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老婆是花木兰-第6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俊生打破了沉默,“来人,取一张马革来!”
    很快有一个兵士取来了一张马皮,太监接过去转身交给赵俊生。
    赵俊生接过马皮,亲手用它裹住薛安都的尸身,“马革裹尸而还,你现在终于如愿以偿了,朕很羡慕你······”话不说完,他就快速走出了营帐,唯恐自己的眼泪掉下来。
    大臣和武将们陆续走出了营帐,留在最后卫靖对帐内的几个兵士打了一个抬手的手势,六个兵士走到薛安都躺着的担架旁边,在卫靖的指挥下一起用力抬了起来,缓缓走出了营帐。
    在苍凉哀伤的鼓乐号角声中,六个甲士抬着薛安都的遗体走出营帐,薛环龙披麻戴孝双手捧着灵位走在前面,文武大臣们跟在后面。
    在三万将士们的注视下,薛安都的遗体被抬到了柴堆上放置妥当,兵士们依次退了下来。
    赵俊生伸出手,一个太监走过来把一面乾军大旗放在他手上,他手捧着军旗走到柴堆上把军旗展开覆盖在薛安都尸身上。
    “许彦!”
    “臣在!”
    “朕的陵墓修建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陵墓的大体工程已经完工,只有外部装饰还在进行,最多一年便可完工!”
    赵俊生下旨:“传旨长安,薛卿的骨灰运回国之后陪葬皇陵!”
    “遵旨!”
    皇帝亲手以马革裹尸、以军旗覆盖,又追封官爵、陪葬皇陵,一个臣子在死后有这种待遇可谓是已经是到了荣宠的极致!
    薛环龙下拜高呼:“臣代先父谢主隆恩!”
    文武大臣们虽然不想这么早死,可他们都很羡慕薛安都,这种待遇可不是人人都有的,这是一个帝王的肯定,这必将载入史册、是对薛安都的功绩进行了盖棺定论。
    薛安都是一个名将,在南北朝时期,他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他的子孙之中有身居高位者不少,但在名声并没有超过他的。
    但是到了唐朝,薛安都的后代之中有一个名震天下的人,即薛礼,字仁贵,薛仁贵是薛安都的六世孙。
    国师东方辰走过来低声道:“陛下,时辰已到!”
    赵俊生点点头,向举着火把的兵士招了招手,兵士走过来递给赵俊生火把,赵俊生接过火把深吸一口气,将火把投入柴堆之中。
    柴堆被点燃了,在火油的助燃之下,眨眼之间就全部燃烧起来,一团大火包围了整个柴堆,炙热的高温烘烤得周围的人不得不后退几步。
    傍晚,赵平来报告:“父皇,白劲光和尉眷分别用飞鹰送来消息!”
    “他们怎么说?”
    “他们在信中都说自从他们折道向南准备与我军汇合之时,柔然人的大批游骑出现了,这些柔然游骑分成许多小队,他们日夜不停的袭扰我军!两位将军不得不派出同样多的骑兵小队进行反击,柔然人吃了一些亏,但东路军和中路军却被柔然人采用这种战法给拖住了,只怕短时间之内无法赶来汇合!”
    赵俊生听了报告知道自己的猜对是对的,柔然人早就有了准备,他们想好了各种应对措施。
    赵俊生考虑了一下,对赵平吩咐:“传朕的命令,让白劲光和尉眷不必赶来与我军汇合了,命他们继续之前的作战方略,再次向柔然可汗庭推进!柔然人要以小股骑兵袭扰他们,就让他们同样以小股骑兵反击,看谁先扛不住!”
    “诺!”
    帐外衙将走进来禀报:“陛下,薛环龙来了!”
    赵平告退,薛环龙走进帅帐行礼:“末将拜见陛下!”
    “不必拘礼!”赵俊生抬了抬手,“环龙啊,大军马上就有所行动,朕打算把你父亲的骨灰送回长安,由你带人护送,如何?”
    于情于理,薛环龙都不能拒绝,他答应:“臣领旨!”
    这天早上,薛环龙带着一队骑兵护送薛安都的骨灰离开后,斥候营都尉那颜来报:“陛下,柔然人的哨骑进入我军营地之外三十里范围,分别在东北、东方、东南、西北,按照臣等推算,柔然的各路人马距离我军最远的不会超过八十里!”
    赵俊生在地图上转身做了几个标记,标明柔然各部人马的大致方位和位置。
    “看来咱们是时候应该离开这里了!对了,朕前两天让你们斥候营绘制方位三百里范围之内的舆图,你们勘察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派出的斥候正在逐一把他们初步绘制的地形图送回来,臣等正在进行汇总,最快也要等到明天才能有完整的舆图,不过因为时间仓促,绘制出来的舆图可能存在着些许误差以及它的比例尺寸并不是十分精确!”
    赵俊生点头:“朕明白,让你们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绘制出这份舆图有些难为你们了,只能误差不会太大,能用就行!”
    吃过晚饭,赵俊生召集众臣武将。
    “诸卿,撤离的准备做好了吗?”
    武将们一个个站出来回答:“随时可以撤离!”
    赵俊生点点头,起身走到舆图旁边,用手指在舆图上指着一个位置:“我们的位置只怕是已经被柔然人知道了,今夜咱们就连夜撤离,去往这里——鞮汗山!”
    大臣武将们面面相觑,退往鞮汗山?这······怎么要退往这里?要退也要退往别处啊,偏偏要退往这里?
    许彦站出来行礼,“陛下,鞮汗山乃是汉朝大将李陵兵败被俘之地,实在不祥,陛下还是另择他处吧!”
    随军大臣们有一多半都支持许彦,纷纷站出来劝说,武将们倒是没有人站出来反对。
    “什么祥不祥的,朕不信这一套,传令下去,戌正准时拔营出发!”
    大臣们无奈,只得答应:“遵命!”
    当天夜里,乾军三万骑兵连夜拔营退往鞮汗山,其实从浚稽山到涿邪山、再到鞮汗山,这一路上到处都是山峦峡谷,地形及其复杂,若是熟悉地形,可以说是如鱼得水,若是不熟悉地形,那就是取死之道,一旦被熟悉地形的敌人困住,插翅难逃!
    鞮汗山距离大乾与柔然的边境交界地只有不足两百里,在边境上有一处关隘名叫遮虏鄣,这座关隘是汉朝强弩都尉路博德修建的,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乾军攻占河西之后,遮虏鄣已经破败,后来朝廷派人在原址基础上重新修筑,比从前更高达坚固。
    军中有不少人认为赵俊生想率军撤回国,如果赵俊生是这种想法,那么走遮虏鄣就是最近的路,大军只要进了遮虏鄣就安全了。
    乾军在抵达鞮汗山不久,柔然人找到了乾军此前的临时大营所在地,随后柔然可汗吐贺真带着兵马赶到了这里。
    “禀报可汗,乾军主力向西南方向撤退,从他们撤退的路线上来看,应该是向鞮汗山去了!”
    “鞮汗山?”吐贺真一愣,他看了看羊皮舆图上,“快命国师和其他大臣武将们过来议事!”

第889章 反击的时候到了
    柔然大臣们、各部贵族们和武将们接到通知之后很快赶到吐贺真的营帐。
    吐贺真把刚刚收到的消息向他们转述了一遍,部将库仁直听完之后说:“可汗,我听说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大将叫李陵,他奉命带兵攻打匈奴,当时他的五千步卒被三万匈奴骑兵包围,他率部杀死数千匈奴人突出重围之后,匈奴单于带十万骑兵对他进行围追堵截,最后他被困在鞮汗山,兵败被俘!”
    有柔然大臣立即对吐贺真说:“可汗,这鞮汗山对于乾国人来说是不祥之地,但对于我们柔然来说却是大吉!这是上天在预兆,乾国皇帝赵俊生将在鞮汗山兵败被可汗所俘啊!”
    吐贺真一听,面露喜色,他看向国师昙无耶,“国师,你觉得这对于我们来说是吉兆吗?赵俊生率军撤退到鞮汗山是否有其他的用意?”
    昙无耶走到羊皮舆图前看了一会儿,对吐贺真说:“可汗,鞮汗山距离乾国边塞遮虏鄣不到两百里,地形很复杂,贫僧一时间想不出赵俊生到底是什么用意,还请可汗恕罪!”
    吐贺真颇有些失望。
    别部头领便度大声说:“这有什么好想的?赵俊生肯定是被薛安都的战死而吓破了苦胆,他想借道鞮汗山撤回乾国境内,那一带地形复杂,恰好可以用来做掩护逃跑,这赵俊生倒是挺会想的!”
    吐贺真和众柔然大臣和武将们一看羊皮舆图,可不是么,走鞮汗山的确是最近的一条撤到遮虏鄣的路。
    有大将站出来说:“可汗,下令各路人马围攻乾军吧,迟了就会被他们逃脱了!”
    “我赞同!”
    “可汗,我也赞同!”
    吐贺真见大部分大臣、各部贵族首领和武将都支持立即对赵俊生的西路军发动围攻,稍作迟疑之后就下达了进攻命令,于是一个个信使被派往各部大军。
    ······
    六月初五,鞮汗山,乾军西路军大营。
    赵俊生站在舆图前研究着这副由斥候营的斥候们在这几天跑遍了方圆三百多里绘制出来的新舆图。
    斥候营的斥候们是经过严格训练的,他们每个人都有勘察和绘制地图的本事,这一副地图就是他们根据实地勘察而绘制出来的,此前他们就把所过之处的地形全部绘制出来。
    赵俊生一边看着新地图一边问:“斥候们已经把浚稽山周围两百多里范围内的舆图绘制得清清楚楚,但朕没有把战场选择在那一带,而是打算把战场选择在这一带,你知道为何?”
    那颜躬身:“末将驽钝,陛下恕罪!”
    “因为每一次柔然人出兵攻击我朝边境之地,浚稽山一带都是他们的必经之地,他们对那一带很熟悉,就算我们的斥候绘制出了精确的舆图,我们对那一带的地形认知也没有他们清楚!”
    “但在这里不同,这里虽然也是柔然人的控制区,但这里人烟稀少,几乎很少有柔然部落在这一带放牧,现在我们对这一带地形要比柔然人熟悉,在这里我们占有地利优势!”
    赵俊生说完对那颜吩咐:“好了,你出去盯着各个方向的探哨,若是有柔然人的消息要立即来报!”
    “遵命!”那颜领命离去。
    赵俊生转身向外喊道:“来人,传各军将校和随军大臣们议事!”
    没过多久,各军将校和随军大臣们纷纷到来。
    赵俊生说:“诸卿,这几天我们因薛安都将军及麾下近一万余人被柔然人所歼而一直在撤退,这次撤退并非是朕要率军撤回塞内,若朕率军撤回塞内了,东路军和中路军怎么办?”
    “这次撤退是战术需要,为何这么说?你们看这边的舆图,此前柔然人分为五到六个部分,每部兵马最少一万,最多两万,且他们的距离相距不远,我们若单独攻击一部,柔然各部很快就会扑上来!我们打算以狼群战法反制柔然人的狼群战法,但又因为薛安都将军所部覆灭而被迫之终止!”
    “这一次我们撤退走了三天,而且中途不停的转向,但大致方向并没有变,柔然人一定可以猜到我们的目的地是在鞮汗山一带,他们或许以为我们要逃回塞内,或许以为我们选择退往这里是上天的预示!总之,他们一定会以最快的速度向鞮汗山扑过来!”
    “但是,他们各部抵达的间隔时间比以往要长一些,为何?因为我们这次撤退不停转变方向让他们各部兵马之间的距离拉大了!再加上这一带的地形,现在我们有完整的地形图,我们将在这里发起反攻!”
    说到这里,赵俊生看着众大臣和将校们说:“所以朕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两万人由朕亲自领兵;另一路一万人马由常昆统带!”
    “常昆这一万人马的任务就是吸引柔然各部大军的注意力,并向南撤退,撤退时每隔一段距离丢弃一部分辎重,以此法迟缓柔然各部大军的追击速度,你们撤退的方向是遮虏鄣,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改变方向,否则很容易被柔然人赶到前面去截住你们,要留下殿后的斥候哨骑,倘若发现柔然各部大军停止追击,常昆要带人掉头接应朕这一路人马,我们双方使用信鹰保持联络!”
    “臣接令!”常昆站出来抱拳答应,又问道:“敢问陛下,臣这一路何时启程?”
    “散会之后就做出发的准备,等待命令,命令一下就立即开拔!”赵俊生说完,目光一扫众臣,“国师跟着常昆一起,给他出谋划策,再挑选几位卿家协助你,鲁爽、裴光远、慕容昌给常昆做副将,其他人跟着朕走!”
    “臣等遵旨!”众臣和武将们齐声答应,东方辰立即点了几个大臣的名字,让他们协助他。
    黄昏时分,那颜匆匆赶过来向赵俊生禀报:“陛下,柔然各部兵马向这边扑过来了!”
    赵俊生神情一凛,“他们各部分别在什么位置?”
    那颜走到新地图前,拿起毛笔在分别在地图上五个位置各画了一个圆圈,有大有小,大圆圈代表兵力多,小圆圈代表兵力少,并在圆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