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兴-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几年前,女真人还是一伙深山老林里钻出来的渔猎强盗,吞并契丹后,才第一次拥有合适的农业以及工匠,但其本身的经济基础依旧薄弱,根本无法维持女真贵族的奢侈生活。
    因此这每年40万银绢的岁币,对金国来说非常重要,重要到他们宁愿压抑心中劫掠的欲望,放过这些运河坞堡,以便在每年需要的时候,给运输岁币的船队拉纤。
    这些运河坞堡各自分管着一段运河,由于中原大地疲敝,运河以及海运已经成了如今江南跟辽东唯一交通线,有人脉的商人可以跟着岁币船队一起出发,把江南出产的丝绸、茶叶等货物运到辽东,与女真人交换东珠、人参、貂皮、鹿茸等物资。
    能做这买卖的商人,各个背景雄厚,运河坞堡不敢从中抽取过路费,但船队拉纤、半途歇脚之类,也能给他们不少的利益,再加上不用担心鞑子劫掠,这些运河坞堡的生活反而相对富裕很多。
    顺着运河一直南下,渡过淮河,尚未达到长江的所谓江淮地区,人口密度比淮河以北强不少,因为这里是中原流民前往江南的必经之路,但能找到机会渡过长江的流民少之又少,因此这里堆积着相对来说较为庞大的人口。

第89章 剿匪
    大周建兴十一年五月二十。
    李逵坐在田埂上,抱着一块麦饼,吭哧吭哧啃得欢畅。
    他的前后,都是本屯的乡里乡亲,跟他一样,因为身强力壮,被堡主选作士兵,在这农忙时节离开家乡,跑到这百多里外的地方来剿匪。
    因为是外出打仗,自己只需要备好三日份的行粮,其他时候,一天两顿麦饼,都是堡主供应。
    每天都有麦饼吃,这让以前喝稀粥怎么也填不饱肚子的李逵感到非常舒心,以至于他现在都有些喜欢这种在外打仗的日子了。
    李逵伸手从身边的麦田里拔下一株麦苗,放进嘴里嚼着,细细品味着那一丝丝甜的味道。
    真好啊……。
    李逵看看两边的麦田,麦苗郁郁葱葱,给全部都是农家出身的剿匪部队一种发自内心的舒畅感。
    可惜的是,尽管所有士兵都小心避开麦田,宁愿在狭窄局促的田埂上休息也不愿踩踏麦苗,但这块田地的主人已经注定看不到今年的丰收了。
    轰!
    前方传来一声巨响,李逵和他的邻居们立刻伸长了脖子,向前方不远处的战场看去。
    这是一座典型的北方坞堡,夯土墙成正方形,四角都有射击用的碉楼,土墙高近十米,为坞堡主人和里面所有兵民不错的安全保障。
    然而,这种防御体系在现在的进攻者面前没有多大意义。
    前面主攻的徐家坞堡兵推着简易盾车,顶着防守者的软弓靠近到三十步以内,然后用一发实心弹解决厚重的木制大门和门闩。
    通常这个时候,在经历过一声巨响,坞堡大门就不翼而飞的震撼后,防守者就已经基本崩溃了,一炮下去直接跪地求饶的都有不少。
    只是今天这座坞堡比前几天遇到的那些要更加坚定一些,墙头和四角的碉楼上还有人徒劳的用软弓射击。
    李逵甚至看到了一些女人的身影,她们大声吆喝着把一些石块和装满泥土的筐子搬进门洞,试图封堵已经洞开的大门。
    李逵无奈的摇了摇头,他知道,这么做没有任何意义。
    果然,第二门木炮开火,随着一声巨响,无数碎石子争先恐后的冲出浓烟,横扫整个门洞,差不多二十个背着石块和泥土的堡民惨叫着跌倒在地。
    他们之中大多数人没有立刻死去,但注定无人可以生还。
    随后就是一阵噼噼啪啪的火枪爆响。
    由于防守者粗制滥造的弓箭对简易盾车没有什么威胁,新军火枪手可以从容装弹射击,因此这一次,连使用火门枪的士兵都有三次射击机会。
    在30步内射击土墙这么大的目标,几乎无人会射偏,当然,也别指望火门枪能真正造成多大杀伤就是了。
    倒是那些火绳枪展现出应有的威力,15毫米铅弹打得墙头尘土飞扬,不时还有人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声,主要用来抵挡同级别软弓骨箭的木制悬户完全无法给防守者带来任何好处,甚至被子弹击穿后溅起的碎木屑也能带来恐怖的杀伤。
    土墙上已经有好几个人被这种刀子一般锋利的碎木屑扎中,其中一个捂着脸连声惨嚎,在土墙上不断打滚,周围的人既不敢去帮他,也没法让他闭嘴,一个个就这样哆哆嗦嗦听着这凄厉的叫声,等待敌人的下一轮攻击。
    ……
    “快到俺们了!”李逵的坞堡主跑过来,冲着本屯的10个壮丁吩咐道“待会进堡的时候,手脚都麻利点,先不要管其他人,向着里面堡主的私宅冲过去就是!”
    轰!
    这时,一门木炮对着墙头开火,登时就有两个人一声不吭,像是破麻袋一样跌落墙下。
    墙头上尘土飞扬,防守者忍不住发出绝望的呼喊。
    不出所料,木炮第三次开火以后,上面的守军已经开始溃逃了。
    “到咱了!快上!”
    前面传来一阵刺耳的喇叭声,坞堡主立刻大声吆喝这李逵和他的邻居们向洞开的坞堡大门冲去。
    每次都是这样,徐家军负责压制墙头并且轰开大门,然后其他坞堡组成的联军一拥而入,直接朝坞堡主的私宅或宗祠猛攻,一旦这两座建筑物被攻克,坞堡中的战斗就算结束了。
    这些天下来,被这套三板斧攻下的寨子或坞堡已经有了十几座,大家都已经开始熟悉这种流程了。
    李逵从腰间抽出两把长柄伐木斧,一声怒吼,冲在整个队伍的最前面。
    他身量不高,但身强力壮,似乎天生就有几把力气,以前在坞堡打柴的时候,同样的时间,他总是能比别人砍到几倍多的柴禾。
    而且李逵天生皮肤黑,光着膀子跑起来,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一头黑瞎子,看起来怪吓人的。
    很少有人敢于跟这样一个须发怒张的壮汉正面对抗,正因为此,李逵的堡主每次作战都把他安排在第一阵,效果也确实不错,本就已经惊慌失措的防守者惊慌失措的四散奔逃,根本没人站出来做最后抵抗。
    半个时辰后……。
    啪啪啪的木棍抽打声在坞堡晒谷场上响起,李逵咬着牙趴在地上,身边还有本堡和其他堡子来的二十几个丁壮,他们每人身后都有一个半大少年,拿着粗木棍狠狠抽打,现场一片惨呼声。
    徐世杨骑在高高的马上,双眼冷冷的盯着那些挨打的士兵,一句话都不说,心中默默计数。
    旁边,几个手下在挨打的堡主为主笑容满面的徐世柳,小声哀求着什么,不过后者微笑依旧,却始终在连连摇头。
    “张堡主,你们说这个堡子通匪,咱信了,所以带你们来打他。”徐世柳语气不善的说道“可战前咱们就说好了,任何人不准尖隐辱掠,这堡子有什么罪行,之后审判,你们这么做,可是违反军纪,要是严格说起来,这些人掉脑袋都有份。”
    不同家族坞堡之间的关系并非都十分融洽,因为水源、田地划分或者别的什么原因,互相攻打都是常事。
    偏偏这个时代的坞堡大都做过抢劫过往商旅或者互相抢些牲口之类的龌蹉事,说他们通匪,其实也不算撒谎。
    只是包括徐家在内,大家都做过,要是因此把人家都认定为土匪,给土匪一样的待遇,也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第90章 严肃军纪
    更重要的问题是,徐世杨把这次剿匪战争看做他统一两县各种势力的第一次努力,对于真正的土匪,他倒是可以下狠手,但对这种只是因为跟联军中某个家族有矛盾,就招惹祸端的堡子,他宁愿采取另外一种处理方式,以维护自己的名誉。
    对于一个合格的统治者来说,好的名声也是必需品。
    何况徐世杨还是个民族主义者。
    “行了,停止吧。”
    心里默默数到差不多50下,徐世杨这才命令士兵停止挥舞手中的木棍。
    他纵马来到几个还围着徐世柳求情的坞堡主面前,唬的他们连连后退,似乎都想躲到徐世柳背后去。
    “我已经强调过无数次了,不准抢劫!缴获统一分配!”
    徐世杨朗声说道
    “你们觉得我这个统帅说话不管用?一而再,再而三!这还是军队吗?我告诉你们,这是最后一次!下次再有随意劫掠者,就地处斩!”
    “把他们押上来!”
    随着一声令下,徐大率领几个新军士兵押过来两个五花大绑的坞堡兵,身后还跟着几个哭哭啼啼衣衫不整的女子。
    一个丁姓堡主知道情况不妙,硬着头皮凑过来求饶道“徐堡主……,徐大人,这两个小子都是敢杀人的勇汉,您看能不能饶他们一回?”
    “敢杀人,所以更敢侮辱女人,是吧?”
    徐世杨回了一句,语气冰冷的把这个丁姓堡主吓得直往后缩。
    “这两人所作所为与土匪无异!因此以匪论处,把他们砍了!”
    片刻后,两个血淋淋的人头被挑在长木棍顶端,插在晒谷场边缘。
    “还有谁想要以身试法!?”
    现场鸦雀无声,徐世杨跋扈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损失两个宝贵男丁的丁姓堡主也只能缩在队伍后面,垂头丧气的不敢多说话。
    “哼,看起来,你们都不想。”
    “那么,收拾东西,明日出发,继续剿匪!”
    ……
    联军的攻势非常顺利,徐世杨攻击了视线内的所有土匪山寨,流民汇聚的围子以及“通匪”的坞堡。
    不论是谁,单独的山寨或坞堡,都没有能力在这种农忙的时候出动差不多的兵力抵抗联军,大多数坞堡民受到攻击后的第一个想法,是向联军纳贡,只求联军尽快离开,好继续他们的耕作。
    对这种情况,徐世杨一般根据他们的身份进行区别对待——如果是偶尔客串土匪的普通坞堡,徐世杨会收取他们部分钱粮,然后要求对方保证以后不在参与劫掠。
    这种保证很容易得到,但基本没有约束力,徐世杨也只是要求他们口头答应,给下一次干涉“他坞内政”留下一个借口。
    另外,徐世杨要求这些坞堡在今年农闲时,派遣有说服力的管理人员,前往徐家坞堡,参加第二次两县坞堡联盟会议。
    当然,也有像前面那个坞堡那样,因为与联军中的某一家有私仇,结果不自力量拼死抵抗的。
    这种情况下,徐世杨也只能打破对方的坞堡,以维持联军的士气和名誉。
    只不过,攻破坞堡后,徐世杨严格禁止己方士兵随意烧杀抢掠,剩下的人口和物资,包括原坞堡主在内,都被当做战利品迁走。
    既然出兵目的是剿匪,那么沿途的土匪寨子自然成了主要目标。
    比坞堡稍微好一点,土匪以抢劫为主,耕种为辅,不抢农时也没有多大问题,但在联军面前,他们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
    见到联军势大,土匪通常会严守寨门,试图熬到联军退兵,这是致命的失误——任何山寨的寨门都无法抵挡木炮实心弹的一击。
    所有人都龟缩防守的后果就是,炮兵每次都能抵近到不可能打偏的距离,用一发炮弹瓦解对方坚守到底的最大屏障。
    更要命的是,看似坚固的大门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不翼而飞之后,土匪的士气会严重下降,即使是老匪也没有信心正面对抗这种闻所未闻的武器。
    三流军队之间交手,士气和人数决定一切,联军对单个匪帮都有兵力优势,打掉对方的士气后,即使新军不上阵,其他人也能轻易取得胜利。
    对于土匪,徐世杨还是保持以前的风格——匪首全部处死,积年老匪杀一部分罪大恶极的,剩余赶去干重活。
    新匪胁从,如果没有血债,当做普通俘虏处理。
    到六月底,联军围着五莲山转了整整一圈,横扫日照、莒州以及半个诸城三县的绝大多数土匪,军势之强,以至于大半个齐省都被惊动了,数百名齐省各县的坞堡代表居然还有几个登州来的)找到徐世杨,试图打听出这支奇异的队伍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
    徐世杨给他们的答复一律是“六家联合,护卫桑梓,保境安民”,联军只针对土匪,对外家坞堡没有兴趣。
    如果没有外县坞堡邀请的话,联军也不会离开莒州、日照两县的范围实际上已经触及到诸城很多地方了,不过外加代表们很识相的没有提及)。
    于是,不管代表们是否真的信了,反正宾主尽欢,各家代表奉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带着联军不会把战争扩大化的承诺,回家了。
    至于回家之后,这些人是否会学习莒州、日照这边的做法,也搞一次全县级别的大规模联合剿匪,徐世杨暂时不得而知。
    六月二十九,联军回到日照,随后几天,整个日照县陷入狂欢的海洋中——按照家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