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公凶猛-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一款香水的效用时间也是不等的,浓香的可持续时间:两个半到三个时辰;郁香的持续时间两个半时辰;淡香的持续时间:一到两个时辰;古龙水(男女通用):持续时间半个到一个时辰。”
    美丽销售人员的巧舌如簧之下,最重要香水是第一次面世,效果也是极好,很快客人们就有很多选中了自己喜欢的香水。一些个不差钱的大户人家小姐,还干脆的一次性买下了好几种味道的,准备回去后挨个的试一试。
    亲自来的小姐和妇人们正在挑选着合适自己的香水,这可是急坏了一些替主子来看情况的管家和丫环们。面对高昂的香水价格,他们发现自己根本做不了主。
    就算是能做主,也不知道自家小姐和夫人到底喜欢什么味道。没有办法,一个个是急急返身而走,他们要把看到的、听到的、瞧到的汇报给自家主子知晓。如此一来,一个多时辰后,国昌隆的各大分铺门前,不仅人流量没有减少,反而多出了不少的软轿,越来越多有身份的夫人和小姐们赶了过来。
    可以想见,随着这批生力军的加入,香水的火爆已然可期。
    还是在十井街旁的那个酒楼上,金振、许图、尹曲三位老板正一脸怨念的看着不远处火爆,人涌如潮的国昌隆分铺,眼中除了妒忌、羡慕之外还有深深的悔意。
    前一阵子,眼看着国昌隆平价售卖带来的火爆之后,他们妒忌了,真的生气了。单方面的降价直接影响到了他们各自的生意和收益。不得已之下他们联合到一起向国昌隆施压,想要让对方把价格重新恢复,各自凭本事赚钱,甚至还胆大的提出要国昌隆包赔他们一定的损失,以补失这一段时间的亏空。
    原以为这么多商人联合起来,纵然就算是皇商又如何,应该低头还是要低头的。要不然没有了货源国昌隆距离关门应该就不远了吧。万想不到,国昌隆早就有了准备,竟然开始从江南地区进货,因为他们是现银交易,从不拖欠,引得江南商人都是兴奋不已,一个个上赶着主动表示愿意供货,还表示可以主动降价。
    一直以来,国都这一片的商人都是整个大乾王朝中最为有钱的。原因就是他们身处于国都之中,这里人口更加繁密,百姓多了,购买力就强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背靠着国昌隆,很多时候他们根本不需要花费什么力气,只要从南方将货以低价进来,在卖给国昌隆就是了,便可以得到一笔不扉的差价。
    当事情习惯之后,根本就没有会去考虑有一天国昌隆不用他们提供货源怎么办?非旦如此,长久以来的合作还让这些商人们生出了自大的心理,认为没有自己等人,国昌隆就玩不转了。
    直到现实打了他们一个巴掌,这众人才想起来,原来他们才是弱势的一方。
    事到如今,商人们后悔了,他们终于知道招惹了怎样一个庞然大物的存在。于是,有些人低头了,他们开始寻着各种关系去找能说上话的人,希望可以继续的与国昌隆进行合作。
    还有些人,他们主动的选择了降价。毕竟店铺和伙计们都是需要开支的。长时候没有银子的进入,任谁也支撑不了太久。当选择这样做的时候,他们才悲催的发现,就算是降价东西也还是卖不动。
    说起来这个坑还是他们自己挖的。
    之前放出谣言的是他们,说国昌隆被商人们断了货,要没有货源了。吓的百姓们是将家里的余钱都拿了出来,能买多少东西就买多少东西,生怕真如外面所说的那般,国昌隆无货之后,一些东西的价格又重新会涨上来。
    这般如此,很多百姓家中都囤积了大量的生活必须品。现在的他们在短时间内不会有什么需求,那你现在降价又起什么作用呢?
    发现降价也行不通后。仅仅是这一次风波,便不知道有多少的小商人资金链断裂破了产。即便是有些实力的大商人也弄得是元气大伤。此时他们终于认识到,现今的国昌隆与以前的国昌隆完全不同,他们终于开始正视和打听起国昌隆的主事人身份。
    如之所料,国昌隆不在是长公主说了算,至少台前之人不再是长公主,换成了忠国公沈傲。
    竟然是那位有着混帐小国公名头的沈傲。
    这个结果着实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原本想要低头的众商人们此时也起了别的心思。如果说面对的是长公主这般的皇家之人,他们低头也就低头了,算不得什么丢人的事情。
    可面对的是有着混帐名头的沈傲,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他们去低头,岂不是显得太没有本事了吗?
    商人们又重新的聚在了一起,经过新一轮的搓商之后,以金振为代表去找了大乾王朝的粮食大王何念丰。
    同样是商人,何家在整个大乾王朝中,属于绝对翘楚的存在。概因何家控制着整个王朝的粮食交易。其影响力之大,之广,甚至很多时候便是连当今皇上都要给几分薄面,毕竟人活着就离不开粮食。
    做为同样是出售粮食的商人,金振也与何家有着一定的关系。这一次他也是众商人之中赔的最狠的一位,身家几乎缩水了三分之二。此次前来求见何念丰,他也抱定了决心而来。
    有时候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金振赶到何家的时候,竟然连大门都没有进去,一个闭门羹,让金振彻底的明白,这一次怕是何家也没有要与国昌隆为敌的意思了。
    金振并不知道的是,早在他来之前,赵元吉做为赵家晚辈就曾先一步的拜访了何家。做为赵氏在大梁城的代表性人物,赵元吉的意思就可以代表着整个赵家,整个赵氏了。
    赵吉祥能来,自是奉了赵妃娘娘的意思。有一个娘娘的面子在,加上以前赵氏与何氏的老一辈人交情不错。何家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头。更不要说,赵吉祥还表示,以后国昌隆关于粮食这一块的进货就与何家合作。
    面子里子都有了,何家怎么还可能会搭理金振这个“小”粮贩子呢?
    金振失望而归,众商人得到了消息之后,原本还摩拳擦掌的他们,顿时偃旗息鼓。不得不跟着国昌隆一起降价,或是有的干脆就离开了大梁城,换到其它地方发展去。
    用着有些人的话说。怎么着,老子惹不起总是躲的起吧。
    这些商人的行为,注定了国昌隆的一家独大局面。当连续三天的销售额全达到了一百万之上,净利润达到了五十万两以上时,这个消息也引来了野心家们的侧目。


第二十九章  卸磨杀驴
    三天就赚了一百五十万两,这其中固然有香水、香皂是新货,大家都在囤积的功劳,但国昌隆良好的销售网络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如果不是依仗着这个平台的话,就算是赚钱也不可能赚的这么多。
    眼红病是这个世界上任何时代都有的通病。大多数人可以接受身边的朋友过的不好,他们还会出声安慰,甚至是给予帮助。可一旦你比身边的人强了,那对不起,一定会招来妒忌甚至还可能遇到各种暗招。
    之前国昌隆并不出众,甚至眼看着入不敷出了。大家自然不对它有什么兴趣,反把他当成一种包袱来看待。还有些人看向长公主的时候,还用着怜悯和同情的目光,认为接手这个烫手山芋的长公主一定日子不好过,甚至为会因而失宠。
    现在国昌隆赚了钱,大家在看向长公主的时候,目光就变了。先是羡慕,接着就是妒忌,随即想的就是怎么取尔代之,享受这个胜利的果实。
    其中有着这种心思,且信心十足可以取尔代之的就是当今的太子——唐信。
    做为当今的太子,未来大乾王朝的合法继承人,唐信拥有着太多的优势。
    比如说他的母亲是后宫中唯一的贵妃;他的舅舅晋王是大乾王朝中最有势力、手握重权的藩王;他本身在朝中得到了多数官员的支持等等。
    按说这么多的优势在手,太子应该过的很舒服才是。可有一件事情一直苦恼着他,当今皇上,也就是他的父皇乾文帝唐青山身体太好了,好到平时连个感冒发烧都少有。
    只有四十岁出头的乾文帝,便是在活上十几几十年也是极有可能。难道说他这个太子还要做十几几十年吗?如此一来的话,谁又敢保证中间不出问题?
    尤其是近几年,父皇总是无意中在抬高着他的弟弟三皇子也就是襄王的身价。不仅给了他一个三珠亲王的名头,便是封了襄王也没有给其封地,让其离开大梁城的意思。
    明眼人都可以看出来,这是乾文帝有意要立新储,这让太子紧张的同时,更让不少朝中有想法的臣子投到了襄王脚下,大有要与其分庭抗礼之势。
    太子很苦恼。面对着襄王咄咄逼人的气势,他只能想办法招揽更多的朝中大臣,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可这样做,是需要花钱,花大笔银子的。
    太子很缺钱。
    或是说对一个有野心之人,有多少钱都不够他花的。就在想着办法敛财的时候,国昌隆露头了,出现在他的视野之中。
    一个不赚钱的国昌隆,被太子视为包袱一般的存在。以前在私下的场合里,他还在亲信面前谈论过国昌隆,认为皇家座拥天下,就不应该搞什么皇商,与民争利。更不要说这个皇商空有着支持还不能带来利益,着实是失败的存在。
    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国昌隆能赚钱了,还能赚很多的钱。太子的态度也是为之大变,他不仅看其顺眼了许多,还想着将他收归于囊中,这样的话他就有钱拉拢更多的人,收拾起襄王来也就变得容易许多。
    心动之下,太子很快就得到了一些别人不知的内幕消息。比如说当初沈傲与长公主的私下协议,当听到下属来报说沈傲个人就可以得到国昌隆四成利润的时候,当时的太子是羡慕的眼睛都红了。
    养心殿。
    虽然天已经黑了,乾文帝依然在挑灯批着奏折。而时不时嘴角上划过的一丝微笑证明着他现在的心情的确是很好。
    国昌隆赚了钱,不仅让国库变得充盈了起来,更加证明了他支持建立国昌隆的正确性。
    相比之下,前者带来的是实惠,后者带来的是信用与威望的提升。这阵子上朝的时候,乾文帝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下面的臣子面对自己的时候,更加恭敬了几分。
    一想到这些事情,乾文帝就心情愉悦,连带着近几日吃的饭也比平时多了一些,直让伺候在旁的严福跟着也很高兴。而每天一早下朝之后,国昌隆新的利润份额送来之后,他都会第一时间禀报给乾文帝知晓,为的就是可以博主子一笑。
    心情好了,批阅起奏章来的速度也似是加快了几分。大殿之中的气氛也随之愉悦了不少,而这一切都因为太子的到来发生了变化。
    太子来了,跪在地上,恭恭敬敬的叩头呼万岁。“儿臣给父皇请安,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信儿来了,快平身吧。不过年不过节的不必行此大礼。”乾文帝只是抬了抬头,便即很是随意的说着。
    乾文帝这个人虽然疑心重了一些,不是太会相信人。但在待人这一方面还是很宽松的,就像是行大礼这般的事情,除非必要,通常只是做上一揖有那么一个形势便算行了君臣之礼,他不会过度追究。
    听到平身两字,太子起了身,恭敬站着的他先是抬头看了一眼还在批阅奏折的乾文帝,这便一咬牙下了狠心的说着,“父皇,儿臣无能,不能替父皇分忧,还要累得父皇天天这么晚了要批折子,孩儿惶恐。”
    “嗯,信儿不必担忧,这是为皇需要去做的事情,以后等朕将大乾王朝交到你手中的那一天,你也会像父皇一样的。”依然是没有抬头,乾文帝一边批阅着奏折一边说着。他不会去对别人讲,他喜欢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他喜欢把任何事情都放在手中掌控的那种安全感。批阅奏折便是一种他掌握大局的方式。
    下面站着的太子并不知道乾文帝的这些想法,他还在为那将接手大乾王朝的话而兴奋。好在他还记得前来的使命,装成了一幅很惶恐的模样说着,“父皇正值春秋鼎盛,还能统领大乾万万年呢。”
    “哈哈。”乾文帝闻听之后是龙颜大悦,这也就放下了手中的奏折,脸带微笑的看向太子说道:“信儿,没有人可以长生不老的,也没有人可以真的活一万年,父皇终是会老去,大乾王朝还是会交到你的手中。嗯,这么晚了,信儿一定是有什么事情吧。”
    听着一番的感慨之言,又听到乾文帝主动提起了话题,太子哪里还会不抓住机会,连忙言道:“父皇,您日日劳累,心忧国事,实为孩子之榜样。儿臣当效仿之,也想替父皇分忧。”
    “哦?信儿想要如何?”乾文帝的脸色这一会已经恢复到了正常,仔细看去的话,非旦没有了笑意,还有几分警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