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老婆是花木兰-第7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俊生点头:“你这家伙脑子不呆板嘛,想得倒是挺周到的!”
    段昌延抓了抓腮帮子,有种被人夸了很害羞的表情,“陛下谬赞了,末将哪有这种脑子,都是手下官员们七嘴八舌说出来的想法和建议,末将认为可行的就采纳了!”
    赵俊生挥手道:“好,既然段将军已做好了准备,朕就却之不恭了!走,进城!”
    龙卫军将军李宝立即向手下两个幢将挥手示意,这二人立即带着人马先一步进城,其用意一为探路侦察,二是先搜查行宫内外及周围的房屋和大街小巷,排除安全隐患,然后再安排警戒和岗哨,禁止陌生人靠近。
    赵俊生和公卿大臣们进城之后因连日行军,使得军中将士多有疲倦,于是下令休整两天。
    这两天,段昌延向赵俊生禀报了巴郡的情况,这里要比川蜀其他地区情况好得多,基本上没有受什么灾,许多流民涌入到这里受到了救济,如今灾荒过去,巴郡还有粮食支援这些流民们返回家乡重建家园。
    赵俊生听完段昌延的汇报之后说道:“你在江州这段时间做得很不错,接下来巴郡太守府要派人向各县的流民们宣传,灾荒已经过去了,官府会资助粮食让他们返回家乡抓紧恢复生产,你们这边的官府要尽快拿出方案出来给流民们发放粮食,尽快把这些流民疏散,如此巴郡境内的压力也能够得到减轻!这么多流民聚集在这里,对鲁爽大军的后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必须尽早疏散,必须把此事当成头等大事来抓!”
    段昌延躬身答应:“诺,末将一定让手下官员尽快着手进行,早日把流民们疏散,让他们返回家乡恢复生产!”
    皇帝在这里亲自坐镇,巴郡上下官吏们为了在皇帝面前争相表现,于是一个个铆足了劲头干活,办事效率比往日快了数倍不止。
    不过三天,用于资助流民们返回家乡恢复生产的粮食衣物和其他物资都准备好了,从第四天开始,各县就分别给流民们分发,安排人员护送他们处境返回家园。

第1025章 骑兵的惨败
    总共只用了不少十日的时间,聚集在巴郡境内的十几万流民就先后被疏散出去,一个个踏上了返回家乡的路途。
    赵俊生这天派人把段昌延找来问道:“段昌延,这些日子在你的主持下,流民的疏散做得不错,效率很快,事情做得也很稳,看来你还是有些理政的天赋的,鉴于你这段时间做出的成绩,朕必须要对你进行嘉奖,在职务上面也要给你升一升,你是想继续在军中服役呢,还是想退出军中转为从政?”
    段昌延咧嘴一笑,“陛下不说的话,末将还真不知自己有做官的天赋,这些日子做得也还算得心应手,那就还是做官吧,这样可以多为百姓们做点事情,末将小时后家里穷怕了,若是做官的话,至少能想办法让治下百姓过上好日子!”
    赵俊生点头:“不要忘记你今天说的话,做官的目的是让治下百姓们过上好日子!那好,朕命你做巴郡太守,但驻军的兵权必须交出来,治安部队依旧归你管!”
    段昌延行礼道:“臣谢主隆恩!”
    此后每隔两天都有消息从永安方向传来,刚开始几天,赵俊生还收到消息说宋军每天都在攻打永安,直到这天下午。
    林敬辉匆匆过来向赵俊生禀报:“陛下,刚刚收到消息,三天前宋军已经停止了进攻!”
    江州距离永安已经不太远,消息传递的还是比较快的,因此赵俊生在这边收到消息也比较容易。
    赵俊生问道:“还有其他消息吗?”
    “没有!”
    “朕让你派人探查道路的事情查得怎么样了?”
    林敬辉抱拳道:“回陛下,苗疆一带地形太过复杂,很多地方根本就没有路,而且很多苗人对外人很敌视,根本不允许外人进入,即便有路可以直接穿过苗疆,想要过去只怕也要先跟苗人打一仗,臣以为得不偿失!”
    “目前来看,咱们这里以骑兵居多,步兵少,苗疆一带即便有路只怕也无法让骑兵通过,为了稳妥起见,臣不建议在不熟悉地形道路和当地风俗的情况下强行通过那一带,可能会带来很大的损失!”
    赵俊生考虑了一下,林敬辉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就算是宋军也不敢轻易进入苗疆地带,如果好走的话,宋军也不会走水路去夷陵攻打永安了。
    几经权衡之下,赵俊生还是听了林敬辉的建议,放弃了带兵穿过苗疆的想法。
    两天后,林敬辉兴冲冲过来一脸喜悦的说:“陛下,宋军退兵了!这是刚刚收到的消息。另外,臣还收到了相关消息,宋军之所以撤军,是因为司马楚之派出的骑兵南下已经抵达当阳一带,正在向夷陵一带运动!”
    赵俊生闻言道:“这萧思话行事还真是果断,竟然半点也不迟疑就退兵了,他的任务是来增援川蜀守军的,就这么退兵了他也不怕宋国朝廷方面追究他擅自退兵的责任?”
    东方辰站出来说:“陛下,很明显萧思话不是一个莽撞的人,他很懂得取舍,如今他不经过请示建康方面就退兵,回去顶多丢官罢职,但若他不顾军事方面的不利局面强行攻打永安,就有被前后夹击而全军覆没的危险!”
    赵俊生想了想,对众臣说:“诸卿,朕既已来了巴郡,岂能不去白帝城看看?此前因为前方战事紧急,朕也不去给鲁爽增加麻烦,如今宋军退去,朕此时再要去永安,诸卿应该不会阻拦了吧?”
    这永安白帝城是有历史典故的,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他手下大将公孙述在子阳城自立为蜀王,后来公孙述假借当地一口井冒出白雾,似白龙之形状,于是他自称白帝,在子阳城建都,并改名为白帝城。
    后来蜀汉时期,蜀汉皇帝刘备以永安白帝城为进攻江东的前进基地,但遭遇惨败,后来退守白帝城,留下了在白帝城托孤给诸葛亮的典故。
    如今这些公卿大臣们见赵俊生又要前往永安,他们不好再阻拦,而且他们也想去游览一下这名胜古迹。
    于是,大臣们都没有反对。
    过了两天,做好充分准备的赵俊生与公卿大臣们在三千人马的护卫下前往永安。
    从巴郡到永安,赵俊生一行人马都走了八九天的时间,这些天,从永安方面不停传来消息,将士们士气恢复过来,战力也恢复过来。
    宋军在这些天里一直退到了夷陵,正巧与抵达夷陵附近的从当阳方向赶过来的五千乾军轻骑发生遭遇。
    刚开始交战,宋军应对不及、准备不足,吃了大亏,被乾军骑兵将领柳金铭带兵以三千骑兵为主力正面迎击,再以两千骑兵从右侧侧翼突然插入。
    宋军主帅萧思话麾下大多都是步卒,兵马移动速度过来,没有规定的时间进行拦截,导致乾军只是受到了轻微的抵抗就冲进了刀盾兵和弓箭兵阵中,杀得宋军一片大乱。
    宋军军阵侧翼和中部被乾军骑兵冲乱之后,挡在前面的宋军兵将们担心自己背后的安全,都心中害怕,不能全力对付前面的乾军骑兵们,当场崩溃,乾军骑兵将领柳金铭当即率军冲杀。
    萧思话不得不下令大军后撤向夷陵城靠近,乾军冲杀了一阵,正追杀宋军溃兵,但萧思话已经在夷陵城下再次摆开军阵接应。
    柳金铭见敌军背靠城墙,他的手下骑兵没有冲杀的纵深迂回空间,担心陷在阵中无法脱身,于是只好收兵。
    事后,柳金铭这边也没有来得及统计杀敌数量,只能做一个大概的估算,杀敌约莫在五六千人左右,至于具体有多少,这就只怕要去问萧思话了。
    接下来,萧思话收拢溃兵,重整军势,严肃军纪,再次带兵向乾军柳金铭部靠近,以步兵主动向敌军骑兵求战,在整个南朝宋国这几十年间,萧思话还是第一人。
    柳金铭也不惧萧思话,当即点起兵马与萧思话打对攻。
    这一次,萧思话在旷野地带摆开军阵,军阵密集,守得滴水不漏,而且在军中增加了弩兵和长枪兵的数量。
    弓兵不容易训练,但弩兵训练不难,宋军在骑兵方面比不过乾军,每次大战都吃过乾军骑兵的大亏,因此这些年一直在寻找克制骑兵的方法,还真别说,他们还真找到了一些有效的办法。
    第一个就是用密集型弩阵对付乾军轻骑兵,宋军使用的弩都是经过改良的,是多发连弩,而且通过增加机括及省力装置和改良弓弦的办法,大大提高了连弩的操作简化过程和杀伤射程。
    第二个就是用长兵器对付乾军骑兵,南朝军队改长矛兵为长枪兵,通过增加长枪的长度、枪杆的坚韧度来太高长枪的杀伤力。
    柳金铭派出几支小股骑兵做了好几次试探性进攻,试图找到宋军军阵的防御力薄弱之处,还终于给他找到了了。
    这个位置位于宋军军阵的东南角,柳金铭当即派了两千骑兵进攻,留下两千骑兵作为策应,一旦敌军军阵发生混乱就立即趁势冲杀,彻底冲垮宋军。
    但这一次情况似乎并没有如柳金铭料想的那样,萧思话留下的这个破绽竟然只是一个诱饵,在两千骑兵开始发起攻击之后,宋军的阵势发生了变化,原本防御薄弱之处变成了层层刀盾兵与长枪兵相结合的军阵。
    乾军骑兵冲倒了前面五排宋军步兵,但却被挡在了第六排步兵前面,而后部署在军中中部的宋军弩阵开始发威了,漫天箭雨落下,被挡住并失去了速度的乾军骑兵一个个惨叫着倒下。
    两千骑兵在一刻之内损失了一半,在后方指挥的柳金铭看得额头直冒冷汗,他立即道:“看来这次是踢到了铁板,传令鸣金收兵,撤!”
    “当当当”
    一连串清脆的铜锣声响过之后,正在进攻的只剩下不到一千的乾军骑兵立马转向掉头,好在乾军骑兵骑术精湛,及时转向掉头,但在撤走的过程中又损失了两百余骑。
    永安县城,赵俊生及公卿大臣们才抵达这里的第二天,夷陵城下的战斗大致情况就传到了这里。
    “柳金铭的五千骑兵在刚开始的战斗中打得宋军狼狈溃逃,自身只损失了两百余骑,而这一次的战斗直接损失了一千两百多骑,杀伤的宋军却只有三百余人,具体的情况是这样的”
    赵俊生听完林敬辉的报告之后皱着眉头说:“这么说来,柳金铭是中了萧思话的圈套,萧思话刚开始摆出的军阵中故意露出了破绽,柳金铭上当了,下令两千骑兵去攻,没想到在冲阵过程中,宋军临时变阵,这两千骑兵撞到了铁板喽?”
    “的确是这样!”
    赵俊生颇为恼怒道:“柳金铭还是轻敌了啊,朕早就说过,对付南朝大军时不要轻敌冒进,可偏偏有人不听。这下好了,踢到铁板了吧?还有,用轻骑兵去冲阵,柳金铭的脑袋被驴踢了吗?传朕旨意,命司马楚之立即召回柳金铭,让他去天牢里呆上一阵清醒清醒!”

第1026章 宋军枪和弩
    赵俊生问道:“有一事朕不明白,柳金铭的人马并未冲进敌阵之中,按照战报上所说他们冲垮了宋军前面五排,但在第六排被挡住了,无论如何也冲不进去,短短的一刻之内就死伤近千人,他们只是被挡住了,没有陷入阵中,怎么会死伤如此惨重?”
    鲁爽站出来抱拳道:“陛下,以臣猜测,应该是被宋军的大量箭矢所杀!”
    赵俊生有些不信,惊诧道:“宋军弓箭这般厉害?”
    “如果是挡在原地,拥挤在一起,密集度大的话,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鲁爽说完扭头对身边一个副将吩咐:“去把咱们从战场上缴获了宋军弩拿一具过来,还有长枪,也拿两杆过来!”
    副将抱了抱拳,转身离去。
    众人在大堂内说了一会儿其他事情,那副将很快就把带了一具宋军弩和两杆长枪。
    “陛下,就是这两样玩意!”
    赵俊生起身走过来,他的目光先看向了两杆长枪,这两杆长枪真的很长,只怕足足有三米左右,但他知道,长枪的长度越长,对枪杆材料的要求就越高。
    他接过一杆长枪打量一番,拿在手上掂量掂量,份量还不轻,随后他有随便耍了几招,之在使用的过程中却感觉这枪杆的材料不一般,既坚又韧,枪杆很直,刺出去受到大力也不会弯曲,但如果横向用力则又能弯曲,不会轻易这段,对面就算是一个身穿重甲的兵士,如果枪头是好钢,使用者的力量足够大,这样的长枪也能够刺穿重甲而不会折断。
    此时不论是南朝还是北朝,步兵多使用长矛,用长枪的只有将校军官,而且这些长枪都是专门制作的,成本不小,一般人用不起,还有一些将校军官用长槊,这玩意制作更麻烦,但每一杆都价值不菲,而且制作工序耗时很长,每一杆都能当做传家之宝,非将门世家没有这东西。
    长矛的杆要比长枪短得多,寻找材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