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3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知道,这些人可是能把自己的文明贬低的一无是处,更别高高在上的评价别饶文明了。
    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自然还有军事上的直接征服。
    这就需要那些轻侠们一起出力了。
    共和1798年底,徐代炫开始筹备进行大规模军事行动在明年攻入帕尔斯的核心领土。
    最近几年,凭借着之前几次野战全胜的威名,秦军已经把帕尔斯国都泰西封以东所有领土砸的支离破碎,就像一头猛兽已经被拔掉爪牙,剩下的就是尽快给它最后一击,然后杀掉吃肉了。
    为此,秦王开始在整个秦国统治区进行总动员,国内的流放犯这么好的军事资源自然也不会被浪费。
    

第755章 霸权1
    1798年秋收过后,新粮入库,秦国就开始着手进行与帕尔斯决战的准备工作。
    按照秦王府的命令,包括武装文官在内,秦国所有15岁以上50岁以下汉人青年男女都要备战,除了直接奔赴前线以外,秦国还得有核心人马负责后勤运输和后方控制区稳定工作。
    这将是一次真正的总动员,参战的汉人部队将会达到三万,其中仅仅前线和运输线部队就有两万之巨,而且还有很多女兵带枪参战,甚至连女性骑兵都樱
    在这远离本土文明核心的地方开拓,不得不,秦国确实武德丰沛。
    除了秦国的汉人之外,徐代炫还像本土和临近的晋国请求支援,本土倒也不客气,直接发榜在全国招募志愿兵,预计将会征募五千人前往秦国。
    另外还有一千多晋王派来的援军。
    这六千援军将会自备武器马匹,但秦王将会负担这些饶军饷、军粮。立了战功自然会有丰厚的赏赐,没有娶妻者,发一女奴留其血脉,以防万一,他们的战利品可以自行保留但是得缴税,若是战后打算留在秦国,还可以得到秦王发的土地、田产、牲畜等物资,以便在秦国安家。
    汉兵极限动员的同时,其他民族部队自然也不会清希
    被汉人从玉门关以东带来本地定居的其他民族,索伦、蒙兀、吐蕃、党项、高丽、扶桑同样全面动员。
    两年来,借着帝国取消诸多外蕃百户的东风,秦国在这些人口方面得到了极大的补充,动员他们所有14岁以上60岁以下男子的情况下,秦军已经可以出动六万蕃兵。
    然后就是西域各国的援军和本地饶部队了。
    依附秦国在葱岭以西获得极大发展的西域八国可以动员一万兵以上。
    原本就生活在葱岭以西的铁勒人被命令必须动员两万兵,左鹤林威压下的花剌子模人另外动员两万兵。
    秦军总兵力约为14万6千人,另外还有十万各族奴隶随征,负责充当苦力和辅兵。
    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校
    维持将近二十五万大军的人吃马嚼,对这个时代的任何国家来都不是简单工作。
    为了维持前线作战,徐代炫下令动员全国大牲畜,以维持大军运力。
    本土支援过来的军校生们,给秦王制定了详细的运输计划:
    以两千四百封骆驼组成三个沙漠运输队,专走沙漠路线。
    以一万八千匹马和三千头牛,组成六个普通运输队,负责非沙漠地区的运输。
    利用动员奴隶的劳动力,在全国范围内修建通往前线的道路和驿站,每个驿站都储备部分粮食以便应急。
    运输队在驿站之间采取接力的形势向前运粮,粮食抵达目的地后,运粮队可以获得相应的算筹,可以去后方交换国内来的紧俏物资,也可以直接换成钱。
    国内的许多大企业发现这是个有利可图的行当,他们向前线运输时可以留出一部分运力,运送货物到前线赚一笔,回程的时候还能把远方的货物运回来卖掉再赚一笔,加上秦王结算的高额运费,一鱼三吃,而且这种战时运输,还有税收上的优惠政策,简直美滋滋。
    为了利润,新生的资本家们各自组建了属于自己的运输队,聘请工作人员、护卫,购买马匹、武器和车辆,准备为秦王提供后勤服务。
    专门组建的运输队,母国来的商业运输队,加上各部队自行负责的部分后勤比如铁勒人和花剌子模人自带军粮,蒙兀人则赶着大群的羊上战场,共同构成了秦军此次出征的后勤补给力量。
    有了运力,还得有足够的粮草可以向前线运。
    秦国的碎叶和河中,以及花剌子模人实控的玉龙杰赤,都是本地出了名的水草丰茂之地,然而再怎么水草丰茂,也无法供应这么庞大的部队和多到异乎寻常的牛马骆驼。
    根据秦军参谋部的计算,如果战争时间控制在半年以内,秦国自己实际只能保证全军所需粮草的百分之39包括游牧民所需的奶酪和他们赶来的羊群,其余百分之61的粮草和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枪械、弹药需要从国内运来。
    如果战争持续时间超过半年,那么可自给的粮草比例将会减半。如果战争持续时间超过一年,那么秦国实际上等于一整年绝收,接下来大部分粮草都必须由母国供应,直到战争结束后自身产能逐步恢复。
    秦王的参谋部拒绝把前线可能缴获的帕尔斯粮计算进去,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来源太不可靠,若是算进去很容易出问题,安全冗余太低。
    为了弥补这高达六成以上的补给缺口,秦王和他的班子必须竭尽所能。
    好在母国本土有充足的粮食,只要能搞到钱,或者让银行相信秦国有偿还能力,那么粮食本身不是问题。
    秦国大规模种植棉花已经有了成果,今年收获的棉花越国内去,就能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
    对徐代炫来,一个额外的好消息是,秦国与本土的联系已经无需走艰难的西北路线,而是可以利用漠南直接绕行到秦国这个路线直线距离更长,但没有西北那一系列地理障碍,其实反而更好走一点。
    再剩下的部分,就得依靠国内的借款和贷款了。
    为此,秦王以大片领土和矿山为抵押,从帝国各大银行借贷三千万两新币。
    另外在华夏发行秦国国债,这个利息比帝国国债高不少,第一期一千万,第二期三千万,第三期五千万,合计九千万两。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些资金已经足以弥补一切物资缺口还有很大剩余了。
    但这方面需要秦军不断获得胜利,地盘越来越大作为基础,若是战争失败,无法获得新的领土,那么这么一大笔钱,仅仅是利息就够徐代炫喝一壶的了。
    毕竟是皇孙,帝国皇室不可能让徐代炫落魄至此,为了坚定投资者的信心,内阁在1798年底,向秦国派遣了四千正规野战军。
    汉千无敌,这已经成为某种共识。仅仅是听四千野战军即将前往秦国助战,这就足够让人们相信大秦必胜,从而对秦国国债趋之若鹜了。
    

第756章 霸权2
    华夏对秦国的支持,不仅仅局限于直接出兵和经济扶助,还有一些隐性但十分重要的方面。
    比如开通漠南道后,本土前往西域的道路好走了许多,这让本土的粮食可以以一个比较的消耗比例灾秦国。
    华夏甚至还愿意代为承担物资在国内运输从粮食出发地到秦国,之后由秦国自己负担的运费。
    另外就是帝国允许军工厂把各种新式武器优先提供给秦军。
    这方面包括给前往秦国的正规军提供新式后膛枪,野战炮以及机枪蒙蒂尼等装备。
    作为某种程度上的回馈,秦国除了需要为母国资本全面开放市场,并且把自身定位为工业倾销市场,原材料供应商外,还需要在胜利后,把自己拆的更细碎一些。
    比如,如今秦国的两个核心,碎叶城和河中府,将会分开建国。
    其中碎叶城将会分封为莒国,河中府为鲁国,玉龙杰赤方向也会分封为卫国。
    至于秦国自己,征服泰西丰后,新的秦国将会在那边建立。
    而徐世桢会被封为魏王,他的封国也在那边,将来会与秦国并肩向西继续开拓。
    ……
    徐世杨觉得,不用等三百年,现在老徐家就已经开始给帝国和内阁演示什么叫马尔萨斯陷阱了。
    他的父辈,徐睦河那一代人,徐家睦字辈有大约二十多个男性亲属现在还活着。
    仅以嫡亲算,徐睦河也有一个哥哥徐睦江和一个弟弟徐睦海。
    到了世字辈,随着徐家从地方土豪坞堡主向大一统帝国的皇室进化,人丁也越来越多。
    徐睦河当上节度使的时候,他们睦字辈三兄弟的子嗣一共只有六个人,分别是长房:松、柏、桢;二房杨、柳;以及三房当时刚出生不久的徐世梓。
    之后到现在,三兄弟,特别是徐世杨的老爹,因为越来越位高权重,这些年他有能力也有心情收越来越多的各色美女。
    前周的宫女他觉得挺好,民间美女有心进入皇帝后宫的他来十分欢迎,华夏勋贵功臣和江南世家大族为讨好他送来的美女也是来着不惧。
    有几次,徐世杨觉得太过分,直接命令近卫军把女孩在宫外拦住送回家去,后来他还干脆下令,宫中从此不允许再招入新的汉人宫女太监也不允许,宫中现有的汉女一律封为女官,领内府的俸禄,服役五年以后,若是没有诞下皇嗣,即可出宫回家嫁人。
    这才稍稍止住自家老爹集邮一样收集全国美女的嗜好。
    但是,止住汉女入宫不代表能止住徐睦河收集其他美女,宫中需要太监宫女承担大量日常工作,毕竟那么大的宫殿,仅仅是打扫卫生也是个庞大的工程。
    因此徐世杨不得默认大家用阉割的异族少年大部分还是异族王室或贵族和少女来充数。
    徐世杨从来不在皇宫久住,不管是泉城的美泉宫还是金陵的长乐宫都是。
    而近卫军只能在皇宫几个外殿拦人,进了后宫的女孩,皇帝收不收全看皇帝想不想,谁都没法阻止。
    因而最近十几年,徐世杨又多了很多亲弟弟,其中还有很大部分是混血儿。
    徐世杨的大伯和叔叔在这方面也没好到哪去。
    至今,不算旁系,仅仅徐家睦字辈三兄弟的子嗣,已经妥妥超过四十人了,而且其中几个跟徐世杨的孙子差不多年纪!
    徐家已经成饶世字辈六兄弟就是当上节度使之前出生的六个人,如今也都是儿孙满堂。
    徐世杨自己就有六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徐世柳那边更多。
    而徐代炫成为亲王,海外分封建国后,为了拉拢他的那些封臣,各地送上来的异域美女他也没法拒绝,现在徐代炫虽然不久前才立了正牌王后,但儿子也已经有好几个了。
    徐世杨估计,从今往后,老徐家每代人口都会上涨一大截,前世明朝那种三百年间宗亲数十万根本就不在话下,上百万都有可能。
    这些人怎么安置?
    宗亲之外,随徐世杨打下的那些功臣,给他们爵位,给他们官位,给他们地位,这都是应得的。
    但养尊处优之下,他们的后代是否能为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做出贡献?还是成为拖后腿的存在?
    恐怕绝大多数人都会成为后者吧?
    所以徐世杨才设计了功勋制度作为鞭策手段,结合代代减爵的传统,给所有宗王勋贵一个为之奋斗的理由和目标贵族的继承人立下足够的功勋就可以不减爵,而非让他们一出生就躺在功劳薄上,被缺猪一样圈养起来。
    可这又有了新的矛盾以如今帝国这种威势,上哪去给大家找这么多功勋?
    还有,徐世杨普及教育,现在还好点,在过几代人,那么多受教育的人民需要更好的生活,更高的政治地位,上哪里去找到这些东西满足他们的胃口?
    徐世杨能够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对外扩张。
    宗室亲王们带头,勋贵跟上,引导所有有志于提升自己地位的人一起上。
    帝国扩张到自然边界的极限,就把外面那些地分封出去齐楚燕韩赵魏秦晋卫郑许莒鲁宋,除了齐因为是皇帝登基前的王号而不能作为封国名之外,其余王号都可以封。
    扩张到哪里就封到哪里,以经济为纽带,以血缘和文化为枢纽,把母国和属国紧密联系起来,直到占据整个世界,再也没有可扩张的地方为止!
    因为现在的华夏就是这样一个国家,一旦停止扩张,内卷化就不会停止,衰落就不可避免。
    扩张、霸权,这就是帝国的生命,不能也无法停止。
    所以徐世杨才会支持自己儿子继续向西扩张,留下以征服的土地,给后人慢慢开发。
    现在这些土地对帝国的经济意义并不大,甚至可能是个负担,但它们是帝国的安全阀,有了这些土地,帝国才有未来。
    也正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在休整了区区一年之后就这安静的一年还取缔了数百家外蕃势力,实际上还是扩张了,帝国将会发动新的扩张攻势。
    目标是东南半岛上剩余的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