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陆言没什么大反应,言和犹豫了一下,便接着道:“不知诸位可曾听说过,天子龙碑案?”
此言一出,众人皆摸不着头脑。
但没人注意到,陆言的瞳孔,却是一阵猛然收缩!
。。。。。。
第一百九十四章 昔年洛水
天子龙碑案!
陆言再次惊闻此事,纵然在座众人都是一头雾水,但是他的瞳孔却是狠狠地一收缩。
“这地窟之下的波动,难道和天子龙碑案有关?”
陆言心中思忖,不由得心思有些飘忽,遥想京城。
他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听闻天子龙碑案,还是当初历皇驾崩之时,临危受命给历皇刻碑,从生平所见的几个震动朝野的大案。
天子龙碑案,阴门四脉案,西北镇天军,西南军情以及往后的诸多次一些的大案。
其中天子龙碑案排在第一位,乃是历皇时期发声最早的一件大案!
对于天子龙碑案,其实陆言也不甚了解,曾经给历皇刻碑时,从碑林图所展示的生平中,才对于这个大案可窥一斑。
而且相比起后面的阴门四脉案和西北西南两大边警,天子龙碑案的描述堪称少得可怜。
甚至这事,在历皇的生平中也是完完全全的一闪而过,之所以能被列为震动大宣朝野的大案,还是被内阁诸多阁老一致商议决定,入档中书府。
陆言对于此事也是所知不多,只是在生平中,当时的首辅向历皇上禀之时,提到此事死了一个皇子,而且是因为天灾而死。
有道是,最是无情帝王家,历皇子嗣不少,死了一个皇子,也多半伤心两天了不得了,事后也就忘记了。
更何况,这位皇子乃是庶出,又死于天灾,时任的司天监司正也上书说明这是天意,那历皇更没有兴致调查了,只是随意点头,随即交给三司。
皇帝的态度尚且如此,底下三司更是草率了事,只是把这位皇子收尸,责任一甩天灾,说是什么“皇天降罪”,便随便结案了。
可以说,天子龙碑案,更应该叫皇子龙碑案,若非因此导致一位皇子身死,恐怕都不会入档中书府成为大案。
甚至据说这里面的“龙碑”,也只是从河中挖出来的一个祭祀龙神的石碑罢了,后来连去向都不知了。
但如今看来,听着言和语气中的凝重,似乎这些大宗派知道完整的经过,而且这件大案,似乎也没有这么简单。
“果然,这大世将醒,就得到处转转,窝在京城固然生意不愁,但是也过于被动。”
陆言心中盘算,庆幸自己多亏走出京城四方云游,不然很多消息都不知,当会错过许多机缘。
他一直有一种感觉,仅仅凭借碑林图获得的实力,并非自身,终究不牢靠,想要提升自己,还是得行万里路,闭门造车不可取。
至于刻碑一事,陆言也决定了,解决当下西都地窟一事之后,便回到京城,继续干自己的老本行。
而就在他心中合计之时,大堂之内,已经响起来了言和的介绍之音。
“诸位有所不知,当年的天子龙碑案,又叫皇子龙碑案,乃是因为此案中身死一位皇子,故而如此命名!”
“什么?!”
众人闻言俱是一惊,虽然世俗王朝的皇子在他们这些修行者眼中也未必身份有多尊贵,但毕竟是掌握世俗的皇朝的皇室成员,死一位,那都算个大事。
“原本说天子龙碑案,小女子尚且不知,但若是说有皇子身死,那小女子似乎是有些印象了!”
忽然,那位名叫怜夫人的宫装妇人突然皱眉开口。
据她所说,当初云游四方之时,途径东都洛京,就听闻当地传的沸沸扬扬,说是有龙子陨落,后来一打听,原来是一位派来治水的皇子身亡了。
“大概是历皇十年!”
有人开口询问时日,那怜夫人也有些不太确定,最后犹犹豫豫报出一个年份。
“这不大可能吧,老皇帝登基十年的时候,子嗣怕是才十来岁吧,哪里有能力前往一方赈灾?”
有人提出质疑声,但是事情相隔太久,加上又与修行无关算不得大事,就连怜夫人这样的修士都记不太清,一时半会也说不清楚。
“准确来说,是历皇十年深秋!”
这时,只听得言和突然开口叹息道:“历皇十年的深秋,当年豫州大雨连绵,数日不绝,造成了决堤”
他就好像一个故事的讲述者,将几十年前的大案经过娓娓道来。
说是那年深秋连着下了十来天的雨,豫州本来就是地势低洼之地,这一下雨倒好,更是遭不住,直接水淹东都城,城外的洛水也决堤了。
当时的庶出皇子朱青云刚刚年满十八,恰逢豫州洛京涨水,水淹府城,便自行请命前往赈灾。
说起来这其中的道理却也不难理解,朱青云年满十八,正是对于帝王家这些权术初始之时,更是自尊极盛之时,对于庶出的身份,想来多少是有些排斥甚至自卑的。
所以这自行请命,就跟主动立功是一个性质的,想要摆脱庶出的身份几乎不太可能,但是赢得圣宠,促进皇帝对于自个的关注,还是有办法。
可谁能料到,这一去豫州赈灾,便是不复返。
说是当初大雨不绝,府城内部的积水一时半会是没办法的,所以朱青云一到,就把目光放在了府城之外,洛水河上。
他的想法便是疏浚河道,并且修建多条水渠,一力疏通整个洛水,但是奈何当地人就是反对,说这是洛水龙神降罪,至于降罪的理由,其实也说不出个一二三。
直到后来要求要在洛水河边修建祠堂,祭祀龙神,这事才能看出,实际上就是东都乡绅联合官府,想要借着修建这祠堂捞一笔,这才极力阻拦疏浚河道一事。
说来也确实,要是让你这么轻易把河道疏浚了,水治好了,官老爷和豪绅们拿什么恰饭去?
东都的大伙都知道,朱青云纵然是钦差,但可是庶出皇子,母亲乃是一介卑贱婢女,不得圣上关爱,所以对于这位皇子的命令,也是阳奉阴违。
表面上配合着要疏浚河道,可惜经常故意延误工期,迟迟不动工,结果这一拖二拖,朱青云最后爷妥协了,还真就让东都的乡绅官府把这龙王祠给建起来了。
而也正是因为建起了这龙王祠,最终才导致了皇子朱青云身死,东都死伤无数。
第一百九十五章 龙碑出世水漫洛京
(方……………盗…………………章)12点后更改
说是当初朱青云赶赴东都洛京地界赈水灾,想要疏通洛水不成,最终妥协让步。
倒也不是说不让疏通洛水,而是关键在于这修不修龙王祠。
这不,后来朱青云让步,前脚刚答应修建龙王祠,后脚东都的豪绅官府这边手底下也动起来了,河道火速疏浚,开渠立马安排,大伙也给了朝廷的钦差皇子一个台阶下。
最终的结果就是,这龙王祠和诸多疏浚河道同时竣工。
“林前辈?是圣地那位林前辈?”
有个别同样了解少年来头的,不禁失色惊呼出声,而大多数来助拳的普通强者,则是一头雾水。
“林前辈,什么林前辈?”
有人不解,向方才惊呼出声的那几位大高手开口询问,却发现这几位原本都桀骜不驯的一方豪强,竟然看向那上首端坐的少年的目光中,多了一丝敬畏!
“嘶……!”
不少人见状心中都暗暗倒吸一口冷气,要知道,这几位都是一方强者,真正的修道大高手,原本也只是面上顺从那少年,可如今,众人竟然从这几位的眼中看出一丝真正的畏惧!
“这少年是什么人?”
众人心中揣测,不少人原本以为这少年应该是类似于世俗皇子一类的贵族,而几位豪强再强,也终究生活在大宣世俗,表面上顺从青年,多少也是给了大宣皇室面子。
而如今听来所谓的“林师兄”,恐怕这少年并非是世俗贵族那般简单,而是来自一个了不得的修道大宗,足以横扫这些一方豪强的存在!
“言前辈,不止王爷,连林前辈真的也要来?”
方才愤而离席的刘三狂此时也早已坐回座位上,连对少年的称呼也从“小友”“小子”变成了“前辈”,让周围人闻言一阵不齿。
“这就舔上了?”
诸位强者心中不屑。
眼瞅着壮汉殷切的目光看来,少年面上也是一阵不自在,不过心底倒是长舒一口气。
幸亏他及时搬出来了自家大师兄要前来的消息,不然仅凭他一个真传弟子的身份,想要镇住这些西北的地头蛇,还真够呛。
“此话为真!”
少年肯定地点了点头,随后起身柔声道:“诸位还请稍安勿躁,大师兄不日就将到来,到时候便再行决断,如何?”
“呵呵,都依前辈所言!”
刚才就数刘三狂这个壮汉叫嚷着下地窟斩妖蛇叫得最凶,此时却是一脸的眉开眼笑附和着少年的话,依旧是一口一个“前辈”。
“哼,刘三狂,你可稍稍吧,方才就数你喊得最凶,你这吃相”
有一位宫装妇人看不过眼,开口皱眉揶揄两句,却见刘三狂猛然把虎目一瞪,故作怒声道:“怎么,某家说得有问题,怜夫人,莫非你想领教一下刘某的大刀?”
他的最后一个“刀”字故意读偏,还站起把狼腰微微往前挺了挺,弄得怜夫人一阵羞恼,破开大骂。
“刘三狂,你”
怜夫人愤而站起,柳眉倒竖,结果不等她把话说完,就听得“咯吱”一声,大堂的门开了。
“呃,那个,我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
只见一名青年背负一把铁剑,站在门口,手摸了摸鼻子,显然有些尴尬。
正是陆言!
他也确实有些不自在,哪里会料到顺着指引过来,一来大堂,就有这么多人,而且还恰巧碰上这壮汉冲着这宫装妇人开荤段子。
离谱,尴尬!
“不,你来的正是时候!”
壮汉一抬手,有些不耐道:“小子,你说说,某家说得可有道理?”
“呃,我刚来,并未”
陆言挠了挠头,他当然不会告诉壮汉自己将二人对话早已听在耳中,毕竟他可不想掺和这种繁琐是非。
正欲婉拒,就听得突然有人柔声道:“道友不,前辈快请入座!”
“嗯?”
陆言疑惑循着声音望去,发现乃是一名身着蓝衣的少年开口,面带善意。
他看着少年的服饰,只觉得有些眼熟,但并非多想,微微点头,便找了个座位坐下了。
“背剑,又被言前辈称呼为前辈,难不成是太白剑宗的高手?”
此时刘三狂也熄了气焰,意识到这位新来之人来头也相当不小,不再嚣张吵闹,而是坐了下来,心中思索着来人的身份。
也就在众人心中纷纷疑惑之时,为首的少年却是先开口:“在下文圣孔庙真传弟子言和,敢问前辈是?”
“陆言。”
“哦,原来是陆前辈,失敬!”
那名叫言和的少年乃是站着躬身行了大礼的,或许别人感受不到这位前辈的修为,但是他作为孔庙真传,从小生活在文圣道统的弟子,对于文道清气再敏感不过。
这位前辈一身文气浑厚无比,虽然有意隐藏,但仍旧瞒不过少年的感知。
文气滔天,清韵天成,赫然是一尊文道大宗师!
甚至言和在这位前辈身上,还感受到了另一股强横的气息,比文道之气更为雄浑,论及强横程度,可堪比肩自家祖师!
“这必然又是一位驻颜有术的老怪物!”
言和心中暗道,表面上则是行了一礼就不再过多理会,毕竟人家前辈既然有意隐匿修为来此,势必就是抱着低调的心态来的,自己过多关注,反而会惹得前辈不快。
故而行了一礼,礼数周到而不逾矩,点到为止,刚刚好。
事实上他也所料不错,陆言确实只是来打听消息的,至于文道大宗师的修为,也是前不久刚刚迈入。
在太白剑宗之时,由于经常催使文道清气,体内文气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在恢复之时,竟然不降反增,水到渠成地突破了小瓶颈,晋级大宗师。
“原来是文圣地孔庙的真传,我就说这衣服咋这么眼熟呢!”
陆言心中一动,这才想起少年一身蓝衣,正是当初他遇见林琼时,林琼所穿的一袭蓝色文衫。
不过他本来就是来此了解情况的,倒也不避讳,率先发问道:“不知道贵圣地来此,又何安排,朱闲和林琼可会来?”
不过这句话陆言并未直接开口,而一道传音,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