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极致。
这时一道光华自主殿洒向众求道者面前,转眼便化成了一金色天梯,直通主殿广场,紧随着一手持桃木杖的老者出现在半空之中,先是环视一番,才徐徐说道:
“此乃九百九十九阶天梯,尔等若想听道,便要登梯而来,心性、毅力、品格上佳者,才有资格入主殿听道,余者便只能在这岛边聆听大道,奉劝各位一句,大奸大恶之辈最好不要登梯,就在此处听道便好,否则入了这天梯,恐怕性命难保!”
老者说罢,也不理会众人的反应,转身间,已然消失不见,场中的修士在一番喧闹之后,便安静下来,谁都明白,只有闯过这天梯,才会有真正的大收获,才可能去争夺那三名弟子的位子,随后众多修士纷纷迈开步伐,朝天梯而去,说也奇怪,修士一但迈入台阶的第一阶,便会消失不见,无论涌入多少人,都是如此,这天梯永远都是那样,见不到丝毫人影。
当然也有很多修士裹足不前,有的便是有自知之明,打定主意就在岛边听道,有的却是在观望,看看再说,这些多为大奸大恶之辈,被那老者的一番话语吓住了。
在此之间,不断有修士赶来,探听此间之事后,有的选择进入天梯,有的选择留下,还有的被人蒙骗,成了他人的小白鼠!
第二百零六章回归起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先出现人影的地方并不是那虚空之中的广场,而是在这天梯的起点之处,显而易见,这些都是攀爬失败者。
又过了一会儿,被骗进天梯的“小白鼠”惨嚎的滚了出来,然而还没等众人看清,那惨嚎的“小白鼠”便已然灰飞烟灭,只留一道微弱的真灵前往地府。
这只“小白鼠”乃是一条黑鳄,金仙修为,平日在一个小地方肆虐成性,更是以虐杀猎物为乐,此次前来听道,主要是为了寻得突破金仙之法,哪成想,刚来便被别有用心之人骗去试水,结果一命呜呼,好在留下了转世的机会。
如此一来,比之恶毒无数倍的邪修们,各个吓得噤若寒蝉,面色惨白,在他们看来那条黑鳄与他们比起来简直就是好妖,其一进去就落得个身死道消的下场,自己要进去,恐怕连进去地府的机会可能都不会有,直接真正陨落,消失在天地之间。
时间不断的流逝,虚空中的广场上慢慢有了人影闪动,意味着有人通过了考验,取得了这莫大的机缘,而下面的的修士则仿佛看见了希望一般,更是疯狂的涌入天梯,有很多修士都不知道是第几次尝试了,当一位经过数百次失败的修士成功出现在广场的那一刻,现场的气氛彻底点爆,很多死心的修士再次冲入了天梯,而那群邪修中的佼佼者,也有数人豁出性命,前往天梯一试,然而结果却是惨痛,虽然坚持的时间比之黑鳄强多了,但下场却是更加凄惨,除却一人可入地府之外,其余尽皆形神具灭,彻底泯灭在洪荒之中……
一月之后,随着岛中磬钟的敲响教主的身形出现在主殿前广场的中心,盘坐在太极团案之上,也在这一刻,讲道正式开始。
然而教主并没有阻止任何人继续攀登天梯,也没有封闭武道仙岛,但出了武道仙岛的范围,就不可能听到半分教主所讲,也就是说在教主讲道期间,任何人都可以继续赶来,也可以随意离开,更可以继续攀登天梯,争夺更好的听道位置。
“道为何物?天为道,地为道,山为道,水亦为道,万物皆为道也,故道无形,亦有形,存乎本心也。。。。。。”
道音由广场中心扩散开来,直入人心,广场之上那是地涌白莲千千朵,助听道者吞吐天地之气,又有金光不时闪烁,居然是功德金光,不断洗涤着听道者的心神,助其参悟大道,而广场之下却是另一番场面,除却道音依旧,其他却是没有任何异象,完全凭借听道者本身来吸纳此次所得,效率自然慢了不知多少倍,一时间不少人起身再次尝试攀登天梯,以获得更大的机缘。
春去冬来,岁月流逝,武道仙岛聚集的听道者已然不知多少,想来天下修士十之四五均聚集在此,远远超过武道仙岛的承受范围,但有教主在自然不会有此问题,无论进入多少修士,都不会影响武道仙岛丝毫。
洪荒大地上的人族,如今已经在佛教的引导下,大肆兴修庙宇,礼佛之心日盛,巫妖二教对此不理不睬,天庭是嫉妒不已,更是恨佛教拒绝天庭在人族宣扬的要求,完全不顾之前合作之宜。
而人、阐、截三教却是肝火大动,虽然暗中使了不少绊子,可均被佛教一一化解,之前三教所得的所有成果也随之付诸东流,原因很简单,三教之前跟人族都结下不小的仇恨值,传道自然千难万难,而佛教就没有这方面的约束,加之佛教教义极富蛊惑性,结果自然不言而喻。
最终人、阐、截三教只能心中暗想:就先让你佛教猖狂些许时日,后边还有三任人帝,到时候自有手段灭了你佛教。借此想法来安慰自己,当然三教也不会什么也不做,依旧不时给佛家下些绊子,算是恶心恶心佛教。
随着时间的流逝,颛顼、帝喾两位人帝的时期很快过去,意味着佛教失去了帝师的名义,再也无法如同之前那般肆意妄为,只能稳固目前在人族的地位,以静制动,争取将佛教的损失降到最小。
人族第三位人帝乃是尧,为帝喾第四子,当然尧继位人帝自然有番曲折,尧身为帝喾第四子,出生较晚,而那时佛教早已将一颗心思放在培养帝喾长子帝挚身上,自然不会注意到尧,也就是等下黑的道理。
在佛教想来,下一任人帝肯定不会出在帝喾的子嗣当中,应该另有其人,所以佛教就想了个移花接木之法,培养帝挚,令帝喾传位于帝挚,到时只要帝挚不失德行,聚拢人心,自然能将原本属于他人的帝气转移到自己身上,成为名副其实的人帝。
事实也朝着佛教的预想进行,帝喾将人帝之位传于帝挚,就在佛教认为大事成已之时,三清出手了,各种暗桩齐出,人族各地乱象丛生,有互相征伐的,有大灾大难的等等不一而足,佛教虽然全力出手,但只是有心无力罢了,现在三清失去束缚,门中弟子齐出,三打一,佛教自然不是对手,只能靠人帝自行解决,想动用修士的力量,那就是妄想。
最为出人意料的事,却是三清完全不顾面皮,原始和通天直接堵在西天极乐世界门口,不让接引和准提有半分动作可言,而老子则是将人帝帝挚身边之人全部清空,仅剩下没有修为的僧侣和人族大臣,如此做来,接引、准提自然不干,但老子却是提出一个约定,那就是人族所有修士全部各自收回,就凭借现在的局面自行发展,否则咱们就做过一场,以武力说话,结果接引和准提自然就妥协了,同样二人也对帝挚很有信心,这才答应下来。
可是随着时间发展,帝挚的弱点便显现出来,在佛教的教导下,帝挚成为一个好好先生,将佛教的教义完全搬出来治理人族,性格更是优柔寡断,人族无事自然一切好说,一旦出事,也是靠佛教解决,如今只靠自己,完全靠佛教今生苦来世福的策略解决,结果便是令人族更加混乱不堪。
而这时尧却挺身而出,帮助自己的兄长平息了人族之乱,同样也在人族积累出莫大的威望,但尧并没有丝毫取而代之的心思,若是继续如此发展下去,佛教便是胜了,可是佛教败就败在自己的教义身上,教导出的帝挚没有任何野心,深感自己罪孽深重,居然将人帝之位禅让与自己的弟弟尧,而自己却是彻底遁入空门,潜心修习佛法,从而洗脱自己的罪孽。
接引准提二人见此是目瞪口呆,差点对自己的教义有了怀疑,最后二人想明白了,是自己本身的错,完全教导出一个书呆子,根本不懂人情世故,完全一心向佛而不知变通之道,若是能让其游历天下一番,岂会有今日的苦果,事到如今,也只能认了。
而三清这边则是为自己的算计得手高兴不已,三清为了这第三任人帝之事,可是足足花费一百多年的时间推演,还是三人合力推演,终是找到了第三任人帝的下落,随即三人合力遮掩天机,致使接引准提再无发现的可能,随后才有了之后的一幕。
但三清知道,自己就算不出手,尧依旧会成为人帝,毕竟道祖可说过,后三任人帝均由道祖亲自安排,如此一来注定接引和准提的策略不可能成功,接引和准提也是只是不甘心赌上一赌罢了,而三清即便查出人帝的下落,也不敢收其为徒,只能暗中传授,令其对道教多有亲近罢了。
尧继位之后,测定推求历法,制定四时成岁,为百姓颁授农耕时令,测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尧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帝尧更加德高望重,人民倾心于帝尧。
而在对于佛教之事上,废除其国教的称呼,大量拆除庙宇,解散大部分僧侣,仅保留那些真正实实在在帮助人族的庙宇,增加人族的劳动力,还地与人族。
随后对于传道一事,无论是哪家,只要不是愚弄人族,蛊惑人族,便不会阻拦,可因为教主讲道一事上,真正在人族传道的只有人、阐、截和佛四教。
尧之后,乃是舜,其后便是大禹,而人族也在此之间又经历了一次大劫难,洪水泛滥,最终大禹将解救了人族,治理好水患,因此成为五帝最后一位人帝,在此三任人帝期间,天庭在人族初步建立一定的威望,佛、道的局面再次回归应有的历史之态,仿若一切都回归到了原点。
而紫霄宫中,封神一事如实发生。同样,在这一刻教主讲道结束!
第二百零七章三去其二
武道仙岛,主殿前的广场之上,以教主为中心,足足聚拢一万零八百修士,合一会之数,至于广场之下的听道之人,那就是数不胜数,足足占洪荒修士的五成,也就是说教主此次讲道,本教弟子并未纳入听道范围之内,而是另有安排。
“。。。。。。证道法门无穷无尽,坚守本心,千万折而不挠,顺乎!逆乎!大道公心,终可成道!”
随后再无教主的声音传来,意味着此次讲道已然结束,片刻之后,教主施法将一众听道之人唤醒,复又开口说道。
“此次讲道五百年,今日功成,吾将收录三名弟子!”
此言一出,原本还有些混乱的场面,一下安静下来,无论是广场之上的修士,还是广场之下的修士,均是满眼热切的盯着教主,希望好运能降临到自己头上。
教主说罢,环视四周,目光从每位修道者身上扫过,良久之后,在一众听道者的期盼中,教主看着广场之上的一位修士说道:“浮萍,你可愿拜吾为师!镇守白莲峰!”
浮萍乃是一位人族女修,坐在教主前方第六排的位置,金仙修为,资质一般,心性超绝,出生之时正逢轩辕刚刚接任人皇,年六岁,人族各部落矛盾爆发,又有蚩尤作乱,人族战乱四起,随同族人逃难之时,亲眼目睹父母和哥哥为保护自己,均死于战乱之中,机缘巧合之下,坠入一处天坑,侥幸未死,可对于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来说,如此情况之下,恐怕也只是命不久矣。
但浮萍在经历如此人生变故之后,却是成熟起来,怀着莫名的信念,与恶劣的环境作斗争,在野兽的夹缝中生存,十年之后,脱离天坑,加入轩辕大军,南征北战,作战英勇无畏,战功卓著,不久得轩辕赏识,为一方将领,后数年,手刃仇敌,然浮萍并未有任何大仇得报的之感,仇敌死了又如何?谁来还我父母?谁又来还我哥哥?
轩辕讨伐蚩尤胜利之后,浮萍凭借人族流传武学功法,硬生生成就地仙果位,一日听闻东海武道仙岛人族圣师要开讲大道之事,挂印而去,历尽千辛万苦,终抵达武道仙岛,又在天梯之上足足失败一千回,方才获得广场之上的一席之地。
突闻教主要收自己为徒,顿时呆立当场,这五百年对于浮萍来说,已是十分满足,修为在不知不觉中就已是金仙修为,如此一来,自己前往地府也算有了不少保障,至于能否再见父母、哥哥一面,只能听天由命,毕竟如今的地府可有巫教镇守,浮萍实在不敢奢求还能拜在圣师门下。
教主出言良久之后,浮萍依旧呆坐在广场之上,就在周围议论纷纷之时,其才清醒过来,赶忙起身跪了下来,头碰在广场之上,不知如何作答。
就在浮萍慌乱之中,认为教主会大发雷霆斥责自己,并将自己赶出武道仙岛之时,教主和煦的声音再次传来。
“浮萍,你可愿拜吾为师!”
“弟子。。。愿。。。意!拜。。。见。。。师父!”
浮萍听闻教主之言,莫名的感动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