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老婆是花木兰-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花木兰当即下令:“来人,把门板上的箭矢都取下来,柔然人给咱们送箭矢,咱们不能不领情啊,照单全收!”
    守军兵卒将官们都笑了起来,大家一起动手把门板放下来收集钉在上面的箭矢。
    赵俊生心里嘀咕,记得三国演义中好像有一段诸葛孔明草船借箭的故事,今日花木兰竟然用门板借箭,不但借了箭,还成功防住了柔然人的远程压制。
    而在正史《三国志的裴松之引注《魏略记载了有一次孙权挑衅曹操,曹操坚守不出,孙权就乘船带着大量水军战舰到曹军水寨前查看虚实,曹操一看是孙权的舰队到了,于是下令放箭,万箭齐发,箭矢全部射在了船上,大量箭矢的重量使得船开始倾斜,于是孙权下令掉头,掉头后的船另一面又被射中大量箭矢,如此船就平衡了,不但搞清楚了曹军虚实,还带回来大量箭矢。
    赵俊生忍不住问花木兰:“木兰,你是怎么想到让工匠打造门板这样既能防御对方的远程弓箭压制,又能得到大批箭矢这个办法的?”
    花木兰笑着说:“那一日你不是推荐并给了我一些史吗?我看了三国志,方才想起三国志中记载吴主孙权带着船队挑衅曹操那一段,于是就灵机一动想到了这个办法!”
    赵俊生不得不佩服,花木兰这是真正的活学活用,三国志只是记载这么一件事情,孙权也并不是真正奔着向曹操借箭这个想法去的,纯粹是恰逢其会,花木兰却能从这么一段记载中发现并借鉴用来守城防御。
    籍在这个时代还是极为珍贵的,普通人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而在后世,《孙子兵法、《六韬、《孙膑兵法、《三十六计等等一系列兵法谋略籍随便在哪儿都能买到,过的人也不计其数,但真正能学以致用能有几人?
    在现实中能够把学到的知识和学问可
    以生搬硬套的机会很少,人与人的区别就在于有些人可以把学到的知识经过改良后使用,而其他人则不行。这就像有许多人都说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到了社会上根本用不上,其实不是用不上,而是你没有学会怎么用它。
    经过一番收集和清点,赵俊生和花木兰发现居然收集了三千多支箭矢。
    花木兰见攻城的柔然兵和奴隶都撤走了,就派人放下吊篮,放一些兵卒下城墙去清理尸体,否则尸体越堆越高,就会把城墙和地面之间高度差抹平,敌人就可以踩着尸体冲上了城墙了。
    柔然人虽然也看见了这一幕,却也没有来袭扰,他们知道就算派人过去袭扰,城墙上的守军很快就会把人拉上去,去了也白去。
    过了不足半个时辰,柔然人竟然又进攻了,弓箭手们纷纷再次爬上高台,为了阻挡城墙守军的箭矢打击,他们把盾牌挡在前面。
    突然一支绑着绳索的箭矢射了出来,射在了一块门板上,绳索随即被拉紧,这块门板竟然被拉得飞起掉下城墙。
    高台上的柔然弓箭手一看这个办法有效,立即纷纷射出大量带绳索的箭矢,这些箭矢都射在门板上,而绳索的另一端在城墙外山坡下方,有许多奴隶用力猛拉,一块块门板纷纷被拉得飞出城墙。
    很快城墙上的门板就一块接一块的被拉走,躲在后面的大量守军兵卒暴露在柔然弓箭手的弓箭之下。
    伤亡开始出现了,一个个兵卒中箭倒下。
    花木兰大喊一声:“后面的人都蹲下,刀盾兵用盾牌挡住,弓箭兵进行反制!”

第319章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尽管花木兰及时下达了命令,但没有遮挡物的一些守军兵卒还是有不少人先后中箭。v
    赵俊生见状立即下达了一道命令,让一部分用作替补的兵卒们全部都撤下城墙,以免增添不必要的伤亡。
    直到城墙上撤走了一半守军,伤亡才减下来。
    此时柔然兵和奴隶们已经冲到了城墙下,这次他们抬来的攻城梯比之前多了不少,每隔一米就有一架攻城梯。
    长矛兵若从刀盾兵身后走出来必然暴露在高台上柔然弓箭手的箭矢打击之下,但此时也没有什么其他好办法,就算伤亡再大也只能撑着,原则上就是要尽一切可能阻挡敌军登上城墙,因为一旦让敌军登上城墙,那就意味着城墙防御力量减弱了大半。
    进攻方永远都是气势汹汹的,防守方永远在气势上弱于进攻方,一旦进行城墙白刃战,守军在心理上就会处于弱势地位,这对于防守无疑是非常不利的,城墙防御的优势也会逐渐消失。
    为了增加防守力量,尽可能阻挡柔然兵登上城墙,花木兰对赵俊生大喊:“赵都统,让你的弓箭手加大反制力度,就算伤亡再大也要把柔然弓箭手的气焰压下去,否则我们会一直处在被动的境地!”
    “好!”赵俊生答应,他迟疑了一下,还是下达了命令:“弓箭兵反击,给我把柔然弓箭手都射下去!”
    赵俊生本来有一个好办法可以对付高台上的柔然弓箭手,不过现在是花木兰做主将,他想让花木兰多经历一些实战锻炼,只有这样她才能快速成长起来,所以不能把所有的麻烦都替她解决掉,必须要让她学会处理麻烦、摆脱困境。
    这时花木兰又对赵俊生大喊:“赵都统,你的工匠营是否能够制临时作射程远、威力强大的大型gong nu?”
    赵俊生一边射箭,一边问:“你想用它做什么?”
    花木兰指着柔然人搭建的高台:“我想像柔然人一样,把绑了绳索的弩箭射过去钉在敌军高台的支撑柱上,把它拉倒!”
    赵俊生听了这话后心里松了一口气,他刚才想到的办法就是这个!
    “木兰,这似乎是一个好办法!”
    花木兰举起盾牌挡住一根射来的箭矢,大声说:“可是如果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用粗大的箭杆和绳索才能承载足够的拉力,而要把这样粗大的箭杆射过去并能钻得足够深,就必须要足够力道的大型gong nu!”
    赵俊生猫着腰躲避箭矢走到后面女墙边对城墙下大喊:“裴进、裴进!”
    裴进听到声音立即跑上城墙,赵俊生在他耳边吩咐了几句,裴进当即抱拳答应后转身跑下城墙。
    没过多久,裴进就带着十几个勤杂兵带着一个大家伙来到了城墙上。
    “来几个刀盾手挡在前面,快快快!”赵俊生挥手大声招呼。
    在刀盾兵用盾牌保护之下,兵卒们把这个大家伙抬到了城墙上。
    花木兰顶着盾牌走过来一看,发现这大家伙的底座像一张床,上面架设着三具叠起来的巨弓,好奇的问:“这是什么?”
    “三弓床弩!”赵俊生拍了拍床弩回答一句,“用这家伙绝对可以达到你的要求!”
    北魏军队不是没有床弩这种攻城器械,但都在南方,而且还是在从东晋灭亡时期投效过来的军队之中,像司马楚之、王慧龙这些领兵大将手下的军队就有,其他北魏军队根本就没有,一般情况下也用不上。
    花木兰因此并不认得床弩这种攻城器械,别说她不认得,北魏绝大多数将领和士兵都不认得,见都没见过。
    像床弩这种攻城器械可是重要的战争利器,就连打造方法和图
    纸都被历朝历代的朝廷严格保密,草创的北魏王朝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改朝换代时,历代保存打造方法和图纸也大多毁坏。
    花木兰好奇的问:“三弓床弩?倒是很形象贴切,这怎么用?”
    赵俊生对其中一个兵头打了一个手势,“开弓上弦!”
    “是,都统!”兵头答应一声,立即派人把一根粗大的弩箭绑上绳索,绳索的另一端放到背后的城墙下。
    花木兰走到背后的女墙边向下看去,城墙下并排摆着十六匹马,一个兵卒把绳索与套在十六匹马身上的绳索系在一起,十六个骑士骑在马背上控制着战马。
    这下花木兰明白了,赵俊生要用这些马做动力把柔然人的高台拉倒。
    在兵头的指挥下,十来个兵卒在床弩的左右两边摇动着绞盘,绞索把弓弦拉开后被扳机顶住。
    “装弩箭!”
    随着兵头一声令下,一个兵卒把已经系好绳索的粗大弩箭安放在箭槽内。
    “让开,我来!”赵俊生走过去摆了摆手,他走到床弩后双手扶住可以自由转动的gong nu弓臂把弩箭瞄准高台的其中一根支撑柱子。
    “听好了,一旦弩箭射中支撑柱,立即下令让后面的骑兵打马向前全力拉动!”
    “是,都统!”
    箭头对准了支撑柱,赵俊生抬起了手,猛的挥下。
    旁边一个兵卒当即抡起重锤砸下,扳机被砸开,弓弦闪电般的弹出把弩箭弹射出去。
    弓弦发出“嗡”的一声,弩箭“嗵”的一声射中了高台支撑柱。
    早有一个兵卒站在后边女墙边看见兵头竖起了大拇指,当即挥下了旗帜。
    “驾——”十六个骑兵同时大吼,手中的马鞭猛抽打马臀,战马们纷纷嘶叫一声向前窜了出去。
    绳索瞬间被拉直了,十六匹马被反作用了拉得停下,骑士们不停的抽打,马匹们用力蹬地向前拉动。
    只听见高台传来咯吱咯吱声,在这咯吱咯吱声中,高台被拉得倾斜了。
    “啊——”
    “要倒了!”
    “救命啊——”
    战斗停止了,城墙上下交战的双方都停了攻击,纷纷看向高台。
    高台在所有人的注视下,发出巨大的咯吱咯吱声,以很快的速度倾斜并倒地,高台上所有的柔然弓箭兵毫无例外的摔下去摔得粉身碎骨。
    用木料制作的粗劣高台砸在地上,瞬间四分五裂,木屑乱飞,地面被掀起一阵灰尘。
    “好啊——”城墙上所有守军兵将们都欢声雷动,终于把这该死的高台给弄倒了。
    赵俊生说:“这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花木兰闻言扭头过来笑着说:“赵都统这句话说得太贴切了!”
    赵俊生向她眨了眨眼睛逗弄一番,花木兰娇嗔的回了一个白眼。
    ······
    金陵大营。
    天色渐晚,监军古弼在营帐内背着手焦急的来回走动个不停。
    五公主拓跋玉灵看见他烦躁不安,出声安抚:“监军不必担心,我相信五皇兄和右卫军不会出事的,若是出事了,早就有人来报信了!”
    古弼听拓跋玉灵这么一说,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他停下叹息着说:“五公主啊,古某的压力很大啊,若是永昌王和右卫军出了什么事情,我如何向陛下和朝廷交代啊!这柔然人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鬼,按理说他们应该已经到了金陵大营附近,永昌王和右卫军应该早就碰上他们了,可为何一直没有动静和消息传来?”
    拓跋玉灵只能说:“监军再耐心等候吧,大堂消息的探子已经派出去了,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
    话音刚落,外面就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一个骑兵从马背上跳下来跑进营帐禀报:“启禀将军、五公主,永昌王率右卫军人马向西行军四十余里,却并未遇到攻破大娥山堡的柔然骑兵,王爷正率军返回,已经到了十里外,很快就能回营!”
    营帐内数人听到这个消息都大大松了一口气。
    不久,永昌王拓跋健率军返回金陵大营,待兵马进营之后,古弼立即迎上去对拓跋健抱拳:“王爷,你可让末将担心死了!”
    “劳烦监军担心了,是本王之过!”
    众人回到大帐开始讨论柔然大军的动向问题。
    “我纳闷了,柔然骑兵到底去了何处?按理说他们应该抵达了,为何不见了踪影?”治中从事说出了自己的疑惑。
    旁边有一个将官突然说:“他们该不会是去攻打屯柞山了吧?”
    众人一听,不少人都变了脸色,拓跋健愁容满面:“不是没有这个可能啊!”
    古弼点点头,说道:“不管如何,明日一早再派快马去屯柞山看看,王爷今日也累了,早些歇息去吧,末将来安排警戒事宜!”
    “那就有劳监军了!”
    拓跋健刚准备离开,一个骑兵快速跑进大帐禀报:“启禀王爷、监军,大事不好,屯柞山堡被柔然大军抄了后路,被攻破了!”
    帐内所有人都脸色大变,古弼立即焦急的询问:“皮将军他们呢?”
    “小人不知,小人潜入到屯柞山附近就发现附近许多柔然骑兵警戒,小人偷偷靠近发现柔然兵卒们正在把我守军将士的尸体进行掩埋,山脚的营地上空的牙旗也换成了柔然人的旗号!”
    “完了,完了,皮将军只怕凶多吉少了!”古弼脸色惨白的喃喃自语,他立即又清醒过来:“快派快马去南天堡通知花木兰,告诉她这个消息,命令她死守南天堡,没有军令不许后撤一步!”

第320章 金陵大营的变故
    古弼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要让花木兰有个防备,若是柔然大军真的出现在南天堡后方,她也有应对的准备,不至于被打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