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开局曹操刺董,我被抛弃了-第2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惊讶不已,这一步步都设计的非常精妙,袁术还以为自己占了多大便宜,实际上是自寻死路。
  诸葛亮拿出一份精简的地图,放到几人身边,说道:“袁术的大军根本不需要我们这么多士卒来应对,我建议你们分兵,让一部分降卒,穿着袁术军的衣服,诈取附近县城。”
  他给众人指了几个县城,众人一脸惊讶,“为何要去南边?偷袭北边不是更好?这样可以让吕布与张辽快速过河。”
  “不妥,北边那是袁术重点防御的地方,他们一定会小心应对,而且北边几个县守卒太多,我们派遣的人少了,无法成事,多了对方会起疑。”
  “南边的纪灵肯定想不到,我们不帮助淮河北岸的士卒过河,而偷袭他的背后。”
  李整恍然大悟,“这叫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诸葛亮干咳了两声,说道:“这是声东击西,我们的目的不是要偷袭纪灵。”
  几人一脸不解地问道:“那我们打算做什么?”
  诸葛亮一扶额头,无语道:“你们难道忘了吗?我们的目的是庐江郡与江夏郡,这里只不过是诱饵,当然越乱越好。”
  “这……”


第473章 偷袭袁术军大营,袁术两万大军覆灭
  三人根据诸葛亮的计策,留下了一万步卒,五千骑兵交由李整统领。
  李典率领一万骑兵,五千步卒五千降卒去取定远县,于禁率领一万骑兵、五千降卒去取滁县。
  李丰、雷薄率领两万大军,来到阴陵城下,见到对方并不打算出城,心中疑惑不已。
  李丰吩咐道:“城外十里下寨,派人到城下挑衅!”
  雷薄带着三千骑兵,来到城墙下,喊道:“安西将军雷薄在此,城中将领,可敢出城一战!”
  李整看向了一旁的诸葛亮,问道:“先生,我们是否要应战?”
  诸葛亮问道:“将军的武艺如何?城下的那人好像是个大将。”
  安西将军,官职不小了,肯定有点能耐,要不然也不会做到这个位置。
  李整阴沉着脸,说道:“先生不要小瞧人,李典可是从小跟着我学艺的,作为他的兄长,我怎么会不如他?更何况我的官职可比李典、于禁高,你当我的官职是买来的不成?”
  诸葛亮一脸诧异,他一直没见过李整出手,每次冲锋都是李典冲在前面,他在后面指挥,他以为李整是个儒将。
  “将军还是死守城池吧,我们也没必要冒险。”
  诸葛亮对于李整的话,多少有点不相信,万一在这里折损了李整,对士卒的打击也不小。
  李整不悦道:“先生这是看不起我?”
  诸葛亮无奈道:“将军要出战也行,不过得听我得指示行事。”
  “好!”
  “诈败会吧!”
  “什么?”
  李整懵逼了,不是应该把敌将砍了吗?诈败是几个意思?
  诸葛亮解释道:“敌军远途奔袭,必定疲惫,将军诈败之后,今夜袭营,想必会有不错的收获!”
  李整问道:“一般新驻扎营地,肯定会防止袭营啊,我们这么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将军只管去即可,偷袭营地,等你回来之后,我再告诉你!”
  “好吧!”
  看在诸葛亮给他们出谋划策,屡战屡胜的份上,他就丢一次人吧。
  “砰!”
  一声巨响,吊桥直接被放了下来,李整率领着两千骑兵杀了出来。
  “山阳李整在此,敌将,纳命来。”
  “当当当!”
  二人在城外斗得难解难分,双方士卒纷纷替自己的主帅呼喊。
  三十个回合过后,李整的刀法突然大乱,让雷薄惊喜不已,斩敌将就在此时。
  然而,李整的副将见李整不敌,纷纷冲了过来。
  雷薄一人同时面对四人,有点手忙脚乱。
  李整用这威胁的眼神,看了三个副将一眼,三个副将猛然想起,他们要诈败的。
  “将军快走,我们拦住他!”
  “杀!”
  雷薄的士卒纷纷冲了上来。
  双方混战了一会儿,李整率领士卒「逃回」了城中。
  诸葛亮嘴角抽搐了一下,差点就演砸了,雷薄的实力真的不怎么样,他估计李整的三个副将就能砍了他。
  李整来到城墙之上,看着城下嚣张的雷薄,低声问道:“先生,如何偷袭营地?”
  “亥时开始,每半个时辰派人出城擂鼓呐喊,一直持续到寅时末,另外让骑兵全部去休息,明天卯时一刻,出城偷袭营地。”
  疲军之计吗?
  李整只好照做了。
  “咚咚咚!”
  “杀呀!”
  李丰的大营外突然想起了喊杀声,这时候,他们的士卒都还没入睡,二人率领士卒,火速出营,结果什么也没发现。
  “一群胆小鬼,见到我们出城,便逃得无影无踪。”
  回到营寨之中,二人正要休息,寨外又想起了喊杀声。
  “可恶,可恶,竟然又让对方逃了。”
  李丰气的脸色铁青,连续四次出营,一个人影都没有见到。
  雷薄突然提醒道:“这会不会是敌人的计谋,他们想要扰乱我军正常休息,好趁着我们疲惫之际,偷袭营地?”
  李丰赞同道:“有这个可能。”
  “挑出三千士卒,让他们时刻关注了应在外面,其余士卒全部去休息。”
  二人安排的挺好,但是擂鼓呐喊之声时而响起,让他们根本就睡不着,士卒们亦是如此,他们生怕那一次来个真的,到时候在睡梦中丢了性命。
  鸡鸣时分,终于没了呐喊声,李丰的士卒渐渐陷入了沉睡之中,那三千巡视的士卒,也迷迷糊糊地蹲坐在营地门前睡了起来。
  李整根据诸葛亮的指示,偷偷地出了城,来到李丰大寨外,见到里面一个走动的人影都没有,心中狂喜不已。
  “杀!”
  “噗噗噗!”
  无数火箭射入营寨之中,还在睡梦中的李丰、雷薄二人,被自己的亲卫兵叫起。
  “将军,不好了,敌军杀进营寨了!”
  “什么?”
  “快御敌!”
  “我得刀呢!”
  “我得盔甲呢?”
  李丰、与雷薄二人衣衫不整地走出了大帐,见到外面混乱不堪,到处都是火、骑兵。
  “雷薄,受死!”
  李整见到走出营帐的雷薄,直接冲了过来。
  雷薄冷哼一声,跳上战马,迎向了李整。
  “当当当!”
  二人斗了十个回合不到,李整一刀砍在了雷薄的肩膀上。
  “啊……”
  雷薄惨叫一声,跌下了战马,李丰赶来的时候,雷薄已经被乱刀分尸了。
  “快撤!”
  “杀,一个都不要放跑了!”
  李丰的士卒哪里跑得过骑兵,更何况他们大部分都是新兵,还没有见识过战场的残酷,胆小的士卒,纷纷丢掉了手中的兵器,抱着头蹲在了地上。
  诸葛亮让自己的护卫率领着四千士卒,来接管了营地。
  两个时辰之后,李整押着李丰来到了大寨之中。
  诸葛亮一脸笑意地说道:“恭喜将军立了大功!”
  “全仗先生之计!”
  李整让自己的副将统计了一下战果。
  己方损失了六百多骑兵,杀敌四千余人,俘虏一万三千多人,俘获地方统军将领李丰,杀死敌军大将雷薄。
  李整没想到对方的战斗力会这么弱,两万人,还不如钟离城中的一万士卒有血性。
  “先生,对方统帅怎么处置?”
  诸葛亮低声说道;“主公来阴陵了,你还是问他吧。”
  “什么?”
  李整诧异极了,陛下竟然来了阴陵?他怎么没有接到通知?
  回到阴陵城中,李整见到曹铄,慌忙说道:“陛下,这前线太过危险,怎么能轻易来到这里?”
  “无碍,有玄甲军虎卫军在,就算是袁术率领百万大军,也奈何不了我。”


第474章 袁术已无大将可用,太子亲征
  “不知陛下带了多少兵马?”
  李整一脸担忧地看着曹铄,他来到城中,并未见到太多的兵马,生怕曹铄是一个人来的。
  “五千虎卫军、五千玄甲军!”
  李整摸了一把冷汗,就这么多人,万一袁术得知了消息,派遣大军来围剿,岂不是十分危险。
  然而,让李整想不到的是,曹铄竟然让他把消息散播出去。
  “李整,你把我在这里的消息散播出去,吸引一下袁术的兵力。”
  李整一脸为难道:“这不妥吧?”
  “无妨,就我手下这一万士卒,也不是袁术的大军能够抵挡的。”
  李整看向一旁的戏志才,希望他能劝一劝。
  结果戏志才默不作声,李整无奈之下,只好命令士卒去准备了。
  两天后,曹铄过淮河,驻扎在阴陵城中的消息,整个九江郡都知道了。
  袁术慌忙召集几个心腹手下,商议应对之法。
  阎象建议道:“王上,我们还是把大将军调回来吧,孙策的大军已经进入了长江,把甘宁赶回了丹徒以东。”
  杨弘却反对道:“不可,大将军在南方尤为重要,曹铄的大将于禁、李典,已经分兵取了定远、滁县、与大将军对峙在全椒县。”
  “如果撤回大将军,那南方谁能守得住?”
  袁术叹息一声,手下能征善战的,也就纪灵、张勋,桥蕤三人,其他人都不堪大用。
  一旦纪灵回防,那九江郡的南部几县可就危险了。
  纪灵绝对动不得。
  袁术犯难了起来,到底把谁调回来比较好呢。
  就在这时,袁术的儿子袁耀站了出来,说道:“父王,儿臣愿率领两万精兵抵挡曹铄。”
  袁术诧异地看着自己的儿子,两万精兵就能抵挡得住曹铄?
  “吾儿难道不知曹铄乃绝世猛将吗?两万大军岂能困得住曹铄?”
  袁耀自信满满地说道:“阎象大人时常教导儿臣,要做一名智者,而非莽夫,儿臣有一计,可让曹铄有来无回。”
  “嗯?”
  袁术好奇不已,没想到他跟着阎象学了几天,还学会用计谋了。
  一旁的杨弘在心里耻笑不已,阎象都没折,你能想出什么?
  不会是诱敌深入、来个瓮中捉鳖吧,可千万别把整个九江郡搭进去了。
  袁耀说道:“曹铄在阴陵仅两三万人马,他的大军都在于禁、李典那里,而定远县与滁州相距一百余里,如果我们围住定远县,那滁县的于禁大军必定回援。”
  “到时候在通知大将军,让其进攻于禁大军背后,此路敌军可破,然后我们在与大将军一起,围住阴陵,必可活捉曹铄。”
  阎象赞同道:“王上,太子的建议非常不错,定远县夹在滁州与阴陵之间,是曹铄与于禁互通消息的关键,而定远县只有五千守军,守城将领,不过是一员小将。”
  袁术思索了一下,说道:“太尉大人,你派人到庐江郡,调集三万精兵,同时把陈兰、梁刚、雷绪三人召回,听从耀儿的指挥。”
  “诺!”
  杨弘急忙劝阻道:“王上不可!”
  袁术眉头一皱,不悦地问道:“为何不可?”
  “王上,庐江郡也是重中之重,如果我们把庐江郡的精兵召回,如果曹铄突然派遣大军进攻庐江郡,我们该如何是好?”
  阎象解释道:“杨大人多虑了,汝南郡的大军都集中在龙亢附近,现在曹铄已经渡过了淮河,他们没必要再损兵折将从庐江郡过河。”
  “更何况,先前曹操进攻庐江郡损失了不少兵马,而之后,我们把他们打回淮河北岸后,便加强了淮河沿岸的防御。”
  “曹铄想要与我军决战,一战而定我陈国,岂会如此麻烦的去庐江郡?”
  袁术见阎象说的有理有据,便没把杨弘的建议放在心上。
  现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集中优势兵力,趁着曹铄的大军还没有全部过河,把曹铄赶出九江郡。
  至于活捉曹铄,他也就在心里想想,曹铄真的就那么好活捉吗?
  袁术吩咐几人下去准备,唯独留下了杨弘。
  杨弘不解地问道:“王上,留老臣有何事?”
  袁术说道:“庐江郡仅剩下刘勋一人,率领大军在防守,而他与曹铄的谋士刘晔走的非常近,留这么一个人在庐江郡,我十分不放心。”
  杨弘会意地点了点头,说道:“老臣明白王上的意思,我这就去庐江,接替刘勋的位置。”
  “你到庐江之后,一定要守护好淮河沿岸,如果情况危急,就向江夏的黄祖求援。”
  杨弘躬身一礼便离开了。
  庐江郡抽调走三万精锐之后,仅剩下两万精锐,新招募的两万新兵,根本不堪大用。
  杨弘走出宫殿,仰天长叹了一声,“陈国不保矣!”
  袁耀得到大军之后,一脸镇定的他,也难掩心中喜悦,想要接替父王的位置,就要让陈国的几个大将服他才行。
  要不然,如果自己登基了,这些大将因为自己毫无功勋,而对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