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南下-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报告,不明电波再次出现”

    *'(m)無彈窗閱讀'
………………………………

第三百一十七章 内部人员作案?

    第三百一十七章内部人员作案?

    乔向文听了报告,心里微微一惊。(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根据前天情报处截获的信息,最近特务活动频繁,都与来自台湾的几个电台有关,由于缺少定向搜索设备,刘胜和情报处几次查获了电报,但由于使用了超高精度密码技术,目前还是有一部分破译,没能彻底破译。

    连续两次电文,都提到了一个名字—向阳花。

    次日,当情报处长刘胜忐忑不安地被喊到局长办公室,本来以为找他还是谈感情的事,没想到,这回谈的是业务。

    刘胜一听是关于不明电波的事,忙道:

    “乔局长,我感觉到,向阳花是这个组织的最高头目,那些已经被我们破译的电文似乎很迫切,要他在临江尽快采取行动,如果我们有一台无线电测向设备,就好了,马上就能在一定范围内锁定他们的大体方位。”

    乔向文沉着脸,没有。

    关于电台,早在纵队敌工部时期,高阳他们就经常利用解码技术,截获各类情报。

    他也参加过简单的培训,对无线电文的接受、发送基本了解。

    加密电报,就是靠电键闭合的长短,在电路中产生一些长短不等的脉冲信号,转变成无线电波传送至接收的电台后,还原成长短不同的“滴、滴”声。(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奇 书 网)这些长短不同的“滴”声可以进行丰富的组合,发报人和收报人使用的是同一个标准下,发的人长音或短音该发多长、收的人听到声音就能立即那是长音还是短音。

    收报方接收到电码、抄写下来这些数字后,再按照预先设定的密码规则,将这一组一组的数字反译成文字。

    “有一部电台的开机一般都是在夜里十点左右,信号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说明他居住的地方应该不是平原,附近有一些天然的屏障物,这个电台一般只接受,很少发送,我们判定这其间一定也有问题。”

    乔向文点点头。

    “刘胜,你立刻打报告,我来批一下,最快速度买回侧向设备,我考虑买两套,安装在汽车上,这样可以行动的更快一点,同时可以交叉测定。”

    “太好了,乔局,我今晚就打报告,等一会我就先和118工厂联系,他们专门生产这种设备。”

    “刘胜,你们情报处要注意技术人员的培养,敌人的手段越来越先进,我们要比他们更强才行,一方面要从大学里引进人才,还有,你们要主动把人派出去,我看那个梁亮就不,人很聪明,你把他送到大学里去培训一下,当然要征求一下他的意见,还有,苏娟那里彻底解决点,是不是进城了,太平了,你就忘乎所以了?不要忘记,你当年的外号叫刘打听,那是打听敌人的情报的,现在不要老是被别人来打听你。”

    听了这话,刘胜恨不得找个地缝,把脸埋起来。

    “你和刑侦处要多配合,他们那里担子太重,你这里呢,太轻,你准备好,我要给你们这里加担子了。”

    刘胜如释重负,停下脚步,对着他:

    “乔局,你下命令吧,我早就想找你谈谈了,情报处这样下去不行,必须要走出去,还有你最好帮我换一个地方,你看白兵、元锦他们干得多欢,我死呆这里没劲。”

    乔向文板起脸,“?工作还要讨价还价啊,你啥时候长的本事?情报处职能需要转换一下,你拿个方案出来,要走出去,接触社会,发展耳目,要走大公安,大情报的路子,把网点、耳目全部给我建立起来,按照我上次和你谈的,这几天,你好好盯在东南厂,我感觉有大鱼,中毒案,爆炸案,统统都是一帮人干的”。

    刘胜听罢,一看他不说了,忙走了出去。

    乔向文在公安局大楼里转了一圈,最后走进刑侦处。

    一看副处长李坚在,想到一个问题,忙问道:

    “李坚,那天在别墅前带头闹事的那几个人,查到资料吗?”不跳字。

    “一部分有,马上要吗?”不跳字。

    “是”

    他想起了那天的那些陌生人,带着棍棒,在东南厂老板顾家德别墅前穷凶极恶的一幕。

    想起了令人惊魂的爆炸场面。

    这里面一定有联系

    那些人是谁喊去的,他们究竟想干,爆炸案是厂内人员所为,还是外部人员潜入?

    看了李坚拿的资料,他更加证实了的想法。

    一共有五个人,其中的一个被侦察员悄悄进行了盘问。

    此人叫陈得奎,是临江电表厂的工人,失业后混迹社会,那天去闹事,是因为前天晚上有一个喊他第二天去帮忙,说是批斗资本家。

    本来失业在家,就对资本家痛恨,一听这事,还给点帮忙费,他第二天就带着棍棒赶去捧场了。

    因为连续几起案件,这使对于这条线索的进一步调查给暂时缓下来了。

    乔向文细致地翻了询问记录,大概有了思路。

    他把想法和李坚和白兵说了,两人不住点头。

    顺藤摸瓜,挖出背后的主使

    既然都是关于东南纺织厂,有没有可能两者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呢?

    既然陈德奎是被喊去的,那么顺着陈得奎摸下去,看看组织闹事的到底是样的一个人物?

    这边正聊着,副局长钟有光走过,一看局长也在,作为爆炸案侦破组的组长,马上参与了进来。

    目前,通过询问工厂的门卫,查明事发前一晚到次日早晨,并没有外面的人进厂。

    他还实地沿着工厂的围墙看了一下,两米多高,而且有铁丝网缠绕,场内有保安人员和狼狗,如果有啥异常动静不会不被。

    当时的工厂,一般都在围墙之上,拉一些铁丝网,主要是防止盗窃。

    “铁丝网有破坏过的痕迹吗?”不跳字。乔向文问道。

    钟有光摇头,“我喊人走了一圈,没。”

    至此关于骇人听闻的东南厂爆炸案的第一个结论可以得出:

    排除外来人员作案可能性,作案分子系内部人员

    为把重要嫌弃分子李小花排除在外,究竟是意想不到的哪一个做了此案呢?

    第三百一十七章内部人员作案?

    第三百一十七章内部人员作案?

    *
………………………………

第三百一十八章 斗争

    第一个被怀疑的李小花,此刻第一个被解除了怀疑。

    说起来,一波三折。

    本是一个村里的李小花的,一直有赌博恶习,为此夫妻俩的生活被折腾得没了安宁。

    但是,李大平前不久被人在ji院出没,李小花还正向着法子确认呢。事发前几天,她突然感到的身体有点不对劲,那里老是又疼又痒的,昨夜,她得空,趁着李大平睡着了悄悄一看,气得当时就差点晕了。

    原来,李小平沾花惹草,得上了花柳病,回家还和来,结果害得自家也给染上了。

    前所未有的一通吵闹之后,李小花自觉这个样子无颜,便托故,逼着李大平和去了一趟老家,在那里想好好把这见不得人的病看好。

    未曾想,她的突然失踪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

    回到临江以后,得知被怀疑成罪犯,吓的女工李小花就差脱掉裤子,证明几天一直在看那里的毛病。

    真正的凶手到底是谁呢?

    “钟副局长,这个案子辛苦你坐镇,我觉得还是具有破案条件的,一来,内部人员作案无疑,二来你们可以马上彻查昨晚到今天厂内人员的活动情况,列出名单,一个个见底,对了,不能他们的说法,一定要有旁证。”

    李坚这时想起了,补充道:

    “我刚才又去问过顾老板,还有亚麻车间的车间主任许光复,因为质量要求比较高,设备价值很大,所以,厂里对那几套机器十分宝贝,事发那天,这个车间只有一个白班,其余的车间都是中班夜班连轴转。”

    乔向文眉头一皱,“那说明这个车间当晚没人,是不是可以这样他认为,事发之前进过这个车间的人,除了那个机修工,另一个就是特务分子,对吗?厂里有条件进入精纺车间的还有谁,这个车间晚上是否锁门,昨晚厂里总共多少人,立刻去查清楚。”

    李坚、刘胜应了一声,匆匆而去。

    “钟副局长,山雨欲来风满楼,你盯住这边,敌人越猖狂,

    我们越要稳住,他们的罪行越多,尾巴露出来也越长。”

    乔向文像是对着钟有光说这些,又像自言自语。

    骇人听闻的爆炸案,虽然没引起伤亡和损失,但是,在临江市民中还是引起了巨大的议论。

    军管会内部,对此同样众说纷纭。

    一段以来,特务破坏案件接踵而至。

    扩大会议上,有的人等不无担忧地表示,投毒案、爆炸案的相继发生,表明临江的社会治安十分恶劣,已经处在崩溃的边缘,而一旦任其发展,人民群众对**新政权的期望值很可能因此降低。

    公安局和乔向文的压力由此可见一斑。

    也有同志认为,潜伏敌特的连续破坏,正好说明他们感到了新生政权的压力,亡我之心不死,所以连续拼命地反扑,以此企图为抓住一线稻草,目的正是要混淆视线,制造混乱,激起广大群众对于**和军管会的不信任。

    他们提出,情况越危急,越是要内部团结,集中力量破获这些大案要案。

    对于同一件事情,看法却如此迥异,会议开着开着,不知时候就有了点火药味了

    乔向文不想急于表白,他想听听别人的看法。

    “顾清明同志,你和几位同志对治安的担心,我可以理解,你们对于人民群众的感情,我想在座的都一样,不过听刚才这席话,我感觉好像临江的治安还不如解放前了,特务分子不可怕,他们投毒,爆炸,杀人放火都不可恨,可恨的倒成了咱们的公安局了。哈哈”

    还是老李忍不住,他自顾自抽着烟,半开玩笑半认真地看着顾清明。

    顾清明听出了画外音,看着老李的那副墨镜和脸色,他忙解释道:

    “一个政权暴力推翻另一个政权,当然会引起被推翻政权的疯狂报复,这点我们**人都很清楚,但是,投毒案件、爆炸案件这些恶**件毕竟带来的影响太大了,人民群众因此缺乏了安全感,甚至有的人认为,解放前的临江治安也没有这样令人担忧过,说明国民党潜伏特务这回是准备孤注一掷了。”

    老李呼出一口烟,依旧有点调侃地看着众人道:

    “同志们,一方面认为是特务报复,丧心病狂,一方面群众认为国民党时期的治安比咱们军管会管理的好,大家说说看,是不是大伙都认为公安局这个机构可以撤销了啊,重新组织一批人去管治安破案件?”

    一看一把手这样,再看乔向文笔直地坐在旁边认真听着,顾清明和几个人这才感到骑虎难下。

    “李主任,我的本意是要提醒大家,务必重视特务破坏的案件,要是再来几起,情况会更糟糕。”

    看到他这样变了口气,乔向文装作轻松地接了口:

    “社会治安,人人有责,顾副主任刚才的这番话,无论对于军管会,对于公安局都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敌人时刻在盯着我们,我们时刻不能松懈,大家说对吧?”

    一看他这样高姿态,顾清明连连点头。

    众人也表赞同。

    “最近发生的都是大案要案,我想给各位提前打个预防针,可能还会有更大的,借顾副主任的话说,你推翻了人家的政权,砸了人家的饭碗,人家不报复你,不整死你,那就不正常了,这种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加快破案,镇压敌人,另一方面要更加做好政治宣传,揭露敌人的嘴脸,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认识,单纯地幻想敌人偃旗息鼓,那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正面破案和政治进攻相结合,让国民党残兵败将,让敌特分子明白,这些案件影响不了社会稳定,破坏不了**的政权,顾副主任你说是吗?”不跳字。

    有礼有节,层层推进。

    大伙点头称是。

    老李看在眼里,对这个老战友的欣赏之情油然而起。

    稳得住,打得响。

    “好,乔副主任最近辛苦点,除了尽快帮助企业恢复生产秩序外,你要快点把爆炸案给整个水落石出。好了,下面讨论文教局提出来中小学合并问题。”

    这是一份全市中小学的整合方案,根据地域,重新划分,新建一批中小学。

    会议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