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汤大人为何今年来的如此之早?”一个老人轻声问道。
    他们也都是老西军,几十年前那场溃败之后,这些人流落民间,虽然颠沛流离,可也总算活了下来。
    汤隆这样混出头来的老西军,一起凑钱建了这座陵园之后,就花钱把这些生活能力下降的老战友找来,照顾这座陵园,也算给他们找了个不算太坏的出路。
    作为老战友,又是出资人、老板,汤隆在这些前周西军老兵心中的地位很高,几个老头自然也都认识他,并且知道他的一些习惯。
    “我明年可能就来不了了。”汤隆在纪念碑前倒了一壶烈酒,算是给死去的兄弟们敬酒。
    “为何?”老人焦急的问。
    汤隆是这些前周西军遗脉的领头人,他若是不来,这座跟现在的帝国无甚关系的陵园根本维持不了多长时间。
    汤隆淡淡的回答:“我已经辞职了。”
    “老大人为何要辞职?”老人们更加焦急了:“可是恶了上官?”
    “那倒没有,只是我到退休年龄了。”汤隆回答:“老哥哥们也不用担心,我虽然退了,却也还有发挥的地方。”
    “退休?就是以前官们说的致仕吧?”一个老头问。
    “差不多吧,我那边工作交接都做的差不多了。”汤隆说道:“不过我家小子要去秦国,秦王也答应让老夫负责总督军械,所以老夫打算去那边。”
    徐代炫本来不打算在秦国搞工业,免得与母国形成竞争,让母国感到不快。
    这也是一种自我限制,避免几代人后,秦国对母国构成威胁。
    但现在是在打仗,持枪的汉人越来越多,有些事情就得放开一点秦人的十几万条各种枪械,不可能有点毛病就抛弃或者运回国内修理。
    还有前膛炮前膛枪必须的火药,也得自己补充一部分,全都麻烦本土,那成本就上天了。
    所以,作为对外开拓的前线,秦王最终还是开了这个口子,允许在秦国国内建造兵工厂其他工厂还是不行,而且只能雇佣汉人。
    兵工厂可不是铁匠铺,不是有几个铁匠,备好锤子凿子就行,特别是帝国的兵工厂,野战炮、击发枪哪一个都不是铁匠能够搞定的东西。
    材料方面还好说,西域几乎什么都有,但懂技术的军工人才就是个问题了。
    正好帝国军工总监汤隆到了退休的年龄,于是秦国方面发来了邀请函,希望他到新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老大人一定要去吗?”另一个老头不安的说:“秦国远在海外,而且还在打仗,您的身体”
    “就是因为远在海外,我才要去。”汤隆认真的说道:“不瞒几位老哥哥,我去那边,就是因为那里离得远,还在打仗。”
    汤隆是有私心的。
    他是那种传统的工匠,因为加入帝国早,三十年来累积功劳才当上了军工总监。
    然而他却不是那种能搞新技术的人,徐世杨定下军工厂需要生产什么,他能把细节安排的很好,但徐世杨没有做决定的东西,基本别指望汤隆能主动搞出来。
    比如去年年初,太子殿下从西北送回一个叫做戴梓的枪匠,那老头用标准三型击发枪改造了一款后膛枪,太子殿下对此人的射击赞不绝口,认为这人很有创新能力,值得重点培养。
    徐世杨不知道的是,戴梓曾经拿着他的设计去军工厂求见汤隆,当时汤隆拒绝了大规模生产戴梓步枪的提议。
    原因吗,戴梓步枪的性能还算不错,但汤隆认为标准三型步枪已经够用了,再重新铺开一种新步枪并无必要。
    另外,徐世杨不知道这个事,他没吩咐步枪更新换代,汤隆不敢做主进行创新。
    而且连上报都没上报!
    实际上,徐世杨到现在也不知道几年前汤隆就见过戴梓,戴梓不愿招人怨恨,也没主动告知。
    但汤隆见到戴梓时,他就绝得,自己确实已经有些跟不上时代了。
    戴梓的年龄跟他差不多大,两人都是工匠出身,汤隆现在身居高位,而戴梓不过刚刚起步,汤隆却有了一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这种感觉让汤隆很不舒服,所以,他决定不是真的退休,而是到更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地方去。
    秦国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那里不需要一个新发明层出不穷的军工总监,只要一个能保证按时完成生产任务的工头,汤隆觉得这特别适合自己。
    “老哥哥们,不用担心!老夫还年轻着呢!”
    汤隆大笑道:
    “咱们老西军什么时候缩过?前周时咱们就是国之柱石,现在华夏朝咱们还是!看老夫再去闯出一片天来!”
    共和1799年春天,帝国军工总监汤隆退休,前往秦国担任这个属国的军工总监职务。
    临行前他买了几个党项奴隶,送给那些在兴州看顾西军阵亡将士纪念碑的老头,让这些党项奴替老头们耕种陵园附近的土地。
    他认为,让西军曾经的死敌给西军老人做牛做马,这就是对阵亡同胞们最好的告慰了。
    李逵回到家乡。
    就是那各齐省日照县附近小小的乡村。
    如今那里已经大变样了,村里到处都是砖瓦房,各家都是独门独院,像李逵家这种有钱的,甚至还起了两层的小楼。
    不过,李逵不太想回家。
    因为他娘已经去世了,这个家里只有他的哥哥、嫂子和几个侄儿。
    所以他觉得,这其实不能算是他的家了。
    “兄弟这次回来可要多住几天!”兄长看到李逵,显得很是兴奋。
    他确实有理由兴奋,在李逵的娘去世前,帝国每年都要给他家送来米面肉油,说这是犒劳军属的年货。
    老人心疼孙儿,这些东西不是进了孩子的肚子,就是拿去集上换了钱,留给他的儿子娶媳妇用。
    十几年积攒下来,这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何况李逵是近卫队长,在他成亲之前,只有老娘和兄长算是李逵的亲属,因而他的兄长沾了不少Z治上的便宜比如曾经当过两任村长。
    如今李逵的兄长也算村里,甚至县上有头有脸的人物了,怎么可能不欢迎这个让自家家道兴旺的弟弟?

第758章 尚需继续前行3
    “兄长莫要破费,俺最多待一天,然后就要走了。”
    兄长的热情让李逵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记得小时候,嫂子经常因为他吃得多而发脾气,连带整个家都不得安宁。
    不过,自从他成了徐世杨的近卫兵后,这种情况就有所改变了,毕竟兄长家的家业其实是建立在李逵的功勋之上,如果不是李逵当了十多年的太子近卫队长,李家哪有现在的荣耀。
    要知道,现在连县令见了李达都得给三分薄面呢。
    所以自打李逵一进门,他嫂子就忙里忙外张罗席面,还指挥两个家养的扶桑丫鬟帮李逵整理一间大屋子出来。
    “为何这么急?有任务?”李达奇怪的问“兄弟要南下去打仗吗?”
    报纸上说了,由于占城贡事不恭,帝国将于今年发起对占城的进攻,这是今年帝国唯一一场战争秦国的战事在老百姓眼里不算)。
    不过,大家也早就都听说了,占城兵很弱很弱,当初安南省还是交趾国的时候,占城就经常被交趾贼欺负,而交趾贼在帝国大兵手上也不过是群猴子般的弱鸡,这一来一回,毫无疑问,占城兵是比猴子还弱的超级弱鸡。
    这种超级弱鸡需要太子殿下的近卫队长上战场吗?
    “不是,俺不是去南方,而是去辽东。”
    李逵挠挠后脑勺,憨厚的笑道
    “俺到退役年龄了,殿下让俺选,是回家来做个村长,还是去辽东,给内府管个农庄。”
    李逵选的是后者。
    因为齐省人口多地价高,回来当村长,最多也就分三十亩地,但若是去辽东,扶桑奴迁徙后留下的土地,可以分给他一百亩,甚至一百五十亩。
    还有就是,齐省是彻底禁枪省,近卫队长想用枪也得去当地兵役部门报备,李逵觉得这使在是太麻烦了。
    但若是去辽东就不同了,特别是墨省,那边山高林密,原始森林完全望不到边,里面经常窜出野猪、野狼之类的野兽,就是狗熊、豹子、老虎,也并不罕见,甚至偶尔还能找到野人!
    在那里,若是没有枪,移民可就很危险了。
    因此墨省是完全开放枪禁的省份,只要有平民资格,或者是汉人庶民,就可以拥枪。
    李逵觉得,这样的地方更适合自己。
    “去辽东管庄园?兄弟可是犯了什么错?”李达惊讶的问“你不是近卫队长吗?这是发配?”
    “近卫队长也得退役啊,殿下说不能让俺们这些老兄弟劳累辛苦一辈子,所以让俺退役好好过日子。是俺自己选择去辽东的。”李逵笑道“俺觉得辽东其实挺好,去了那边,殿下还给了俺男爵的爵位。”
    “另外,不瞒兄长,俺有两个扶桑女,如今也有儿子了,回来之前,肚子里还有一个。”
    李逵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俺总得给儿子留点家产。”
    “原来是这样。”李达长舒了一口气。
    不是犯错被罚就行,弟弟给太子当近卫队长和到地方上当贵族,对他来说其实都一样——都是值得在外人面前炫耀的身份。
    唯一不太好的地方就是,今后他不算军属,再也拿不到县里发的米肉油之类的拥军物资了。
    当然,这其实也没什么,毕竟弟弟也得成家,自己这个当哥哥的不能总沾弟弟的便宜。
    李达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大度”其实来源于他自己生活的改善——那些拥军物资虽然贵,但李达家已经并非吃不起了。
    若是他家还跟二十年前一样,一个人多吃一点,自己的孩子就得少吃一点,那么李达可不会如此大方。
    所谓“仓禀足知礼节”,其实就是这个道理。
    “兄弟既是要去辽东,咱们齐省的小米就很难吃到了,等走的时候,让你嫂子给你摊上五十斤煎饼带上。”
    李达说道
    “这些年,光吃你的了,想起来怪不好意思的。听人说那辽东可是苦寒,兄弟去了可要照顾好自己。”
    “兄长,咱可是亲兄弟,这么说就见外了。”
    李逵也笑着说
    “尽管放心,其实辽东是个好地方,人家说的是‘棒打狍子瓢舀鱼’呢,再说俺是老兵,分的地都是扶桑奴开出来的熟地,放心吧,俺的日子可好过了,过几年俺找人给兄长捎张豹子皮回来!”
    ……
    我叫钮钴禄·阿虎迭。
    好吧,曾经叫钮钴禄·阿虎迭,我现在姓和,名虎。
    和虎,汉人的名字,所以我是个汉人了。
    因为我是个汉人,所以能成为秦军的骑兵连长,手下有百十个来自蒙兀和索伦的庶民、奴隶兵。
    现在,我正在跟那些帕尔斯人打仗。
    ……
    和虎带着三十几个黑衣黑甲的骑兵在前面跑,后面追着大约两百个穿白衣的帕尔斯骑兵。
    那些帕尔斯人气势汹汹,边追还边用和虎听不懂的帕尔斯语大声嚷嚷着什么。
    其实不用听懂,和虎知道对方肯定是在诅咒自己。
    什么下火狱之类的,没一点新鲜感,和虎听了直想笑,一点威慑力都没有。
    和虎和他的手下是秦军的先锋哨骑,负责侦查帕尔斯主力的动向,同时袭击帕尔斯核心地区的村庄,逼迫他们前出应战。
    这正是和虎和那些索伦、蒙兀兵最喜欢也最适应的任务。
    他们连续袭击了三、四个帕尔斯人的村庄,抢了所有值钱的东西后,把这些村庄烧成一片白地,期间还犯下诸多难以描述的恶行。
    所以那些帕尔斯骑兵才会气炸了肺一样追出来,其中带头的那个还穿着金光闪闪的铠甲——简直是个箭矢磁石,很难想象这种傻瓜居然也敢到一线战场上来。
    也不知道该夸他勇敢,还是该说他愚蠢。
    “待会别杀那个穿金甲的,他肯定很值钱!”和虎用蒙语大声吆喝一句。
    “遵命!”骑兵们大声哄笑着答应道“不过连长,他们追的太紧了,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啦!”
    “那就给他们点颜色!”和虎大喝道“杀光他们!”
    话音落地,这个曾经的女真老兵猛地在马镫上站立而起,腰间一扭,一张骑弓已经拿在手上。
    他用双腿夹住马腹,双手脱离缰绳,借着腰力一箭射出。
    锐头轻箭直飞出去,正中一个帕尔斯骑兵大张的嘴巴,箭头切断半截舌头,击穿口腔,从那个不幸的牺牲者脑后钻出半截!

第759章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
    痛快!
    看到敌人身上迸发出喷泉一样的血流,仰面摔落马下,和虎心中感到一阵阵舒畅。
    敌人的鲜血……。
    索伦和蒙兀骑手们纷纷在马上转身射击,骑射这项技巧对这些外蕃兵来说像吃饭喝水一样简单,三四十步远的距离,即使是飞奔的马背上,他们也能维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