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城南121师突破方向,由于前期炮兵火力只摧毁了墙头工事,打塌了2余米宽的半截城墙,未能全部打开突破口,给突击队的行动带来了困难。担任突破任务的3团1连,在炮火袭击开始之后,便同步开始爆破鹿砦、铁丝网和排除地雷,打开通路。
在越过护城河,肃清了城外残敌,冲到城墙下,连长指挥战士们飞快搭起人梯,攀登城墙。上城的战士们用冲锋枪和手榴弹打退了敌人的几次反击,保证了师主力部队进入巷战。
轰轰轰,第六航空轰炸队的五架飞机飞了。
一颗颗重磅炸弹投在了城北我军的进攻队伍中、工事中。
桥梁断裂了,房屋倒塌了,商铺炸毁了,滚滚浓烟把天空都染黑了,遮住了太阳。
飞机在空中盘旋,发出“轰隆隆”的响声。
不少官兵倒下了,更多的人立即卧倒。
战士们怒不可遏,拿起手中的冲锋枪、步枪,瞄准飞机就打。
这东东哪里管用啊,你懂的,除非巧合中的巧合,否则,战斗机、轰炸机是不会你的。
威力巨大的轰炸,一定会导致进攻部队法挽回的损失。
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只有进攻,拿下盛阳,别他途。
纵队前线指挥部,电台火速要通了各进攻部队:
冒着轰炸,不怕牺牲,只有与敌人近身作战,才能避免更大的牺牲。
冲锋号同时从几个方向再次吹响。
就这样,面对凶残的空中轰炸,进攻部队撒腿就玩命一样往前面冲。
死伤不少,但是距离接近了不少。
大片大片的倒下,看得后面的指挥员心疼啊,直跺脚。
空中的飞机编队很快有了反应,地面部队不听地骂人,,炸弹扔在了自家的阵地上。
轰炸开始变得忧郁。
进攻的节奏趁机加快了。
防御主阵地被撕开了几道缺口,本来守军就已经心生怯意,此刻面对联军排山倒海般的进攻,哪里还有斗志?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炮兵,退回城里后,在长官命令下装炮发射,可是完全是以应付性的,有的甚至就落在了人的队伍中,气得指挥官们不断骂娘。
五点,军指挥部里乱成一团。
各路溃败的消息相继而来,眼看各路进攻部队直插军部所在地,预备队已经被全部拉了出去。
身边只有一个装甲营、警卫营、一个特战连近一千人了。
军部的参谋、副官们不知时候,都已经准备了冲锋枪。
预计,最多支撑几个小时,共军就要攻占这个曾经固若金汤的东北名城了。
杜雨时看着人心惶惶,此起彼落,参谋们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反而突然冷静下来了。
他要通了老长官的,报告了最新的进展:
“雨时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时候即将来临,长官放心,我绝不投敌,绝不与合作。”
中,陈诚很是着急杜军长,你不要放弃努力,援军距离那里只有八十多公里了,我正让他们全速前进,论如何,你我共事多年,我绝不同意你的想法,万一盛阳失陷,我已经要求两辆直升飞机,在你附近巡视,你只需发出指令和信号,随时可以搭乘他们离开。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你时刻要记住。”
挂号,杜雨时在担忧之余,心里升起了一丝感动。
算是跟对人了
但他还不想如此放弃,他还为和身边的人留下了另外一条路。
海上
在城东的港口,五艘军舰被他秘密地掩藏着。
在司令部与港口之间,只有他和极少数几个人,那里有一条秘密通道。
没想到,竟然还真的到了这一步。
他当即让副官给各师长打,要求他们留下副手坚守阵地,速来军部开会。
听到军长要求撤退的消息,师长和军部的高参们互相交换着眼神。
提着的一颗心终于放了下来。
杜雨时亲自宣布了几条撤退规定:
第一,暂20师先撤,沿中心道路,装甲旅派出尚能作战的火力全力掩护;这是他的嫡系,也是老长官一手整编出来的心血;
第二,暂51师和87师,各留下一个团的兵力,集中火力,吸引共军主力;
第三,撤退中轻装前进,所有辎重武器在使用完成后疑虑炸毁,不得留给共军;
第四,所有重要情报立即销毁,违者以通共论处;
盛阳的战斗,到19日晚八点左右结束。
联军把红旗插上了7军的军部。
此战,纵队以五千伤亡的代价,摧毁了7军苦心经营的铜墙铁壁,毙伤敌军一万一千余人,俘虏四千余人,缴获各类榴弹炮山炮野炮30余门,轻重机枪200多挺,弹药数。
唯一遗憾的是,杜雨时带着他的主要官员、嫡系部队,近5000人从海上逃窜。
这也给后来的东北战场提供了很好的启示,那就是加快建设海军,关门打狗时千万别忘了海上。
逼急的狗儿会游泳
杜雨时后在陈诚庇护下,调任第六补给区司令。
第二百零九章
逼急的狗儿会游泳
………………………………
第二百一十章 心灵的负荷
第二百一十章
心灵的负荷
48年1月,形势变化,敌我对比变化,加上任务变化,东北民主联军改了个称号,根据毛伟人和中央的统一部署,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名字就能看出,此刻,胸围大略的毛伟人虽然偏居一隅,但已经胸怀全国,梦想着解放干掉蒋光头,推翻国民党,把劳苦大众从那里给解放出来了。
为了与地方部队区分,东北的这支部队对外也称东北野战军。
全国形势也一天一个变化。
国民党军队在全国范围内从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渐渐转为守势。而的军队,却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起在意想不到的战场上。
东北地区为适应大规模进攻作战的需要,东野有组织地加强了二线兵团建
设,从1947年7月开始,先后组训了164个团,为主力部队输送新战士30多万
人。
负责二线部队组建和培训的人,正是山东八路军的一把手,此刻东野的二号人物罗荣桓。
这一招很厉害,前面的部队在打,后面的兵力源源不断地送上来。
老蒋那里,人马越打越少,士气越来越差。
这里,越打越有活力,越大越队伍壮大。
与此同时,随着对敌策反工作的加强,不断有师团编制的国民党军队弃暗投明,两军力量对比再次发生逆变,仅仅正规部队,野战军已经比多出了三十万。
黄埔的老师被学生打败了,这也直接打痛了校长蒋介石的脸
作为国民党黄埔系的最能干的将才,陈诚最终还是败东北,被派去台湾当了省长。
针对的变化,1月10日,蒋介石亲自来到沈阳,召开东北战局高级会议,检讨教训,鼓舞士气,在惩处了一批作战不力、临阵脱逃的降临后,他宣布,撤销东北保安司令部,成立东北剿匪总司令部,时任陆军副总司令卫立煌担任总司令。
卫立煌,在国民党高级军官内可以说是一个战将,更是一个怪将。
1914年入湖南都督汤芗铭部学兵营,毕业后在上海参加“肇和”舰起义,反对袁世凯。后担任孙中山的警卫,屡立战功。
北伐战争时,因作战勇敢,善于动脑子,很快提任第一军第14师师长。11928年任南京卫戍副司令,后入陆军大学校将官特别班进修。
1930年任第十四军军长。
抗战争爆发后,任第14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一战区前敌总指挥,组织了著名的忻口战役,,毙伤敌2万余人,力挫日本军的锐气。
1939年1月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5月晋升陆军二级上将,9月兼河南省政府主席。1940年兼冀察战区总司令,与八路军友好相处,相互支援。
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引起内部某些人的猜疑,原因很简单,老蒋与合作,那是权宜之计,谁让你卫立煌正儿八经后玩国共合作抗战,与八路军走得那么近,还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小报告一打,老蒋很是发火,转身把他调任军委会西安办公厅主任。
这官职叫起来好听,实际上就是个闲职,把你的人马拉走了,看你还折腾啥。
奈啊,老蒋的部下,真正能征善战的将领并不多,没几天,蒋介石又不得不用,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人不多啊,没办法,1943年老蒋任命了并不喜欢的这位老兄为中国远征军司令,次年率军击败滇西和中缅边境的日军,收复滇西,45年1月所部与中国驻印军在缅甸孟尤会师,打通滇缅公路。
荣誉的巅峰,就是被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时代周刊》誉为“中国常胜将军”。
道不同不相为谋。
论在军事战略,还是在对待的态度上,卫立煌始终与蒋介石谈不到一起。
抗战胜利以后,蒋介石很快再次把卫立煌打入冷宫,派他去欧美考察访问一年多,如果不是陈诚再次在东北败走,国民党内部呱呱奇谈者众,真才实学者少,蒋介石是不会用这个与不合拍的陆军二级上将的。
搞笑的是,卫立煌此刻早已看出东北的乱象,托了很多关系,走了外交,但是胳膊扭不过大腿,迫不得已,只好于21日飞抵沈阳就任。
人家走关系,是为了进步,为了当官,这老兄有个性,通关系走路子,就是为了不做官。
没办法啊,在第一次会议上,新官上任,卫立煌就明确提出了的主张,就一个字:
面对实力强大的对手,所辖的几十万大军,都被严密封锁在锦州、沈阳、长春等几座孤城内,铁路被切断,补给靠空运,中央军嫡系部队与杂牌部队之间矛盾重重,他虽然贵为总司令,一不是黄埔生,而不是嫡系,能保住现有局面已然不。
尤其是,他作为人的老,非常懂得他们擅长的战法,最主要的一点就是运动战,抗日战争时候,它的另一个说法叫游击战。
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让对手动起来,然后他出其不意,咬你一口。(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卫立煌正是想以静制动,按兵不动,只要我不出动,不现身,看你还有虎口张开的机会吗?
为此,那段他的总策略是:把部队集中在沈阳附近不动。不论人民解放军打到哪里,也不论守城部队如何告急,即使蒋介石再三电令他派兵解围,也一概不为所动。
东北剿总换了统帅,按兵不动,东北野战军如之奈何呢。
根据东北剿总的这一变化,东野总部在酝酿一场规模空前的战役的同时,要求各部队利用有利时机,趁着敌人固守城市、普遍士气不高的机会,发起一场大规模的秘密战线的战斗。
公开仗不打,我和你玩秘密的。
独立纵队政治部副主任、敌工部长乔向文,正在召集敌工部三处一室的正副职干部,进行专题的敌情分析。
陈副部长先介绍了一下东北局敌工部的一份书面通报,通过前期利用嫡系与杂牌部队的矛盾,自121师开始,东野已经先后策反了八万多人的国民党部队投诚起义。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其间没有一支国民党中央军,的基本都不是老蒋的嫡系部队,绝大部队是地方部队,杂牌军。为此,在继续利用各种关系和社会力量开展对敌策反的同时,上级希望在对国民党中央军、王牌部队重点开展工作,争取有所突破。
中央军一旦投诚,那影响是完全不同的。
难度自然很大,蒋介石用人大抵分两种,一是黄埔,二是老乡。
老乡不用说。
受了蒋介石的恩惠,在仕途和军队配备上都得到特别关照的嫡系部队高级军官,一般都出身黄埔,或毕业于后来的陆军大学,对蒋都怀有感恩之心,要策反他们,自然需要有外部的诱因。
高阳介绍了最近电台监测的情况:
卫立煌到任后,由于军事理念的不同,对情报和通讯、保密工作相比从前空前重视,各军级机构同一更新了电台密码,在东北局打入敌人内部人员的帮助下,目前已经掌握了部分密码。
许一梅梳理了前段纵队与东北一些民主党派成员、进步爱国分子的联络情况,其中一部分人提供的工作线索,已经报纵队批准,逐步开展。
负责特情管理的刘胜,汇报了在敌人内部开展工作的我方特工的简要情况。
各部门走了一遍,乔向文一一记了下来。
他在发言中,首先总结了对7军内部开展工作的不足,由于杜雨时的狡猾,也由于在7军内部未能发展层次较高的内线,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