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南下-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乔向文接到电报,那是心里也很难受的,长春从侦察,到攻打,到秘密开展电影公司的转化,大规模的招兵买马,与这座城市能没感情吗?

    感情归感情,理智归理智,**的高级干部基本都是感情装在心里,埋得深深的,平时一切听组织的。

    为了大局,乔向文很快调整思路,亲自上阵,给山东老们做思想工作。

    们,眼前撤退,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扬眉吐气地打,大伙别急,长春迟早还是我们的,东北也是,只要咱们枪杆子在手。

    老虎团本来就是国民党那里的,乔向文和陈虎几次三番交流,最终,说得老虎团的们热血沸腾,乔政委,既然被你一忽悠,从**那里跑了,你说咋干就咋干。

    爽

    马司令一声令下,全员集中,当然临出发了,忘不了发动群众,把尽可能多的物资、粮食、武器、药品全部装车。

    走就走,独立支队要给国民党留下一座空城。

    军队工作做好了,乔向文一溜烟,来到电影厂,召集了电影公司的负责人开会。

    把情况一说,大家在惋惜之余,纷纷表示愿意跟着队伍一起走。

    还别说,电影厂人有文化啊,看得出,老真心真意尊重他们,重用他们的。

    乔向文高兴坏了,马上调集了多辆军车,把道具、设备、机器,统统地装上了车。

    东北局一听汇报,乐得不行,立即派人来接洽搬家事宜。

    毛伟人重视文化界名人,那是大伙都的,你别看这些人,弱不禁风,人家在社会上稍微帮你说几句,比你扯破喉咙喊,都要效果好上很多倍。

    **靠着两个东东得天下,一杆枪,一支笔。

    笔,其实是借指手法,说的就是意识形态,就是文化宣传。

    那么困难的情况下,**都搞起了新华日报,延安广播电台,那就是要打舆论战,发出的声音。

    报纸,电台,都有了,如果再有一个电影厂,那不就功德圆满了。

    不信,你翻翻延安电影厂的老童鞋,里面就有东北的,东北被电影厂,那就不用说了。

    独立支队在离开长春之前,专门派了一个连的部队,保护几百名演职人员前往哈尔滨。

    后来,东北电影厂就是以这些人为基础,很快建成。

    办妥这事,能带的都带了,独立支队于23日主动撤离了长春。

    长春,在**手里,前后就是一个月。

    花儿虽谢,毕竟美丽过。

    城市虽丢了,**的理念和口碑却深深地扎了根。'(m)無彈窗閱讀'
………………………………

第一百八十一章 杀气为谁?

    这是一次难度堪比长征的大撤退

    一离开四平,自治军主力在前面跑,杜聿明的大军就在后面紧追不舍。(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打不过就跑,那说的小规模的游击战,那么几万人的队伍,跑起来哪里会那么轻松?

    杜聿明为了彻底消灭小师弟的部队,让老蒋谈判桌上心情更好些,他亲率多路大军,紧咬自治军不放。

    一边是跑步撤退。

    一边是汽车和坦克追击。

    撤退的队形很快被打乱。

    本来就是来自不同地方的部队,从未互相配合过作战,防御时根本难以协防,撤退时同样各自为战。

    秀水河。

    沙岭堡。

    这两个地方对于幸存下来的自治军很多官兵来说,是绝对难以忘怀的。

    就在这两个地方,他们有几千名战友永远留在了这里,静静地于这片黑土地相依。

    大老远,来自山东,来自苏北,来自华北,为了中央的东北攻略,卯足了劲,没想到,踏上白山黑水没几天,就连打败仗,牺牲了那么多经过抗日烽火考验的老。

    队伍的士气,不言而喻。

    更要命的,还不是这个。

    战争嘛,哪能没有牺牲,为新中国而死,死得其所,东北大地永远呵护着他们那年轻的生命。

    致命的一击,来自敌人。

    主力撤到哪里,杜聿明追到哪里。

    终于,总司令倒下了。

    平型关战斗后,林总被阎锡山的部队误伤。子弹击中肺部血迸出来,伤势很重,延安悄悄地都准备开追悼会了。后来去苏联治疗,据说脊髓神经受伤,结个疤,造成植物神经紊乱。

    据说这种病人喜静,怕光,失眠,忧郁,且病情会随年龄增长而加剧。根治办法是手术,把疤取掉。可是这种手术非常危险。九死一生。

    不知是医生不敢做,还是他不想做,反正手术是没做。

    从沈阳到锦西、抚顺,再到四平,林童鞋的身体和精神都挺好。

    从四平撤退到吉林,也没看出兆头。

    到舒兰的时候终于病倒了。

    据说是“交感神经发炎”,发烧不退。

    39岁的他,当时负担和压力太大了。

    四平打得那样艰难,成百上千的官兵牺牲,部队眼前的撤退那样不顺利,敌人那样猖狂,下一步究竟办?

    东北,**最大寄托,党内高度关注,眼前的情况与原先料想的,已经完全不是一回事了。

    不但要打仗,还要大硬仗。

    不但难以取胜,一连几站,都被大师兄pk了下去。

    毛伟人最得意的门生,红军之鹰,常胜将军,丢不起这个脸啊。

    最奇怪的是,杜聿明就像长了眼睛一样,自治军撤到哪里,他就尾随到那里,马上展开攻击。

    延安十分泄气,据说曾经考虑了两个方案,一个是自治军撤退到朝鲜境内,另一个是退入苏联,请求苏联出面暂时保护收留。

    好在,最终一路溃逃以后,指挥部临时想了个主意,渡江。

    松花江。

    以滔滔江水为天堑,暂时把杜聿明部队拦在了松花江以南。

    几年以后,百万东北野战军直取辽沈,逼走杜聿明的时候,不杜聿明的心里是何感受 。

    后悔,沮丧,还是兼而有之?

    如果当初乘胜追击越过松花江,如果不是听信下面的建议,那么,结果会是如何呢?

    在松花江北岸,部队进行了休整。

    就在这个时候,延安一个电报,改番号了:

    东北境内所有**正规武装,全部改为东北民主联军,各部队重新进行编号。

    独立支队因为在长春主动撤退,损失较小,反而在沿途中招收了一些当地青年,此刻人数已经超过一万六千,堪称奇迹。

    经过联总的考虑和这支部队的历史,将它们和原东北自治军三旅、新四军七旅整合为独立纵队,属机动力量,总部直接管理,魏国权担任司令员,支队马天立司令员担任副司令员,蒋康凯担任政治部主任。

    从山东到山海关,再到长春,乔向文屡建功勋,此时走马上任独立纵队社会部长。

    社会部下设三处一室,分别是情报处、行动处、对敌工作处和机要室。

    刘胜和文静继续担任情报处副处长,白兵担任对敌工作处副处长,许一梅担任机要室主任。

    就在新成立的社会部根据斗争形势,有条不紊地投入工作时,突然,总部来电,请乔向文速去一趟。

    会是啥事呢,他跳上吉普车,半个多小时,到了。

    这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老建筑。红色的大木门,嵌在灰色的水泥墙中。

    院内青砖铺地,六根红色木柱,擎着两米宽的廊檐。檐下青砖上雕刻着凤凰、麒麟、花草,做工精细,栩栩如生。

    和警卫一说,进了院子,就看到了在院子中等着的参谋处长老李,两人亲切地打招呼。

    这李处长因为在山东鬼子大扫荡时,被毒气熏坏了一只眼睛,所以平时总带一副墨镜。现在他担任了总部的参谋处长。

    不久前,北上渡海,三人指挥小组,两人还一起合作过一段。

    “向文,你快总算来了,首长在等你?”

    乔向文一听,不知啥事,随口问:

    “老李,101找我啥事啊?”

    李处长一拍他的肩膀,压低声音,说:

    “不清楚,反正最近101身体不好,脾气也不好,老把关在房间里看地图,刚才让我把你找来,我还奇怪呢,你们啥时候认识的?”

    乔向文把兴城的事情一说,李处长点头:

    “看来他对你印象不,快进去吧,有好事告诉一下。”

    说完一指东院,然后轻声说和其他参谋住西院。

    各一四合院,中间一道月亮门。

    乔向文大步走入东院的正厅,双脚并拢,声音响亮:

    “报告,独立纵队乔向文前来报到。”

    房间很暗,墙上一张地图,一个人背着手,对着地图。

    听到声音,转过身,勉强一笑。

    “向文同志 ,坐下吧,你是我来东北的第一批老,不要客气。”

    说完,坐了下来,一颗黄豆塞进了嘴里。

    101吃黄豆的习惯是从秀水河战斗初开始的。

    那时候,部队军需十分困难,一天有时只能吃两顿饭,有一次一个战士弄到一点黄豆,在烤火时放在小铁锹上炒了填肚子。**意中碰到了,尝了几颗,没吭声。回到总部,觉得炒黄豆的香味还在,他便让警卫员按照战士们的炒法去炒了一点黄豆。打仗行军携带不便,警卫员又给他缝了个小布袋,装上炒黄豆。

    从此,这个大司令爱吃炒黄豆,成了一种嗜好,一个习惯。

    炒黄豆、或炸黄豆、或煮盐豆、或是豆腐,反正黄豆必不可少。

    不但饭桌上顿顿有,平时也抓着吃。来了客人,也稀哩哗啦倒一盘,好象谁都象他一样喜欢吃炒黄豆。

    “向文同志,记得你在山东时候就是锄奸高手,现在交给你一个特殊任务,你把这个人找出来,不管用方式,哪怕挖地三尺。”

    林童鞋,向来不绕弯子。

    乔向文急忙接过照片,一看,是一个看上去三十来岁的文弱书生,穿着民主联军的军服。

    “这个人的具体情况,你让李处长详细告诉你,任务非常困难,但我你能完成”

    貌似平和的表情,流露出了一股杀气。

    昨天,杀气还属于杜聿明,他只有逃命的力气。

    今天,这杀气为谁呢?'(m)無彈窗閱讀'
………………………………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一号计划”

    大师兄杜聿明治军以谨慎着称,稳扎稳打,从不冒进,没有把握的仗从来不打。。

    黄埔四期林师弟却非如此。

    他有一个说法,叫三七开,意思是,一次战役,如果能有七成胜算的把握,就可以干一票了。

    四平,是个例外。

    延安一句话,“化四平街为马德里”,让下面干活的人路可退。

    尽管后来,在东北的多次战役上,他敢于直言,不惜顶撞延安,弄得也为此拍过桌子。

    但那是后来,不是此刻。

    此刻,他是一个初到东北、人生地疏、手下番号众多、很多指挥官他都没见过的总指挥。

    何况,自平型关大捷后被阎锡山部下误伤,退出战场,一转眼,他已经年没有带过兵。

    四平,是他重出江湖的第一场恶战。虽然对于城市作战毫经验,虽然下面的部队从未合练协同,但是,这是一次没有选择的选择。

    延安,需要这场战役,那是谈判桌上的砝码。

    对于那场战役,他始终不曾看好,尽管他亲临前线部署防御,要求大家战至最后一人,死守四平。

    坚持了一个月后,在与东北局商量,但是尚未得到延安同意的情况下,下令弃城撤退。

    那是为了保住手下的部队免受更大的损失,因为源源不断的敌人正准备切断他的唯一退路。

    对上级负责,还是对全体官兵负责,两者之间,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

    这是他经略东北、最终完成上级重托的根本所在。

    打光了队伍,而且这都是些经历抗战血火考验的八路军、新四军老兵,于情于理,他都说不。

    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研究过杜聿明的用兵之道,没有把握的仗不大。

    按理说,主动撤退,自治军做了周密的筹划,走的走,跑的跑,掩护的掩护,在预先讨论撤退方案的时候,大家把所有的可能都想到了。

    当然也包括杜聿明的下一步棋。

    按照杜聿明的性格,在占领四平,完成委员长的任务后,面对队伍一万多人的伤亡,一定会好好休整,向重庆要钱要人要奖赏。

    可是,这回,奇了怪了。

    杜聿明进城后根本没有驻足,只让其他部队打扫战场,他立刻指挥新一军向北追击。

    一路尾随,死咬不放。

    经过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