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唐-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像魏征说的那样,李二陛下是不太讲究这些的,隋末战乱频起,早些年又兄弟阋墙,有了那玄武门之变,生里来死里去的日子他过了不少,哪会计较这些事儿?
  李二陛下被魏征骂烦了,便恼火地反驳道:“这也不是百姓想效仿就能效仿的,就拿魏卿你家来说,你可有才人可以送给你兄弟?”
  魏征被李二陛下噎了一下。
  他俸禄不算多,若不是李二陛下赐了置宅钱,他怕是根本买不起长安的房子。儿子要成亲,女儿要出嫁,家中日子过得紧巴巴,他哪里来的闲钱纳妾?再说了,他也不是那样的人,他妻子早早跟了他,他哪能做那等狼心狗肺的事?
  李二陛下见魏征被自己噎住了,乘胜追击地把祸水往李元婴身上引去:“你不知道,元婴那小子赖皮得很,他说我若不答应他,他要偷偷造几艘大船扬帆出海去,再不回来了!我跟他说把他封地换到西边去,他就说,‘那我养许多骆驼,一直往西边走,再不回来了’!”李二陛下一脸叹息,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无奈与伤怀,“魏卿啊,先皇将这幺弟托付给我,临去前叮嘱我要好好照顾他,他这样说了,我难道要为了一个才人让我们兄弟离心?”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
  小王爷:不要脸!!!!!
  注:
  1继后的事,结合百家讲坛里的《贞观之治》瞎编的!囫囵着听了一遍!发挥自己的想象写的!
  2杨妃相关的事,是《新唐书》写的,《旧唐书》没细提,《新唐书》是欧阳修和宋祁合编的,可能是这两个风流大佬稍微发挥了一下想象写出来的!是的,就是隔壁那什么曾经闪现过的欧阳大佬和宋祁大佬……隔壁那什么……也超好看的……(话题迅速进入套路


第60章 
  搁平时,魏征是不会特意去骂李元婴的,毕竟李元婴就是个浑人。可此事不一般,你个当弟弟的去讨哥哥宫里人是什么意思?你不说敬之、远之就算了,还和自己哥哥讨人?
  魏征怒气冲冲地堵李元婴去了。
  李二陛下看着小老头儿怒气冲冲的背影,龙心大悦,叫人给自己煮壶茶来。哥哥有难,弟弟帮忙挡一挡乃是应份之事!
  这茶,真香啊!
  以前怎么不觉着茶好喝呢?
  ……
  李元婴最近东搞搞西搞搞,忙得不得了,这天赶早让武媚出了宫,良心发现准备用过早膳就去意思意思地上上课,和讲学的先生们抬抬杠。不想他才刚在柳宝林的目送下溜达出门,就被魏征给堵路上!
  魏征骂起人来一套一套的,把李元婴都给说懵了,又听魏征指责的话句句都是他说过的,心里顿时有些发虚。
  这老魏,怎么不去骂皇兄,反而跑来骂他?李元婴百思不得其解,可魏姝已偷偷给过报过信,他心里对此有所准备。
  人他都要来了,还回去是不可能的,李元婴待魏征骂够了,才拉魏征去就近的亭子里坐下说话。
  魏征横着他。
  哪怕悉心教过李元婴一整本的《礼记》,魏征对这个整日来拐带他孙女去玩的家伙仍是横看竖看都看不顺眼,经此一事更觉这小子行事毫无法度、缺少约束。
  李元婴昨夜已思量过应对之法,与魏征掰扯起这件事的合法性来:“我听说百姓之家亦有离休之事,譬如乐府之中有《孔雀东南飞》一诗,讲的便是那姓刘的为着母命与妻子和离另娶之事。”
  魏征道:“那是父母之命。”
  李元婴道:“我年纪虽小,却也知道婚姻之事尤为重要,处得好了,一家和美;处得不好,家宅不宁。《孔雀东南飞》是他们处得好却非要他们离了,硬生生害了三四家人!反过来,夫妻间处得不好的您让他们一直处下去,也会害了两家人!”
  魏征见他小小年纪竟敢对婚姻大事发表意见,冷笑着说:“天子后宫,能和寻常百姓家一样吗?”
  李元婴道:“正是天家后宫,才要当领头的。您家也有女儿孙女,若是您女儿孙女受了欺负,您难道只教她忍气吞声,说什么‘日子是过出来的,你且忍一忍,他总会改的’?照我说,世间夫妻理当合则处不合则离,谁都不受谁的气才行!”
  魏征道:“和离本就可以,有心和离的照着府衙的章程走便是。”
  “那不就得了?”李元婴道,“那您的意思就是只许百姓和离放妻,不许天子放个才人了?”
  魏征道:“要放才人走,也得有个因由。”
  李元婴道:“他们处不来不就是因由了?自九成宫偶遇媚娘后,我知晓她熟读群书,伺候若想找什么书便想着让她帮我找。结果那日有人拦下皇兄说我常与媚娘见面,皇兄便生出疑心试探于媚娘,直接对媚娘说要将她赐予我,问她愿不愿意。”
  这一段魏征是不知道的,毕竟李二陛下只说是李元婴闹着跟他要人。
  他肃容听李元婴接着往下说。
  李元婴坐直了身体,坦荡无畏地与魏征对视:“他们便是算不得正经夫妻,这样问也是诛心之言,您说,她该答愿意还是不愿意?都这样了,她再留在宫中当如何自处?所以,我才去把人要了过来!媚娘是一个聪慧过人、才能出众的女孩子,因我无心之举而失了圣心,我难道不该还她一个前程?”
  李元婴笨吗?
  李元婴不笨,很多事他不懂,只是没去深想而已。
  他听武媚分析完其中利害后仍是去和李二陛下要人,就是因为此事因他而起。
  他从小在大安宫中长大,虽不至于看遍世间冷暖,却也知道深宫之中的日子并不好过,得势还好,不得势连个阉竖都能骑到你头上去。
  当初他还没被皇兄皇嫂接到太极宫,底下就曾有人寻机欺辱他娘,毕竟太上皇一去,一个宝林算什么呢?李元婴那时虽才五岁,却是被娇惯着长大的,乍然撞见母亲被迫朝人低头赔笑,只觉浑身气血齐齐上涌,想也不想便叫人把那阉竖埋到雪里去!若不是嫂嫂赶巧来了,他手上就要沾一条人命了。
  哪怕是现在,底下依然流传着他以雪埋人的狠事,都说他是个混世小魔王。李元婴不怕担这个浑名,他也希望所有人都好好的、希望每个人都快快活活地过上好日子,可要是有人欺辱到他在意的人头上,他定是不会把对方当人看的,他们哪怕死一百次,也抵不过他们让他娘掉的一滴泪。
  李元婴心中是非黑白分得清清楚楚。当初皇嫂耐心教他、真心疼他,他便高高兴兴当个好弟弟,天天带着几个侄子侄女玩耍,乖乖听她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比如‘男子汉大丈夫,遇事要有担当’!
  既然是他招来的事,断不能叫别人受过。
  李元婴仰头,澄明的双眼直直地望向魏征:“您觉得我说得可对?”
  魏征无言以对。
  李元婴若是为着美色而和李二陛下讨人,他肯定要骂得李元婴狗血淋头。可李元婴这样与他一说,魏征便觉得这事是李二陛下做得不地道。
  李元婴只是个小孩子而已,若他当真到了通晓男女之事的年龄,早该让他出宫自己开府或者就藩去了。李二陛下明知道他们不可能当真有私情,还去问自己的才人愿不愿意跟自己弟弟,这不是诛心之言是什么?若当真是寻常夫妻,这么一问肯定是过不下去的了。
  这么说来,李元婴去讨人反倒是重情重义、极有担当之举。
  魏征道:“你倒是巧舌如簧。”
  李元婴见魏征神色松动下来,当即旁敲侧推起魏征为什么不去骂李二陛下,反而来堵自己。一问之下,李元婴才知道魏征已经骂过李二陛下了,是被李二陛下忽悠过来的!
  李元婴简直被他皇兄的无耻惊呆了。
  真是岂有此理!
  堂堂一国之君,居然扯谎骗人!话是他说的没错,可这事明明不是他起的头!被他皇兄这么一说,倒像是他见色起意非撒泼耍赖去讨要宫里的才人似的!
  李元婴气得不轻,见魏征显然也觉得李二陛下这事做得太糟心,他眼珠子一转,计上心来,凑过去拉住魏征的手说:“我觉得这事皇兄做得很不错,他晓得自己说错了话便放媚娘自由。您应该好好夸一夸皇兄,鼓励天下人学习皇兄这等知错就改的好品质,让所有人都引以为戒,尊重、爱护自己的妻子,不偏听偏信,随意对自己的妻子口出恶言。”
  宫中设有皇后、四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和八十一御女,才人就是二十七世妇里的最末等,与婕妤、美人一起协管宫中祭祀与宴客之事。虽比不得百姓之家所说的正妻,却也是正正经经的有品阶的妃嫔。
  事情经李元婴这样一转换,这事不仅不算败坏风气,倒还像是李二陛下因一时失言不得不放走心爱的女人一样,不仅不该骂,还要大肆褒奖一番!
  这种折子,魏征是绝不可能写的,听着就像那种谄媚之辈写出来媚上的东西!魏征没应下这事,只是不再骂李元婴,回去酝酿如何重新写一封喷人折子,把李二陛下推卸责任之事也写进去再骂一遍。
  至于李元婴,魏征不准备骂了,他觉着这孩子还有救,李二陛下把事情赖到他身上,他还愿意帮李二陛下说话!怎么看,这都是个好孩子啊!
  小老头儿干劲十足,起身虎虎生威地走了,回去重新写折子!
  魏征走了,李元婴见时间不早,讲学应当已经开始了,马上决定继续翘课一天。想到李二陛下的无耻行径,李元婴恶向胆边生,让左右伺候的人都靠过来,如此这般如此这般地吩咐下去。
  做完安排,李元婴便溜达去寻兕子和皇孙他们玩耍,继续争当这宫里最野的孩子!
  很快地,宫里宫外渐渐兴起一个新故事:《莽国王一言失美》。
  这故事就是刚发生的事被稍微架空一下,改进一下,变成一个有头有尾的精彩传奇:女主角坚定聪慧有主见,很有敢爱敢恨的风骨,秉承着“君既无情我便休”想法在国王后悔时也不愿回头,依然奔向宫外自由自在的生活!
  这里面既没有提什么李二陛下,也没有提什么武才人,只讲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美好故事。可是,只要是听说过最近李二陛下把武媚赐给滕王的人,一听到这个故事便会想到李二陛下身上!
  到望日朝会时,不少朝臣上朝时都忍不住悄悄打量李二陛下,看看李二陛下是不是和故事中所说的那样“黯然神伤,容色憔悴”。
  起初李二陛下没发觉什么,挨了魏征一通骂后见没人逼着自己去把武媚要回来也就把此事揭过了。结果故事越传越广,李二陛下左右伺候之人都听了一耳朵,早上替李二陛下穿衣时犹犹豫豫地提了一嘴。
  李二陛下这才知道他成了故事里因一句失言惨遭美人抛弃的可怜国王!
  李二陛下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这玩意是谁的手笔。
  他怒不可遏地叫人去把李元婴拎过来。
  李元婴见东窗事发,不仅不害怕,竟还挺得意,哼哼着说:“怎么?就许你把事情推到我头上,不许我编个故事吗?”轮起编故事传故事的人才,他身边多着呢!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请你吃回锅肉!
  李二陛下:……


第61章 
  李二陛下一大早抄起家伙追着李元婴揍的消息不胫而走。
  这对兄弟一个四十多,一个才十岁,爹又在好几年前没了,怎么看都是亦兄亦父的组合,哥哥要揍弟弟是天经地义的事。偏李元婴是不肯乖乖挨揍的,见势不对撒腿就跑,气得李二陛下非要揍到他不可!
  李元婴这厮还是很有良心的,后来看李二陛下跑不动了,还倒回去把李二陛下拉进屋有模有样地给他揉捏腿脚,口里语重心长地劝说:“您看看您,身体不顶好,还学人跑起来了!”
  李二陛下国事缠身,也不能年年都外出避暑,今年他就没去九成宫,只叫人去把洛阳宫修一修,看看明年好不好去巡幸洛阳宫。
  瞧见李元婴坐在自己身边装乖卖巧,李二陛下揍人的心思也歇了。自己惯出来的弟弟能怎么办,且受着吧!他抬手往李元婴脑壳敲了一记,骂道:“下回再干这种事,我非扒了你的皮不可!”
  李元婴嘟囔:“还不是你先诬赖我的。”
  李二陛下懒得理他。
  虽说这个收场有损李二陛下的颜面,导致大家都用“听说你被甩了”的眼神看着他,但武媚之事也算是有了个良好的收场。别人提起来不会觉得李二陛下此举荒唐,反倒觉得这帝王听着有血有肉了许多,还挺重信诺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便是帝王自己也不能后悔!
  李元婴让董小乙回宫一趟,交待董小乙把学堂与图书馆都交予武媚管理,他先专心完成玉米花生的交接。
  得知武媚是玉米花生换来的,董小乙一阵肉疼。不过等武媚迅速拟定出学堂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