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元婴心放得很宽,毕竟如果他非要得头名不可,完全可以借助系统帮助随意查阅各种资料,所有经义都能在考场上搜索。但是那有什么意思,他又不是非要考第一不可!
长孙无忌被李元婴噎了一下,不再多问。
御驾还没出发前往太和宫,国子监就放榜了,比起外头的秋闱,国子监的考试要宽松许多,过了就能参加明年的春闱。正因如此,众人对名次也不那么在意,只有有能力争前几的人会急着去看,其他人只要知道自己榜上有名就成了!
李元婴兴致很高,拉着魏姝她们一起去看榜。结果到那儿之后发现榜前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们根本挤不进去!
李元婴也不往里挤,只喊前头的人帮忙看看:“有我吗?”
里头的人找了一会,回道:“有的!”
“有我姝妹妹吗?”
“有的!”
李元婴一个个问过去,一干小伙伴都在榜上。再问头名是谁,里头的人说是唐璿。李元婴大喜过望,转头对唐璿说:“你是头名,今儿该你请客了!”
唐璿学得好,常得奖励钱,生活要求又不高,再加上家里也常给他钱,所以他的小金库还挺丰厚,闻言爽快地答应下来,带着小伙伴们去外头吃顿好了。
李元婴这个背后东家一点都不想着照顾自家生意,反而说:“丰泰楼的菜常吃,我们换一家尝尝鲜!”
其他人自然没意见。
女孩子们还是坐在一起,不掺和他们喝小酒。魏姝悄悄问武媚:“媚娘你这次还是压着考吗?”这么重要的考试,她觉得成绩不好把控,万一压过火了岂不是止步在这一环了?
武媚笑而不答。
她的名次稍微比平时高一点点,就是她写文章时稍微放了放的结果。想拔尖难,想中庸还不容易?
武媚那么一笑,魏姝就懂了。她自认也不是笨人,但是还是有些佩服武媚的过人才华,武媚这么一步步地铺垫,怕是从一开始就想在科举时来个大的!
想想要是武媚远远压过那些个寒窗苦读许多年的士子,所有人的脸色都会很精彩!
李元婴考过了,虽然排名不怎么高,还是屁颠屁颠地给所有人报了一遍喜。
又过了两天,阎氏一行人就要出发前往相州了。李二陛下狠心起来是真的狠,李泰就藩之后就没让回来过,连妻儿都是派人送去,没许李泰回来接。
李元婴知道李二陛下没能让儿子们好好地兄友弟恭,被伤了心。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像早前他和李治说的那样,寻常百姓家的兄弟一样能为两三亩地翻脸,更何况是出生在帝王家?
李元婴挺庆幸自己出生得晚,他是在大安宫出生的,那会儿太上皇已经退位,所有人用脚趾头想都知道他和那个位置没半点沾边的可能性。所以,他从小到大都快快活活的,没卷进什么糟心事里面。
李元婴又是叹惋又是感怀,当天亲自去送李小圆球出发。李小圆球怕李元婴忘了他们的约定,又和李元婴拉了次勾,让李元婴记得去找他玩。
李元婴送他们上了马车,目送马车远去,骑着马回了宫。接下来他又忙碌起来,忙着通知鄠县的人按时赶往太和宫,挂牌仪式马上要开始了,逾期不候,错过别哭!
这可是面圣机会!
原以为李元婴只是画个大饼,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实现。结果李元婴转眼就来通知他们说李二陛下马上要驾临太和宫,他们的匾额也都备好了,统一规格、统一样式,到时统一挂牌!
所有出资人都激动不已地感慨:滕王殿下,实诚人啊,说一是一,说到做到!
两边人马先后出发,鄠县人先到太和宫外守着,翘首以盼等待李二陛下到来。
结果李二陛下来了吗?当然来了,不仅李二陛下来了,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等人都来了,阵容十分豪华,堪称买一赠百。
众人万般激动,纷纷上前行礼,恭迎李二陛下一行人的到来。
李二陛下看到其中一些人的商贾装扮就有点头疼,李元婴只看钱不挑人,出资的自然有不少商贾。一看见这群人,李二陛下马上回忆起李元婴做的好事,转头横了李元婴一眼,终是和气地免了那群鄠县人的礼。
人家出现给你修行宫,你总不好再对人家冷眉冷眼。
李二陛下见完鄠县人,带着群臣往太和宫走去。只见整座行宫的门面已经焕然一新,外头的围墙重砌了一圈,还粉刷得漂漂亮亮,全然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也不知李元婴是从哪移栽来的梅杏桃李,远远便见它们刚巧高过宫墙,含蓄地伸出几枝或绿或黄的枝条往外窥探,想来要是春天来了必然能看见满园春色。
李二陛下以前是来过太和宫的,光是从外头这么一看,他便感觉太和宫已和从前完全不同了!李元婴也没见过太和宫翻修出来的样子,不过他在系统里模拟过效果图,和现在的样子差不离,让他非常满意。
李元婴兴致勃勃地拉着李二陛下往里走。
到太和宫内,里里外外的建筑更是焕然一新,无一处不精巧,不一处不雅致。众多亭台楼阁之中若要选出最引人瞩目的,当然是建在高处的滕王阁。李二陛下也相中这地方,领着人径自登上滕王阁远眺,只见远处长安依稀可见,群山环抱,绿水相绕,宛如置身仙境。
再往下一看,整个太和宫尽收眼底。
来时已经见过的景色自不必说,一旁宽阔的猎场、整齐划一的马棚更是对极了李二陛下的胃口,若不是还要主持李元婴口里的挂牌仪式,他已经过去挑马行猎了!
李二陛下对这处行宫非常满意,觉得既然已经翻修成太上皇亲自来都想不起原样的新行宫,就该换个名,当场宣布它更名为翠微宫。
接下来,鄠县的出资者们便有幸第二次面见李二陛下,在李二陛下的一番嘉许之后满心激动地跟着自己那块牌匾去挂牌,感觉自己走路都带风!
李元婴头一次办成一桩大事,心情比鄠县的出资者们更激动,看着偌大的翠微宫更是心潮澎湃。他想起上回去伊阙行猎时,李二陛下可是下令让岑文本帮忙撰写碑文、褚遂良执笔题字,虽然他以前觉得这事怪无聊的,但轮到自己头上他又觉得不能少了它!
李元婴腆着脸跑李二陛下身边说:“皇兄,这么好的日子,你不该叫人写篇诗文纪念纪念,再刻个碑竖在前头吗?”
李二陛下见李元婴没脸没皮地凑过来讨要,本来有这意向都想收回了。好在今天他龙心大悦,也没真和李元婴计较,只叫这两年他身边的专业文手岑文本撰诗文一篇纪念一番。
岑文本早接到指示,很快成文。
李元婴也如愿拿到了褚遂良书成的原稿!
他满足不已,高兴地招呼所有人入座,还小大人一样给所有人敬了一轮酒。然后趁着大伙酒兴正高,怂恿李二陛下叫所有人做了首诗,李二陛下先来,而后是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
李元婴决定把岑文本刚才写的那篇文章命名为《滕王阁序》,跟这些赞美翠微宫的诗一起刊印成集!这可是在夸他修的滕王阁和他张罗着翻修的催武功,必须人手一本留着做几年!
李元婴臭不要脸地做好决定,积极地把所有人写的诗都记了下来,准备回头就叫人排版下印。
酒宴过后,李二陛下想去行猎,李元婴寻着机会便往魏姝她们那边留,和她们说起自己伟大的计划。做好事,要留名!干了大事,一定要让别人知道!
李元婴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把自己的打算说完了,又改了主意,兴致勃勃地说道:“不能单叫《滕王阁序》,得叫《翠微宫滕王阁序》,回头我去封地还要修滕王阁的,要好好区分开来!”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我是一个有远见的人!
第151章
李元婴的主意一说完,魏姝几人都很好奇席上都写了什么诗词。
李元婴不喜欢陪李二陛下打猎,感觉那跟陪玩似的,很没趣味,便不跟去了。他笑嘻嘻地说:“想知道的话,你给我磨墨,我写给你看!”
魏姝见他一脸得意,只差没在脸上写“姝妹妹你快来伺候我”,有点想掐他脸。但有旁人在,魏姝还是得给他点面子的,她本就爱书法,磨墨对她来说实在再简单不过,听李元婴这么一说当真将黄莺黄鹂取来的砚台和墨块接了过去,熟练地给李元婴磨起墨来。
李元婴更得意了,朝狄仁杰等人笑得一脸灿烂,意思是“看看,我媳妇儿多好,你们抓紧找”。
其他人都不想和他计较。订婚早了不起啊?!
狄仁杰更是白他一眼,谁会羡慕他们两个小屁孩的幼稚炫耀。他是有远大志向的人,才不爱跟李元婴一样早早被儿女情长绊住!
李元婴就是乐一乐,乐完便给小伙伴们写李二陛下他们作的诗。他把诗都默写完费了不少功夫,不过这是草稿,用不着写得太好,他的字自然写得龙飞凤舞。
李元婴写一首,魏姝她们读一首,虽没参加大宴,却也能想象出当时的盛景。
默完诗,李元婴揉揉手腕,开始对他们的诗进行评价:“说实话,我觉得皇兄他们的诗写得都不怎么样,不过看在他们都是在夸滕王阁和翠微宫建的好的份上我还是要印出来!”
魏姝看了几首,也大逆不道地跟着点头,这些诗美则美矣,就是千篇一律,没什么新意,更没什么叫人眼前一亮的句子。就跟李元婴说的那样,读下来只有一个感觉:他们在夸好!
至于夸得怎么样,就不能做要求了。
李元婴又说:“早叫你们一起来了,你们偏不来。我建的滕王阁,我的朋友怎么不能来?我跟你们说,老房他就带了个他媳妇娘家的侄子,年纪和我差不多,诗写得还挺好。”他在诗稿里头挑出一份给魏姝她们传阅。
这诗写得清新隽永,颇有些趣味,和刚才那些辞藻优美、精雕细琢的“场面诗”完全不一样。不愧是少年人,还没被官场磨成老油条!
武媚看了眼署名,念道:“卢照邻?”
狄仁杰对众多世家也很有些了解:“范阳卢氏?”
李元婴想了想,点头道:“老房媳妇好像是范阳卢氏的,这卢照邻挺不错,长得挺俊,临场反应也快,皇兄都夸他这诗写得不错。”
狄仁杰几人都赞同李元婴挑选出来的“全场最佳”。
李元婴顿时来了兴趣:“不如我们去找他玩!”
大伙都去行猎了,他们一直窝在这里看诗也不好,所有人都点头表示想去。李元婴叫黄莺黄鹂把诗稿拿去和《翠微宫滕王阁序》收好,带着小伙伴们去猎场那边玩。
大人都进猎场打猎了,女眷和年纪小的、不擅骑射的没跟去,但也有娱乐,高阳就很活跃,组织了两队马球队开始玩马球。
李元婴一行人行到马球场附近,正好看到意外的一幕:高阳坐在马上拿着马球杆,愣愣地看着场外呆站着的少年。
那少年长得眉清目秀,看得出是个翩翩君子胚子。他手里拿着刚捡起的马球,那马球上头沾着些许泥污,叫人看了觉得那球污了他的手!
高阳愣了一会才回神,有点不自在,耳朵莫名红了一下。她凶巴巴地说:“我的球,还我。”
少年也回过神来,上前把马球还给了高阳。
李元婴把少年认出来了,兴致盎然地跑上去叫人:“卢兄!”
少年自是刚才被李二陛下特许房玄龄带到席上的卢照邻。见了李元婴,他斯文有礼地见礼:“殿下。”
李元婴道:“不兴这么多礼的,我们可是平辈,当寻常朋友相交就好。”
卢照邻听卢氏说过李元婴许多不好,让他离李元婴远些,此时见了却觉得李元婴亲善友好,与李元婴说的大不相同。
高阳下马问李元婴:“幺叔,你怎么没跟父皇去打猎?”
李元婴说的话堪称大逆不道:“我才不去当陪玩呢。”他本就不爱打猎,对于追逐猎物没什么兴趣,毕竟比他厉害的猎物追着累,比他弱小的猎物打来了也没成就感,没意思!
比起打猎,还是认识新朋友要紧!
李元婴拉着卢照邻把他介绍给小伙伴们,又给卢照邻一一介绍了狄仁杰等人。
卢照邻这才知道刚才那个让他看呆了的明艳少女是自己表弟的前未婚妻高阳公主。解除婚约没给她带来任何影响,她看起来浑身散发着自内而外的明快,玩起马球来畅快又自在。
虽然有卢氏的告诫在前,但少年人哪里经得起同龄人的诱惑,没一会就被李元婴拉入小伙伴行列。李元婴见卢照邻没去打猎,便说:“你也觉得打猎没什么意思吧?太累人了!不过读书之余,打马球放松放松倒是挺好的,我们去跟高阳玩玩。”
除了兕子身体弱、李象和衡阳年纪小,剩下的人都是可以下场的,李象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