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南下-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能感受到。

    其他工作干得再好,白搭。大案要案破不掉,对于老百姓来说,你公安就是失职,就是没能耐。

    钟有光感激乔向文,把他放在了如此重要的位置,但惟其重要,自豪之余,知恩图报,好好带领大伙把案件破掉,才是他想的。

    “乔局,你放心去省里开会吧,这几天,我一定带人把这案子给破了。”

    钟有光看着沉思着的乔向文,递过一支烟。

    乔向文接过,点上,听着他继续说下去。

    说实话,对于这个昔日的教导团长,他打仗有一套,立过不少战功,在组建三大队班子的时候,领导专门跟他提起,钟有光出身贫农,作战勇敢,虽然文化不高,但是打仗爱动脑筋。

    在北平,在南下的征途中,尤其是到了临江以后,通过更多的接触,他,钟有光工作干劲很高,凡是冲在第一个,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很多缺点,但总体上还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干部。

    “乔局,案子我没破过,但是最近和白兵李坚他们天天在一起,好像慢慢开窍了,按我说,假冒卢伟才的特务这边目前已经有不少线索了,只要我们几路人马继续查下去,我不把特务组织的腿脚砍掉,也要把他们的衣服给扒下来,你看啊,吴启元秘书长那里算一条,老头子这里提供的矮个子算一条,我再找找,应该还会有点线索,我们只要紧抓不放,再说,万一没进展,我们发动全市公安民警,就在全市专门寻找矮个子,看他能躲到啥地方去不成。

    干劲可嘉,虽然办法不咋地。

    乔向文吸着烟,提醒道:

    “还有一条,很重要的,你马上派人拎着这个面包,几个面包店一个一个去给他们辨认,看看这个面包是谁家做的,昨天到晚上,都有谁买过,一定要查清楚。据我了解,每家面包房烤出来的面包看起来一样,实际上形状、配料是有差别的。好好摸一摸,看看能不能从面包上取得一些进展。”

    钟有光眼一亮,一拍的腿。

    “***,我咋就想不到这一点呢,乔局,我钟有光不服你不行。”

    案场,大家看到的都是一样的。

    可是对于每一条线索,每一个细节的关注和展开,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思辨能力,甚至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沉稳,缜密,就如十几年的密战生涯一样,不管面对任何问题,总是于司空见惯中,独辟蹊径地走出一条新路。

    钟有光这了劲,猛吸几口烟,掐了,回头一招手,李坚大步走了。

    “李副处长,马上派人去查清楚,这些面包是哪家面包店里卖出来的,昨天有谁买过,这玩意一般老百姓还吃不起,估计买的人不多,店里应该都有印象的,是熟人的,马上摸清底细,是生人的,要他们回忆出有价值的。”

    李坚一听,以为是钟有光的主意,脸上现出佩服的样儿。看不出,这钟副局长几个案件跟下来,也快成办案专家了。

    他急忙转身,安排两名侦查员,叮嘱了一番,看着他俩提着袋子飞也似地下山去了。

    山地上,一伙人继续忙碌着。

    十点钟,老张开着车,乔向文和许一梅一起,准时赶到了火车站。

    经过一段的整修和建设,临江铁路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凸现出来,每天旅客吞吐量已经达到八千,超过了解放前的六千人的记录。

    临江火车站,几个颇具气势的大字,是一位林江籍的国民党高官见书法家题写的,阳光下,几个鎏金大字,分外醒目。

    军管之初,曾有人提议,**的火车站,能用国民党的高官题词,还是乔向文力排众议,保留了这个题词,人家出了高官,还是当年全国有名的书法家嘛,**得了江山,也不必变得小鸡肚肠,况且,留着放在那里,本身就能充分显示执政者的一种气度。

    不过,作为妥协,乔向文同意,把那大字右下角的题词人的名字悄然摘去。

    车站里人山人海,大批南来北往的旅客充分体现了临江的繁华和影响力。

    汽车开到时,警卫员小马小马下车,飞快地和门卫的同志说了一下,铁门打开,汽车便直接开到了站头上,跟在后面的,还有医院的一辆大车子。

    乔向文向来反对特殊化

    这次是个例外,因为许一梅汇报,马军长的老母亲半身不遂,只能坐在轮椅上推行,穿过长长的旅客通道,实在不便。。

    两分钟过后,一声长鸣,山东来的火车进站了。

    根据预先的了解,一行人在第九车厢下面候着。

    老太太满头白发,被全部挽在后面梳成发髻,十分慈祥,衣着朴素,但非常干净,个子小小的,虽然伤病,但是精神矍铄。虽然皱纹爬上了嘴角、眼角、额头,但是,一看上去就是一位乐观豁达的老人。

    当一个远房侄子推着轮椅出现在车厢门口时,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

    乔向文忙上前,帮着一起把轮椅台抬下。

    老太太很是过意不去,说给大伙添乱了。

    乔向文推着老人慢慢移向车子。

    *'(m)無彈窗閱讀'
………………………………

第三二七章 刑侦处长的功课

    汽车开到医院时,院长、医生、护士长已经等候在病房里。

    乔向文一看惊动了那么多人,忙拉过院长,悄声批评了几句,院长连陪不是。

    “乔副主任,我们听说您要亲自来,难得想您当年汇报工作。所以。。。”

    他换个语气,关照道:

    “有工作问题,你可以随时到我办公室里去谈,这位老太太是我私人的亲朋,你们只要认真负责治疗照料就是了,不可以搞特殊化。”

    早听说军管会的乔副主任年富力强,做事低调,没想到真的如此,医院的徐院长暗自佩服。

    “老人起居不便,麻烦你们多费点心思,对了,关于老人所有的住院医治费用,你们如实结算,到时我个人来结算。”

    徐院长一听,不禁一愣。

    考虑到老太太身体不便,让侄儿就近随时照顾,所以给安置的是一个比较宽大的单人间,旁边一张加床都已经准备好了,乔向文看了,谢了院长一声,人家这也是一番好意。

    “大妈,你觉得这里还适应吗?”不跳字。

    侄儿在收拾他们的包裹,许一梅和小秦一起帮着,乔向文看着满头银发的老太,恍惚间看到了的母亲一般,心里一酸。

    “向文大侄子啊,你可千万别这么说,让你这么费心,俺已经很过意不去了,瞧这医院多好啊,比家里干净漂亮多啦。(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他拉着老太太的手,对着徐院长,介绍着:

    “徐院长,这是我们山东的**老人,她的是我最尊敬的老首长,现在正带领军队在前方作战,你们一定要请认真治疗,全拜托你们了。”

    徐院长连连称是。

    “报告乔副主任,不巧,我们医院的一把刀,吴祖德医生今天正好有一个手术,我们医院研究好了,老人的手术,就请吴医生亲自操刀,吴医生可是全国有名的专家哦。”

    乔向文听了,很是满意。

    他又嘱托相关的医生和护士悉心治疗,之后关照了许一梅和小秦几句。

    乔向文和老太天寒暄了一会儿,匆匆告辞,案件时刻牵动着他的心呢。

    ~~~~~~~~~~~~~~~~~~~~~~~~~~~~~~~~~~~~~~~~~~~~~~~~~~~~~~~~~~~~~~~

    到了公安局,乔向文直接来到二楼刑侦处。

    平时热火朝天的办公室,此刻只有白兵一个人在对着墙上的黑板发呆。

    看见局长进来,忙站起身。

    “乔局长,我怕打草惊蛇,所以向你汇报后,暂时没采取行动,目前工作方向有两个,你看。”

    手一指黑板的中间,那是“冒牌货”几个字。

    “乔局长,你看,我们再次去找了吴启元和他的,现在情况基本清晰了。”原来,一清早,一组侦查员就找到了吴启元和他的妻子。

    他们根据公安部门的询问,再次回顾了当初卢伟才前来投奔的过程。

    经过梳理,围绕卢伟才的国民党特务破坏活动,渐渐浮出了水面:

    经过吴启元的介绍,自小习武的卢伟才即将去东南纺织厂保卫科,小伙子为人厚道,体格强壮,最想干的就是当兵,但家里不准许他当国民党的兵,听说临江解放了,便想到大城市来闯一闯。

    东南纺织厂,目前临江最大的民族工商企业,也是最受军管会看重的领军企业,一直是潜伏特务组织的眼中钉肉中刺,因为它与**的配合,其他企业一路跟上,让原以为**即便拿下临江,也只是得到了一座经济萧索、民不聊生的空城之如意算盘彻底破灭。

    顾振德不听话,他们就千方百计想给他点颜色看。

    当然,给他个人颜色看,那对临江的军管会影响不大,更难以对全市的治安造成威慑。

    破坏工厂的生产,无疑具有最大限度的杀伤力。

    在从某个渠道得知要去东南厂尤其是保卫科的消息,特务组织欣喜若狂。

    如果能潜伏工厂的保卫科,那就像把定时炸弹放在了**的心脏里。

    特务组织立即派人接近卢有才,摸清他的基本情况后,取而代之,去了东南厂。

    “推理完全说得,就是有一点,特务组织是卢伟才要去东南厂的消息呢?这个问题解释不开,就很难找到进一步理顺的逻辑。”

    白兵看起来是在对领导,又像在自言自语。

    “不过,这个环节一定是有重大情况的,而且跟我们的案件,跟整个组织密切相关。”

    听了白兵的分析,乔向文不仅露出赞赏的神情。

    并肩战斗那么多年,在血与火的考验中,战友们正在不断成熟,这无疑是令他这个领头人最欣慰的事情。

    白兵对着黑板,继续的推理。

    吴启元的妻子告诉侦察员,外甥是到达临江的第二天,就按照地址来她家,恳请她帮忙找工作的,当时她就一个人在家,去了。

    ”当晚她和说了,吴启元答应帮忙,早听说过卢伟才是个不的孩子。

    第二天就帮他联系了东南厂,目前情况来看,真正的卢有才为人朴实,做事麻利。”乔向文突然插话,“卢伟才来了临江以后,落脚在哪里的?”

    白兵显然调查过这个问题,“吴太太说,当天卢伟才去她们家,她问过这个问题,小伙子说是住在一个小旅馆。”

    乔向文若有所思。

    白兵又指了指上面,“炸弹”两个字,继续说下去:

    “目前,还有一个很大的疑点,那就是,假冒卢伟才的特务做下案件以后,开始笃笃定定,自以为天衣无缝,没想到,过了几天,突然我们的侦查方向开始转移,他被列为了重点嫌疑人,这下他慌了神,昨天从厂里夺路而逃后,立即和他的上司通,之后见面,我们验出的死亡和山里那对老夫妻提供的基本一致,死亡是在昨晚十点到十二点点之间,已经买好了面包供他外逃。”

    顿了顿,抽了一口烟,声音高了一点。

    “可是,我现在弄不懂的是,特务组织为何还要把卢伟才灭口?是不是因为特务组织已经嗅到了,而下了杀手。我们都,灭口容易,但风险同样也很大,因为除掉卢伟才固然能保住秘密,但是让组织的其他成员会望而生畏,谁还愿意继续卖命呢,不到万不得已,敌人一般是不会这样干的。”

    *'(m)無彈窗閱讀'
………………………………

第三二八章 峰回路转

    第三二八章峰回路转

    功课,这是每一位侦查员必须要做的。

    可以说推理,可以说分析,也可以是茫无边际的揣摩,但有一点,逻辑。

    传统的公安办案,最注重的是逻辑,是因果,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说到刑事案件里,就指这个。

    除非神经异常,否则,作案者和受害者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而侦察员的工作,就是把隐在深处的、作案者拼命想拜托混淆的这种因果关系给挖出来。

    如果说,刑事侦查,最讲究的是逻辑和基于逻辑的推理,那么,一个合格的刑侦处长,没有一个不是逻辑专家。

    长期担任行动处长的白兵,那么多年,始终就没误过这门功课。

    听白兵如此逻辑缜密地推测,乔向文安静地听着。

    只见白兵把手指往黑板上方一指,那是“面包”两个字。

    “乔局,我们的同志走访了市区所有的面包店,实践表明,这条线索太重要了。”

    乔向文的原创主意,钟有光的具体安排,两名侦查员经过艰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