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3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才在十五日发起对满剌加的进攻,并在当天攻克这座城市。

第729章 拦驾告状
    华军征服麻六甲的同时,得到当地汉裔加强的楚军开始发起收复整个苏门答腊岛的战斗。
    事实证明,满者伯夷陆军比海军还要孱弱,作为一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除了少数穿皮甲的职业武士外,其余所有人都没有铠甲,那些辅兵甚至连一身薄衣服都没有,很多人直接光着脊梁,那根木矛、砍刀之类的玩意就上战场送死来了。
    别说火枪,就是直接抛射轻箭,也能给这些人带来致命打击。
    10月底,徐世松在室利佛势之战中彻底摧毁了满者伯夷陆军主力,歼灭敌军五万余人,自身只付出不到二百的伤亡,并且一战收复三佛齐旧都室利佛势城。
    伤亡如此轻微,楚军自然没有暂停休整的必要。
    11月初,楚军在满者伯夷核心领土,爪哇岛西侧的巡达地区登陆。
    为了对抗楚军,满军在巡达海岸线上修了一道40公里长的木墙,并且在易于登陆的海滩插满了木签,希望以此阻挡楚军的登陆行动。
    但是楚军除了自己的舰船之外,还有数艘华夏海军的专业战舰辅助。
    一艘60炮风帆战列舰用20分钟的时间,把爪哇长墙砸的四分五裂,随后几艘小艇撞开那些长木桩和尖刺强行登陆。
    海军工兵把这些小艇连在一起,迅速建成一座栈桥。楚军士兵就直接通过这座栈桥登陆。
    最后时刻,满者伯夷军对栈桥方向发起反攻,这一次他们出动了国内最精锐的象军无视,但反击直接被海军舰炮逐退,满军损失大约两千人,连海滩都没能碰到。
    楚军登陆以后,剩余的满者伯夷军队迅速瓦解,11月15日,就在华夏海军灭亡麻六甲的当天,满者伯夷王维克拉马法哈纳带领他的大臣走出满者伯夷城,向徐世松投降。
    理论上来说,到此时,满者伯夷应该已经算是灭亡了。
    但是,这个国家本质上是一个爪哇土人的部落联盟,王不过是几个庞大社区的共主而已。
    维克拉马法哈纳投降,并不意味着其他社区的封建主也一起投降了。
    至少,他的苏希达就逃离满者伯夷城,转进到东部的原始森林中,带领少数追随者准备打游击。
    另外,加里曼丹婆罗洲岛上的满者伯夷领主同样拒绝投降。
    于是,战争继续。
    徐世松册封他的叔叔徐睦海为伯爵,单独领兵出征婆罗洲,他把这座大岛划给徐睦海当做封地。
    11月底,徐睦海率领七百汉兵在婆罗洲登陆,花了二十天时间摧毁了当地所有成规模的武装抵抗,占领这座大岛西侧沿海的狭长地区再往岛内走是原始森林,人烟罕至。
    1798年年初,徐睦海接受了婆罗洲北部小国来,和一个袖珍岛屿小国苏禄的投降。
    而楚军继续进攻,一座岛屿一座岛屿的向东推进,一直推进到东夷岛新几内亚岛西部的几个孤立地区,被雪山山脉阻挡为止。
    楚军在东夷岛与一些头族野人部落遭遇,对方食人的特性引起楚军士兵的极大反感,双方爆发几轮冲突,处在石器时代的土人自然无力抵抗,几乎所有头族部落都被夷平,残存者被迫向东逃往深山。
    楚军用了不到三个月,基本灭亡满者伯夷的同时,在西南的大理国,华军也已经解决了自己的对手。
    攻占曲靖五天后,华军占领板桥,十五天后在昆明之战中摧毁了大理军最后的主力。
    北方,从川省南下的华军被大理军一部和当地土酋利用地形优势抵挡在赤水河附近已经很久了。
    占领曲靖后,李井槐分出的一支七千人的战斗群北上接应,对当地土酋两面夹击,战后占领乌蒙、七星关、毕节等地,这才击溃拼死抵抗的土司军队,把川军从北方接应过来。
    之后川军对当地土酋进行血腥清洗,当地已经传承上千年的安家、奢家等土司酋长均被彻底剿灭,将近十万土人被杀,三十万人被贬为奴隶并迁往北方。
    当地所有土司的地盘全部设立州县,改土归流。
    北路军还在清理当地土司的同时,分出一个战斗群先后占领东川、乌蒙、毕节、芒部等地。
    11月20,华军东路军占领姚安,一天后抵达大理城下。
    一直到最后都没能等来金陵谈判结果的大理王族段氏不得不放弃抵抗,出城投降。
    共和1797年11月25,帝国宣布灭亡大理。
    直到这个时候,远在金陵的大理国谈判代表才第一次见到帝国皇帝,然而这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大理国正使在长乐宫门前撞柱自杀,副使交出大理国的和谈书后,没有等待答复此时答复也没什么意义了出了长乐宫的宫门立刻自刎身亡。
    感念于这两位使节的忠诚,皇帝下令厚葬他们。
    但是,大理的灭亡已成定局,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1797年12月初,内阁宣布改大理为帝国的滇省,在远征军中选留六万人与当地驻留屯垦,其余部队准备年后带着段氏全族北上金陵。
    远征军轻易灭亡大理之后,多少有些大意,他们并未仔细清点段氏王族到底有多少人,因此此时并不知道,段氏王族还有几个王子流落大理民间,并未被捕,自然也就没有随队北上。
    徐世杨在川省得知大理战事结束的消息。
    按照预定行程,他此时应该经川省前往大理,视察、安排这块新领地的建设工作。
    但是途中出了点以外,他在前往滇省的路上,被一个老妇人拦住了。
    这个老妇人举着一折状纸,跪倒在徐世杨队伍的前面,要向他告状。
    徐世杨只在前世的电视中听说过告御状这种事,实在没想到自己这辈子居然真的遇到了。
    好奇心作怪,徐世杨命令手下接过了老妇人的状纸。
    字很漂亮,估计不是老人自己写的,一问之下,才知道这东西是前周时期的登封县县令替老妇人写的状纸,老妇人敢于从豫省跑到川省来拦截徐世杨的车驾,也是这位前县令出的主意,并且提供了相当的支持。

第730章 登封
    整件事情其实并不复杂,老妇人拦路告状的目的在她的状纸上写的很清楚:老妇人的儿子是个小商人,今年年初出门做生意时,他的媳妇上少森寺拜佛,结果被寺里的大和尚侮辱了。
    老妇人的儿子回来后,得知此事,心中气不过,上山说理,结果又被恶僧一顿乱棍打了下来。
    那小商人自此卧病,越来越想不开,居然一命呜呼了。
    而他的媳妇,也因为被乡里指指点点,自感清白不在,三尺白绫追随丈夫而去。
    一个好好的小家庭就此败亡,老妇人整日哭泣,几次想要寻短见,结果被前周登封县县令白大人救了下来,然后白大人就告诉那老妇人,当朝太子殿下正在巡视全国,有什么冤案可以直接来找太子殿下告状。
    老妇人当然不愿儿子儿媳死的这么不明不白,于是请白大人写了状纸,并借了些盘缠,在白大人家丁的护送下提前堵在徐世杨前进的道路上。
    “呵呵,登封、少森寺、前周县令白航云?”
    徐世杨看着那封状纸,意义不明的笑着:
    “真有意思,那就先去登封看看吧。”
    帝国有两个少森寺,其中南少森寺位于闽省,前周灭亡的时候,因为派遣僧兵抵抗窃据泉州的帕尔斯贼蒲受畊而损失惨重,但战后他们受到帝国皇帝、太子和内阁的集体表彰,甚至还被允许扩大寺庙面积。
    但是北少森寺,呃,除了吹嘘的功绩,以及有一个所谓江湖正道第一大门派的名号之外,他们似乎并未作任何于国有益的事。
    啊,对了,似乎这次楚国南洋开拓,北少森寺也派了三百僧兵?这倒是件好事,不过徐世杨听说他们装备十分精良,每个北少森寺僧兵都至少是一长一短两条枪,还配备铠甲和冷兵器。
    徐世杨有些疑惑,一群舞枪弄棒的僧人而已,哪来的这么多钱?
    等进了登封县城,徐世杨很快就知道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徐世杨没有让大部队进城,自己只带了二十个近卫兵,便装进入登封县。
    这登封本属于开封府辖下,本来不是什么大县,但因为有少森寺在本县,战乱的数十年,各地豪强都没来本县打过秋风,因此市面相对安靖不少。
    因为女真人崇佛,几次南下劫掠也没在少森寺所在的登封做太多孽,结果这里甚至有些世外桃源的味道。
    但是,这一切持续到现在,让这座小小的县城有些变了味道。
    走在大街上,到处可见身穿青色或者黄色的僧袍,光着脑袋的和尚,徐世杨亲眼看着他们大大咧咧的走进街边店铺,当时店老板就会满脸堆笑的迎出来,双手奉上一个包裹里面装的大概是铜钱?或者直接递上一叠新钞。
    和尚们也不客气,收下钱,仔细清点一下,然后就朝下一家走去,重复刚才的过程。
    但似乎也有人给出的数目不对,胖大和尚们就会一拥而上,把店家好一顿胖揍。
    店家一边抱着脑袋在地上打滚,一边苦苦哀求:
    “再宽限两天”
    之类的话。
    真是一副相当标准的封建社会小城市模样。
    这样子看的徐世杨脸色阴沉,年轻气盛的近卫兵想上前缉拿那些和尚,但是被徐世杨伸手拦住了。
    “先去县衙看看。”
    徐世杨很好奇,这小店主似乎是欠了和尚的钱还不起。
    但是,怎么会这样的?他不会去找帝国银行借贷吗?以帝国银行的贷款利率,不论什么行业,是绝对不会还不起的。
    如果遇到天灾人祸等不可抗力,银行甚至愿意减免债务。
    现在,有银行的情况下,谁会傻乎乎的去借私人的高利贷?
    这种问题的答案,在街上是得不到的,得去县衙,看看本地地方官怎么说。
    登封县衙位置不错,跟全国大部分县一样,几乎就处在登封县十字大街的正中心。
    而且建筑似乎也不错,雕梁画栋的,连门口的石狮子都显得十分威武精神,看起来,似乎修耸这间衙门花了不少钱?
    来之前,徐世杨得到了一些资料:登封县新县令是位齐省时代就已经参军的野战军老兵,累积战功甚至可以换个小贵族。
    不过这人对荣誉不怎么上心,退役后选择到地方上工作,由于功劳始终没花出去,再考虑到拥军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南方缺乏地方公务人员的事实,因此安排他来担当登封县的县令。
    前周的原登封县令白航云则降职留用,在县内户部担当主计县级户部的最高官僚。
    徐世杨皱着眉,一言不发看着县衙。
    倒不是说县衙修的太豪华不好,帝国比这豪华的官方建筑多得是,只不过,作为地方行政机构,大白天关着门是什么路数?
    “敲门。”徐世杨轻声命令。
    一个近卫兵立刻上前,重重拍响朱红色的大门:
    嘭嘭嘭,嘭嘭嘭!
    “开门!快开门!大白天关门做什么?”
    有人听到淅淅索索的声音,显然里面有人在,但门始终没有打开。
    “后面该不会是在堵门吧?搞得跟在敌国修的碉堡一样。”徐世杨愈发生气了。
    这县衙的氛围让他有了一种十分不妙的直觉也许这次临时更改行程来登封,不仅仅是处理一件侮辱妇女案和一件殴人致死案就能解决的。
    “把门砸开。”
    徐世杨脾气上来,直接了当的下令。
    近卫兵同样是群悍将,担当近卫兵指挥官已经十多年的李逵挥舞两扇门板一样的大斧头,上前几下就把县衙的大门劈成碎片!
    在他身后,其他近卫兵甚至已经提着左轮瞄准洞开的大门了!
    然而,里面并没有贼人挥舞武器冲出来,从洞开的大门向里面看去,反倒是看到县衙大院里跪了一地的人。
    “大师莫要动粗,切莫动粗,只求大师再宽限几天”
    县衙里传出来的话,让徐世杨一愣,他怎么觉得好像在哪里听到过这句话?
    呃,想起来了,就是刚才。
    那个小店主就是对收债的和尚们这么说的!

第731章 寺产
    想明白这一点,无助于熄灭徐世杨心中的怒火你们作为帝国的官员,也去跟和尚借贷了?
    愤怒的徐世杨上前几步,走进县衙,对着跪在最前面的家伙就是一脚,把那个士模样的家伙踹了个滚地葫芦。
    “你们这群混蛋,先解释一下宽限几天怎么回事?你们难道都欠那些和尚钱了?而且你们居然给和尚下跪?老子没说过吗?平民以上汉人只准跪天地君亲师!你们敢抗命?”
    徐世杨怒道:
    “还有,谁是县令?谁又是那白航云?给老子滚出来!”
    那些县衙的公务人员这才抬起头看了徐世杨一眼,他们发现来的人不是和尚,不由得长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