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琳不知道这样做的意义在哪,不过徐世杨对此有一种偏执狂一样的要求,而他赢过鞑子,那赵琳就相信这样做是有意义的。
    插着木棍的竹筒口倾斜向上,先将一小捏细沙倒在竹筒尾部的考口中,然后在竹筒口倒入更多细沙,放入一粒小石子,用木棍轻轻压了两下。
    完毕,整个过程不超过8息时间,可谓相当快捷——实际上,与新军火枪手平均成绩相当。
    其他女孩有快有慢,最慢的一个用了差不多15息时间,赵珊在女兵中属于中游水准。
    “检查装填情况。”徐世杨忍不住插嘴命令道。
    “是!”徐大朗声回话,徐世杨清楚的看到队列中有几个姑娘在用星星眼看着他——老实强壮可靠的男孩,在这个时代似乎挺受欢迎的。
    检查的结果让人很满意,所有女兵装填顺序都是对的。
    “清理枪膛,再来一次。”徐世杨大声命令。
    “是!”只有徐大用同样的音量回答了。
    女兵们先后完成三次装填,成绩上看,平均速度比新军火枪手慢一些,但装填准确率略高于男兵,两项差距都不大,成绩似乎完全取决于训练时的认真程度。
    “做的还行。”徐世杨微不可查的点点头,自言自语的说“缺乏实战环境下的对抗训练,不过这不好弄,不能怪罪在她们身上。”
    也许,真的应该尝试组建实战化的女兵部队了?
    呯呯呯!
    “啊啊啊!”
    考核现场突然变得嘈杂起来,徐世杨放眼望去,原来是到了实弹射击环节了。
    开火的时候,女孩们的尖叫声与枪声同时响起,极为刺耳,很多围观的新军士兵都忍不住捂住耳朵。
    很多女孩在蛇杆上夹着的火绳碰到火门的时候,忍不住闭上双眼,于是子弹自然到处乱飞,极少有上靶的。
    好在,这些丫头还没乱到转身射击后面人群的地步,枪口还是大体对着前方,以及天上的。
    一轮射击过后,考核正式结束,徐世杨挥手制止徐大按部就班的报告命中数的举动——都不用问,即使只有十步距离,那成绩也是惨不忍睹。
    徐世杨示意徐大赶紧把女兵手中还冒着青烟的蛇杆火门枪收走,自己来到靶标前,挨个看过去。
    “姗姗。”公开场合,他喜欢以后世的方式称呼自己的侍妾“等一会你统计一下,看看现在她们谁愿意加入军队,我可以给她们新军待遇,但是,我也会按新军的标准要求她们。”
    真正的男女平等是权利和义务的双重平等,这在战场上特别容易实现——生死之间,敌人不会因为你是女人而刀下留情的。
    “是,今天干完活我就去问问。”赵珊温温柔柔的回答。
    “你别参加了。”徐世杨小声说。
    “哎?为什么?”赵珊疑惑的问“夫君不喜欢?”
    “不是,关键是你的性格不适合上战场。”徐世杨看着那些重新回到叽叽喳喳状态的丫头们,缓缓解释“其实她们都不适合上战场,但现在这局势……,她们无依无靠的,只能靠自己。但你不同,你是我的女人,我会保护你的。”
    “是。我听夫君的。”赵珊低着头,脸色通红。
    在她看来,刚才徐世杨似乎是在大天广众之下说情话呢。
    真羞人。
    这时,徐世杨走到最后一个靶标前,意外的看到,代表目标躯干的部位,有一个十毫米大小的圆洞。
    有人取得了命中?
    徐世杨猛的回头,看见赵琳正撅着嘴,万分不舍的把手中的火枪递给徐大。
    以她刚才站的位置,应该是射击这个靶标的。
    “也许……,不是所有女孩都不适合战场?”徐世杨喃喃自语。
    “夫君,你说什么?”声音很小,赵珊没有听清楚。
    “堡主!堡主!”
    远处传来焦急的呼唤声,打乱了夫妻之间的对话。
    “什么事这么着急?”徐世杨不解的问。
    “堡主大事不好了!”解珍慌慌张张跑到徐世杨面前,上气不接下气的大声叫道“船队出事了!”
    “去江南买粮的船队出事了!”
    “你说什么!?”

第70章 信使
    徐世杨赶到他在153的私宅的时候,一个二屯来的信使正在咕咚咕咚喝着温水,此时春天刚到,天还是冷的,但信使浑身上下就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湿的透透的。
    显然,为了尽快把消息传给徐世杨,他跑的非常急,这也足以看出事态的严重性。
    看到徐世杨进屋,那信使放下水碗就要说话,却被对方一伸手阻止了。
    “娘子,去做一碗肉汤,多放几块肥肉。”徐世杨转身对跟在后面的赵珊说道“再去准备一件新袄衣,让这位壮士换上,这天气,着了风寒就不好了。”
    然后又对信使说“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急于这一时,吃饱喝足,换上新衣裳,再原原本本把事情跟我说清楚。”
    “谢堡主赏!”信使乐的差点给徐世杨跪下。
    实在没想到,传递坏消息的信使也能得到赏赐,还以为这一趟是苦差事呢。
    “不是赏赐,你应得的。”
    徐世杨随口回了一句,信使却愣了半天。
    应得的?
    过了半个多时辰,信使喝了肉汤,穿着新衣服,人看着都精神了不少,他在吃饭期间,显然也考虑过该怎么汇报消息了,因此很快把船队发生的事表述清楚,中间几乎没有什么停顿
    徐家船队在去年腊月,满载家族的财货,从以前日照县辖下的私港出发前往江南。
    以前每年都要跑几次,也算熟门熟路,因此旅途还算顺利,十几天时间就进了泉州港。
    在这里,船队休整一段时间,又把北方不怎么值钱的财货卖掉,再按各家堡主的要求购买各种物资。
    麻烦就出在这个阶段,二房的账房——其实就是十五屯前任堡主徐睦泽,不小心漏了财,引发海盗盯梢,他却没能第一时间发现……。
    一切准备妥当后,船队在二月初从泉州出发返航,他们沿着海岸线行船,本来没什么危险,但在即将到家的时候,被几条海盗船咬住了。
    这年头,在海上漂的人,哪一个都不好相与,双方进行了一轮亲切友好的交流,海盗丢下5条人命撤退,徐家船队趁机进入日照港。
    原本以为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却没成想,两天以后,船队从江南买来的货物刚刚卸下,准备装车运往徐家,拥有私港的主家就慌慌张张通报——倭寇来了……。
    港口外是遮天蔽日的船帆,陆地上到处是持枪扛刀的倭子,即使不算船上的敌人,仅仅陆地上围困港口的海盗,就有1、2千人之多!
    好在,日照港本身也是一个大坞堡,或在这里歇脚,或以日照为母港的船队,凑了大约千多水手,加上港口主家的民兵丁壮,也有快2000人,大家齐心协力,拼死抵抗,总算暂时顶住倭寇的攻势。
    之后,在日照港外有人脉的船队,都想方设法派出信使,向各本家求援,徐家船队的信使运气好,没被倭寇拦住,顺利到达本家。
    徐世杨眼前这位,是徐家三位老爷派出来召集各坞堡主集结,准备救援日照港的。
    以上就是事情的大概经过,之后徐世杨专门询问了几个他所关心的问题
    第一,为啥倭寇以前没有攻击过日照港?
    原因很简单,北方人都穷,日照港说到底只是一个私港,停泊在这里的,不是齐省那些贫穷坞堡好不容易攒下的小船,就是仅仅在这里歇脚的过客。
    不管是汉人海盗还是扶桑倭子,以前对日照港这样打下来也捞不到什么油水的地方兴趣不大,反而他们自己也喜欢在这种无法无天的港口歇脚。
    第二,既然如此,为什么这次会来这么多倭寇围攻日照港?
    日照私港的主人对此也很奇怪,他抓住几个倭子活口问了一下,得到的答案是徐睦泽在泉州万花楼跟人争风吃醋,当场掏出金子冒充豪富,打人脸来着……。
    之后,倭子的坐探就顶上徐家船队了,他们得知徐家购买大量粮食,花出去不少金银珠宝大部分是徐世杨的战利品)。
    所以,倭寇误以为日照港深藏不露,是块大肥肉而不是以往认定的鸡肋。
    之后自然就引来大队倭寇做这一笔了。
    好在倭寇似乎是想一网打尽,并没有在海上干掉徐家船队,只是稍微试探一下斤两,因此货物和船都还没被抢走。
    只是,如果不赶紧救援,这些东西怕就到不了徐家各位堡主手里了。
    “大老爷有令,各家三丁抽一,各自准备十日行粮,立刻去一屯集合。”
    信使偷偷开眼看了一下徐世杨的脸色,这位小堡主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闹出很大动静,几乎整个齐省西南各州县都知道,徐家十五屯拼命胡闹,把之前攒下的家底都快吃空了。
    如今正是农忙,抽调如此多的人丁和粮食去外县打仗,本就是让人极为不满的事。
    而这个小堡主,能不能拿出这么多行粮都是个大问题。
    “二老爷知道少爷您这有困难。”来自二屯的信使低眉顺目的说“他老人家让小的跟您说,二屯可以替您出5日行粮。”
    “哦?”徐世杨惊讶的问“我三丁抽一是300多兵,父亲给五日行粮?”
    “是。”信使回答“只是……。”
    “只是什么?”
    信使小声说道“只是,夫人闹的厉害,二老爷也很烦闷。”
    哈,这种后院消息他也能知道?别逗了,肯定是自己老爹故意让信使这么说的。
    徐世杨微笑的等待着,等信使传达自家老爹的要求。
    果然,要求随后就到。
    “二老爷说,这次五少爷要跟三少爷您一起出征,给您做个赞画,而且您要在这次大战中拔得头功。”
    所谓五少爷就是徐世杨的同父异母弟弟徐世柳,一个今年才刚刚13岁的孩子,那个信使口中闹的老爹不得安宁的夫人的亲生儿子。
    所谓赞画,在大周其实是辅佐、谋划的意思。
    显然,徐睦河对自己长子的战斗力很有信心也难怪,看起来徐世杨打土匪打鞑子都赢得很轻松),因此打算利用徐世杨的战斗力,给最疼爱的次子做个宣传。
    他似乎想把徐世杨对外的形象固定成猛张飞那种样子,而让次子做一个诸葛一样的智将——毕竟,按父子两人上次的规划,徐世柳的未来在江南,他要去江南读书,考取功名,并在那里安安稳稳定居做官。
    江南文风极盛,宣扬徐世柳的智慧,对他在江南站稳脚跟有很大的好处。
    ‘呵呵,这是老爹跟我要定金来了。’
    徐世杨在心里讪笑一声,略有些无奈的对信使说
    “你明天早晨先行回去,告诉父亲,我答应了,让五弟早些做好准备,我率军随后就到。”

第71章 徐世柳
    “三哥儿没再多说什么?”
    徐家第二屯,徐睦河端坐在太师椅上,眯着眼听刚刚回来的信使报告十五屯那边的情况。
    “没了,老爷。”信使低下头,恭敬的回答“少爷就是说他需要一天时间准备,然后就让小的先回来了。”
    “还有就是,请五少爷早些做准备。”
    “嗯……。”徐睦河沉吟着“一天时间准备……。”
    农忙时节,三丁抽一出兵打仗,只需一天时间?
    要不就是三哥儿在吹牛,要不就是自家这个儿子比想象中还要厉害。
    “行了,你下去吧。”徐睦河睁开眼,缓缓的对信使说“去找账房吧,赏你一斗粮。”
    “谢老爷赏!”
    挺好的事,可信使总觉得有点别扭。
    一直等到他去把粮食领出来,信使才隐约察觉出到底哪里别扭了——在十五屯的时候,徐世杨给的是奖励,自己及时通报敌情,做对了事,应该得到奖励。
    而二老爷给的是赏,似乎是一种很私人的感情……。
    似乎,两厢对照一下,三少爷更加赏罚分明一点?
    ‘二老爷未必永远喜欢我做的事。’信使心想‘在三少爷那边,似乎只看我做的事对不对……。’
    ……
    “老爷,三哥儿可是答应了?”
    信使一走,徐睦河的续弦徐董氏就端着一杯清茶走进正堂,身后还跟着一个表情倔强的少年。
    “哼!三哥儿不像你!为父的要求,哪有不答应的道理!”
    徐睦河冷哼一声,甩给徐董氏一个难看的脸色。
    女人当然不敢像信使说的那样闹得徐睦河不得安宁,毕竟她只是小家小户出身,娘家没什么实力,连弟弟都得在夫家混饭吃,闹得大了,她自己母凭子贵倒是没啥,亲弟弟可就要吃大亏了。
    她倒是确实敢跟徐世杨别苗头,毕竟是续弦,不是妾室,按封建伦理关系,她就是徐世杨的娘。
    “五哥儿,你去做好准备,2天……。不,3天之内,三哥儿必到,到时候你跟着他一起出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