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唐-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容易,不能因为家里穷耽误了!
  里正见李元婴什么都不知道,便说吴志远刚丧了母,读书人的规矩是得守孝三年的,暂时不能再读,还保证往后一定劝他继续读。
  李元婴瞧着对吴志远读不读书不甚感兴趣,没再接茬,而是和里正提起吴志远妹妹:“他妹妹长得真好看。”
  里正一激灵。早前他看李元婴带着三个如花似玉的小娘子过来的,心里就觉得这位小王爷艳福不浅,现在听李元婴这么说他自然而然地想到李元婴可能看上吴家小娘子了!
  这吴志远莫不是要翻身?
  里正寻了个机会抽身,叫了个信得过的侄子耳语几句,吩咐侄子赶紧跑一趟县里,把李元婴来吴家村、且和吴志远一家有接触的消息告诉许县令。真要让吴志远翻身,许敬宗有没有事还另说,他们这些负责动手的人肯定第一个遭殃!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外面的世界真险恶!
  殷开山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明朝巨巨吴承恩觉着这身份挺牛逼,决定把唐僧写成他外孙!于是,玄奘就多了对便宜爹妈和便宜外公。据说大圣在前期的传奇故事里也有兄弟姐妹好几个,吴承恩巨巨觉得能力分散在几个人头上不够牛逼,就把他们糅合成一个人,时髦值就出来了!吴承恩巨巨真聪明,知道人设的重要性!


第130章 
  人畜都跑不过李靖给李元婴的鸟儿,董小乙是最先得到消息的。难得李元婴有出国子监的机会,董小乙也跟着到鄠县来了,负责为鄠县也张罗一个图书馆,这个他熟,顺便也带个养殖专家和种植专家过来准备考察鄠县适合养什么、种什么。
  这几件事要么有利于文教,要么有利于农桑,许敬宗听了脸上简直溢出了闪闪光彩,热络地招待了董小乙,还让董小乙可以便宜行事,看上什么地方只管说,要人给人要地给地。
  董小乙现在好歹是李元婴跟前红人,没至于被许敬宗哄昏了头,平时都在认真忙活李元婴交待的事,没怎么参与各种宴会和娱乐活动。这天董小乙考察完图书馆场地,正准备吃个饭歇息一下,却接到了“信使”送来的急信。
  董小乙马上跳了起来,打起精神看完李元婴吩咐的事,马上寻了李元婴身边的好手出去盯着几处地方,都说捉奸捉双、拿贼拿赃,李元婴在信里让他寻些戴亭培养出来的人出去府衙盯梢,看看他们和那殷家庄子有没有接触,还要带一批人去殷家庄子摸摸他们的底,主要看看他们的隐户问题严不严重。
  隐户这事,世家大族都不少,一个品阶高些的官员身边能配百来个“纳课户”,就是帮他跑腿的、办差的、伺候的等等,这些人只要有这一重身份就能免了正役,所以有许多富户甚至主动向官员投诚,把自己一家挂到官员名下,这样他们就可以花点钱免掉徭役了。
  既然这些名额被不干活的人占了,那田地总要有人耕作吧?杂事宗尧有人去做吧?高门大户要显出气派来,能短了人手吗?当然不能,那这些没有落籍、没有田地的“隐户”必然是要存在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魏征一样有钱不花,争当大唐节俭标兵!
  董小乙虽预料到结果会如何,但李元婴让他去查,他肯定不能不去。反正他正好要带他们的专家团队下去考察,造访殷家庄子的理由很好编,贴上自己人的标签过去拜访的话,董小乙说不定能把他们庄子上实际上有几口人都摸得清清楚楚!
  李元婴在信上说要快,得赶在他们相互串联之前去殷家庄子一趟,董小乙当即觉也不睡了,寻上平时给他领路的衙役说自己想去勋国公的庄子上拜访拜访。以前是没机会过来,现在来都来了,不去看看像话吗?有好事儿当然得先紧着勋贵之后!
  勋国公殷开山的祖父早年就迁到了鄠县,后来大唐立国之后,殷开山也曾退守鄠县休养过几年。那殷家庄子就是殷开山生前置办的,田地很不少,那一带的上等良田都被划了进去。
  董小乙本就是会说话的人,此时别有目的,编起话来那更是一套一套的,直把李元婴说成和勋贵们好得能穿同一条裤子。
  听董小乙这么一说,那几个衙役便觉得这是讨好殷家人的好机会,二话不说就领着董小乙一行人前往殷家庄子。
  另一边,李元婴已经把吴家村里的事儿做完了。他说了要去太和宫看看,所以核改起手实来匆忙许多。落在随行衙役眼里都挺欢喜,觉得李元婴终于不较真了,要去玩了。
  听里正说,李元婴还看上个和他同龄的小娘子,非要拉着人家一起去太和宫逛逛!那架势可真有点人家还没出丧期就想对人家小娘子下手的势头,弄得人家亲娘担心不已,哪怕平时不怎么出门了,这次竟也要跟着一起去!
  到李元婴一行人和吴家三口出了村,里正都没等来许敬宗那边的回应,心里有些焦急,只盼着李元婴玩够了就走,千万别玩什么天潢贵胄看上农家女、非卿不娶的把戏!
  直至李元婴他们到太和宫了,里正才接到许敬宗的回应。许敬宗说不必担心,扣住吴志远的母亲和妹妹,吴志远不敢说什么的。至于滕王,许敬宗让他好生接待,回头他自有打算。
  里正一琢磨,觉得吴志远确实好拿捏,他们家只剩他一个男丁,他要是轻举妄动,谁来奉养吴母?他叫侄子在吴志远家外头候着,等吴志远一家回来后就把她们堵在家里,哪都别让他们去。回头等没人注意这摊子事了,再把他们彻底解决掉!
  千怪万怪,只能怪吴志远跑去捅马蜂窝!那些个佃户在殷家庄子里过得好好的,他非要去怂恿人家入籍,像样吗?佃户里头又没有识字的,哪怕朝廷有诏令下来,只要没人给他们说,他们会乖乖为主家种一辈子地。他们要是都去入籍等朝廷给他们分地了,人主家的地怎么办?不种了吗?
  若是换成军队里,吴志远这行为就是动摇军心、引起士兵哗变,死一百次都够了!
  吴志远的父兄也是,不仅不劝着点,还支持他儿子娶那佃户女儿。那佃户女儿死得那么不光彩,他们还帮着吴志远去埋,甚至支持吴志远往县令那里告,那是安分百姓该干的事吗?
  所以说,吴志远一家都是祸根,死了活该!
  当然,他们不死也是可以的,但里正看他们家不顺眼。
  这份不顺眼是有原由的。
  吴志远家生老大时,他家也生老大,但是个闺女;吴志远家生老二时,他们家也总算吐气扬眉了,生了个大胖儿子,但是长着长着,他儿子被长歪了,不学无术得很,吴志远却考进了县学,眼看着就要飞黄腾达了!
  到生老三,他们家还是一块生的,大家都是闺女,但,吴志远家的闺女越长越水灵,越出落越好看,殷家的贵人路过都特意问过两句!再看看自家闺女,连里正自己都觉得寒碜。
  总之,人比人,气死人,里正就这么恨上了吴志远一家。当初许县令让他“处理”一下这件事,他眼也没眨地让吴家父兄落水了,要不是许县令说吴志远跟着出意外太扎眼,他真想连吴志远也给弄死,再把吴志远那如花似玉的妹妹收来暖床!
  既然许县令说要用吴家母女死死拿捏住吴志远,里正心思又活泛起来,有什么比把人收到自己家里更适合时刻盯着的呢?回头他就把事情办了,反正当妾可不算是丧期嫁娶,跟家里添一头猪马牛羊没什么区别!
  里正想得挺美,李元婴却已经把太和宫玩了个遍。太和宫本就不大,也没什么特别之处,李元婴只去太上皇游览过的地方缅怀一番便要走了。他假意与吴志远分别,自己带着来时跟着的人走了,吴志远一家三口则跟着早早过来太和宫等候他们的人从另一条路带离,保护起来当被告!
  忙活了几天,李元婴也累了,带着小伙伴们回县城歇着。许敬宗听说他们回来了,第一时间把随行衙役叫过去问话,看看李元婴到底有没有发现吴志远一家的情况。
  随行衙役说李元婴今天玩得挺尽兴,还尝了吴家村的甜瓜,赏了他们不少钱。最后玩累了,李元婴就顺势说要回县城歇几天,暂时不去忙活人口调查的事了。
  吴志远家的事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的,听许敬宗问起吴志远一家,大伙都没回想起什么特别的事来,只说吴志远突然冒出来痛哭一场,李元婴问他怎么了,他只说是遇到毒蛇了。
  许敬宗听完便放下心来,上次吴志远状告殷家的结果是让他父兄丢了命,这次谅他也不敢再告出口。虽然已经让吴家村的里正想办法拿捏住吴志远,许敬宗还是觉得李元婴留在鄠县容易闹出事来,他思索片刻,叫人去长安跑一趟,找人把李元婴看上农家女的消息传扬出去,不能提吴志远一家的名儿,只说李元婴相中人家还在服孝的小娘子!
  要知道,李元婴可是魏征的准孙女婿啊!
  魏征是什么人?魏征可是连李二陛下都敢当面杠的人!听说李二陛下和李元婴斗个鸡就被魏征堵着骂,骂完李二陛下为了平复他的怒气还让人宰了斗鸡送去给魏征炖着吃!
  由此可见,魏征的杀伤力何等之强!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千钧一发!!!!


第131章 
  这一晚上,许敬宗没睡好,底下有消息传回来,说是董小乙带着人到殷家庄子去了。
  虽然董小乙的话说得天衣无缝,但许敬宗还是从中嗅到一丝不妙,更坚定了把李元婴送回去的心思。这两年内丧父的小娘子可不止吴志远家那个,他叫人放流言时是在李元婴去过的村子里随意挑几家,东说一个村子,西说一个村子,反正李元婴看别人可怜就给钱安抚,大方得很!
  许敬宗觉得这事准成,毕竟李元婴是个皇亲国戚,皇亲国戚传点风流事不是很正常吗?又没有说他作奸犯科,顶多只是不太讲究,连人家丧期内的小娘子都不放过而已。到那时,上头就会意识到放李元婴出来是个错误,早早把他宣召回去!
  哪怕已经做好应对,许敬宗心里还是不太踏实,第二天一早叫人早早出城去与殷家庄子说一声,让殷家那边别什么事都给李元婴派去的人说。
  殷家那边有点懵了,董小乙要考察他们庄子,问他们有多少人手,问他们有多少田地,还一脸“大家都懂的”的表情,他们管事的认为是大好事,是李元婴要带他们赚钱,所以都痛快地把底子交待得清清楚楚!
  难道李元婴是派人来摸他们底的?大家都是穿一条裤子的,李元婴怎么可以这么无耻?!
  管事忙把这事写在信里递回长安,请示长安那边的意见。
  李元婴这边得到殷家庄子的情况,董小乙套话技巧一流,把人家的隐户隐田摸了个底朝天。
  他看完后信里已经确定吴志远说的话是真的了。
  要是殷家隐户不多,也不会怕有人向他们宣扬入籍的事,虽说也不是人人都愿意返回原籍过苦日子、承担赋税徭役的,但万一他们被说动了,集体要去入籍分田,那岂不是他们白白丢了一群替他们耕作、伺候他们起居的劳力?所以,当人心浮动,他们就要来一次狠的,让所有人都记着教训不敢再提!
  很不幸,吴志远喜欢上的那小娘子一家就成了牺牲品。
  这年头哪怕是登记在案的家奴,主人也只需要上报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就可以打杀,更何况是这些没有户籍的“黑户”。
  李元婴看着面前的隐户隐田记录安静了好一会儿,叫人取来笔墨,刷刷刷写了封信连着董小乙套来的证据回京,让董小乙送到户部那边去。这事太得罪人,不能祸害他大侄子,也不能祸害魏征,户籍之事可是户部管的,合该从户部往上报!
  李元婴自认自己的想法合情合理。
  不想他信还没写完,负责盯着府衙的人就回来了,说许敬宗确实找人去殷家庄子了。而且,许敬宗还找人去了趟长安,负责跟着那人的侍卫回来说,许敬宗让人在长安散布关于李元婴的消息。
  李元婴奇怪地道:“什么消息?”
  侍卫面色也挺古怪:“说您看上还在丧期的农家女。”
  李元婴不由看了眼旁边坐着的魏姝。他姝妹妹这么可爱,他才不会看上别人!
  侍卫道:“到早上跟盯的人赶回来时,传的话都变样了,有人说殿下您喜欢刚守寡的寡妇!”那传言还说得有鼻子有眼,说寡妇丈夫刚下葬,坟头土都没干,为了和滕王苟合,她拿着个扇子一直在扇坟。别人问她咋回事,她说她和死鬼丈夫约定过,要等他坟头土干了再改嫁,她等不及想嫁给滕王!
  李元婴听了,觉得想出这故事来的人挺有创意,兴致勃勃地说:“看到谁编的了吗?有没有记下来?回头把人挖过来,专门编故事给我听!”
  魏姝听侍卫回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