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南下-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的就是把首长的身体照顾好,首长身体不好,你,老是吐血,挂水,他的毛病好像工作一累了,就要加重,有一段一天一顿药,最近都是一天三顿,少了一顿都不行”

    罗荣桓有肾病,前文说过,经常在担架上一边挂水,一边指挥打仗,他要对得起那个老乡毛伟人对他的评价和知遇之恩啊,十大元帅中,罗帅身体最差,逝世最早,毛伟人评价最高,十人之中被老毛称为“老实的**人”就他一个。(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好看的小说)

    战争期间,带病工作,轻伤不下火线,那是靠着一股精神在支撑。

    建国以后,罗帅的身体就更差了。去苏联切除了一个肾,又有高血压、心脏病和动脉硬化,加上红军期间中弹负伤过,工作期间经常晕倒。在担任总检察长、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期间,工作比繁忙。劳累过度,他的病时常发作。后来,又经常出现心绞痛,为此主动请辞总政治部主任。

    其后通过医生的护理与修养,身体明显好转,但是,1960年,毛伟人的大红人、他的四野老搭档,把另一位接替罗荣桓担任总政一把手的四野将领谭政大将打倒后,毛伟人看到部队有点悬,尤其是人事这一块,没有办法,只好把正在养病的罗帅再次请出山。

    对于领导,这是比的信任,总政,那是军队系统管干部的地方,当然要有信得过的人坐镇。

    可是,对于一位病人而言,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三年以后,罗帅在病情不断加剧中,终于肾功能衰竭,成为第一颗坠落的帅星。

    警卫员小严,说得虽然很朴素,其实,看看罗荣桓身体的起起伏伏,确实,验证了这个小小警卫员的一句话:

    工作一辛苦,身体就坚持不住了。

    现在,技术发达了,眼界开阔了,大家大概都已经,肾病,就这么回事,不能干重活,不能熬夜不能吃刺激性的东东。这个病,要的是静养。。

    乔向文听着严定军的这番满含感情的话,点了点头。

    这样的战士,这样的感情,如果说他是出卖情报,想把连同首长在内的人一锅端,确实情理上有点说不。

    但是,情理归情理,法理归法理。

    没找到证明的过硬证据之前,就算你是一号的警卫员,调查一点都不能少。

    就在他合起记录本,慢慢站起来的一瞬间,忽然,想到了,又坐了下来。

    中药

    罗荣桓每天都离不开的中药他很多次去罗荣桓办公室汇报工作,都会闻到一股浓重的中药味,当归、地黄、杜仲、黑豆、人参、山药、益母草,每次罗荣桓都要向来人抱歉。

    山东军区的同志,早已经习惯了,大伙不但不会有意见,相反,更加钦佩这位山东抗日领头羊的**操守和奋斗精神,那么重的病,多年如一日奋战在战斗的最前线,那需要多大的牺牲和勇气,不信你来试试。

    小严刚才意间说道,最近首长的身体不如以前了,由一天一顿药变为了一天三顿药,这不,就是这随口道出的一句话,被乔向文点小问题了。

    中药,必须要趁热服下的,冷的绝对不行,你懂的。

    滋补性的补药,一般都在晚间临睡前服用,吸收好啊。

    对付胃肠疾病的中药,那是必须在饭后服用,饱暖的状态下可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和破坏呗,是药三分毒,这是规律,中药这一点更加明显。

    至于肾病啊、糖尿病这样的慢性病,饭前饭后倒是问题不大,但有一点,必须的,那就是你每天服用的得差不多,最好固定在某个时辰,这样,让身体慢慢调理成一种新的代谢规律。

    军区大院的人几乎都,总务科专门有人每天帮书记熬药,然后送,一般都是在饭前,因为身体比较虚弱,如果没有啥特别要紧的事,罗荣桓午饭后都会稍微休息一会。

    问题就在这里

    要不是吃这碗饭的,干这差事的,对任何事都保持高度的敏感,也许一听了之,这个耳朵进去,那个耳朵里随风飘走了。

    罗荣桓平时的中药熬制,大家都了,熬好热乎乎地送,或者去食堂喝,可是,这次会议期间,中药解决的呢,尤其是,警卫员小严刚都说了,一天三顿,一次少不了。

    在外两天,那么多次的中药是谁熬制的呢,热乎乎地给罗书记及时服用?

    “小严,开会期间,罗书记的中药是谁送去的,罗书记还是每顿都喝吗?”无错不跳字。乔向文看着小严,突然问道。

    小严的回答几乎没打疙瘩,好不提防地接口道是我啊,开始在红旗村,后来去了小李庄,都是我熬好给首长拿的啊。”

    “你熬的?”

    乔向文显得很诧异。

    这个回答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首长在外,警卫员就是保安兼着保姆了。

    可是,乔向文还是总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头。

    哪里呢?

    这个念头盘绕在他脑子里,又点着了一根烟,吸了两口,轻轻吐出。

    烟头上的火星一闪,好像点着了他脑子里某一根神经中枢。

    蓦地,他想出来了。

    “你会熬中草药?”

    理了理思绪,乔向文一弹烟头,很随意地问了一句。

    山重水复疑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他心里刚才猛地咯噔了一下,脑子里快速闪过罗荣桓办公室里的那股浓浓的药味,和他那张和善沉稳的脸。

    严定军没有注意到乔向文的表情,他憨憨地一笑,其间不几分自豪:

    “那两天,都是我熬的,首长还说味道不呢?”

    顺着他的话,继续扯开,不动声色你这手艺是以前就会的,还是临时拜师傅学的?”

    “七八种中药,那太复杂了,需要有学问,以前都是由食堂专门为首长熬制的,可费事呢。”

    罗荣桓的肾病,那在军区不是秘密。

    他常年的服用中草药稳定病情,是军区干部的,谁都。

    除了这些,乔向文还,为罗荣桓熬药的,是总务科的同志,每次熬好了,就会饭前端,或者在他食堂吃好饭后端,请他服下。

    童鞋们,如果你是侦探,看到这里,你有木有一点点问题呢?

    眼睛闭起来,想上一分钟,如果还没有头绪,那就跟着江湖下去吧。

    “小严,,这次外出开会的事情,你和几个人说了?”

    乔向文心里有了底,开始单刀直入。

    小严一愣,脑袋摇得货郎鼓似地,来回转。

    “没有,一个都没有少,乔副部长,我37年就跟着首长当警卫员,组织纪律我是时刻记在心里的,不该说的,我一句都不会说,请你放心。”

    小严真的一个人都没有说吗?你信吗?

    反正乔向文不信,江湖也不信。

    严定军是跟谁学的中药熬制,这与案件有何内在联系,是他出卖了领导,投靠了敌人吗?'(m)無彈窗閱讀'
………………………………

第一百五十七章 疑犯越狱

    不管你是谁,真相出来之前,你必须如实配合。

    哪怕你是一号首长得警卫员。

    “好,小严,我你,如果你是特务,那么多年,你下手的机会还是很多的,首长也不会如此安然恙,对吧,那么,我问你,你开会期间熬的中药是哪里来的?”

    案件调查工作的好与坏,某种意义上,不在于你的聪明程度,能干程度,而是,你把相关对象的心理调节得样,如何让他在原生态的状态下,把事情实事求是地讲清楚。

    理论上说,案子破获之前,谁都不能排除嫌疑。

    但是,如果你把所有的人你当成嫌疑人盘查,一定是误的。

    不就像现在的公安办案一样吗,有罪推断,严刑拷打,之后,不管结果样,因为程序非法,你的结果一定是有问题的。

    原因很简单,疑犯只有一个

    正确的办法,让所有的排查对象都如实复原情势,之后,根据绝大部分人员的描述,形成总体的判断,从中问题。

    让所有的排查对象找出罪的依据,当然,更多的时候,根本不要用他们说,因为在明确疑犯之前,你没有任何理由,也没有权力断定谁是坏人。

    很随意地问起,前提是之前已经把气氛调节得很到位了。

    “总务科陈科长啊,陈加勤,你的,他们家世代中医,首长每天的中药都是他亲自熬制的,首长经常说起陈科长是好人呢”

    高高的身材,穿着干净,谈吐儒雅,与一般的八路军官兵明显看上去有点不同

    ,乔向文眼前立刻闪过陈加勤的模样。

    小严说的不,陈加勤祖上中医,到了他手里,兴趣变得不如从前了,加上国难当头,38年115师来到山东后,他便参加了这支抗日雄师,因为体质不够好,也不想再当医生,有文化,加上有些经济头脑,师部安排他去了总务科。

    毕竟人,注意政治学习,跟形势比较紧,在一帮大老粗的总务科官兵中很快脱颖而出,去年初,被提拔担任了总务科长,这是师部后勤部管辖的一个很大的科室。

    别看这总务科,叫起来不咋地,其实童鞋们在单位,都清楚,这总务科长官儿不大,实权不小,单位的物资采购,日常用品核发,食堂管理,乃至费用报销,都在这。

    乔向文和他打过交道,印象中那是一个做事很认真,脑子很灵活的干部。

    “恩,陈科长这人确实不,对了,小严,你的中药就是在他那里领取的吗?”无错不跳字。

    严定军点点头。

    “是啊,首长的中药一直是请陈科长购买和熬制的,每个月初,首长会拿出的补贴,还钱给陈科长,有时候让我去和陈科长结账,陈科长开始还说就在食堂采购费用里出,被首长批评了。”

    乔向文听着小严,又拿出一只烟,点着了。

    “我是那天听首长说要出去开会,在红旗村住两天,我当时一想,糟了,你,我最担心首长的身体健康,他一病重,我就提心吊胆,你不,有好几次,尿血很多,我吓死了,那天一听说要出去开会住两天,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个,想来想去,我就去找了陈科长,请教熬药?”

    乔向文点着头,竭力按照小严的话,恢复着当时的场景。

    “记得陈科长很意外,他说你学这个干嘛,我说首长外出,我担心他身体坚持不住,所以来给他熬,他后来就教我了。那里面学问多着呢,不过现在我总算学会一点了。”

    乔向文表现出兴趣,认真地倾听。

    煎药的锅子,要用小砂锅,中药要先用冷水浸泡半个小时,那么多药材,投入砂锅的顺序也有讲究,如果一起放进去,就便成大锅粥了,该留的药性有的或者被带走,有的还没出来,所以有的要先放进去,熬上十分钟,然后再放其余的。

    小严说的有劲,乔向文听得认真。

    对中药他没啥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这过程中,小严说了啥,陈科长做了啥。

    “小严,你再细细想一想,你和陈科长中有没有说起开会的事?”听小严一段说完,脸上挺自豪的样子,小年轻,学点挺快的。

    “没有啊,乔副部长,我啥都没说,就说首长要出去两天,我怕身体坚持不住,所以求他教教我熬中药,对付两天,他就花了很长,详细教会了我。”

    “药材也是当场给你的吗?”无错不跳字。

    “是,他可细心呢,从很大的一个袋子里,每样都拿了六份,可以一起熬的,都给放在了一起,要单独熬的,两外装了个袋子。”

    乔向文寻思着每一个细节,设想着那个场景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

    “小严,你在陈科长那里总共呆了多久?”

    “半个多小时吧,后来我拿了药材,提着砂锅就出来了,生怕首长这里有事叫我。”

    这回,乔向文显得一愣。

    “砂锅?小严,你用他的砂锅熬的吗?”无错不跳字。

    看着乔向文有点差诧异的眼神,小严赶忙解释了一番是这样的,陈科长帮我装好以后,还不放心,每个袋子上面都写条,药名,哪个先放,然后我就急着走,到了门口,被他喊,他说你们在外面,可能没专门的小砂锅,让我把他的那一个给带上。”

    “后来呢?”

    小严摇摇头。

    “这事我记得特别清楚,觉得人家真是知识分子,真细心,我就说那倒也是,附近村子乡亲好像都不用这种砂锅的,大家都是用铁锅烧饭烧水,后来我接过砂锅就了。”

    “你到底是带着砂锅去的红旗村,还是借用了了老百姓的铁锅?”

    “陈科长的砂锅被我在红旗村不摔坏了,所以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