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神常平传-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弱小但数量众多的猎物终于翻身,开始化身猎人……
  强弱易势,攻守转换,草原上迎来了一轮更加强大的腥风血雨。
  草原三大王族底蕴深厚,即便经过无名山谷一役也依旧有着镇压草原的实力,但诡异的是在这场席卷整个北地草原的腥风血雨中,三大王族却齐齐选择了沉默,即便是最嗜战的九黎一族,也主动收缩了实力。
  这当然是石木鱼的功劳。
  巨人王的脑袋送到了独眼巨人族,矮人王的脑袋送到了熔岩矮人族,蚩离的完整肉身连带着虎魄大刀送还给九黎族。
  三大王族能称霸草原无数年,自然有着其古老传承的智慧,在各自失去了一尊金仙战力之后,自然没有足够的勇气再与有着镇北侯坐镇的镇北关为敌。


第四十八章 朝歌封赏 常虎辞官
  常平大军出关,横扫北方草原异族,消息传到朝歌,闻太师大喜,于次日早朝亲自为常平请功。
  帝辛虽心中不愉,但碍于闻太师威严,也只能咬牙赐下封赏。
  “镇北侯常平,平定北方异族战乱,擢升镇北公,位同四镇,赐:钱百万,灵缎万匹,御酒千坛。”
  九节殿前,费仲大声念着圣旨,眼中隐晦的嫉妒光芒不时闪过。
  这些年帝辛穷极奢华,国库早就空虚,这么大一笔钱财,都要身为上大夫的他去想办法,这可都是他身上的肉啊!
  “末将鲁雄,代镇北侯些陛下恩典!”殿下一老将军出班接旨,正是当年陪常平一同进京的鲁雄老将军。
  常平离开朝歌之前,将镇北侯府在朝歌的布置尽数托付给了鲁雄,鲁雄是军中老人,虽然天资有限,不能修成见神,但一身易骨境巅峰的修为也非同小可,加之年级渐大,老成持重,正适合这份职务。
  “陛下,如今四海之内歌舞升平,除了陛下英明神武之外,更依赖四镇诸侯齐心协力,前番诸侯进京,老臣出征在外,未能相见,今年十月初七恰逢大王诞辰,可邀四镇诸侯来朝歌一聚,一则向四镇诸侯展示我朝歌实力,二则,也向九州之民展示大王的恩眷,岂不两全其美?”
  封赏事毕,老太师闻仲出班启奏。
  “太师所言甚是,微臣复议!”
  “臣复议!”
  “末将也复议!”
  “复议……”
  闻仲开口,朝堂之上,文有商容比干、武有武成王黄飞虎,上至丞相,下至黄门小臣,皆拱手复议。
  其中有费仲尤浑二人,见一众文武皆复议,也赶忙俯首复议。
  帝辛高居王座,脸色淡漠威严,不见丝毫情绪,见众臣皆复议,当即一挥手:“如此,此事便交给王叔去办吧!”
  朝堂上当得起帝辛一句“王叔”之称的,只有亚相比干。
  比干当即出班:“臣领命!”
  ……
  后宫,摘星楼里。
  “砰——”
  一座美玉雕成的龙椅被狠狠踹翻,碎成一地。
  帝辛早已挥退侍女,只有妲己一人陪侍在侧。
  见帝辛大发雷霆,妲己轻笑一声,拿一条白娟为帝辛轻轻擦拭额头,“大王这是怎么了?何故发雷霆之怒,可否跟妾身说说?”
  “也无甚事!”帝辛狠狠喘了两口气,目光落在妲己身上,闪过一丝罕见的温柔,道:“今日朝堂之上,孤先是被太师所逼,赏赐了那常平,后太师提议招四海诸侯进京,满朝文武尽皆俯首复议,孤连反对的资格都没有,爱妃你说,孤这帝王是不是当得太窝囊了……”
  “大王呀,您这是在生闻太师的气吗?”妲己娇笑道:“闻太师是三朝元老,又本领过人,在朝堂上的威望甚至超过了陛下,但那又如何呢?他再厉害,也是臣,陛下虽然年幼,却是君,有道是君要臣死,不死不忠,陛下何必妄自菲薄呢?”
  “君要臣死……”帝辛眼睑轻垂,轻柔抚摸妲己玉背:“太师是三朝元老,劳苦功高,对我大商忠心耿耿,此话休要再提!”
  “臣妾只是随口一说,绝没有别的意思啊……”妲己闻言顿时惊慌失措。
  “那爱妃是什么意思……”帝辛一把将妲己拉了过来……
  “大王……”
  ……
  半月后,镇北关。
  镇北侯府,如今该称作镇北公府了。
  如今正是七月天气,烈日炎炎,常平的后花园中却依旧好似春天一般,杨柳依依,百花争艳。
  “大人!”脚步声响起,门扉被从外推开,进来一人,正是常虎。
  经过上次入魔,如今的常虎变得沉闷了许多,身形消瘦,寡言少语,连眸子也暗淡了,整个人身上一股颓气,显得病恹恹的。
  虽然看破了心魔,但影响旷日持久,非一时半会能够消除。
  常平对此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靠常虎自己面对。
  “朝歌有消息了?”常平转身看着常虎。
  “北地战报传至朝歌,闻太师亲自请命,陛下已降旨,封您为镇北公,位同四镇,赐钱百万,灵缎万匹,御酒千坛,封赏还在路上,传旨的天使刚被末将打发走了。”常虎回道。
  “还有呢?”常平继续问道。
  “朝歌消息,大王十月初七诞辰,着四镇并天下八百诸侯进京谒见。”常虎道。
  “这么久了,闻太师的伤终于养好了!”常平在花丛中踱步,随手一弹,花间群芳摇曳,美不胜收。
  “大人……”常虎面色犹豫。
  “说吧,你我兄弟之间,无话不可说!”常平道。
  “此次诸侯入京,九州怕是刀兵再起,末将如今的情况……却是不想再造杀戮了,末将想……辞官归隐!”说到最后四个字,常虎有些痛苦的闭上了眼睛。
  他觉得自己是个懦夫。
  “你……决定好了?”常平看着这个跟了自己二十年的老兄弟,心中也叹息。
  多怀念那些一同策马杀敌,一同饮酒的日子,可人都是不同的,是会变的。
  “决定了!”常虎深深吐出一口气。
  “如此,我便不拦着你了!”常平上前,给常虎一个用力的拥抱,手掌在常虎后背狠狠的拍了几下。
  这个动作他曾经做过无数次,这一次,却格外不同。饶是常平的心境,此刻也不禁眼眶发热。
  常虎一愣,同样狠狠的拍着常平的后背,自从常平封侯拜将,这个曾经无比熟悉的动作已经许久不做了,常虎都感到生疏了。
  沉默了片刻,两人同时松手撤步。
  “都是男人,别的话我也不说了,只要你记得,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记得还有我这么一个兄弟!”常平一挥手,一枚铭刻着“镇北”二字的令牌直接挂在了常虎腰间。
  常虎跪在地上,“砰砰砰”磕了三个响头,很用力。
  而后,起身,转身,离开……
  “吱呀……”
  后花园的小门轻轻合上,常平转身,慢慢走至凉亭出,看着满园的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突然心中升起一股不耐烦的情绪,猛地一挥手。
  “呼呼呼……”
  一阵狂风呼啸,满园花色霎时间灰白,失去了色彩!


第四十九章 圣旨降临 各方反应
  九节殿里一声令下,无数天使飞奔四门,传旨天下。
  北伯侯府,崇黑虎默默接过旨意,打发走天使后,忙移步后室,后室中早有人等。
  这人身罩黑袍,却露出一颗锃光瓦亮的大光头,虽是七月的酷暑天气,他身边却一片清凉。
  此人,正是石木鱼。
  在北方草原诸事结束之后,石木鱼回归镇北关,而后便被派到了北伯侯府。
  北伯侯府事关重大,崇黑虎也非寻常之人,要想看住他,最少需要见神境的修为,如今常平麾下的见神境强者,常虎辞官,九杀闭关,能用的便只剩下石木鱼一人。
  对于石木鱼此人,常平也看之不透,他才能之强不下于九杀,交代的事情桩桩件件皆能完成,只是心思实在太深,将他安排到北伯侯府,也有观之后效的意思。
  石木鱼轻轻自崇黑虎处接过圣旨,认真看过后,又交还给后者:“此乃大王旨意,想必侯爷也不会反对,只是具体形式,还需请示镇北公府。”
  后室中只有他二人,石木鱼也不避讳,只是这话听在崇黑虎耳中却无比窝火。
  宗族被灭,老祖也被灭,祖宗的六百年基业到他手中只剩下一个名号,而他在世人眼中,也不过是个笑话。
  前后不过两年的时间,如今的崇黑虎满面风霜,头上也隐见白发,虽然修为已突破见神,但眼中的锐气却远不如当年,当年年少轻狂,也算一时天骄,如今在红果果现实面前,头破血流,再不复当年意气。
  石木鱼面色平静如水,低声叹息道:“镇北公一代天骄,你师尊都不是对手,更无论是你,如今你便是灵吉院的最后传承了,好好活着,才是真的!”
  “师兄……”崇黑虎眸中有光芒亮起,“您愿意帮我吗?”
  石木鱼轻轻摇头,“我只希望你能活下去,我不希望主人的道统断绝,更不忍断绝在我手中。”
  崇黑虎低下头去,沉默,片刻后,转身离开。
  “唉……”石木鱼看着崇黑虎身影消失,眼神始终平静如水,他道心坚定,做了决定就不会后悔。
  ……
  西岐,西伯侯府。
  姬昌端坐大殿,圣旨正放在案边,他持着龟甲,正以后天八卦推演此次朝歌之行的吉凶。
  殿下有世子伯邑考,二子姬发侍立,又有上大夫散宜生、大将军南宫适在侧。
  “叮铃铃……”
  龟甲一阵摇晃后,铜钱散落在案,姬昌俯首一看,顿时脸色一白,身子一震。
  “父亲!”伯邑考眼疾手快,箭步上来将姬昌扶住。
  “父亲!”姬发反应慢了一筹,也后知后觉的冲上来。
  “死局……死局啊!”姬昌挥手收起铜钱,脑子急转,眼神隐晦的看了伯邑考一眼。
  “父亲,什么死局?难道大王招父亲前去,竟要暗中谋害?”伯邑考问道。
  “我西岐如今兵强马壮,且又有祖宗庇护,何惧他朝歌?”姬发道。
  “住口!”姬昌怒喝一声,道:“大王英明神武,岂容你等妄自猜测?此次进京虽有死局,但依旧有一线生机,只需好生布置一番,当无大碍。”
  “主公,既然如此,可定下计策,我等也好早做准备!”殿下上大夫散宜生恭敬道。
  “如此甚好……”姬昌点点头:“此事便交给伯邑考了,劳烦散大夫辅佐!”
  “儿臣绝不辜负父亲所托!”伯邑考正色道。
  “臣领命!”散宜生也拱手接旨。
  ……
  东伯侯府,姜桓楚也接到了圣旨,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殿下为首者少年英雄,正是其独子姜桓楚,还有一尊元神境修为的皓首老者,正是前番离开朝歌的姜尚姜子牙。
  姜姓承自上古人皇神农氏,姜子牙本在四州游荡,在东鲁被东伯侯府找到,便落脚在此处。
  在东伯侯府,姜子牙以其经纬之才,很快折服了姜桓楚,被奉为上宾。只是其并不通人情世故,是故为东鲁文人一脉所不容。
  “子牙贤弟,以你之见,本侯该不该去?”姜桓楚看向姜子牙。
  姜子牙轻抚长须,道:“贫道前番以师门秘法推演,发现侯爷若去朝歌,是十死无生之局,若留在东鲁,则有刀兵之祸,但亦有一线生机。”
  “此话怎讲?”东伯侯姜桓楚急问道。
  “闻太师乃殷商柱石,观天下大势入反掌观纹,此番建议大王招八百诸侯入京,定是要为大商一举奠定基业,此去的诸侯,顺者昌,逆者亡,而四镇诸侯,则必死无疑。”
  “简直荒唐!”姜子牙话音落下,顿时恼了对面一纶巾老者,此老者唤做姜桓宇,乃当今东伯侯之胞弟,亦是东鲁文脉之首,地位相当于朝歌商容、比干。
  “我东鲁世镇东方,与殷商血脉互通久已,君臣和睦,闻太师亦是世间少有之大英雄,怎成你口中龌龊小人?你休要挑拨我东鲁与大商的关系!”姜桓宇怒喝道。
  东鲁与殷商世代较好,他姜桓宇的妻子,正是前朝帝乙之妹,而当今大王的正宫皇后,亦是东伯侯府之长女,双方关系的确密切。
  姜桓楚端坐诸位,双眼微眯,没人知道他的想法。
  “大哥,这姜子牙的确有大才,但其来路不明,居心叵测,不得不……”姜桓宇见大哥似有所动,连忙规劝。
  姜桓楚睁眼,看了姜桓宇一眼,后者只能将没说完的话咽进肚子里。
  “那刀兵之祸?难道本侯不进京,他大商还会来伐我不成?”姜桓楚道。
  “正是!”姜子牙正色道:“闻太师乃大英雄,有大决断,即便东鲁有皇后,即便大王再不愿,也阻挡不了他发兵!”
  “若闻太师提兵来伐,我东鲁可有胜算?”姜桓楚再问。
  “若依东鲁如今的实力,必败无疑!”姜子牙回道。
  “既如此,我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