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2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经常带着商队到处乱跑,最远的时候到过帕尔斯,这个身份有利于他为总参收集各国情报。
    最后,王启年有徐世杨亲自颁发的私掠证。
    就像近代英国的官方海盗,王启年就是华夏帝国的官方强盗,他在国外行商过程中有权利攻击所有华夏敌对国家的城市、乡村、商队以及其他目标。
    掠夺得来的财富,王启年个人可以拿一份,上马贼集体拿五份,缴税三份,敬献华夏皇室一份。
    因此,王启年也有在国外随意招兵买马的权利。

第595章 选择
    如今的王启年,只要一声唿哨,上马贼就能凑出三千骑着马,带着弓刀的好汉。
    其中大概能有五百左右的平民,其余都是庶民,公、平民带来的奴隶,以及外蕃来投靠王启年的夷人。
    王启年很喜欢夷人手下,首先这些人大多弓马娴熟,战斗力虽然不如带着枪的平民,可也不差。
    其次这些人更好管理,哪怕是死了,只要给点烧埋钱就算的上仁慈的主子了,不像华夏公、平民,你得给他们买保险,你得对他们保持尊重,他们还有最低工资待遇和抚恤金,而且他们的人身权利在总参登记,任何一个人战死都得上报,总参也有随时把他们调走的权利……。
    汉人兵战斗力是强,可王启年总觉得用鞑子兵更顺手。要不是总参给上马贼的规定是必须有一定比例的汉人以保持队伍的纯洁性,否则王启年肯定除了自己的上马贼老兄弟外,一个汉人都不用。
    即使有这种规定,王启年也是卡着最低限度,其他都是尽量招募死起来不心疼的夷人。
    这种情况下,王启年有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由选择上马贼的攻击目标——只要是华夏的敌人就可以了。
    实际上总参攻打西夏的计划中并未考虑王启年的队伍,但上马贼大当家打算自主参战,因为他觉得攻打伪夏有很大油水。
    即使不算横山蕃和西域的伪夏朝贡国,单单伪夏自己,少说也有三十万户,一百五十万到两百万人口。
    再去掉其中的汉人汉不为奴),其他党项、羌、回鹘、高昌等可以为奴的民族,八十万到一百万人口是有的。
    华夏缺劳力,一直都缺。若是能抓上几千上万口,卖给国内的矿山、大农场之类的企业,绝对能赚上一大笔。
    更别说还有党项贵族的积攒,嵬名、仁多、没藏,伪夏国中一个个贵胄大姓,无不聚拢了庞大的财富,随便打开一家,都是一辈子吃穿不愁的宝藏。
    这块肥肉,王启年无论如何都是要分一口的。
    只是上马贼现在的实力,要参加这场饕餮盛宴似乎还是有些不足,王启年不想只是跟在野战军主力后面捡些残羹剩饭,他想要上席,想要敞开了吃大餐,就得趁现在全面战争还没开打,尽量多聚拢兵力。
    为此王启年放开自己尽量不招募汉人的限制,一口气把上马贼中的公、平民成员扩充到一千人,以这些带枪好汉为核心,王启年又亲自跑到草原上招炮灰来了。
    如今蒙兀人只是名义上统一在古尔汗札木合麾下——实际上因为札木合之前几年面对女真和华夏的连续失败,其权威受到下面部族的很大质疑。
    以前札木合刚统一蒙兀的时候,他有山陕世候的支持,单凭察哈尔就能压服其他三家。科尔沁、喀尔喀、土默特诸部别管心里怎么想,那个时候至少表面上是服从札木合的。
    但现在确实不行了。
    目前,札木合能直接调遣的,实际上只剩下察哈尔蒙兀,而其他的部族,科尔沁和喀尔喀蒙兀都有向华夏靠拢的想法——科尔沁靠近辽东,女真人在的时候他们是挨揍最狠的,华夏灭亡女真等于给他们报了仇,而且他们从辽蒙私下里的榷场贸易中赚了不少好处。
    蒙兀人吗,有奶便是娘。
    至于喀尔喀蒙兀,这些北方荒原上挣扎求生的穷狗在蒙兀人眼里他们也是穷狗),谁能丢给他们哪怕一根骨头,他们就会倒向谁。
    还有土默特蒙兀,实力上并不弱于察哈尔,因此对札木合一直很不服气。
    这就给了王启年很大的操作空间。
    因为没有炼铁技术,又失去了山陕的供应,现在蒙兀人的装备普遍不好,王启年以前就跟他贸易的蒙兀人抱怨说现在九十头大牲口才能换一套铁甲。
    不过蒙兀人的马非常非常多,在冷兵器时代这就是很大的优势,何况只是缺少铁甲武器的话,王启年背后的华夏帝国有的是这些用不着的玩意,其中很多还是当初从女真人手中缴获的呢。
    不是说九十匹大牲口一套甲吗?给我三十匹就能换一套,剩下的差额来给我打工,跟着我去打党项人好了!
    王启年的计划很简单,从草原上招募几千骑兵,加上他手下的三千五百好汉多出来五百汉兵),在野战军从南向北进攻的时候,直接从蒙兀草原出发,由北向南进攻伪夏的黑山威福军司,把丰饶富裕的黑山党项生剥活吞!
    ……
    江南,临安,禁城。
    年轻的隆道皇帝最近三天两头的召见枢密使徐世松,他似乎又对北方有了新的野心,但徐世松不是童贯,完全没有配合的意思。
    隆道皇帝问“徐卿,你还是不同意北伐?”
    徐世松淡淡的回答“陛下,那不是北伐,那是送死。”
    “可朕听说江北只有十万兵,现在去西北五万,去高丽也有两三万,剩下两万兵你都打不过吗?”
    “上次童相公连两万敌军都没见着就输了,输的那么彻底。”徐世松语气依旧平淡如水“北方不是只有表面上那十万野战军的,陛下,北方现在仍然是人人为兵的制度,他们每一个男子,甚至很多女子都会开枪,他们也真的有枪,所以江北其实有百万大军,而陛下您只有一套家当,不能去送死。”
    “一套家当?朕富有四海!”
    “但只能养得起目前臣刚练出来的这点兵。”
    “徐卿,朕现在很怀疑,你到底是真的怕打不过你那兄弟,还是你心里其实向着你的家族?”
    “臣愿意为大周尽忠,这一点陛下早晚会知道的。”
    徐世松还是那一副无所谓的表情和语气,看的让人直想收拾他
    “臣也不怕打不过三弟,但是臣现在真的打不过他,所以臣反对现在出兵江北,这除了给徐世杨一个解决我们的借口,什么都做不到。”
    隆道皇帝认真的看着他,一言不发。
    “陛下,有时候,人的一生只有一次做出抉择的机会。错了就没法改正了。臣的抉择是在忠孝之间选择了忠,不管对错臣都要走到底,而陛下您呢?如果您强令北伐,那臣就去,不过臣可以断言,此战必败。”
    “这次不打,以后还有机会吗?”
    “不知道,但这次不是机会,是陷阱。”

第596章 从一而终
    徐世松早已下定决心——他要做一个直臣。
    当然,作为江北徐家嫡系子孙,他在大周也只能做一个刚正不阿的直臣。这样至少有文官愿意利用这种正直,让徐世松的工作更容易一些。
    若是徐世松有一点阿谀的意思,那些自诩正人君子的文官一定会跳出来指责他图谋不轨。
    所以现在徐世松无论遇到什么事,都是直来直去,明确坚持自己的看法——好在他本来就是这个性格,当初敢在徐家长房的内部会议上违逆自己的父亲,现在在大周的朝堂上违逆隆道皇帝的意思也符合他本人的性格。
    那种一条路走到黑,说难听一点就是愚忠,儒家极力赞扬的传统武将性格。
    如果给他个机会,徐世松丝毫不介意做岳武穆,虽然他不知道岳武穆是谁。
    何况徐世松妻子是公主,隆道皇帝的亲妹妹,做了岳飞他的孩子也不用做岳云,这对他这种人来说已经足够了。
    “徐卿,朕想问你,如果你没有北伐战胜你那个叛逆弟弟的能力,朕为何要把全大周的精兵都给你指挥?”
    隆道皇帝的话有些诛心
    “朕曾经那么信任你那个三弟,朕主东宫的时候就对文相公说过他是天下武人楷模,可他叛变自立了!”
    “朕也曾那么信任你的五弟,那一天他杀戮虽然过甚,但朕还是信任他,认为他是个敢任事的儒将,为此还让他开拓荆湖,可他也是个叛逆!”
    “朕现在信任你,把大周全部精兵都交给你,你能配得上这份信任吗?”
    徐世松苦笑着摇了摇头
    “陛下,有些话,只有臣合适跟您说,也只有臣这样的人会跟您说。”
    “江北本来就是自立的,他们的一兵一卒都是自己招募自己养活,当初大周放弃他们撤到江南,江北受到鞑子侵攻的时候大周也没有帮他们,是他们自己顶过去的。这种人怎么能说是叛逆?”
    “我那三弟,他是治世能臣,乱世枭雄,大周既然放弃江北,把他扔在江北的乱世中,他做个枭雄很正常。”
    “至于徐世柳……,如果陛下您还是任由劣绅侵占军士田土,以军士为奴,以军士亲眷为婢,这样的人肯定今后还会不断出现,而且臣敢保证那肯定不是徐家人。”
    “你是说朕薄德?”隆道皇帝问。
    “不是,臣想说,过去的事都让他过去吧,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弥补过去的错误。”
    徐世松正色道
    “臣是不会附逆的,不过臣一个人不附逆没有用处。”
    “陛下,北边进攻夏国是件好事,这能给我们很多时间。”
    “我二叔和三弟是以驱逐鞑虏为基立国的,所以他们必须把周边鞑虏都打一遍,就算他们灭了夏国,今后还会去打蒙兀人,不管江南对他们有多少吸引力,打败这些鞑子前他们肯定不会南下,这对我们来说都是机会。”
    “但这个机会不是说我们可以在他们北伐西征的时候抄他们的后路,那只会把天下人心推到江北去——现在已经有这个趋势了。”
    “我们需要做的是理清内政,趁现在重整军备,只有国力军力都不次于江北,下次我们才有可能抓住真正的机会。”
    “重整军备需要多长时间?”隆道皇帝紧紧捏着拳头,低声询问。
    “如果我们上下一心,大概需要十年。如果做不到,那就永远做不到了。”
    ……
    徐世松现在就住在临安,他本来是想去江淮居住的,因为那里离可能的前线最近,也更容易靠近训练他的江淮新军。
    不过他虽然已经做到枢密使,却还是“监视居住”,隆道皇帝给了他军权却不让他靠近军队,因此只能在临安住着以让大周天子安心,然后遥控前线军队的改编训练工作。
    这很麻烦,事倍功半,然而徐世松没有别的办法。
    觐见天子,好不容易劝他打消了趁江北正在发动灭夏之战的时候北伐的念头,徐世松回到自己的家中——一座江南风格浓郁的园林,小桥流水、鸟语花香,大周枢密使的心情终于变得放松了一点。
    他的妻子,仁福公主正带着一双儿女在等他。
    徐世松只有公主一位妻子,没有妾室,也从未眠花宿柳。
    因为需要遥控他的军队,因此他没有属于自己的办公地点,于是干脆下了朝就回家,在家里办公。
    很少跟人出去喝酒,也从不参加官员们的娱乐活动他是武将,再说这种活动通常都有姬女作陪),一副搁在现代社会也足以称为好丈夫的形象。
    因此仁福公主赵香云与徐世松之间的夫妻关系一直好的不得了,他们在这间属于官产的别院里,只维持最低限度的仆佣,以及公主自己从小用到大的宫女和太监。
    每天徐世松下朝,公主都是这样等他,相当的相濡以沫。
    “夫君劝住皇兄了吗?”
    徐世松工作上的事从不瞒着赵香云,因此仁福公主知道他今天进宫做什么去了。
    “算是劝住了吧。”徐世松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不过官家还是很心急,这次为夫能劝住,下次就不一定了。”
    “夫君为何一定要做这种事呢?”仁福公主很不解的问“连文大人都不会像夫君这样。”
    赵香云所谓的文大人,指的是宰相文仲,文相公之后朝堂上最有权威的人,甚至可以说是那次让隆道皇帝登基的政变的最大幕后主使之一。
    “因为我姓徐。”
    “夫君姓徐,江北江南谁赢都是一样,为何非得……”
    赵香云从不在徐世松面前隐藏她对大周的失望,原因很简单,当初是大周要把她送给鞑子糟蹋,是江北把她抢回来的。
    在她心中,这甚至可以算是救命之恩,而她对自己家庭的失望当时就已经压抑不住了。
    然后吗,就像她说的那样,徐世松姓徐,现在返回江北就是亲王,赵香云就是亲王夫人,这比在江南做一个嫁出去的公主地位上也没有太大差别。
    “夫人,为夫已经做出选择,必须从一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