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他才转头对惊魂未定的妇人说道:“这位娘子,现在没事了,只是此地不宜久留,还请赶紧回家去吧。”
“多谢壮士搭救。”疑似林娘子的妇人回了一礼。
她其实也挺怕徐世杨的,不过这年轻人救了自己却是事实。
嗯,以自己夫君的性格,应该会喜欢与这等好汉结交吧?
只是还当着那些浪荡子的面,若是问他名字,或许会给人带来麻烦。
可若是不问,连恩人的名字都不知道,是不是太没礼貌了?
妇人还在纠结,徐世杨倒是不再理会她了,就算她真是林冲的老婆,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个背景板一样的小角色。
如果能够通过这件事招募到林冲当然很好,如果做不到,那也没什么。
毕竟林冲只是个传统武人,他或许功夫高强,不过若是只有这些,最多也只能去指挥一队冷兵器骑兵,未必能胜任统兵大将的任务,更别说指挥近代化军队。
既然如此,随便留个印子,今后怎么发展,看各自的造化吧。
徐世杨把虎切收回刀鞘,用平静的语气对抱头躺在地上装死的高衙内说道:
“吾乃莒州徐世杨,现暂住文相公府上,最近三天我还不会离开临安,若是有不服气的,尽管再来找我。”
“不过……”
徐世杨咧开嘴角笑了一下:
“我不保证下次不会杀人。”
这样林冲就能知道是谁救了他老婆了。
……
“夫君为什么手下留情?”
离开现场后,赵琳好奇的问:
“若是以往,夫君应该不会用刀鞘,还用左手打那浪荡子吧?”
“他现在罪不至死。”
徐世杨笑道:
“你没数吗?我刚才正好抽了他正好20下,权当打军棍了。”
“现在罪不至死?”
“嗯,那样的家伙,一定会再次作死的。”
徐世杨摇摇头说道:
“作死就一定会死。”
……
“我要找我爹爹!我要找我爹爹!”
徐世杨等人走后,高衙内才总算从死亡的威胁中走出来。
不过一旦确认安全,这家伙立刻故态复萌,在临安府的街道上当中打起滚来。
一边滚还一边哭叫:
“我爹爹都没打过我!我爹爹都没打过我!”
“我要叫我爹爹杀了那混蛋!”
高衙内实际上是高俅的叔伯兄弟,这个时候年纪亦是不小,居然跟个孩子一样当街撒泼打滚,就连帮闲的那些青皮都有些替他害臊。
“衙内,衙内,快起来啊!”
一个帮闲小声劝道:
“这样太丢太尉的脸了!”
嘻嘻嘻,哈哈哈……
仍未散去的围观者中已经传出抑制不住的笑声,平时对花花太岁敢怒不敢言的众人看到这丑态,内心都感到十分畅快。
“我不管!我不管!”
高衙内还是大声哭叫着:
“我要叫我爹杀了那混蛋!我还要那小娘子!我要我就要!”
“什么混蛋?什么小娘子?”
一个中等身材的壮汉粗鲁的推开围观群众,边向这边走来,边问道:“小衙内这是怎么了?”
“陆虞侯!你可来了!”
看到来人,高衙内的帮闲纷纷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第185章 正道
陆谦抱着胳膊,静静听完了几个帮闲乱七八糟的叙述。
之后这家伙点点头,对这些青皮说道:
“先把衙内送回家,最近暂时不要上街了。”
“我不我不我不!”
高衙内蹬着腿,在众目睽睽之下哭叫道:
“我要那美娇娘!我要杀了那打我的混蛋!”
陆谦额头上青筋直冒。
这种事怎么能在大天广众之下说出来?
但是他又不敢违逆这二世祖,只好蹲在高衙内面前,好生劝道:“不就是个小娘子吗,属下一定能让衙内得手。”
“真的?”
“真的,那个打了衙内的家伙,三天之内属下也一定能要他的命。”陆谦小声说道:“只是这种事不能在这说,请衙内先回府上,让属下布置一番。”
“说好了,三天,三天我就要那小娘子!”
“是是是,三天!”
陆谦觉得自己就像是在哄小孩,还是哄一个超级大号熊孩子。
然而这熊孩子不哄还不行,高衙内毕竟是陆谦上司的螟蛉,伺候不好他,将来在军中的发展就是个大麻烦。
陆谦可不想自己永远局限在虞候这样低级的职务上,为了一个更好的前途,他愿意牺牲自己的尊严委身讨好高衙内这样智障的二世祖,自然也不在乎牺牲陌生人的生命,或者朋友妻子的尊严。
……
徐世杨没有立刻回文家,不过经历一次这样的事,悠闲逛街的时间也只能结束。
他雇了一辆骡车,跟赵琳去了临安城外的一片街坊,那里是军器监工匠们聚居的地方。
在这里,他跟几个大周军器监的大匠谈了一下,当然,招募他们是不可能的,徐世杨拿不出足够的利益,人家也没沦落到必须冒着生命危险去江北吃徐家这口饭的地步。
所以徐世杨也就直接不去开口,免得自取其辱。
不过,这些属于国家的工匠有一些好处,他们靠山吃山,可以拿一些军器监的下脚料(有时候不算下脚料)回来做些私活,赚些钱粮。
这些工匠的手艺是没问题的,又有材料支持,只要钱给够,他们能实现徐世杨的许多想法。
比如徐世杨向这里的工匠承诺购买所有附和标准的铁管,只要公差不超过自己的要求,完全来着不拒。
工匠们不清楚这些铁管是做什么用的,不过既然不是弓弩刀剑之类的军器或违禁品,那么他们做起来自然毫无心理障碍。
徐世杨要求他们制造好一百根符合要求的铁管,就把它们全都运到文家,由徐世柳接收,此项目长期有效。
对于这种没有风险的项目,工匠们给出的价格比较低,只是徐世杨一再强调,所有铁管都必须附和公差要求,否则视为废品,是拿不到货款的。
……
晚间。
临安城最著名的姬馆樊楼内,文仲正和一些年轻的主战派官员饮酒作乐。
所谓樊楼,可不是当初汴京城那座堪称天下第一的姬馆,那座樊楼早就已经毁于兵灾。
现在这座樊楼,是大周南迁之后,由原来樊楼的主人迁到临安的,因而被人称为小樊楼。
虽然已经不复当初的胜景,不过依旧能稳坐天下第一的名头,也就依旧能引得一众才子倾心。
此时,已是酒过三巡,一位拥着美姬的主战派官员问文仲道:“文兄,听说住在你家那个江北来的武夫,今天又惹事了?”
“那是世柳的兄长。”文仲笑道:“翁兄不可如此说他。”
“一个武夫而已。”
发言的人是翁书平,目前的官职是给事中、太常博士,一个正七品的小官。
但再小也是文官,天然的瞧不起徐世杨这种武夫。
他之前跟徐世杨喝过几次酒,每次行令饮酒,轮到徐世杨,这家伙就直接牛饮,跟一众文士参加的游戏显得格格不入,可偏偏这莽夫还受到文相公的其中,因此翁书平就愈发觉得徐世杨不顺眼了。
“他是武夫没错,不过,如今朝廷就是需要这种能打仗的武夫。”
文仲说道:
“若是人人只能负手清谈,家父北伐中原的景愿何时能够实现?”
“文兄,就怕有这样一个打仗的好手,对朝廷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翁书平说道:
“若论武夫,鞑子全都是武夫,可鞑子的狼子野心如何,我们都看的都很清楚。”
“徐家在江北,到处招兵买马,我们在江南还要供给其军粮军衣,若是无手段制住他们,就怕将来又成另一股鞑虏!”
他说的这话,就是文人压制武人的传统理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武人造反可就不一定了!
对统治阶级来说,这是非常现实,而且有效的理由。
“徐家在江北已经坚持了十多年,未拿朝廷一文钱粮,如此好汉,翁兄何故如此污人清白!”
跟徐世杨关系较好的章明义不满的说道:
“难道我大周就不能有忠君爱国之士?”
“哼,御街上跨马唱名的进士才是真好汉!那徐世杨不过以莽夫而已!”
翁书平不再理会章明义,转头对文仲继续说道:“世柳兄的文才,吾是十分佩服的,不过这徐世杨……,文兄送给他不少书吧?见他读过吗。”
文仲没有说话,只是叹息着轻轻摇了摇头。
“看?”翁书平对着一众主战派同僚说道:“为将者不读书,不过一匹夫尔!”
“翁兄,你觉得我们不该支持徐家?”文仲问道。
“该支持,不过不该支持徐世杨。”
翁书平回答:
“我看,徐家能在江北坚持下来,正是因为有徐公睦河那样的进士,以及世柳兄那样的文士!”
“我等圣人子弟,应当让徐家走在正道上。”
“如何做到这一点?”文仲问道。
“我们既然徐家粮草支持,那徐家军就应该服从我们的命令。”翁书平又喝了一杯酒,情绪有些激昂的叫道:“我们应当向江北派遣监军!”
“另外,我记得徐家不止徐公睦河一位进士,徐公睦江也是吧?”
“是,徐世杨的大伯,徐公睦江与其弟同为庆元九年进士。”
“那不就简单了?”
翁书平笑道:
“对这些武夫,大小相制,方为正道!”
第186章 主战派的野心
文仲觉得,翁书平把徐家想的太过简单了。
所谓大小相制,前提条件一定是朝廷能制得住对方,否则人家凭什么听你的话?
比如现在,女真跟鞑靼就算得上大小相制,或许还能加上一个党项,不过人家互相牵制,女真鞑靼能拿得出手的力量也不是大周能够对抗的,那么这个大小相制与大周又有何干?
还不是年年纳岁币,而且今年还惹出称臣、受册封、和亲这样的奇耻大辱。
文仲经常忍不住怀疑,若是大周真的走到了尽头,史书上会怎么评价大周?
算是一个真正的王朝吗?还是被鄙视为一个割据政权?
如果连真正的王朝都算不上,那么自己这样为大周忠心耿耿的贤臣,在青史之上的评价会不会也要降低?
当然,文仲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江北徐家逐渐发展成另外一个“鞑虏”,趁这支力量还不够强大,插手进去控制一下也是应该的。
“监军可以派。”文仲说道:“但是派什么人去?翁兄你去吗?”
“我?”翁书平楞了一下,随后拼命摇头:“我不合适!我不想跟那莽夫打交道,再说,我只是个举子,明年还要科考呢!”
“文兄,我倒是可以去。”章明义说道:“只是这种事,人家能答应吗?咱们又是以什么名义去监军?”
“他们是大周的子民,朝廷派监军不是很正常的吗?”翁书平说道:“若是徐家不接受,那岂不是坐实了他们的狼子野心?”
“第一,我们不是朝廷。”章明义纠正道:“第二,按计划,等他们切断大运河,若是鞑子要求朝廷恢复运河交通,我们就顺势敦促朝廷派兵北上过江,到时候,他们就是大周的敌人了。”
对主战派来说,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
如果徐家真的切断大运河,并且抵御住鞑子的反扑、
那么为了得到岁币,鞑子一定会要求大周朝廷与他们一起夹击徐家。
现在掌权的主和派官员从来不敢违逆鞑子,从内心深处就把江北土地彻底放弃了。
但若是鞑子要求他们北上呢?
若是听鞑子的话,大周出现在江北,鞑子灭亡徐家之后立刻南下怎么办?指望官军在江北跟鞑子野战?
官军主力若是覆灭,鞑子有没有可能顺势冲过长江?
可若是不去,那不就是违逆鞑子,跟他们翻脸了吗?
一想到主和派会陷入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文仲的心情就会变得很好。
说不定,可以利用这次机会,把主和派赶下台?
甚至更进一步……。
“监军的事情,留待以后再说吧。”
文仲对这个问题做了定调:
“现阶段我们要团结一致,全力支持徐家切断大运河,只要能做到这一点,什么代价都无所谓!”
“至于监军,等我们找到机会,逼迫主和派下台之后再说!”
“嗯!对!得等等!”章明义和翁书平一起点头同意道:“现在派监军,徐家一切胜利都是秦相公一党的功劳,这怎么能行!”
等到主战派上台,大家进入朝堂,之后在控制徐家也不迟。
到时候,江北的一切战果,就都是主战派的功劳啦!
“说道这个,太子现在怎么样了?”翁书平问道。
“我跟东宫联络过了。”文仲笑道:“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