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此时金军已经取得了胜利,只是女真人没有得饶人处且饶人的习惯。
完颜宗干命令用蒙兀人留下的马桩子骑兵疲惫不堪的战马,然后七千骑兵再接再厉,向更靠北一些的柳条寨附近的蒙兀北路军发动强攻。
蒙兀北路军统帅留在身边的部队有七千多人,但是他已经从慌不择路的溃兵那里得到了南路军和中路军都已经崩溃的消息,于是他赶紧下令部队集结。
只是,分散出去劫掠的骑兵队伍不是那么容易回收的,于是蒙兀统帅做了一个足以让他后悔终生的决定——在柳条寨附近停留一夜,等待更多部队前来汇合。
九月二十八清晨,天降大雾,完颜宗干下令全军下马,步行对蒙兀北路军发起攻击。
蒙兀统帅完全没有意料到敌人居然来的这么快,混乱中他们也看不清到底来了多少女真人,于是蒙兀北路军主帅继续犯错,他居然下令那些蒙兀牧民坚守阵地!
这给了金军太多的时间,大雾消散之后,完颜宗望、完颜宗弼率领两万金军赶到战场,完成了对整个北路蒙军的合围!
又过了两个时辰,金军调来重兵旅的大炮,彻底解决了战斗。
至此,金蒙辽阳之战,金军取得了彻底的胜利。
三路入侵蒙军全部被击溃,之后三天,金军对分散劫掠的小股蒙军发起不断追剿,直至他们全部被消灭或赶出金国控制区为止。
这次战役,金国付出了辽、沈、海以西所有土地都被蒙兀人抢成一片白地的代价,斩杀蒙兀轻骑超过八千人,俘虏一万五千,另外缴获多达四万匹马!
蒙兀人的马匹数量还是多,一人双马是普遍现象,一人三马也不算夸张,因此金军连续缴获三路蒙军的马桩子,可谓发了大财。
因为女真人的马匹拥有量只是比齐军高而已,三万女真有马的人也不过一半,这五万匹马的到来,相当于把金国战马拥有量增加两倍之多!
甚至可以说,金军的战马拥有量比他们的士兵人数都多了!
还有那一万五千蒙兀俘虏,对缺乏人力的金国来说也是难得的补充。
兴奋中的女真勃极烈们决定,这些上好的丁口分给三个太子各四千,完颜宗翰拿走剩下的三千。
勃极烈们美滋滋的畅想,在未来一年内,把这些蒙兀丁口转化为自己的战斗力,这样大金国有战斗力的部队就能扩充到五万五千人以上。
对于最近几年一直在不可逆的损失主力部队的女真人来说,这还是第一次这么有效的扩充自己的队伍。
真是个令人欣慰的好消息。
当然,这次战争,阿哈奴隶组成的重兵旅表现十分亮眼,战后完颜宗弼信守承诺,赐予所有参战的阿哈落籍开户的权利,并且分了土地和房产——反正金国现在的人口也没法开垦辽中平原上的所有土地。
跟重要的一点是,三位太子勃极烈发现,只要有合适的武器,阿哈奴隶兵也能发挥一定战斗力——至少在防守时如此。
这意味着,金军今后在外面抓获的阿哈奴隶,也能有效转化为金国的军队,而不是只能当做辅兵或壮劳力使用。
完颜宗干、完颜宗望、完颜宗弼他们,觉得自己又找到了让大金国维持霸主地位的机会。
第464章 人口!人口!1
齐蒙暗中配合的秋季攻势此时还未打完,不过出兵较少的齐军得知蒙军已经崩溃后,立刻开始收缩。
南线从盖州出击的齐军骑兵部队在把海州、鞍山之间的大部分鞑子村庄烧成一片白地之后,穿越焦土区,返回盖州。
东线齐军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先后攻占连山关和岫岩城,卡住了这两个重要据点。
就像盖州是辽南丘陵的大门一样,这两地也是辽东原始山林地区通往辽中平原的大门,卡住这两个地方,齐军对辽中平原就具备攻守自如的战略优势。
不过,东线齐军也没有继续扩大战果,负责这个战略方向的冯三虎担心进入辽中平原后会被刚刚得到一定休整的金军伏击,因此取得阶段性成果后,就地转入防御。
金军在打退蒙兀人之后,也开始进入消化战果的状态,他们并未着急再发起对齐军的反攻。
完颜宗弼认为攻城必须准备大量火器,但现在金军准备的木枪木炮已经全都报废了,铜铁制造的金属火炮数量又不足,也没法发射攻城炮弹。
金军打算为明年的战事准备更多火器,因此金军并未尝试收复岫岩和连山关,双方就此“和平”的结束了隆道四年的战事。
……
十月初,远在登州的徐世杨才得知这次秋季攻势的结果:
齐军自己进展还算顺利,但蒙兀人扎扎实实给女真人当了一次运输大队长。
估计,这次女真人的战利品减去损失,他们还算是赚了一大笔。
这真是让人有些沮丧,原本徐世杨以为这样削弱女真鞑子两年,在隆道七年左右就可以彻底消灭女真鞑子了呢。
这样看起来,女真人还能从草原方向获得补充,除非徐世杨付出更多努力,否则辽东方向的战争还有得打。
当然,这也不算太坏,毕竟蒙兀人早晚也是敌人,他们事先被严重削弱,将来齐军进攻草原就更加轻松。
一切的一切,最终还是要取决于齐国自己的基础建设。
时间对徐世杨来说是有利的,因为齐国国力增长比谁都快。
在隆道四年,齐国按计划开拓了辽南和冀省的大量土地,就连齐省也有很多土地得到了开发。
年初计划的4500万亩应税耕地目标,实际上到十月底的时候就已经达成,在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的情况下,齐国农业已经可以开始尝试种植一些经济作物。
特别是徐世杨念兹在兹的棉花,这种作物对齐国开发辽东十分重要,因此新开发的土地中,有高达三百万亩是棉花田。
实际上,如果有更多人口,齐国还能开垦更多土地——按照以前大周黄册的记载,当初仅仅齐省就有八千万亩土地,冀省耕地数目也差不多。
辽南一直没进入大周的控制,没有具体数字,但按照前朝的统计,有充足人口的话,开垦两千万亩并无太大问题。
原本应该有一亿八千万亩的土地,实际只开垦了四千五百万,足以可见齐国的人力缺口到底有多大。
然而遗憾的是,齐国虽然通过各种手段鼓励生育,但人口自然增长比例依旧不能满足徐世杨的期待——在齐国,大量新生儿出生的同时,死亡率也一直让人感到心寒。
实际上,齐国女性安全生育比例只有八成到八成五!
新生儿死亡率居然达到百分之十五到二十,这要是搁在徐世杨来的那个时代,负责接生的医院已经足以堪称杀人魔王了。
然而在这个时代,婴幼儿这种死亡比例其实是非常低的——可能也是世界最低比例。
只是徐世杨完全无法接受这个结果,他十分强硬的要求每年把齐国新生儿死亡比例降低至少百分之一!
为了做到这一点,徐世杨命令以负责妇女工作的文月为首,组成调查工作组,在齐国范围内进行孕期妇女普查工作。
在徐世杨的暗中控制下(他没法亲自去找别人怀孕的老婆搞调查)工作组付出大量时间和劳动成本,最终找出几条新生儿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第一个原因:这个时代,女性育龄非常早,文月抽样调查发现,齐国范围内,女性生育第一个孩子时的平均年龄不高于15岁,越穷的地方这个年龄就越小,最低甚至有12岁的。
这个年纪的女性甚至自己都是个孩子,身体根本没有长开,生育孩子自然是件极其危险的事情,甚至一尸两命都是平常。
而且,在生死线上走过一遭之后,在生活的重压下,大多数女性在育后一个月左右时间内,就要重新开始工作,为此失去生育能力或者留下严重疾病的女性数不胜数。
这简直是用母亲的生命去交换孩子的命!
徐世杨认为这实在太过得不偿失了。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式,除了利用顾横波负责的乡村宣传队大规模下乡宣传“晚育”的好处之外,徐世杨还打算用行政命令干涉民间习俗——趁着现在齐国处在上升期,对基层控制比较严密的机会。
齐国刑部在隆道四年十一月初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妇女权益保障法》,虽然这部法律只保障齐国平民以上阶级的女性,不过对这个冷酷的时代来说,这仍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妇女法规定:平民以上女子16岁之前不准婚配,与16岁以下平民女子发生关系,不管女方是否自愿都以坏人名节的重罪论处——这个罪行在齐国是绞,情节严重者斩。
如果女方真是自愿,那么男方将会被贬为庶民,然后流放到边缘地区。
与之相反,合法年龄处在孕期的妇女将会得到更多经济上的补贴,以避免他们不得不在虚弱期参与重体力劳动。
以往,齐国平民以上女子在生育期可以每天获得一枚禽蛋的营养补充,这已经被民间誉为难以置信的善政。
从妇女法颁布之后开始,这个补贴得以大幅度上涨:一枚禽蛋仍然保留,然后每人每天发放三斤粮票,从孕期开始发放到孩子出生三个月后为止。
但是,孕期最后一个月和孩子出生后两个月内,妇女不得参与任何外出劳作,否则政府会对夫家进行经济处罚。
如果夫家经济困难,可以申请养育贷款。
第465章 人口!人口!2
影响新生儿生存几率的第二个大问题是医疗水平。
文月生育徐世杨的嫡长子时,当时的都督府从全齐省范围内专门寻找了十位最有经验,成功率最高的稳婆,并且专门调集了十多位医生候命。
然而并不是所有妇女都能得到这种待遇的,大部分人甚至只能从自己村里找在徐世杨眼里足以堪称杀手的稳婆帮忙。
有些稳婆连最起码的卫生观念都很匮乏,更不用说医疗保障——实际上,因为体质虚弱或者缺乏医疗保障,这个时代的孩子即使安全降生,也有可能在之后几年因为一次随时可能发生的常见病而离世。
这个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但也不是不能解决的。
在束手无策的时候,徐世杨在一次剽窃另一个时代太祖的创意——开展赤脚医生下乡活动。
赤脚医生主要来源是经过医护专业短期培训的学员,有一定能力的自学成才者,以及少数原来就有的医生。
所有赤脚医生都要负责一个或几个村范围内的医疗服务,户部按照底层吏员的待遇为他们发放工资,另外还给他们分发土地,支持他们半耕半医。
作为赤脚医生政策的配套,徐世杨亲自请求齐王徐睦河督促礼部成立医科专业学校。
首先,为了应急,徐世杨专门从有着丰富医疗救护和卫生经验的新军医疗队中抽调人力,对全国赤脚医生进行短期培训。
其次,以齐王的名义下令,齐国各府都要建设相当于中学的医护学院,学员按例从高小毕业生中选拔,有医疗经验者通过考试也可以入学。
最后是齐国第四所大学:设立在泉城的齐国医科大学。
医科大学的任务除了研究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之外,徐世杨还希望他们能够开发出更加科学的近现代医药体系。
齐国现在控制着辽东的原始森林和高丽,传统中医药材获取十分方便,但徐世杨一直对各种近现代抗生素药材念念不忘:青霉素之类的暂时不去想,磺胺应该能在最近几年搞出来对不对?
毕竟合成这玩意其实没有什么技术难度,至少最基本的氨苯磺胺没有。
齐国目前欠缺的只是某一种方向指引,而且徐世杨恰恰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
这就是穿越者的福利,最大的金手指。
接下来急需解决的问题是营养。
除了新招募来的流民,在齐国生活三年以上的平民大多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
但这种所谓温饱,不过是有饭吃而已,副食品——特别是能提供大量蛋白质的肉鱼蛋食品,来源依旧匮乏的厉害。
齐国不是没有副食品,实际上仅仅鲸鱼肉一项,齐国人的肉类补充就不应该是现在这个样子。
只是之前储存这些食物的手段十分匮乏,另外就是物流手段限制了边远地区的肉类输入。
鲸鱼肉要输入远离海洋的内陆,只能是咸的齁人的腌肉。
为了改变这一点,徐世杨在年初专门开办了一个罐头工厂。
这个罐头工厂暂时只生产两大类罐头:陶罐装的简易产品和玻璃罐装的精品。
前者内容物统一设定在五斤,主要品种有:红烧肉(鲸鱼肉、猪肉、羊肉都有)、梅菜扣肉、大油肉糜、红肠和最便宜的海带豆腐。
这其中,红烧肉和梅菜扣肉的价格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