵连和两个轻骑兵连。
正式的新军野战部队编制八万人,此外照例还有蓝军旅和陷阵旅两个冷兵器为主的部队,这两个旅扩充到各三千人。
陆军新兵训练营制度取消,以后征募进陆军的新兵,一律由各接收单位进行新兵训练。
这样的话,齐军陆军总兵力可以达到八万六千人。
海军方面,旅顺和登州等几个造船厂开始尝试建造新式风帆战舰。
这种船完全是按照徐世杨的要求设计的
船只整体与传统中式帆船大相径庭,却比较接近西方近代快速帆船,但与早期西方战舰不同,这种新式船型没有艏艉楼,甲板建筑十分简洁,重心很低。
长宽比超过4比1,双桅杆,排水量在两百吨上下,大致与中号福船相当,但航速更快,转向更加灵敏。
这种船是专用战舰,甲板之下有一层炮舱,装备8门10斤加农炮,甲板上另外安装8门神机炮用以反接舷。
每艘新式战舰配备80名船员,第一期一共建造10艘。
加上原有的海军舰船,海军陆战队和海军重炮兵部队,齐军海军总兵力将扩大到八千人。
海陆军之外,徐世杨计划建立直接隶属于兵部的军校。
军校制度以少年兵学校、海陆军专科学校和海陆军大学组成。
少年兵学校的生员以战争中失去父母的孤儿为主,以少数志愿入学的孩子为辅,男女不限,只要是汉人就可以入学,本质上既是少年军校又兼具孤儿院性质。
这种学校的性质比较接近另一个位面红毛子创始人之一,“钢铁的费利克斯”所推行的孤儿院制度,徐世杨既是学员们的养父也是他们的导师,将来这些学校出来的学生必将成为徐世杨最坚定的支持者。
海陆军专科学校则是专业性更强的军事院校,目前陆军专科学校将包括工兵科、炮兵科、骑兵科和步兵科,海军则是航海和舰船技术两个科目。
学员主要来自有一定军事基础的老兵,以及社会上在新式学校包括少年兵学校)中学习成绩较好的报名者。
毕业后他们将以中下级军官或军士的身份进入相应的单位服役。
海陆军大学将是齐军最高军事院校,以培养海陆军高级军官为主,学员主要以专科学校中成绩较好者或现役中下级军官再深造为主,这里的学员毕业后就能获得较高级别的军衔。
这样的话,齐军现役总兵力将达到九万四千人,军事院校学员另算。
兵役制度上,徐世杨打算大致抄袭前世的普鲁士,要求齐省所有18岁以上男性平民、公民都要服兵役,专业士官级别以下所有士兵服役期为五年,五年之后退役转为预备役,直到45岁为止。
女性则实行志愿兵役制,18岁以上成年女性可以志愿参军,服役期同样为五年,服过兵役的女性也会转为预备役。
转为预备役的老兵由兵部安排退役后的工作——如果不想回家种地的话,他们将成为都督府辖下基层官吏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个兵役制度最令大都督感到不安的是五年退役制度——新军成立已经六年了!
也就是说,在扩军的同时,理论上还有很多老兵已经到达服役年限,可以退役了!
徐世杨当然也想到这一点,不过他有暂时避开这个问题的办法,那就是提升五年服役期满的士兵的军衔。
五、六年前的野战军规模不过几千人,已经有一部分牺牲,也有一些伤残退役者,其他老兵服役这么长时间,总能积攒一些功绩,趁着大扩军的机会提升他们的军衔,让他们延期推移并不过分。
如果有些人受够了战争生活,宁愿不提升也要退役,那么也没必要伤他们的心,这种人肯定不多,退役就退役吧。
何况,这些人还能向世人证明大都督府说到做到的诚信——在争天下的时候,允许有战斗力的老兵光荣退役回家过平稳日子,这种政策旷古未有。
兵制问题就这样定下来了,徐世杨提交这个建议的时候,就已经在兵部达成一致,以他的地位,得到大都督的支持就可以直接实施了。
只是徐世杨还是打算在今年的大都督府例会上专门提出这份报告,并争取尽可能多的与会代表支持——这即是一种程序正义,也是必须的过程。
因为兵役制度涉及到齐省的方方面面,需要大多数人的鼎力配合才能顺利推行下去。
何况,部队不是扩招之后就能成型的,除了兵力之外,还要涉及更令人头疼的军费问题。
第436章 收支1
之前,齐省海陆新军共有4万人,军费和额外列支的战争耗费折合4亿斤粮食。
新军事制度执行后,士兵待遇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预备役人员也能获得一定经济上的优惠,还有三级军校体系以及海陆军装备费用,这都是要花钱的。
因此,隆道四年兵部预算至少需要12亿斤,如果加上肯定会有的战争费用,估计将达到13亿斤以上。
另一个暴涨的开支是官吏俸禄。
政权逐渐稳定下来后,齐王府下辖的地区正在逐渐重构各级官吏,以往都督府时代一人多职只领一份俸禄的现象正在逐渐消失,对应六部的地方政府架构还在不断增添公务人员——吏部的人员扩充比例甚至比兵部还要大。
况且齐王也得考虑高薪养廉以及高待遇招揽人才的问题。
因此,兼官吏部的齐王向徐世杨透露,在隆道四年,吏部预算将达到6亿斤粮——是隆道三年的三倍,唯一的好处是不像兵部那样还要额外编制战争预算。
户部的经费主要来自几个方面:第一:对新开拓土地上的移民发放贷款;第二:在冀省、辽南两地修耸水利设施的经费;第三:投资新的工厂和矿山;第四:对招揽的流民发放救济并提供初期口粮、牲畜和农具租赁等费用。
还有一个第五:齐王府本身的花费也不是小数目。
五项加起来预算是4亿斤,其中工厂、矿山、水利等部分由工部联合承担。
礼部的主要经费是教育方面,虽然兵部下属的军校承担了大部分孤儿的教育问题,但徐世杨一直强调的工农夜校、农闲扫盲班等等也需要投资,这方面经费2亿斤是不算多的。
刑部本身并不需要大量预算,但以上经费加起来,即使不出任何意外,不超出年初预算,也需要24到25亿斤粮。
这个数字大概是隆道二年实际耗费的三倍半,是隆道三年的两倍左右。
收入方面,根据徐睦河的说法,齐省目前拥有应税耕地2200万亩,辽南有600万亩(以上包含农业公司直辖的土地),隆道三年的夏秋两税9。8亿斤(平均每亩35斤)。
户部方面希望在隆道四年,把应税耕地发展到齐省2500万亩;辽南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