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关东警事之谍王-第1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用满含深意的目光,扫视眼日方坐席,奥利弗幽幽道:

    “纵然是双方代表,也请注意会场秩序,否则,本席也会不吝惜责罚,将其驱逐出去,同时剥夺该人后续参加会议的资格。”

    调查团如此态度,有如一股寒风,在日本代表心头刮过。

    日本代表团气势为之一泄。

    看到日本人怂了,王佳桢示意手下继续。

    影像继续播放,在井杉梅子之后,又是两个女人的作证,她们分别是中村震太郎一行中,白俄向导米罗阔夫的情人,及那名蒙族马夫留存宝的妻子。

    这两个女人都作证,替中村震太郎牵线,寻找到她们男人的家伙,并从始至终居中联络的人物,就是那名叫做“片仓衷”的日本人。

    至于“片仓衷”的身份,两个女人显然知道的不多,只觉得这人不像普通平民,好像是个军人。

    有井杉梅子的证言打底,日本人对后面两人的作证,已经没了太大反应,对两段证词的解释,佐竹信清淡淡表示:

    “中村震太郎大尉毕竟是在职军人,此次委托,又是满铁方面透过关东军进行,由一名军人居中协调并无不妥。”

    “是么?”

    王佳桢呵呵一笑,没有继续纠缠此节,转而又拿出一叠材料来:

    “是么?也好,姑且当做阁下的话是真的,那么,我们来瞧瞧,你们那位野外生存专家,中村震太郎,究竟何许人也。”

    听到这话,佐竹信清没来由的一阵紧张,下意识瞧了眼,坐在一边的土肥圆。

    幸好,特务机关长阁下镇定自若,或许说,是面无表情如老僧入定,这表情让日本的外务副大臣略感心安。

    但会堂内的中外记者可不是如此感觉:

    华国方面今天大不一样啊,一改之前的“颟顸”、“怯懦”,不仅和日本人正面对着刚,看这架势,还准备猛料连连,这下好了,等会的新闻稿可有干货写了,回去之后,大家伙不仅发财,还能被报社奖励,甚至借此出名也有可能啊!

    众记者齐齐将热切的目光,投向了王佳桢。

    (本章完)


………………………………

第二百六十五章 疾风骤雨(4)

    吉省,哈尔滨。

    “让我们来瞧瞧,贵方那位野外生存专家,中村震太郎,究竟何许人也。”

    王佳桢此言一出,立时成为全场焦点。

    随意从那叠资料中拿出一页,示意下属在幻灯机打出,同时高声念道:

    “中村震太郎,日本陆军大尉,新泻县人士,生于日本明治三十年,即公历1897年,日本国大正八年,即公历1919年,陆军士官学校毕业,日本国昭和三年,即公历1928年,陆军大学毕业。”

    听到此处,日方代表席位中,土肥圆依然面色不变,但定力不如他的,如板元、石原、佐竹等人,俱是脸色微变。

    佐竹侧头看了眼土肥圆,然后回身瞧瞧几名军官,心中暗骂声“该死”!实在是,他们从来没瞧得起华国,更是正眼都看不上奉军。此时被奉军掀出中村震太郎的底细来,仅是开头这段话,就令佐竹信清心头有种不好的预感。

    王佳桢没去搭理这些,继续道:

    “陆士毕业后,这位中村大尉,曾在日本陆军第五十八联队及陆军士官学校短期任职。随之,他接到秘密任务,潜入赤俄远东地区,进行秘密调查工作。潜伏数年后,才返回日本,考入陆军大学,随后在日军参谋本部任职。”

    抖抖手上资料,王佳桢呵呵笑道:

    “据说,这位中村大尉不通中文和蒙文,如此说来倒是可以解释的通了,想来,他的俄文一定不错吧。”

    见台上国联调查团成员微微点头,板元征四郎忍不住了,站起来争辩。身边的石原完尔想伸手去拉,却已经来不及。

    只听板元急声道:

    “这算什么作证?中村大尉任职第五十八联队及陆士,同样没机会学习中文和蒙文。那个什么潜伏赤俄的经历,纯属伪造!”

    这话说出来,台上台下,立时不少人偷笑,而石原干脆捂脸:

    猪啊!哪漏水补哪,这不,出纰漏了……

    果然,王佳桢用嘲弄的表情看向板元征四郎,心中满是鄙夷,这群日本参谋军官,论打仗或许是把好手,若论逻辑和辩论口才,真是给自己提鞋都不够。

    “是么?若果真如板元大佐所说,区区一名陆士低级教官,中村震太郎又是如何成为所谓‘野外生存专家’的?”

    突然,王佳桢脸色转厉,瞪着板元,疾言厉色质问道:

    “还是说,这里有更不为人知的隐情,被日方隐瞒?那么,日方为何要隐瞒?在国联调查团面前,还有什么不敢见人的阴暗勾当,不敢向全世界正义人士公开么?”

    此时的板元征四郎,若还不知道,自己心急之下犯了大错,他的高级参谋算是白当了。羞愤交加下,他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一时心思紊乱,全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就僵立当场。

    看到日本人出糗,在场的华国记者大感出气,立时哄堂大笑,便是那些华国警卫人员也跟着偷笑起来。也只有华国代表团所在没有传出笑声,只是,看他们用手捂嘴的样子,显是忍的有些累。

    不仅他们,受到华国人的感染,在场的外国记者也跟着哄笑起来,连台上的国联调查团中间,也有不少人嗤笑出声。

    尤其可恶的是,赤俄代表,听到板元的话时,那个萨夫维奇正在喝水,一时忍不住,竟是“噗嗤”一声,将嘴里的水尽数喷出来,真真一点情面都不给日本人留。

    唯有日方代表团个个面色铁青,佐竹信清看向板元的目光几乎喷火。饶是土肥圆一直老神在在,此时也露出叹息的表情来。

    见老上司出糗,石原完尔适时出来解围。

    这位被誉为“智脑”的中佐参谋,缓缓起身来到场中,看向王佳桢道:

    “无论贵方如何巧舌如簧,华国方面虐杀中村大尉,我方已经掌握人证、物证,此事证据确凿,不容华国抵赖。”

    可惜,王佳桢根本没想去抵赖,只是用挑衅的目光看过来,将个石原完尔气得,险些维持不住此时“恬静自若”的形象。

    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石原完尔明白,能否扳回颓势,挽回在国联调查团心中形象,就看等下一击。

    他状似随意的招招手,吩咐随员将一叠材料分发给国联调查团和华国代表团,只因刚刚的风波,石原临时起意,下令将这些材料继续分发,到场的特邀听众,甚至包括部分外国记者,现在都有拿到。

    所有人,一经拿到材料就快速翻动起来。

    日本人处处体现他们做事的精细,材料不仅有日、华、英、法、俄文译本,更包括了受邀而来的德、意两国记者熟悉的文字译本,拿在手里着实厚实。

    不仅如此,在材料中还有配图,虽然图片并不十分清晰,但配合说明文字,也可以在读者心中构建出证据链的脉络。

    随着现场翻动纸张声音渐渐消失,早示意板元退回的石原完尔,半举材料,环视会堂,朗声道:

    “一如诸公所见,我方提出指控绝非无端指责,更不是凭空捏造,中村大尉被华国残忍虐杀一事,有人证,有物证。即便是按照司法学上的破案逻辑,此事也绝不容华国抵赖,更不容许华国枉顾国际公理,在此地混淆视听!”

    看过日方材料,会场内外,台上台下,不少人微微点头,日方提出的证据确实非常有力,更是对华国极为不利。

    不少外国记者心中第一次感觉,或许,日本人并不是无理取闹。

    但在不少华国记者心头,刚刚因为王佳桢驳斥板元征四郎,而生出的酣畅淋漓之感,此时也是消失的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忧虑,毕竟,调查团里那么多西洋法学专家在场,都跟着点头了,显见得,证据不似作伪不是?

    就连台上的国联调查团中间,也有人微微点头,就连美利坚人汉克斯脸上,也出现忧色。

    汉克斯是美利坚人,美利坚在华国东北也有利益,甚至是一直在与日本人进行争夺,双方暗战不断。早在西历1927年,前任张大帅被炸身死之际,日本人就曾有出兵东北,独占东北的念头。还是当时的美利坚强力打压和阻挠,才按下日本人的野心。

    只是,这一次……

    汉克斯虽然是法学专家,对政治也颇有涉足,否则就不会挤进国联调查团,甚至成为美利坚代表的领袖了。

    在汉克斯看来,若是这次日本人断然出手,至今受困于全球经济危机泥潭的美利坚,对远东已经是有心无力,不然也不会掺和到这见鬼的调查团了,独自彰显美利坚影响力,施恩于奉军难道不更符合美利坚利益么?

    可是,从法学角度,汉克斯看来,日本人炮制的这份材料,虽不算完善,但基本证据链也够完整,不知道华国将如何应对?一个不好,这次的“中村事件”真会成为日本人入侵华国东北的进攻号角了……

    胡良才也凑到一名外国记者身边,舔着脸要求一同观看。那名金发碧眼的女记者性格很好,也明白场中材料不足,微微一笑就点头答应,两人头凑到一起,飞快将日本人的材料翻了一遍。

    看完后,胡良才整个人都不好了。

    原因无他,上面的证据确实对奉军不利。他胡良才虽然接到命令后,率队帮助马某人解决掉三个女人,又抓紧时间拍摄影像,但涉及到那什么蒙人牧民和三道梁手表,可真是一点都没参与。

    如此一来,胡胖子就蹲在那里,神情呆滞,若非那名好心的女记者提醒,都还不知道石原已经在讲话。

    哎呀,这脑子,昨天被事情缠住,直接关了电脑去忙了,今天继续两更……

    (本章完)


………………………………

第二百六十七章 疾风骤雨(6)

    辽省,日占关东州,大连。

    前清光绪二十一年,日本明治二十八年,西历1895年,根据华日签订的《马关条约》约定,华国将大连等地割让日本,日本随即宣布,以辽东半岛租借地成立关东州。

    经过三十多年的开发建设,原本只是一片荒滩的大连,已经基本成为洋房林立,车水马龙的现代城市。

    就在城北临海的日本桥附近,有一片两层水泥建筑,以围墙阻隔,门口还有日本兵站岗。

    这片建筑虽然没有标注名字,但大连本地人都知道,这里是日本关东军的军官宿舍,虽不是什么凶神恶煞的阎罗殿,往来的华国人也都是尽量绕着走,是以,此地得以呈现别样的清幽。

    入夜,几道黑影出现在大连街头,而后悄无声息潜行到宿舍营区外草丛中。

    趴伏在草丛阴影中,其中一人掐着块码表,轻声道:

    “五,四,三,二,一……来了!”

    五十米外,院墙转角处,传来整齐的脚步踏地声,一队人影迈着整齐的步伐,缓缓走过来。

    几个人影迅速趴下,把头深埋在地面,静待这队巡逻日军缓缓走过。

    待到日军走远,刚刚说话的人影方才小心抬头,望着数十米外的背影,对另一人轻声道:

    “队长,走了……”

    竟然只是称呼“队长”,没有如大多数兄弟般叫“少爷”,这简单的称呼,引起第三人不满,恶狠狠瞪视过来。

    说话人恍若未觉,只轻声继续道:

    “按照他们的规律,下一次经过需要二十八分三十秒后。队长需抓紧时间。”

    被称作“队长”的人微微点头:

    “你在这里等着,一会出来,我会事先联络。接应的弟兄都安排好了?”

    “队长放心,你都问了三遍了。”

    “呵呵”干笑后,那“队长”对第三人打个手势。

    第三人迅速起身,快速来到院墙下,扔出一道钩索。

    随着“吧嗒”一声轻响,三人迅速安静,等待了一会,感觉院内没有声响,第三人这才拽了拽钩索,感觉非常结实就要上去。

    那“队长”阻止了他的动作,示意自己先上,第三人迟疑了下,但此时并非争抢的时候,随即退到墙根,小心警戒着。

    “队长”动作飞快,借着钩索,三两下就爬上墙头,朝里面窥视一阵,翻身而入。过了一会,从墙内传出几声轻微的蛙鸣,那第三人也随之翻墙而入。

    收好钩索,两人伏在宿舍区的小树林中,第三人凑到“队长”身边,轻声抱怨道:

    “少爷,这些人太无礼,竟然只称呼您为‘队长’……”

    那“队长”竟然是马明远,他扭头过去,用微带深意的目光注视第三人一会,见对方有些怯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