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陆言坐定,不一会,有人进来了。
一看,果不其然,老熟人,林月霜。
“怎么是你?”
“真巧啊!”
两人打了个照面,不过现在明显不是叙旧聊天的场合,还是各自就位干正事。
“开工!”
外面一嗓子之后,不吱声了。
陆言瞅着碑文,也不多,几十个字,开始刻碑。那边林月霜手中针线穿梭,也开始了。
夜半更深,偌大的矮屋中,就两个人闷不作声地各干各的。
陆言刻意放缓刻碑的速度,一边感受着四阴门阴阵之中气的变化流动,一边注意着林月霜那边的动静。
好歹是邻居,关系也不错,看情况,要是出了幺蛾子,能救还是要救一下。
不出意外,大概过去两炷香左右,冷塌上的尸体突然剧烈颤抖起来,紧接着,一道金色利刃般的细线从尸体口中飞出,作势就要割了林月霜的喉咙。
陆言倒是不急着出手,毕竟搞这么大阵仗,不可能找个炮灰来,多少是有过人之处的。
如他所想,只见林月霜从腰间摸出一张符纸,贴在尸体的面门上。
这一贴,尸体也不再颤动,空中金线的动作也明显一滞,陆言借机看清了这玩意的真面目。
似乎是,一枚鳞片?
可惜那符纸压根没用,金线动作也只是一滞,随后又四处飞窜起来,看样子问题不是出在尸体上,这鬼玩意八成自己有灵性。
眼瞧着金线都飞向林月霜的脖颈,陆言都准备出手了,结果就听着一听怪吼,林月霜面部和洁白的藕臂上,竟然浮现出一片片银灰色细密龙鳞!
龙化!
陆言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没想到这娘们还有压箱底的手段。
金线和林月霜正面碰撞,遇上她脖颈处的硬鳞,横飞出去不住地轻颤,而林月霜也被一股无形巨力震飞,撞在墙上倒地昏死过去。
还行,没死。
“啧啧!”
陆言一边感叹这玩意力量之大状态之奇,一边缓缓起身,体内的文气和江湖气并出,使得金线动弹不得。
金线彻底静止之后,这才能看清其面目。
一片金色细鳞,借用望灯术还能见着一道似蛇非蛇、似虫非虫的虚影在咆哮。
“龙鳞?”
第三十八章 龙有逆鳞
就在林月霜在屋内大战鳞片的同时,矮屋不远处。
一名面上略显忧色的男子和一名大腹便便的老者负手遥望,身后跟着那名主簿和几位吏目。
“林大人,既然那龙虎山的天师都说,令嫒非同一般,有办法对付那邪尸,您就大可把心放在肚子里头!”
老者苦笑着,几乎是陪着笑,劝慰身旁的男子。
“若非你我还有几分交情,不然才不会让我那宝贝女儿给你礼部的破事擦屁股!”
林天赐苦着一张脸骂道,老者听了也是苦笑,他了解这男子的性情,刀子嘴。
“算是我欠龙虎山那帮老道的,不过提前说好,要是里面真传出来什么求救声,立马跟我进去救人!”
老者闻言眉头一皱,道:“就算真要什么不测,难道你我进去就有用吗?到时候只怕是人没救着,反而白白送了性命!”
“我不管,那是我女儿,你这老匹夫自然不关心。不过话说回来,这事还真要怪那群老牛鼻子,出什么馊主意,让一个弱女子去对付什么邪尸,荒唐!”
“唉,事到如今只能相信令嫒了,明早便得见分晓。”
第二天一早,雄鸡报晓天下白,二人带着一众随从打开矮屋大门,里面一片狼藉。
“哎呦,我的女儿嘞!”
林天赐一眼就瞅见伏倒在墙边昏迷不醒的林月霜,冲上去抱住,一摸笔尖:“人没事,快点,给我去请大夫!”
“你们几个,快,送林大人和林小姐去医馆!”
“是!”
在老者的吩咐下,几个随从领命,跟着林天赐父女出了矮屋,瞧大夫去了。
“大人,这小子还活着!”
说这吏目也真是够义气,一进去就去查探陆言的情况,一挨鼻孔,有气,还有救,这连忙报告上去。
“嗯,也一并送去医馆!”
吏部尚书梁思有些惊讶,没想到这小小的冥铺刻碑人倒是命硬得很,居然从邪尸手底下捡回一条小命。
“大人,邪尸被缝好了,碑也刻好了!”
“嗯?”
梁思快步上去,一瞧那邪尸完整地躺在冷塌上,断臂断腿严丝合缝,再瞧另一边,墓碑也雕刻完成了。
“不错,尽快安排人下葬!”
他是长舒一口气,心说这林小姐和那小刻碑人属实靠谱,解决一桩心头大患啊。
陆言再睁开眼时,发现自己躺在床板上。
空气中的药香,让人能猜到应该是医馆一类的地方。
“这一觉睡得真舒服!”
陆言起身伸了个赖腰,从腰间的布枕头中摸出一枚金色细鳞,回想着一切。
昨晚,他定住金线之后,这才看清似乎是一枚龙鳞。
收好龙鳞,危机解除,这善后工作成了问题。
得了,先把手上的活干完。
陆言又坐回原地,把半成品的墓碑雕刻完整。
碑林图现,他获得给两淮转运使刻碑的奖励。
精品五等,一副金针银线和穿针引线法。
好嘛,解了燃眉之急。
陆言望向冷塌上被贴着符的尸体,心说这就给你缝完喽。
针线飞动,在尸体缝合处来回穿梭,不一会,完事了,看上去严丝合缝,几乎没有一点瑕疵。
这穿针引线法,配合着金针银线,能够缝合万物,不说最简单的织布缝衣,哪怕是尸体亦可缝。
若是江湖气足够,修为够强,甚至能以断石水流为针线,缝合山川河湖。
啧,裁缝要馋哭了。
陆言通过碑林图,得了一门缝合法,又掌握一门技能,也解了善后之急,给某昏死过去的人擦了屁股。
碑也刻了,尸也缝了。
他望着林月霜,若有所思,人家那么大能耐都吐血昏死过去,自己没点事不合适吧?
直接运足江湖气,狠狠给自己来了一掌,一口鲜血喷出;随后又拿着龙鳞,给自己浑身划了几道,戏得做足了。
反正陆言有疾厄宫神的庇佑,类似这种划痕皮外伤,愈合起来很快,无伤大雅。
随后,他默念养气心经,又略微催动憋气法,使自己陷入一种深度的沉睡。
这一睡,再醒来就在医馆中了。
陆言起身出门,刚巧一众吏目坐在门口闲聊。
见有人出来,眉头都微微一挑。其中那位与陆言交好的吏目关心的问了句:“小子,你没事了?”
陆言点点头,随即出了医馆,一群人也没拦着,目送他离开。
回到刻碑巷,陆言敲了敲隔壁缝鬼铺子的门,没人,看来林月霜伤得不轻,这还没回来呢。
打开刻碑铺的门,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
陆言颇感一种安心之感,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吧?
盘膝坐下,默默运转养气心经,借着四象风水的布置,他纳气的速度又上升不少。
原因就在于那枚龙鳞,被陆言撂在了东方木属青龙方位的几盆盆景中,对于该方位的势增强不少。
这也从侧面说明,那枚细鳞确实是龙鳞,甚至从增幅的效果来看,这玩意应该是龙鳞之中的极品,逆鳞。
常言道,龙有逆鳞,触之必死。
也不知道那位两淮转运使是怎么弄到这枚逆鳞,而这逆鳞又是如何进入到他的身体之内的。
但是由此,陆言对于当初淮河入海口盐船沉没,又有了新的猜想。
傍晚时分,有人敲门,陆言去开门,发现两位熟人。
为首的是礼部殡葬司的主簿,后面跟着与他相熟的那名老吏目。
“哟,几位官爷,什么风把您二位吹来了,来来来,铺子里晦气,咱们出去说。”
“不必了,早听你这铺子有意思,如今来一看,还真不错!”
主簿笑着自顾自地走进来,瞅着陆言铺子四角的布置,灶台、鱼缸、盆景、摆件,应有尽有,看着跟书房似的,还挺讲究。
“本官这次来,主要是为了告知你,以后你不必再在林记冥铺工作了!”
“啊?”
陆言大概能猜到什么意思,但是普通小老百姓显得太平静也不好,还是装出一副吃的模样。
“呵呵,你不要急。以后,你只需要为殡葬司工作,直属礼部,当然,铺位你要是习惯,还是这间铺子。此事本官已经知会过林记冥铺了!”
“哎呦,多谢二位官爷!”
陆言连声道谢,随后又问道:“恕小人斗胆一问,这改头换面了,可有好处?”
那主簿笑而不语,倒是后面的老吏目上前解释:“好处可大啦,不说在殡葬司干活的工钱高,不时还能外派,顺道游览一番京外风光!”
说来说去,就一句话,比以前自由。
“还能外地出差?!”
陆言面上露出惊喜之色,这回是发自内心的。
第三十九章 天桥底下的全武行
次日清晨,陆言起了个大早。
钓鱼大赛还在明天,他起这么早做什么呢?
只因每年的这个时候,天桥底下会上演一出“全武行”。
这玩意本意是说流氓混混约架,但是到了这里,就是正儿八经的武道比试演练。
南拳北腿,关里关外,内家功夫外家本事,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就在这一次全武行中,不断碰撞、交叉,武出一个虎虎生风。
说起来,这事还是陆言昨天从医馆回来,半路上听到两个闲人搁那聊天,这起了兴趣,一打听,嘿,还真有。
他现在升了职,也算是半个公务人员,只要礼部殡葬司那边没任务没来活,他就是闲着的,正好去瞧瞧。
看热闹是一方面,但更多的,陆言想看看除了江湖道、文道之外的武道。
凡是练武之人,都蕴一口内气,也叫丹田气,这些人被称为武行。
传武和演武,加一起就是全武行,陆言想瞧瞧,这武道、全武行,究竟是怎么个回事,和文道、江湖道又有哪些区别。
说白了,他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就他这三拳两脚,连武行的门都没入,去观摩学习一番,哪怕只是学些皮毛,那也是进步收获。
技多不压身嘛!
这般想着,陆言出门,晃晃悠悠地来到天桥底下。
朝廷不让搞大规模的武林大会,故而全国各地的武行,只能齐聚天桥底下办个小型比试。
此时的天桥底下,那可谓来来往往全是人,平常的那些卖笑卖惨的,耍猴杂戏的,还有表演顶缸胸口碎大石的,都不见了。
为啥?因为那些个戏法,都是讨巧,就说最常见的胸口碎大石,人家正经武行看了,骂你这不算内家功夫,脾气差点的,甚至上来便要动手。
或者是卖惨哭丧喊爹的,平常老百姓看着图一乐,可人家武行不啊,人家看着就是觉得大白天给活人哭丧,晦气,上来把你打一顿,哭都没地方哭去。
戏法手艺人躲着不敢来,老百姓可是比平常多,也是,这各种功夫拳脚的比划,不比卖丑审丑强?
这边陆言瞅着天桥底下到处插着各色旗子,红的绿的黄的都有,中间空处一大片地方算是擂台,周围则是形形色色的武行。
一身腱子肉的拳脚师傅自不必说,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兵器各有精通之人。
还有不少陆言完全没有见识过的兵器,有用烟斗的,有用葫芦的,还有用绸缎的;更有旁门武道,就比如他看见一个老瞎子牵着狗,也在武行中间坐着。
怎么着,人家比武,你放狗咬人?
反正这全武行那是真全,啥样的怪人都有,看得陆言眼花缭乱,期间还见到几位养江湖气的,却是没见文道。
也是,文武相轻,文道看不起武行莽夫打杀,武行看不惯文人酸腐拖拉,这就成了鄙视链。
陆言倒是不在乎这个,反正他是半道借着碑林图出道,什么都学什么都会一点,杂。
一群吃瓜群众看着热闹,到了晌午,全武行的切磋比试才正式开始。
“晋阳曹家雁翎刀,哪位仁兄上来指教?”
一名赤膊汉子率先上台,手提一杆寒光闪闪的短柄刀,雁翎刀。
这是兵斗,也就是拿兵器械斗,双方都必须带兵器。
这全武行也有规矩,只报家门,不报名姓。
“燕山赵家环刃,特来请教!”
习武之人都讲究一个武道之心,一