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北上南下-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次大的战役。

    首战对象,就是山东最大的汉奸,当时这一地区兵力最强、作恶最多的和平建国军第一方面军周欣文和他的部队。(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o m 无弹窗广告)

    周欣文,原为新编第六师师长,1939年初,奉苏鲁战区令,以抗日名义率部进入沂鲁山区。

    当时的中共苏鲁豫皖党组织因为对抗日统一战线没吃透,没悟深,缺乏战略眼光,不但让周欣文的部队开了进来,而且还犯下了政治上的幼稚病,傻乎乎地将开辟并驻防此地的一支游击部队撤走,让这支国民党部队顺利地占据了这些要地。

    当然,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既然国共合作了,既然老蒋承认共产党合法了,把红军改成八路军和新四军了,那么,打鬼子,大家都是一家人,何必再分彼此呢?

    这种错误的思想,当时不知害了多少人,毛伟人的战略大家还记得吧,那叫有联合有斗争,既统一又独立,啥意思啊,一起打鬼子,没错,但是我的队伍,我的枪杆子,必须是独立的,听我共产党的,不然打完鬼子,你老蒋转身来打我,我傻帽啊,不早点把部队给拉起来,把根据地给建起来。

    再说了,要不是我有枪杆子在手,你会和我谈什么国共合作。

    枪杆子出政权,那是毛伟人说的。

    换一句时下的话,那叫发展才是硬道理。

    你没实力,算老几?你落后了,我不欺负你欺负谁?

    在那段时间,江湖记得很多根据地都犯了这个错误,当然,结果都不好,地盘给老蒋趁机给占了,自己的位置当然很快也被老毛给撤掉了。

    老蒋那个乐啊,毛伟人那个气啊!

    再说周欣文,霸占了共产党本来的地盘后,立刻以此为立足点,加快向四周扩展,迅速建立起一批**基地。

    从1939年夏天起,周欣文即奉行蒋介石“曲线救国”卖国政策,勾结日军,残杀抗日军民。

    在小鬼子的强大军事压力和诱引下,1943年1月,昔日国民党的少将师长摇身一变,率所部两万余人投降了小日本,被编为和平建国军第一方面军,汪精卫一纸文件,任命他为总司令,被封了个中将的军衔,把他给乐得屁颠颠的。

    有奶便是娘。

    哪个汉奸不是如此。

    蒋介石得知情况后,直骂娘希匹。

    此后,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他继续招兵买马,同时以身说法,诱降其他国民党部队,驻费县的鲁苏战区东北军第一一二师副师长荣子恒部、新编第三十六师师长刘桂堂部、驻诸城的张步云部,一起投进了日本人的怀抱,做起了为人不齿的汉奸。。

    到1943年夏天的时候,这个大汉奸的部队已经扩展到近4万人。

    周欣文投降小鬼子,汪精卫对他不错,日本人对他也不错,这下子,这个吃里扒外的家伙要开始回报新主子了。

    日本人给他的最大任务,就一个,跟八路军对着干。

    于是乎,姓周的汉奸,在鬼子的全力支持和撑腰下,肆无忌惮地进攻沂蒙抗日根据地,疯狂地屠杀抗日军民。

    翻翻资料,在山东地区,小鬼子够狠的,杀了不少抗日老乡,这姓周的呢,更狠,手段比日本人还要残暴。

    没有汉奸,日本人侵华没那么顺手。

    没有日本人,我们还不知道这些人做了汉奸有多坏。

    资料记载,和平建国军杀害抗日军民手段之残暴令人发指,如集体枪杀、砍头、活埋、大开膛、打活靶、点天灯、拴在马尾巴上拖死等,花样不下几十种。

    罪恶滔天,磐竹难书。

    周欣文最大的罪恶是制造了震惊全国的沂鲁“无人区”。

    无人区,其实不是日本人的发明,而是这些卖国求荣、认贼作父的汉奸的杰作。

    除了屠杀人民群众外,还横征暴敛,疯狂掠夺,最后索性见粮就抢,见东西就拿。在这种敲骨吸髓式的压榨下,人民群众的钱粮迅速枯竭,加上连续两年大旱,可怕的瘟疫,终于导致了山东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无人区”。

    沂鲁“无人区”以临朐县为中心,东至安丘,西至蒙阴,南至沂水,北至益都,连绵近100公里。

    仅临朐一个县不完全统计,被杀害和冻饿疾病而死者10万多人,背井离乡逃荒的16。8万人,全县38万人锐减到8万人。

    山东历史上战事甚多,风云聚会强者胜,但从来没有听说过,方圆百十公里不见人影的。

    所以前文说过,老百姓见了鬼子那叫怕,见了汉奸,是憎恨、是厌恶,是鄙夷。

    关键这周汉奸,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拉来广播报纸,恬不知耻地大肆宣传,华北司令官给他的几个大勋章,他献宝一样整天挂在胸前。

    其实,那哪是荣誉啊,是耻辱,是卖国求荣的标记。

    那么多的难民,四面八方逃了。

    逃到抗日根据地的难民,跪求八路军出兵“无人区”,铲除大汉奸。

    因为种种原因,八路军迟迟没有动手,为啥呢?

    ***江湖喜读历史,藏书甚丰,工作之便,对许多东东更是多加关注和研习。

    每日清茶一杯,故事两节,诚交各路朋友,认可的投票收藏,不喜欢的,留言批评几句,江湖也会认真听取,多谢了***

    ;'(m)無彈窗閱讀'
………………………………

第七十章 六字要诀

    无耻汉奸,人人喊打。

    如此蹂躏屠杀自己父老乡亲、无恶不作的山东头号汉奸,社会部早有意向,动用秘密手段,设法除掉周汉奸。

    但是纵队根据分局的要求,除恶务尽,不留后患。

    不但把这个头号汉奸要干掉,还要把你的那批军队也要给一起干掉。

    这,就不单纯是社会部的事了,成了纵队、成了115师、成了山东分局当时的头等大事。

    乔向文立即和杜克明商量,配合大的进攻,在秘密战线上也发起一轮攻势。

    信息很快发了出去。

    再说远在延安的五大书记之一,002,听到分局的汇报后,十分赞同,他认为,八路军在具备一定实力的情况下,集中优势兵力,干掉这个汉奸部队,完全有可能,而且在山东,在全国的影响都将十分利好。

    关键是时机!

    究竟何时出击呢?

    八路军山东部队先后制定了各种方案,反复论证。

    打掉这支几万人的汉奸部队固然不难,但是,这可是日本人豢养的一只恶犬,它的背后,是山东日军,是华北方面军虎视眈眈的精英部队。

    除此,还有一个顾虑。

    你懂的。

    要是我和汉奸斗,小鬼子加进来,我也能应付。

    这时候,老蒋要是趁机插一脚,在我后面捅一刀,那也不是没有可能。

    事例多着呢。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时机的选择,对于一场大战,绝对重要!

    机会,属于有心人!

    机会,属于有准备者!

    43年,7月,千载难逢的机会,突然来了。

    整个山东分局、115师、纵队,立刻行动了起来。

    什么机会呢?

    送于拒李。

    1943年上半年,八路军山东部队的出击,还抓住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有利战机。

    原来,蒋介石看到山东国民党部队作为不大,八路军实力不断增强,他心生一计,在山东方面,他令对共产党向来有好感的国民党鲁苏战区总司令于学忠率领的军队离鲁,同时令自己的嫡系部队李仙洲部入鲁,向八路军“收复失地”。

    于学忠本来就对蒋的抗战政策不满,一听此令,不等李部到来,拍拍屁股,立刻率领自己的部队撤了。

    很多人不太了解,于学忠,国民党战区司令,怎么会和共产党走得那么近?

    里面纠葛很多,江湖为你说几句。

    从国民党的战区司令、二级上将,到拒绝老蒋的胁迫,自己主动隐居江湖,退出政界,这是国民党中的一个另类。

    从国民党的隐居将军,不理世事,到共和国有关领导三顾茅庐,最终再度出山,担任共产党的要职,独此一个!

    戎马一生,不管官阶高低,不管顺利失意,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于学忠的另一张标签---东北军。

    他曾经是张作霖、张学良两代东北王都十分亲信的将领,东北军核心成员之一。

    看他当时的职务就知道,东北军第一军军长。

    随着少帅加入老蒋的队伍后,他一直主张对外抗日,对内亲共。

    津浦会战、台儿庄战役、武汉会战,将军都领着东北军子弟兵冲锋陷阵,血染战袍。

    对了,忘了说一句。

    西安事变,张学良发动兵谏,用的就是于学忠的部队,捆了老蒋,逼他抗日。

    西安事变,周恩来和张学良联手导演,交情颇深。

    张学良一声令下,本来前来围剿红军的东北军后退两百里,把延安城作为礼物送给了周恩来,从此走过二万五千里的红军总算有了一处立身场所。

    张学良对共产党,那是有情有义。

    共产党对张学良,那是惺惺相惜,知恩必报。

    张学良很快被老蒋软禁,从南京,到重庆,再带到台湾。终老美利坚,活了一百多岁。

    那昔日那支生龙活虎的东北军去了哪里呢?

    有人知道吗?呵呵,知道答案的童鞋举个手。

    对了,于学忠后来所带的,正是原来东北军的精华主力。

    无论他当第三集团军副总司令,还是鲁苏游击战区总司令,他的拳头产品,永远不变的是那支东北军。

    八路军在山东发展最好的一段时间,正是因为有了于将军的特别关照。39年他指挥所辖51军、57军从大别山鄂豫皖地区越陇海、津浦路向敌后鲁南进发,于一直在山东、江苏两省交界处与八路军并肩抗日,往来友好,这51军,正是当年的东北军第一军,57军也是东北军的老部队。

    当然,江湖前文说过的很多山东地区的摩擦,补充一句,其实绝大部分是国民党地方部队、杂牌部队所为。真正的国民党正规军很少参与这种小儿科游戏,为啥,日本鬼子在那盯着,追着,人家国军主力都在忙着和日本人开战呢。

    有实力的上前线,没本事的在后方折腾,老蒋这一招,可以吧。

    话说回来,于学忠对老蒋在山东地区消极抗日积极**的要求,本来就能推则推,能躲则躲,共产党对自己的少主人那是情意有加,自己怎么可以把枪口对准主人的好朋友呢?

    一看老蒋的这封电文,马上明白咋回事了。

    撤!

    一声令下,51军、57军两支老部队,那还看不懂领导的意思啊,马上收拾行李,辎重武器一打包,走!

    纵队社会部在51军的内线第一个得到了这个消息,火速报告了乔向文。

    事关重大,纵队即刻向分局作了汇报。

    罗荣桓政委一拍桌子,戴着眼镜、平时一向温和的他迅速下达电令:

    山东各级党组织及八路军部队,务必把于学忠离开营地,作为最大之良机,全速进驻,同时全体官兵作最高准备,围歼周欣文之所部。

    一段话,两层意思,看懂了吗?

    于学忠几万大军一撤退,李仙洲的部队还没到,这么大的地盘,这么好的位置,哪个不想抢了?

    除了八路军,还有谁最想抢。

    那还用问,周欣文这个大汉奸呗。

    一举两得,在抢夺于学忠遗留地盘的同时,巧施妙计,把这个大汉奸灭掉,立时成了山东分局同时考虑的两件大事。

    根据罗荣桓亲自指定的方略,六个字,每个字,都仿佛石破天惊,彻底改变山东敌顽我格局。

    送于,拒李,灭周。

    懂了吧,这就是把控全局的共产党山东老板,这就是共和国元帅中唯一的政工元帅!

    ;'(m)無彈窗閱讀'
………………………………

第七十一章 初战告捷

    阵阵电波。

    层层传达。

    罗荣桓书记的六字方针,最快速度,成为山东十几万八路军的战斗动员令。

    六个字,三个层次,两个含义。

    送于,很简单,于学忠将军是我们山东八路的老朋友,几年合作,总体愉快,他要调防,我们欢送,所有部队均需礼貌相待,不得有任何冲撞和冲突。

    拒李,那就是拒绝李仙洲进入山东。

    简单说一下,李仙洲,这也是国民党军队中的一员猛将,黄埔一期,正宗的老蒋弟子。

    抗战中和小日本干过好几架,业绩还不错。以92军中将军长的衔头,带领所部一直驻防皖北阜阳,对了,看过电视剧《彭雪枫》的人都知道,这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