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南下-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终,在侦察飞机的帮助之下,他只有秦皇岛还没有落入八路之手,那里只为数不多的日伪部队,目前在留守。

    天皇老子投降了,冈村宁次投降了,山田乙三投降了,但是根据规定,你还得在原地驻防一段,属于中国方面军的,等老蒋喊人来搞一个受降仪式,东三省,那得等苏联红军前来接管。

    杜聿明一看,有了主意,他立即要求日军就地投降。

    小鬼子也很乖,本来嘛,上面一投降,他们早恨不得回家见父母看找了。

    很快,国民党东北王和他的美军顾问团,带着二十多艘军舰上下来的全副美式装备的,扎营秦皇岛。

    就在这一刻,身为抗战名将的他,一生中最重要、最困难的战斗开始了。

    以前打鬼子,现在打的是同胞。

    翻阅军用地图,他把陆路进入东北的第一仗,定在山海关

    山海关,又称“榆关”,号称“天下第一关”。

    在大中国的版图,尤其是军事对抗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起三海关,马上人们就会想到吴三桂,冲冠一怒,想到那个大顺王朝短暂的背影。

    地方不大,地位不轻,北方门户,扼守咽喉要冲,把东北与华北就此分开。

    进入那边,就是肥沃广阔的黑土地,资源丰富,地域辽阔,自古以来,华北百姓走投路之下,闯关东,陆上,必从此地,海上,那是从胶东出发的。

    此刻,距离山海关最近的国民党部队,是十三军,这支部队来自广州,属于中央军嫡系部队。

    古老的山海关,这会由领导的原东北游击军一个师占据。

    当杜聿明一声令下,十三军潮水般涌向山海关的时候,这个师毫不犹豫,当即予以了坚决的还击。

    明知猛虎在前,但没有后退之路。

    坚守山海关,掐住敌人陆路进入东北的咽喉,这是中央给他们的死命令,论如何不能放弃,山东的部队正在路上赶呢。

    进攻的人不防守人的底细,进攻起来谨慎,犹疑不决。

    防守的人看得清进攻的场面,一边阻击一边待援。

    服务于两个政党,两种信念的两支中队,转眼间在山海关展开激战。

    这也是和国民党为了各自的东北战略,撕破脸器后打响的第一战

    双方把此战的意义看得都非常重

    游击军的一个师,本来并非正规部队,火力配备比对方差了一大截,尤其是接受了美式装备的,力量已非昔比。

    经过几次试探性的攻击之后,进攻的人探出了防守者的底牌。。

    十三军开始发起猛攻。

    游击军渐渐有些抵挡不住。

    国民党的美械部队与小鬼子的家当完全不是一回事:

    火力更加强大,那是必须的,江湖研究过,嫡系部队的美械军确实已经脱胎换骨,比抗战期间大大地不一样,每个军辖美式105毫米榴弹炮一团,每个师辖美式75毫米山炮一营,每个团辖1个迫击炮连和1个平射炮连。以这样的火力攻击刺刀步枪的我军防线,可以想象。
     竒*書*蛧*w*W*W*。*q*Ι*s*ú*W*ǎ*Й*G*。*℃*O*m 

    记得吧,之前的小日本,山炮野炮,都是小口径的,就没超过100毫米的。

    美国大兵敬礼欧战和太平洋战场的洗礼,早已认定,火力才是硬道理。

    他们配给老蒋的,基本都是大口径的榴弹炮,自行火炮,除了自动半自动步枪外,冲锋枪卡宾枪是较多使用的。

    对了,还有一个误概念,多年来,有些人出于某种目的,总宣传国民党的美式装备,好像只有这样,小米加步枪才更显得伟大。

    其实,这完全是瞎掰,要不就别有用心。

    事实并非如此。

    一方面,国民党军队美械、半美械,只是一部分而已,更多的部队,那都是靠国民党的军工厂生产的。

    另一方面,美国提供,并不等于美国人把玩得最好的给你呀。况且,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给老蒋的武器装备,基本都属于优惠价购买,买一赠一。人家库存多,用这种办法慢慢消化呢。

    昼夜行军;马不停蹄。

    布鞋穿烂了,就临时编草鞋,有的干脆光着脚。

    没有汽车,只有很少的战马。

    没有过多的辎重,出发时候他们被要求轻装上阵,步枪,背包,干粮袋。

    一个月左右,一个傍晚,独立支队终于接近了的目的地。

    但是,侦察兵,那里枪炮齐鸣,战斗激烈,进攻的是国民党军队,守军情况不明。。

    乔向文要他们迅速和守军取得联系,问清情况。

    随即和马司令、蒋政委、参谋长还有四个团长开会研究。

    马司令首先发言:

    “我们的目的地就是这里,会出现如此激烈的战斗,难道上级的情报有误,

    目前这种状况,长途跋涉下来,我们部队形不成战斗力啊。”

    蒋政委老成稳重,他看着简易行军地图,抽着烟:

    “战士们长途行军,已经十分疲劳,不管如何,让他们稍加休息,让侦察兵把情况摸清楚再说,这东北我们都不熟悉,或者立即电请上级明确指示,然后再做决定。”

    两个领导说完,参谋长和团长们立刻开始了讨论。

    地图,有张简易的已经不了,这还是临出发前,乔向文让文静和刘胜,紧急绘制出来的。

    稀里糊涂,只能看个大概。

    就是凭着这大方向,独立支队几千人马千里迢迢,容易嘛。

    大伙儿纷纷发表意见。

    爱兵心切,论从官兵目前的士气,还是作战准备,都不利于迅速投入战斗,也有个别主张出击的,但立刻被更多的人反对。

    目光投向了乔向文。

    他是军区派来的代表,负责监督独立支队的北上行动。

    更主要的是,长期并肩战斗,大家对他知根知底,了解他,信任他。

    其实,一向思维敏捷的乔向文此刻也陷入了思考之中。

    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人疲,地生,情况不明,可是,有一点,能让国民党军队发疯一样进攻的,不是人,又是谁呢?

    “同志们,你们的想法我都理解,但我只说几句话,问大家几个问题,我们千里迢迢来这里的目的是?反动派猖狂进攻的对象是我们的友军还是敌人?我们来到山海关,目前情况与我们设想的完全不同,我们是坐等,还是去拼抢,去完成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

    几个问题,问得大家一片沉默。

    不远处,枪炮声噼噼啪啪,响个不停。

    第二卷北上篇

    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山海关
………………………………

第一百七十四章 鏖战

    几个问题,问得大家一片沉默。(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不远处,枪声密集。炮声如雷。

    一会儿,侦察员报告敌情,马司令走了出去。

    一会儿,他走了进来,脸色有些沉重,他和蒋政委两人耳语了几句,蒋政委点点头,站了起来:

    “同志们,侦查清楚了,防守的是我们东北游击军的部队,他们此刻防御的正是我们要接管的阵地,他们目前牺牲很大,即将抵挡不住了,敌人的火力很猛。”

    马司令抱歉地冲乔向文一笑,走到他的身边,来东北,我们不是摘果子的,是来战斗的,向文,你下命令吧。刚才我们认识有些偏颇,请原谅,我们只强调疲倦不堪,需要休整,但是友军更需 要 我们,阵地更需要我们,反动派此刻正在攻打的,就是我们的阵地。”

    乔向文一听这话,连连点头,心里一阵感动。

    老**就是老**,弯都比别人快。

    他蹭地站了起来,大声说:

    “马司令,我只提建议,你们决定,你是军事主官,还是你下命令吧。”

    几个团长,听了情况,都是直性子人,立刻坐不住了,纷纷请战。

    马司令、蒋政委和乔向文稍微商量了一下,立刻做出了部署。

    连夜进攻,趁天黑打敌人一个冷不防。(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派侦察连长亲自去和游击军联络,这里开始进攻的时候,那里组织反攻,前后夹击。

    当晚十点,就在进攻一天的敌人全部休息,做着占领山海关的美梦时,突然从大后方杀出了一支部队。

    黑暗中这些人勇不可挡,以顽强的火力对着敌人的营房射击。

    有的敌人脱了衣服睡觉,还来不及穿衣服,穿上裤衩就投入战斗。

    独立支队的官兵虽然疲劳,但是士气旺盛,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继续冲上去。

    坚守了几天的游击军,听到枪声,从战壕中一拥而出。

    两面受敌。

    十三军狼狈不堪。

    再好的武器,比不上锋利的斗志和精神

    冲锋号此起彼伏,喊杀之声不绝于耳。

    老虎团一营受命担任特殊任务,趁乱潜入敌人炮团所在地。

    你不是炮兵厉害嘛,先干掉你

    打惯了游击战的他们,迂回穿梭得心应手,那边枪声响起,他们这边不停地向前。

    十分钟后,一阵轻重机枪和手榴弹的爆炸声响起,随后炸药包不断响起,国民党炮兵屁滚尿流。

    炸毁了十几门加农炮、榴弹炮以后,敌人的援军赶到,老虎团边打边撤,顺手还拖走了两门迫击炮。(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当晚的战斗,让敌军伤亡惨重,而我两方面部队配合协调,损失不大。

    会师一处后,山海关的力量对比立刻发生了变化。

    敌人再也不敢轻易地发起进攻。 他们很快在山下构筑起工事,准备稳定一下以再做进攻。

    游击军李师长和独立支队马司令等人协商后,觉得与其坐以待攻,不如主动出击。

    又是一个晚上。

    秋风瑟瑟,北方的这个季节,已经与南方的冬天异。

    他们利用地形优势,把所有兵力分成三路,一声令下,参战部队像离了弦的箭,从左中右三路直扑敌营。

    轻重机枪一齐开火,敌人躲在工事里展开还击。

    正面少了105毫米榴弹炮的重炮火压制,进攻部队的压力比前几天大大减轻。

    就在负隅顽抗之时,敌军突然接到通知,撤出战斗,返回秦皇岛。

    原来,三路进攻之时,老虎团最精锐的机动连再次偷袭成功。

    他们这次搞大了。

    乔装打扮,一百人穿着**的服装,突然出现在了敌人前线指挥部附近。

    他们的推理很简单,细细观察敌人的通讯锅盖,密集处必定有大家伙。

    利用携带的迫击炮,连发几枚。虽没打中啥人,但是指挥部的窗户玻璃被震碎,

    吓得指挥官一身冷汗,急调部队回访。

    没想到对手如此强悍,战术多变,十三军头儿一拍脑袋。

    撤

    你要撤,也不那么容易,两军犬牙交,八路军部队东北第一战,本来就想杀出点威风,东北游击军被欺负了那么多天,憋了一股子气,此刻全部爆发了出来。

    杀得天昏地暗。

    到第二天中午,山海关恢复了宁静。

    打扫战场时,国民党阵地到处是尸体、污血。

    罐头,纱布、饼干等来不及收拾的落下很多。

    出师东北第一仗,打得那么窝囊,这让一代名将杜聿明十分窝火

    听撤的人汇报,说山海关有共军五万多人,而且还有炮火支援。

    他心里咯噔了一下,随即表示怀疑。

    根据他的了解,综合参谋部门的各种分析,他的对手也把重兵放在了东北,与他一起抢山头,但是如果说此刻的山东北上部队已经有了重炮,他是不会的。

    道理很简单,山东战场,八路军至多缴获了日伪的一些山炮、迫击炮。

    为此,他直接派出了多支侦察队,明的、暗的,搞清楚防守山海关的究竟是哪些人,有啥子武器。

    两天后,情况报来:

    山海关共有2万多人驻守,分布在山海关、角山寺、九门口和义院口一带,主力集中于山海关和角山寺两地。

    这些部队分别来自热河和山东,装备不全,火力薄弱,其中以山东八路的战斗力较为整齐。

    心里有了底。

    很快,杜聿明召见13军军长和几个师长,分析战情,准备再次进攻。

    没想到,十三军的一帮人已经被打破了胆子,纷纷找各种理由推脱。

    有的说共军火力强大,不可轻易进攻,有的说共军超过五万,人数占优,有的还说首要任务是构筑防御工事,等待援兵支持。

    杜聿明越听越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