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枫笑道:“这个时侯,你总不会和老婆在睡觉的。”
刘备叫道:“你快下来,我承受不住了。”
桥子很窄,原本只适合坐一个人,郑枫费了好大的劲,才从刘备身上滑下来。
“卡嚓!”
一声巨响传来,桥子在摇摆。
郑枫一愣:“糟糕,有状况。”
刘备一惊:“不好,有刺客!”
“轰!”
桥子承受不起两个人的重量,断了!
刘备和郑枫齐齐滚到地上,十二虎将纷纷奔来,扶起两人。
关羽呼一口气:“幸好公子没找我。”
张飞吸一口气:“多亏公子找大哥。”
赵云伸伸懒腰:“咋不找我?”
马超拉拉胸肌:“找我也行。”
黄忠哈哈一笑:“就没找过我。”
典韦哈哈大笑:“也没找过我。”
周泰面无表情:“曾经找过我。”
庞德点头同意:“貌似找过我。”
张辽呆如木鸡:“不找好过找。”
张郃手舞足蹈:“找我做甚么。”
魏延哭丧着脸:“跪求来找我。”
太史慈笑嘻嘻:“找你吓死你。”
第182章 大殿之上
正所谓马死落地行,桥崩找马骑。
刘备和郑枫只好骑马而归,沿路遇到不少诸侯赶去朝圣。
刘表从桥子里探出身:“亲戚呀,你咋骑马呢,坐八人大桥才有气派的说。”
刘备淡然:“桥崩了!”
袁绍从桥子里伸出头:“你的桥子肯定是山寨货。”
刘备凛然:“原装正版!”
曹操从桥子里冷笑:“原装正版的杂牌。”
刘备愣然:“绝对名牌!”
袁术打开桥帘:“你买得起名牌?要我赞助不咯?”
刘备萌然:“多谢老板!”
孙坚坐在桥子里大骂:“尼玛,敲老子那么多竹杆,十个名牌大桥都买得起来。”
刘备呆然:“都见财化水了。”
来到皇宫,众诸侯和文武百官整理官服、列队等侯,唯独郑枫没有官服,只穿着富家子弟的服装,特别另类。
“升朝!”一个大嗓门的太监叫道。
“万岁!”众人齐喊。
进入大殿,各路诸侯和文武百官齐齐站定,汉朝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上朝登龙座。
“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卿家平家。”
“谢万岁!”
“且慢!”
众卿家大乱,有的已经站起,赶紧跪下来;有的还站到一半,“扑通”一下又给跪了;有的还跪着,蒙然不知所措。
“殿下何人,见朕居然不跪,是何道理?”皇帝喝道。
只见大殿之下,文武百官和各路诸侯均站两边,唯独中间站着一个郑大仙人,既不下跪,也不严肃,还摇着一把折扇。
“噗嗤!”
郑枫笑喷出来,汉献帝只是一个12岁左右的小孩,居然装模作样扮成熟,真是各种滑稽。
众大臣大惊失色,郑枫真是胆大包天,死日子近了。
“大胆,目无天子,来人啊……”汉献帝果然大怒。
“别来了,我是董叔叔的人,上朝来要是给你一个大惊喜。”郑枫天不怕地不怕,敢打断皇帝的说话,就是赖着有董卓的撑腰。
董卓喜道:“对,郑公子正是我的超级贵客。”
汉献帝皱皱眉头,那敢发作,他的生死大权是由董卓掌控的,他的超级贵宾如何得罪得起。
他又看看文武百官和各路诸侯,大多数对郑枫是敬重的,只有少数诸侯目露凶光,登时心里有底了。
于是,汉献帝的神色阴转晴:“据闻刘备有一个幕后老板,能力凌驾在众诸侯以上,既能翻天,也能覆地,甚至连皇宫也搞得沸沸扬扬,不知此人姓甚名谁?”
郑枫笑道:“姓郑名公子。”
汉献帝点点头:“你不懂宫中礼仪,按律处斩。但刚才你说给朕惊喜,朕想知是何种惊喜,能否惊喜到抵消你的罪过不?”
郑枫一笑:“振兴汉室!”
此言一出,龙颜大悦。
众多诸侯,神色大变。
汉献帝说:“朕兴趣略大,如何振兴汉室,说来听听。”
郑枫环顾了各路诸侯和文武百官,然后反问:“皇帝想在大殿上谈论此事?”
汉献帝一愣,这个郑公子说得不错,下面一群猛虎,在群虎前面谈振兴,无疑与虎谋皮。
于是,汉献帝问:“公子想在那里与朕谈论?”
董卓大为紧张,眼勾勾看着郑枫。
郑枫笑了笑:“去董府。”
董卓大喜:“不需要劳烦圣驾,在御书房也是可以的。”
汉献帝说:“退朝之后,郑公子随朕来御书房。”
董卓又紧张起来,郑枫可是刘备的人,他要是跟小皇帝密谋甚么,那还得了?
郑枫笑道:“振兴汉室,董叔叔必须参与。”
各路诸侯个个暗骂郑枫无耻,他董卓能振兴什么汉室,他不颠覆汉室已经情至意尽了。
董卓却心花怒放:“对对对,我对振兴汉室极感兴趣,没有我参与,它是振兴不起来的。”
说来说去,还是跟董卓谋皮,汉献帝登感无趣,于是懒得管郑枫在殿下吊儿郎当,去宣问大臣们有何奏折。
董卓奏:“后天是皇上十二岁大寿,我建议大赦天下,普天同庆。”
汉献帝说:“准奏!”
董卓又奏:“我觉得各路诸侯如同一盘散沙,建议由一个大诸侯来统管。”
不管大诸侯,还是小诸侯,都不关汉献帝的事,反正他也没实权,在长安都是董卓说了算,董卓爱咋咋地,也论不到他说不。
于是,汉献帝面无表情的说:“准奏!”
袁术站出来:“谁是大诸侯?”
袁绍也出来:“对,这个必须要清楚。”
曹操笑道:“难道是我?”
孙坚说道:“可能是我。”
吕布说:“当然是我义父董卓。”
袁术大怒:“他凭什么当我的上司?”
袁绍大骂:“尼玛,董卓坑我们来长安,原来是想当咱们的头。我可以告诉你丫的,门都没有。”
曹操说:“反正我不服。”
孙坚也说:“别想指挥我。”
这时,刘焉站出来说:“我只忠于汉室,不服甚么大诸侯小诸侯。”
刘表、刘虞、刘繇和刘备等汉室宗亲,也纷纷出来表示反对。
袁绍骂道:“你们刘氏家族嚎个屁,这是凭实力说话的世界,我等又不姓刘,轮得到你们反对?”
袁术来了一个更具建设性的话:“咱们姓袁的反对姓刘的反对。”
曹操说:“如果让我当大诸侯,我就同意。”
孙坚轻蔑一笑:“我也要当。”
吕布大怒:“你们都活得不耐烦了?”
董卓大吼:“诸位安静,听我一言。”
众诸侯停止纷争,静下来听董卓讲耶酥。
董卓向汉献帝奏道:“论实力,但我董卓财力雄厚、兵力之众,十八路诸侯曾经联手都奈我不何,我不统领他们谁统领?”
袁绍也奏:“我曾经是十八路诸侯的盟主,是个熟练工,皇上让我来统领众诸侯,绝对不会选错人。”
袁术也奏道:“我同意袁绍当大诸侯。”
孙坚骂道:“同意个毛线,姓袁的只会坑人,上次差点害死我。”
曹操说:“我只会支持我自己。”
吕布挺董卓:“支持义父!”
刘系诸侯见反对无效,便共同推荐刘表为大诸侯。
公孙瓒、马腾等其他诸侯则默不作声,静观其变。
大殿之上,一片争吵,几路实力强的诸侯互不相让,连董卓也镇不住众人疯狂的势头。
“投票选盟主吧!”喧吵之中,突然喝出一个声音来。
第183章 总盟主
众人一愣,将目光转去,所有人的焦点全部落在郑枫身上。
郑枫说道:“投票选举是最公平的方法,各位可以考虑。”
刘表率先同意,因为刘家人多。
其他诸侯纷纷反对,有的在大骂刘表,分明是持着刘姓人多,来欺负姓少的诸侯。
大殿又是一阵混乱,最后还是汉献帝出来镇场。
小皇帝说:“郑公子这个方法最好,少数服从多数,你们就投票选举吧。”
董卓暗暗叫苦,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原本想持着主场的优势,迫众诸侯就范。要是少数诸侯反对,他就来一招杀鸡敬猴,这个大诸侯位置就坐定了。
谁知这班兔崽子全都不怕死,根本不把他当一回事,他怎敢大开杀戒,城外几百万人马打进来,他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群兔崽子反对就反对吧,大不了谁也当不上大诸侯。
可偏偏又杀出一个郑枫,来了一个投票选举,投你妹呀投,这不摆明是刘家得势么,姓刘的诸侯那么多,谁争得过他们?
更可恨的是,那个小皇帝自作主张答应了,事到如今,还有甚么挽救余地?
见众诸侯争争吵吵,他越想越恼火,既然自己当不成,诸位也别想当得了,老子给你们来一个一拍两散。
于是,董卓说道:“既然皇上下了圣旨,我董卓第一个遵旨,如有不违抗圣旨的,按例斩无赦!”
此话一出,全殿震惊,谁还敢说个不字?
反正大家心明如镜,董卓是在自己砸自己脚,用投票竞选的方法,他只能洗洗睡,那轮得到他上位。
于是,各位诸侯陆续有人表态,跟随董卓投赞成票。
袁绍、袁术、曹操和孙坚等大伽见大势已去,也无可奈何同意,毕竟皇帝开金口,如不遵从,抗旨之罪背不起。
董卓又向皇帝禀奏:“我提郑公子进来参加选举。”
各路诸侯和文武百官都呆了,姓郑的是白丁一个,连官职都没有,他如有选举权,这还是地球?
小皇帝问:“他又不是诸侯,有什么资格?”
董卓说:“他曾是刘备、刘表、孙坚、袁术和曹操等五路诸侯的盟主,他没资格谁有?”
孙坚一愣,有苦难言。
袁术急道:“那……那是暂时的。”
曹操更急:“我了个去,那是逗他玩撒。”
刘表则说:“但郑公子的的确确当了我们的盟主,你们几个可不认账,当然大伙还以郑公子马首是瞻呢。”
刘备喜道:“挺郑公子。”
刘焉也说:“刘表挺谁我挺谁。”
刘焉虽然是一方诸侯,其实已是西蜀王,地盘和实力很强大,他的表态直接影响刘系诸侯,刘虞和刘繇立即响应。
马腾笑了笑:“郑公子是刘备的老大,自然是有这个资格。”
公孙瓒知自己的实力,也干脆卖个人情给刘备,赞成郑枫参选。
吕布自然赞成,董卓都说得那么明显,他不觉悟就有鬼了。
其他事不关已的诸侯,也纷纷附和,顺水人情谁不会做。
汉献帝见此,便准奏了。
袁术等人脸青青,均说大事不妙,看这势头谁竞得过姓郑的?
董卓得意洋洋看着诸侯们,心说小样,跟我斗,未死过。姓郑的和我关系非凡,他上位也对我有好处,那家伙又贪财爱色,要搞掂他还不容易得一逼。
于是,大殿之上来了一个实时选举,刘系诸侯在刘表的带领下,全部投郑枫一票。
董卓、吕布、马腾和公孙瓒也投票给郑枫,其他小诸侯更是跟风。
结果一出,毫无悬念,郑枫得票全殿最高。
汉献帝有点为难:“郑枫无官无职,如何封他为大诸侯?”
董卓笑道:“他是白丁自然是当不了诸侯,但当盟主是不需要官职的。”
汉献帝大喜:“朕宣布,郑公子正式成为各路诸侯的总盟主,即时生效,钦此!”
殿上一片欢腾,众诸侯纷纷向郑枫道喜。
袁绍怒道:“姓郑的别想指挥我。”
袁术大骂:“吗个逼,让一个白丁当我上司,这是甚么世界。”
曹操哀叹:“怎么老是这家伙当盟主,能不能换一个?”
孙坚恨道:“总有一天,我要让姓郑的死无葬身之地。”
无端端当上众诸侯的总盟主,郑枫春风得意,退朝之后,大摇大摆跟小皇帝到御书房,议振兴汉室一事,董卓自然也跟随而来。
郑枫说:“收缴诸侯的兵权,即可振兴汉室。”
汉献帝问:“如何个收缴法?他们表面上是我的臣子,事实上得自为政,根本不听朝廷调度。”
郑枫答:“逐个收缴,打为上计。”
董卓大喜:“此计甚好!”
郑枫笑道:“所以,董叔叔才是主要人物,由董叔叔出马替皇上打下山,汉室振兴已。”
汉献帝登时无精打采,说来说去,还不是为董卓打江山,这关汉室屁事,这个郑公子真是莫名其妙。
董卓却是眉飞色舞,郑公子处处为他着想,那个神仙果然没坑爹。
郑枫胡吹乱说一番,果然整得董卓晕头转向,救刘辩就更有把握了,董卓这丫应该不会再反悔了吧。
告辞小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